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FX168

【直擊亞市】中國GDP整體數據不好看!中美芯片戰突傳積極信號,今日CPI駕到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在投資者等待美國通脹數據以評估特朗普總統發起的關稅戰影響之前,週二(7月15日)亞洲股市窄幅波動。

MSCI亞太指數在小幅漲跌之間震盪,中國大陸股市下跌0.6%。儘管中國經濟增長因強勁出口而超出預期,但國內消費需求依然疲軟。#亞市直擊#

美國股指期貨持平,此前英偉達宣佈計劃恢復部分對華芯片銷售,一度提振期貨上漲0.4%。

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持穩,比特幣則跌破12萬美元。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因投資者擔憂財政支出。

「市場整體仍然謹慎,因爲今晚將公佈美國CPI數據,而美企財報季也讓市場暫時區間波動,」Global X ETFs悉尼投資策略師Billy Leung表示,「別忘了,美國向多個貿易伙伴發出的關稅函尚未收到迴應,並可能對歐盟、俄羅斯和墨西哥徵收新關稅。」

全球股市從4月宣佈廣泛關稅時的低點反彈至歷史高位,因投資者押注關稅不會嚴重損害美國經濟和企業盈利。這種樂觀情緒將在本週接受考驗:投資者將關注週二美國通脹數據,這將揭示關稅的影響以及利率走向。

花旗數據顯示,期權市場押注美國標普500指數在CPI公佈後上下波動0.6%,與過去兩個月的隱含波動幅度相符,但低於去年0.9%的平均實際波動。

與此同時,同時美企財報季拉開帷幕。交易員們正爲大型銀行率先發布業績做準備。儘管美國企業界預計這將是自2023年中以來最疲軟的一個財報季,但較低的預期可能更容易超出。

LPL Financial策略師Jeff Buchbinder和Adam Turnquist在週一的報告中寫道:「盈利增長放緩,關稅開始產生影響,地緣政治風險依然高企。然而,股票估值反映出大量樂觀預期。儘管下半年貿易不確定性應會開始消退,但實現明確結果的過程可能顛簸。」

中國GDP超預期但國內需求低迷

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長超出預期,強勁的對外出口掩蓋國內消費疲軟的壓力。GDP平減指數連續第九個季度下降,創下自1993年季度數據開始以來的最長連續下降紀錄。

法興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Michelle Lam表示:「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表現糟糕。因此,還是供應強、內需弱,出口韌性難以持久。儘管GDP超預期,但整體數據並不好看。」

美銀證券Helen Qiao對彭博電視表示,中國「增長一直保持,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部需求」,她稱投資和消費指標「表現不佳」。

美中關係迎積極信號

英偉達計劃恢復向中國銷售H20人工智能芯片,因爲華盛頓方面承諾批准相關出口許可。這一決定與特朗普政府早先的立場形成戲劇性逆轉。美國官員已告知英偉達,將批准H20的出口許可證。

另據央視方面報道,應中國貿促會邀請,目前美國英偉達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已確認將於7月16日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開幕式,並參加相關活動。這是黃仁勳今年年內第三次來華。

瑞聯銀行董事總經理Vey-Sern Ling表示,這一消息「顯然是利好,不僅對公司本身,也對整個AI半導體供應鏈,以及正在建設AI能力的中國科技平臺。「這也是美中關係的一個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