在經過數週的盤整後,AUD/USD 終於選擇向下突破,而導火線正是中國對美國關稅的報復性反擊。關鍵支撐位失守,令澳元下跌風險大幅升高。
中國關稅反擊重創澳元
上週五,澳元承受巨大賣壓,兌美元匯率跌至疫情以來的最低水準。這場跌勢源自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急劇升級:中國宣布將自週四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 34% 的關稅。
雖然在週三與週四,AUD/USD 曾短暫反彈並維持一定支撐,但市場情緒在週五急轉直下。這項措施是中國迄今對川普關稅政策最強硬的反應之一,震撼整體風險資產市場。澳元作為中國經濟的流動代理資產首當其衝,成為拋售重心。由於澳洲出口嚴重依賴中國需求,貿易流量受限或風險偏好下降,往往會直接壓制澳元表現。
這次的下跌不僅僅與關稅本身有關,更反映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在技術面原已偏弱的情況下,貿易戰陰霾的重現,無疑讓 AUD/USD 雪上加霜。
楔形整理破位確認下行趨勢
AUD/USD 上週五的下跌走勢,結束了數月以來的楔形盤整模式,也可能標誌著新一輪空頭趨勢的開始。
從日線圖來看,該貨幣對自年初以來進入收斂區間,走勢形成高點不斷降低、低點逐步墊高的楔形結構,而這一區間剛好位於一條重要水平支撐之上。這個支撐位多次成功阻止價格下探,儘管市場整體風險偏好疲弱,但始終未出現明確破位。
直到上週五,價格一舉跌破楔形下軌與支撐區,市場格局出現根本性變化。
這次破位的重要性體現在兩點:
1. 楔形整理代表潛在能量的蓄積,盤整越久,突破後的動能往往越強。
2. 週線圖上的下一道主要支撐區距離仍遠,接近疫情時期的低點,這意味著在技術買盤再次介入之前,市場仍有下探空間。
儘管在短期時間框架下,AUD/USD 自週一低點出現輕微反彈,但這波反彈預料將面臨強烈阻力,尤其是在剛剛跌破的支撐區附近。RSI 已跌破 30,顯示市場進入超賣狀態,但在技術破位的背景下,弱勢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短線交易者若尋找趨勢延續機會,應關注低週期圖表上的整理型態或回測動作,尤其在市場風險情緒依舊承壓的情況下。
AUD/USD 日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AUD/USD 週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免責聲明:本資料僅供信息和學習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未考慮任何投資者的個人財務狀況或目標。任何涉及過去表現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來結果或表現。社交媒體渠道對於英國居民不適用。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是複雜的金融工具,因杠桿效應而伴隨著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2.67%的零售投資者在與本提供者交易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時虧損。 您應考慮您是否了解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的運作方式,並且是否能夠承擔高風險以避免資金損失。
中國關稅反擊重創澳元
上週五,澳元承受巨大賣壓,兌美元匯率跌至疫情以來的最低水準。這場跌勢源自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急劇升級:中國宣布將自週四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 34% 的關稅。
雖然在週三與週四,AUD/USD 曾短暫反彈並維持一定支撐,但市場情緒在週五急轉直下。這項措施是中國迄今對川普關稅政策最強硬的反應之一,震撼整體風險資產市場。澳元作為中國經濟的流動代理資產首當其衝,成為拋售重心。由於澳洲出口嚴重依賴中國需求,貿易流量受限或風險偏好下降,往往會直接壓制澳元表現。
這次的下跌不僅僅與關稅本身有關,更反映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在技術面原已偏弱的情況下,貿易戰陰霾的重現,無疑讓 AUD/USD 雪上加霜。
楔形整理破位確認下行趨勢
AUD/USD 上週五的下跌走勢,結束了數月以來的楔形盤整模式,也可能標誌著新一輪空頭趨勢的開始。
從日線圖來看,該貨幣對自年初以來進入收斂區間,走勢形成高點不斷降低、低點逐步墊高的楔形結構,而這一區間剛好位於一條重要水平支撐之上。這個支撐位多次成功阻止價格下探,儘管市場整體風險偏好疲弱,但始終未出現明確破位。
直到上週五,價格一舉跌破楔形下軌與支撐區,市場格局出現根本性變化。
這次破位的重要性體現在兩點:
1. 楔形整理代表潛在能量的蓄積,盤整越久,突破後的動能往往越強。
2. 週線圖上的下一道主要支撐區距離仍遠,接近疫情時期的低點,這意味著在技術買盤再次介入之前,市場仍有下探空間。
儘管在短期時間框架下,AUD/USD 自週一低點出現輕微反彈,但這波反彈預料將面臨強烈阻力,尤其是在剛剛跌破的支撐區附近。RSI 已跌破 30,顯示市場進入超賣狀態,但在技術破位的背景下,弱勢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短線交易者若尋找趨勢延續機會,應關注低週期圖表上的整理型態或回測動作,尤其在市場風險情緒依舊承壓的情況下。
AUD/USD 日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AUD/USD 週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免責聲明:本資料僅供信息和學習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未考慮任何投資者的個人財務狀況或目標。任何涉及過去表現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來結果或表現。社交媒體渠道對於英國居民不適用。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是複雜的金融工具,因杠桿效應而伴隨著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2.67%的零售投資者在與本提供者交易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時虧損。 您應考慮您是否了解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的運作方式,並且是否能夠承擔高風險以避免資金損失。
免責聲明
這些資訊和出版物並不意味著也不構成TradingView提供或認可的金融、投資、交易或其他類型的意見或建議。請在使用條款閱讀更多資訊。
免責聲明
這些資訊和出版物並不意味著也不構成TradingView提供或認可的金融、投資、交易或其他類型的意見或建議。請在使用條款閱讀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