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收評】OPEC+減產幅度低於預期!油價反彈近1%,需求疲軟料抑制漲勢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一(10月6日),國際油價上漲,因OPEC+ 宣佈的11月增產幅度低於市場預期,緩解了部分供應過剩擔憂。但分析人士指出,需求前景依舊疲弱,預計將限制短期油價上行空間。
油價走高:OPEC+謹慎增產
布倫特原油期貨(Brent crude futures)上漲 94美分,漲幅 1.46%,收於 每桶65.47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上漲 81美分,漲幅 1.33%,報 每桶61.69美元。
利波石油協會(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 安德魯·利波(Andrew Lipow) 表示:「市場認爲,實際流入市場的原油量將遠低於OPEC+的名義增產數,因爲部分成員國已經接近產能上限。」
OPEC+溫和增產,沙特與俄羅斯再現分歧
週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包括俄羅斯在內 宣佈,自11月起每日增產13.7萬桶(bpd),與10月增幅一致。該決定在供應過剩擔憂未散的背景下出臺。
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主張維持小幅增產,以避免油價承壓;而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 則傾向於更大幅度的增產,期望迅速奪回市場份額——甚至希望增產規模達到目前的兩倍、三倍乃至四倍。
PVM石油協會(PVM Oil Associates)分析師 塔馬斯·瓦爾加(Tamas Varga) 指出,這一「謹慎增產」正值委內瑞拉出口上升、庫爾德石油經土耳其恢復運輸,以及中東11月待售原油供應仍顯充裕之際。
與此同時,沙特阿美(Saudi Aramco) 維持其向亞洲出口的阿拉伯輕質原油(Arab Light)的官方銷售價格(OSP)不變。
亞洲煉油廠預期下修,市場溢價創22個月低位
據路透調查,亞洲煉油廠原本預計官方售價略有上調,但隨着中東原油供應增加擔憂加劇,亞洲原油溢價上週跌至近兩年低點。
部分分析師認爲,中東即將進入煉廠檢修季(refinery maintenance season),可能在短期內對油價形成一定支撐。
供應擾動與需求隱憂並存
兩位業內人士透露,俄羅斯大型煉廠——基裏希煉油廠(Kirishi Refinery) 在10月4日遭無人機襲擊並引發火災,主力原油加工裝置停產,預計恢復需約一個月。
但整體來看,需求疲軟成爲油市反彈的最大制約因素。
美國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上週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6日當週,美國原油、汽油與餾分油庫存 均超預期上升,反映煉廠開工率及消費需求走弱。
IG集團(IG Group)首席市場分析師 克里斯·博尚(Chris Beauchamp) 表示:「若未來產量維持溫和上升,油價下行空間可能受到限制。目前市場關鍵在於美國經濟能否在2025年底至2026年重新加速,那將極大改善原油需求前景。」
市場展望
短期來看,油價走勢仍將在OPEC+供給策略、地緣風險與需求疲軟之間搖擺。
分析人士普遍認爲,若經濟復甦乏力、庫存繼續上升,油價上行通道將受限;但若中東局勢或供應鏈再度出現擾動,市場或迎來階段性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