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七、江恩(甘氏)矩陣圖SquaresGann~ETH走勢2023/10/3時間之窗分析9/28盤中越過前二變盤時間9/3高點1647時,9/21時間之窗修正為:轉折向上!
10/4盤中跌破10/2低點1636時,新波段下跌走勢形成,9/21時間之窗二次修正為:轉折向下!
10/4是10/3變盤時間分析日,以10/4二次修正日開盤1656、收盤1646為研判轉折標準;
10/4收盤1646,低於開盤1656;
依“時間=趨勢”分析,10/3時間之窗即是:持續轉折向下! (參考《甘氏矩陣圖-時間推算新篇》P438)
時間趨勢往10/13移動……
時間之窗在10/15之前的趨勢修正為:越過現波段高點10/1之1751。
(免責聲明:本想法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BINANCE:ETHUSDT
包含圖片
20231004小道盤勢分析 : 論策略穿透性當年我還是一枚菜雞,在期貨程式交易中摸索,到處東看看西看看,看能不能偷到一些寶藏。
無意間聽到有一派在鼓吹策略的穿透性。
他們主張一個策略如果能在多個市場都賺錢的話,代表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在台指開發完一個策略,直接套用在美指期貨上,賺錢就代表有用,可以直接上線。
這件事就這麼被我放在心裡好幾年。
一直到後來,我從主觀交易找到突破口,同時開發出穩定的台指程式模組,也運行一陣子了。
此時的我,對於兩個領域都有著墨,在回頭去思考上一段論述,覺得實在是謬論。
由於最初我是從小道瓊期貨開始做,因此對美指還算有了解。
我深刻的理解美指跟台指差異有多大。
台指尿性就是日震幅小、趨勢又不乾脆;
美指是日震幅大,但洗的時候可以一天上下刷500點,趨勢出來的時候又可以跑1000點。
單論這個特性,台指的策略不可能會適用在美指上。
這個事實除了透過主觀交易的經驗驗證外,我也實際用順勢交易系統驗證,
馬上就能發現同個策略但不同市場,呈現出來的權益曲線相差多少。
這種言論,從表面看起來很正確,但實際上是缺乏實單經驗才會有的結論。
那是否一套系統就無法適用多市場? 也不盡然如此。
如果人的能力夠強,還是可以透過人為的篩選,讓同一套系統適應不同市場。
前提是方法建立在順勢的根基之上,因為厚尾是任何市場都會有的最底層通則。
今天做單前,看了下小道瓊的日K,發現已經跌幅頗深,又達到滿足點,
因此刻意等待盤勢拉回後,才進場空單,並在吃了百點之後收工。
雖然空方趨勢確實已經確立,但是根據窮寇莫追的道理,外加這筆單設定是當沖的格局,
因此百點的利潤已經是非常滿足。
我自己本身使用的系統都是一致的,包含這次課程準備要教的台指波段與剛剛下小道當沖的方法。
美國傳統產業基本上是全面崩潰,強的還是科技股。
拉出前一篇文章的對比指標,小那基本上是屌打小道與小SP。
未來就看科技股能不能引領整體向上了。
廿六、江恩(甘氏)矩陣圖SquaresGann~ETH走勢2023/9/21時間之窗分析9/15盤中越過前一變盤時間9/3高點1647時,9/11時間之窗修正為:轉折向上!
9/22是9/21變盤時間分析日,以9/15修正日高點1654、低點1611為研判轉折標準;
9/22收盤1593,在9/15修正日低點之下;
依“時間=趨勢”分析,9/21時間之窗即是:轉折向下! (參考《甘氏矩陣圖-時間推算新篇》P438)
時間趨勢往10/3移動……
時間之窗在10/5之前的趨勢修正為:越過前二變盤時間9/3高點1647。
(免責聲明:本想法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BINANCE:ETHUSDT
如何正確衡量績效的方法 ?繼前一篇提到在金融的世界,完整敘述風險的指標是波動,
稍微提及了衡量績效的較佳方式是使用綜合指標,例如Sharp Ratio。
這篇再來深入探討一些相關指標。
稍微複習一下,
「Sharp Ratio = 報酬率 / 波動度,是的,風險等於不確定性,具體化可以用波動度來衡量。
Sharp Ratio反應出交易者在賺錢的途中是否平穩,數值越高代表承擔越少的風險去賺到報酬。
該注意的是,Sharp Ratio的分母所使用的波動度,是連賺錢時的波動也計算進去。」
上篇最後留了一點伏筆,就是Sharp Ratio的計算會把賺錢時的波動也計算進去。
意即,今天賺的多一點或快一點,也會使得Sharp Ratio數值降低,
但人性上,比較不會因為賺的多一點就失控 (還是有可能會有大頭症的現象),
相比賠錢,如果賠錢時速度太快,一下就爆倉了,肯定是大受打擊;
因此就誕生了Sortino Ratio。
Sortino Ratio 跟 Sharp Ratio差不了多少,差異在於分母上的不同。
Sharp Ratio = 報酬 / 波動度
Sortino Ratio = 報酬 / 下跌波動度
Sortino Ratio 只考慮下跌時的波動,分子一樣是報酬率,
意即,每賺一分錢,承擔多少下跌的風險。
Sortino Ratio 適合用來評估高波動性的投資組合,譬如期貨。
通常,使用兩倍的槓桿代表損益會膨脹兩倍,虧損也會膨脹兩倍,
但經過主觀調整後的風險值,應該要比正常水準再更低,
因此我時常注意投組的sortino Ratio,來衡量自己在風險與報酬的拿捏上,上是否控制得宜。
DrawDown為回檔值,意即從最高點賠了幾%。
MDD = Maximum DrawDown,意思是從最高點最多回檔了多少%。
時常聽到交易人是在講最近吃DD,代表投組權益回檔中。
控制回檔的大小也是交易者重要的一環,時常創新高的權益,操作下來也較為舒服。
我每天都會記錄MDD的變化,到達某一特定數值,代表我需要休息,
因為虧損無法被我有效控制。
記住,當賠掉50%時,是需要賺100%才能回到原點的。
這些相對績效數據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完整去除了槓桿的影響。
很多時候的高報酬,源自於交易者自己使用了高槓桿而不自知。
人性只會看到自己賺了300%,而不會發現自己正承受著很高的波動。
槓桿會撐大報酬,同時也會撐大虧損,當虧損來臨而不自覺,被市場吞噬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紀錄這些相對績效指標的變化,來時時提醒自己目前的狀態,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自2020開始,航運股、AI造就許多少年股神,即使2022殞落了8成,
但自始自終,許多股民仍然很容易被超高金額對帳單吸引,不探究其%數、是否是高槓桿造成、
相對承擔多少風險...等,就對背後操作者產生極高權威感。
當一個人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便會隨即陷入危險的境地。
若柬埔寨綁票、詐騙...等等發生在此人身上,我是一點都不會意外。
希望我的文章可以為有意願在金融領域深耕的同好們,增加一點點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