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瑞士法郎 USD/CHF 空單技術點評:
美元兌瑞郎(USDCHF)近期受美元整體走弱與避險情緒升溫影響,呈現震盪偏空格局。此次於0.81661或更高位置佈局空單,符合順勢操作邏輯。停損設於0.82870,設在前波反彈高點上方,合理防止假突破幹擾;目標設在0.80681,對應的是日線等級的重要支撐區。
從技術面來看,日線圖上,USDCHF已跌破主要均線支撐,且MACD死叉持續擴大,空方動能明顯增強。短線反彈後承壓回落的機率高,適合逢高放空操作。部位管理合理(本金4%風控,0.03手),控制風險同時保有適度獲利空間,整體屬於穩健的趨勢交易策略。
操作建議:
進場: 0.81661 或更高
停損: 0.82870
目標: 0.80681
圖表形態
鮑威爾砸盤,美股下行風險未除?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昨晚在公開講話中表示,川普關稅政策的規模遠超預期,極有可能推升通膨水準,甚至引發持久性的價格壓力。他警告,這或將導致聯準會在維持2%通膨目標與促進充分就業之間面臨明顯衝突,滯脹風險浮現。
鮑威爾進一步強調,穩定物價是實現長期充分就業的前提,暗示在政策選擇上,通膨控制將優先於就業保護。目前市場對通膨的短期預期正在上升,儘管長期通膨預期仍接近2%目標,但聯準會對「暫時性通膨」的信心顯然有所減弱。
鮑威爾預計,3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將升至2.6%,同時指出第一季度經濟成長動能放緩。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甚至預測Q1 GDP增速為-0.1%,顯示實體經濟壓力正在累積。儘管目前不急於調整利率,但鮑威爾強調需進一步觀察關稅政策的實際傳導效果。
上週川普放緩關稅步伐激勵市場反彈,道瓊斯指數(US30)一度重返40,000點關鍵阻力區上方。但隨著鮑威爾強硬表態,美股情緒再度轉空,US30再次失守40,000點。
短期來看,若US30能重新站穩40,000點關鍵位,有望進一步挑戰41,800點壓力區;若跌勢延續,需留意37,000點支撐位的防守表現。
2025-04-16 台指期看法
🔍 當下技術面現況分析
暴跌後反彈但尚未站穩:
近期「自由落體式」的長黑大跌,接著出現了小幅反彈,目前價格在 19,308點 附近。
短期(EMA5/20)均線仍呈空頭排列,尤其是EMA20(約在20,268點)遙不可及,顯示反彈尚未有足夠力道轉多。
量價配合偏空:
暴跌時放量,反彈時量縮,這是典型的「跌真的、彈假的」走法。
MACD快慢線仍在0軸以下糾結中,紅柱拉不起來,代表動能疲弱。
EQM Box顯示 Bearish 區間:
區間上下緣目前落在:
上緣:18,816
下緣:16,886
目前價格雖突破上緣,但距離EMA20還有段距離,若不能突破 20,200以上區域,都只能視為反彈解套盤,不宜過度樂觀。
🎯 操作建議(短中期觀點)
短線操作:
建議採「反彈減碼」為主,除非強勢站上20,300點以上並帶量,否則不宜貿然加碼追高。
🎯 停利區域可抓:20,000~20,300
❌ 停損參考:跌破 18,800 就該果斷離場。
中期布局:
若你是長線投資人,現在不是進場好時機,可以觀察是否回測 17,800~16,800 是否有築底跡象再進場。
小結:
這段行情有點像「你以為低點到了,其實它還在地心等你」。如果你這兩週有進場撿便宜,現在可以開始設移動停利,守好風險。接下來幾天就看反彈能不能突破EMA20,否則可能又會上演第二季大逃殺…
熊市不止靠防守?兩種高勝率做空策略完整拆解(第二篇)在本系列第一部分中,我們探討了進行熊市交易所需的心態轉變與市場結構變化。重點不在於盲目追逐動能或恐慌反應,而是理解市場阻力方向已經改變,並學會適應新的環境。
而在第二部分,我們將進一步具體化,拆解兩種在熊市中表現穩定、可重複應用的技術型態。這些策略不僅可應用於指數,也適用於個股與外匯市場。
型態一:日線圖上的匯聚阻力反轉形態
這是我們經常在熊市初期反彈告終,或在跌勢後期短暫反彈再次翻空時,看到的經典日線級別型態。
其結構簡單:反彈行情觸及一系列關鍵阻力位。這些阻力可能包括:
• 來自前波低點或突破區的水平壓力位。
• 自近期高點或下跌起點所錨定的 VWAP。
• 呈現下滑趨勢的 21 日或 50 日移動平均線。
當價格觸及這些匯聚阻力區時,便需密切關注動能的轉變。
觀察重點
目標不是猜頂,而是等待明確的空頭反轉訊號,如:
• 空方吞噬蠟燭
• 黃昏之星形態
• 長上影線(特別是觸碰 VWAP 或下滑均線後遭拒)
一旦形態出現,下一步便是等待確認 —— 隔日收盤跌破反轉蠟燭低點,即可視為進場觸發。止損則可設於近期高點或阻力區之上。
近期案例:
美元指數(DXY)日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標普500(US500)日線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為何此策略有效?
