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
關於台灣加權指數的大週期看法,致所有的台股長期投資者上週五美國就業數據公布,儘管失業率 4.2% 符合預期,但 8 月非農就業人數 142K 低於市場預期的 164K,導致三大指數迎來一波巨量下跌,與台股走勢高度相關的費城半導體指數 (SOX) 下跌了超過 4%,台指期夜盤更是跌了超過 700 點。
當前我可以感受到市場被經濟衰退的恐慌情緒所壟罩,手中有持股的台灣股民紛紛上網諮詢建議,想要抓住救命的稻草,抑或是 信仰支撐 。
很可惜,我並不是什麼神棍或牧師,而是一名普通的交易者。我只會根據熟悉的技術工具來分析盤面,剛好這次的觀點,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或許是一種 安定的藥方 ,所以在這分享給各位。
我們直接把目光看向月線級別的走勢圖,可以發現加權指數自1990 - 2020 年來盤整 30 年之久的 VCP 型態在 2020 年 11 月迎來了 正式突破 。
關於 VCP 可看我之前的這篇文章:
簡單說,VCP是一種底部越墊越高的收斂型態,經常出現在大週期的底部, 盤整時間越久,代表籌碼換手的越乾淨,等到價格拉抬時力道自然也會越強 。而台股整整 30 年的 VCP 在市場上更是 前所未聞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期待表態後迎來一波本益比的快速擴張期,將台股帶到不可思議的位階上。
以基本面來看,台灣身處 AI 浪潮的風口浪尖,全球最強晶片製造商台積電,各家雲端伺服器廠商加上AI PC、電源、散熱等供應鏈,都擠身於台灣這樣小小的國家,彰顯台灣確實有這樣的本錢跟底氣迎來擴張期,今年台股的漲幅放眼亞洲市場也是名列前茅的,印證了 外資也有相同看法 。
回到技術分析,要抓取 VCP 結構的多頭目標價其實也不難,第一關就是位於婓波納契外回徹的 1.618 位置, 此處對應到的價格是 33000 點 ,我個人是相當看好市場能在兩年內觸及這個價位的,在這我會陸續把一些長期投資的部位出場避險,讓現金落袋為安。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現在不必計算風險,可以隨意信貸、玩期貨選擇權、開槓桿All in,原因是我認為目前全球股市都進入了日線級別的空頭走勢,在最凶猛的第五浪來襲以前,主力一定也會做出最殘忍的修正,因為 只有殺到見骨的帶血籌碼才是狂暴上漲的最佳燃料 。
所以現在各位投資者要反問自己的問題是,手中的持股有沒有辦法承受大盤修正至 18600、 17200 甚至是 16000 以下,如果不行,自己能夠承擔多少風險,需要放棄多少持倉,就會是每個長期投資者該面對的課題了。
對於台股的長線趨勢我依然是堅定看多的,但這跟我現在選擇出場避險或是做空對沖並不衝突,因為這一切都取決於你個人的風險管理,我認為 最重要的是在這波修正當中活下來,活下來的人才有機會參與下一波的財富重分配 。
希望提供這樣大週期的視角可以讓各位投資者不要霧裡看花,被新聞搞得人心惶惶,盲目從眾進而鑄下大錯,因為我知道 接下來的一個月必定會有一場腥風血雨 。
當然,以上言論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無帶單操作,還請各位獨立思考後再下決定。
延續失敗後的第二次嘗試?趨勢: 整體趨勢仍屬多方,股價仍守在SMA200之上,且SMA21已上穿SMA55。
技術分析: 於2023年7月產生結構破壞後,進行了近3個月的回調,並在斐波那契618處橫盤震盪約3個月後再次產生結構破壞衝向前高處但失利。日線部分有疑似產生結構破壞(但週線收針並未突破)後快速回跌,於起漲點處打出了雙底。
基本面籌碼: 外資和投信近日仍在調節,短線上籌碼較不集中,有機會於此價位附近做一橫盤震盪。營收累積YOY%於2024Q1翻正。
ICT SMC :個別訂單塊均有效未跌破,由此稍可推敲機構仍在場上並保護其倉位,股價沿著訂單塊緩步爬升,若有機會突破並拿下前高流動性有機會走出一波不錯的波段。
炸裂台指期! 2000 點行情、指數跌停日的觀點在周圖的視角裡
最早提供空頭思路的是 7/19 收的周圖吞沒
當然,光看那個周圖吞沒是不可能預測到上週五到今天的大場面的
很多人都一直在來回找原因
但對一個交易者而言,更重要的不是為什麼下跌
而是下跌時的對策是什麼
如果空手,現在要做什麼?