熊市的本質就是反彈失敗。這些反彈往往停滯於被大量交易者關注的阻力區。一旦買方無力突破,賣方便會接手主導,而因為眾多交易者都觀察相同區域,行情常有強烈延續性。
這並不是追第一波跌勢,而是捕捉「第二波」——即反彈失敗後的空頭延續段。
型態二:小時線圖中的盤整破位
第二種策略適用於低時間週期,常見於小時圖。核心是簡單的盤整後下跌結構,搭配 9 與 21 期 EMA 作為參考依據。
該型態通常出現在行情已明確轉空後,市場短暫整理或輕微反彈,然後恢復跌勢。
型態結構說明
價格先下跌一段,然後進入窄幅盤整區(橫向箱體或下降三角)。此時價格多數時間位於 9 與 21 EMA 之下,且兩條均線開始走平或下彎。
期間成交量縮減,顯示市場正等待方向性突破。
關注的入場信號為價格有效跌破盤整區底部,並收出強勢空方蠟燭。若之後出現回測,也可視為風險較低的再次入場機會。
近期案例:
布蘭特原油(UKOIL)小時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ARM 小時圖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
入場與控管方式
觸發條件為價格首次明確跌破盤整區下緣,並伴隨有效收盤。止損可設於區間上緣或 21 EMA 上方,依時間框架與風控需求調整。
目標價可根據前波低點或盤整區高度進行等幅投射。
此為「動能延續型」策略,無需行情反轉,只需趨勢延續即可運作。
為何此策略有效?
在熊市中,短期盤整型態往往成為「中繼站」。市場在此暫歇、消化跌勢後,重新加速下行。當大環境偏空,這類破位常乾脆俐落。
關鍵在於耐心:不要急於在盤整區內部操作,應等待結構成形,並以 EMA 判斷趨勢方向,在確認破位時果斷出手。
跨週期搭配,強化勝率
最有效的熊市交易方式之一,是跨時間週期搭配使用上述兩種型態。
你可能先在日線圖(型態一)看到價格觸及阻力並出現反轉訊號,接著切換至小時圖(型態二),等待符合主趨勢的盤整破位。這便是結構與時機的結合,能顯著提升交易勝率。
回到大局觀
這兩種策略都立基於同一核心觀念:在熊市中,唯有放下「預測底部」的執念,才能看見市場的真實方向。
在下行趨勢中,反彈是重設空頭倉位的機會,而非改變立場的理由。結構與確認變得更加關鍵,而提前規劃進出場策略,則是保持客觀的必要條件。
免責聲明:本資料僅供信息和學習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未考慮任何投資者的個人財務狀況或目標。任何涉及過去表現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來結果或表現。社交媒體渠道對於英國居民不適用。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是複雜的金融工具,因杠桿效應而伴隨著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2.67%的零售投資者在與本提供者交易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時虧損。 您應考慮您是否了解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的運作方式,並且是否能夠承擔高風險以避免資金損失。
歐元兌美元 EUR/USD 做空技術點評 :
歐元兌美元(EUR/USD)於1.13620建立空單倉位,該位置接近短期反彈高點與小時圖級別的壓力帶,並具備良好的做空依據。停損設在1.14070,位於壓力區上緣之上,合理避開假突破風險;目標則為1.12676,回測至前波支撐區域。風險與報酬比為 1:1.8,風控比例健康。
從技術面來看,MACD動能有轉弱跡象,K線也出現上影線訊號號,顯示上方壓力沉重。若價格未能突破1.1400一線,短線仍有下探空間。整體策略屬於短線順勢操作,部位輕盈(0.01手),適合測試行情或保守交易者進行風控良好的參與。
操作建議:
停損:1.14070
止盈:1.12676
部位:0.01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