如果多單還沒被停損 / 停利,那出場點在哪裡?
如果多單停損點都被打掉了,接下來要關注做空還是等更低、止跌後買?
如果手上有空單, 該訂哪一家的包廂 該在哪裡加倉或減倉?
現在自然是空頭思路
唯一一個還值得關注的位子是 19291
在沒破以前、給一些日線級別的止跌信號,我還是會有意願留意作多機會
如果破了,那唯一還可以給多頭思路的只有 0.618 了
帶著這個基礎來回答上面四個問題:
如果空手,現在有兩個選擇
1. 在沒有跌破 19291 之前等待止跌信號做多
2. 做動能交易繼續空死他
這兩個的風險係數不是同一個量級的,2 當然是相對激進非常多的操作
就給不同風險偏好的交易者參考囉
如果多單還沒被停損 / 停利,那出場點在哪裡?
每個個股狀態不一,但如果還有盈利的話,適當出掉一點絕對是合理的
往前找一個合適的拐點,或是定義一個必須出場的 % 數
務必讓自己的持股是一個「可以衡量還有多少回撤風險、且可以接受該風險」的狀態
除非你的預期是歸零也無所謂
否則不要只想著扛一扛就會回來、本多忠勝、一張不賣奇蹟自來這種自我安慰而允許風險無限擴張的想法
任何時候都很清楚自己冒了多少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多單停損點都被打掉了,接下來要關注做空還是等更低、止跌後買?
同第一題空手的答案
如果手上有空單, 該在哪裡加倉或減倉?
手中有空單可以說是這一波的人上人了
儼然是一場大型的財富重分配現場
要意識到的事是
1. 目前處在一個波動度極大的市場
2. 最大的單日漲幅也是出現在空頭市場的
所以適當的獲利、來回進出、並且使用移動式停利追蹤
同樣會比一直擴張風險加倉還要更實際
這兩個交易日當然是動能交易者的天堂
不過我自己的確也沒有在這兩天參與台股的做空交易就是了
更多的是處理好自己多頭的持倉為主
共勉之!
Let's see how it goes!
NQ, 0729 - 0802 週規劃, 20242024.07.27 看法
# NQ
- 週級別向下結構破壞。
- 現況 4H 看跌 FVG 的位移失敗,收引線向上,目標 4H ERL 位置。
- 同時注意若 4H 收盤超過 PDH 位置,將完成 4H 的向上反轉。
- 日級別依舊走空,優先觀察日看跌 FVG,15m 向下反轉的 MMSM 反應。
- 另一可能是,4H CISD 失敗,取得 PDH 流動性後直接下跌,至 PWL 位置。
# DXY
週結構尚未向下破壞,於週 FVG 中產生 4H 向上反轉,形成 Market Maker Buy Model,預計取得下方流動性後,再繼續往上走多。
# 交易日規劃
週一:可不交易
週二:不交易,FOMC 前一天
週三:FOMC 後交易
週四:不交易,NFP 前一天
週五:NFP 後交易
關鍵的逆變器趨勢;2023年Q4至2024年Q1逆變器營收亮眼的增長,資金大幅度的流進後,SMA55上穿200,股價迎來帶來了近90%的漲幅,整體趨勢底部逐漸托高,頂部價格不斷向上挑戰。
技術分析:整體空方結構於去年Q3、Q4時已遭多方掠奪,今年年初時股價大幅度的拉抬不但延續了多方氣勢,更產生了更大級別的結構破壞,短線回調後後續有機會迎來更大幅度的漲幅。
基本面籌碼:於前段拉抬之主力籌碼拋售力道不大,短期營收下滑可能是導致股價震盪回落的原因。
ICT SMC:於去年Q3、Q4時疑似機構進場,在股價產生結構破壞回調訂單塊後,機構又進一步的拉抬,不僅產生結構上的延續,更掠奪了更大級別的空方結購,短線回調,此處有突破前的訂單塊與支撐線和斐波618重疊,有機會是一個不錯的進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