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A股慘遭“五一劫”!A股跌上熱搜,恒科指6連跌,抄底機會來了?
還有3個交易日就要進入“五一”長假了,資本市場卻驚心動魄。
港股今日低開低走,恒生科技指數跌3.58%領銜走低,恒指、國指分別跌1.73%和1.95%,恒指下挫超345點,三者皆刷新月內低點。其中,恒生科技指數6連跌,近6個交易日累計跌超10%,國企指數5日累跌5.73%,恒生指數5日累跌5.02%。
A股主要指數也走弱,創業板指下挫跌逾2%,滬指跌0.77%,深成指跌1.96%。CPO、鋰電池、新冠藥物、芯片、旅遊等板塊跌幅居前。僅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今日兩市超4600只個股下跌。
“A股”今日大跌衝上微博熱搜,有網友評論稱最近的A股表現讓投資者很受傷,先是指數升個股跌,現在是指數跌個股猛跌,很多和股市相關的基金也出現了淨值回撤。也有網友表示,去年的今天,也是熱搜,神奇的週而復始,玄而又玄。
資金方面,截止發稿,北上資金淨賣出A股近40億元。南下資金淨買入港股21.04億港元。
盤面表現
今日港A股的盤面都是能源股表現頹勢,鋰電池股跌幅居前。另外,受疫情“擔憂”影響,餐飲、旅遊股也維持跌勢;昨日大升的新冠藥方向今天也全線大跌;銀行、券商股拉昇走高。
個股異動方面,4月25日9點26分,移遠通信開盤一字板帶崩了通信、6G,目前鎖死跌停板報97.65元,封單42357手,摺合4.14億元。截至目前,成交8077.61萬元,換手率0.43%。
A股市場,鋰電相關概念股大跌引市場關注,原因是多家鋰電公司一季報遭遇業績雷。個股上,中科電氣、長遠鋰科20cm跌停,富臨精工跌超19%,川金諾跌超17%,天力鋰能、中一科技、江特電機等跟跌。
消息上,A股鋰電池板塊多股一季報業績暴雷,淨利同比大幅下降。
分析指出,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為鋰鹽產品價格下跌,毛利下降所致。
進入2023年,鋰價掉頭直下,短短几個月已從60萬元/噸降至20萬元/噸,甚至有業內人士稱其價格會降到10萬元/噸。鋰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下游的需求疲軟和上游的供應增加。同時,上游的全球鋰資源供應開始增加,包括澳大利亞和智利等主產區以及新項目的產能陸續釋放。
受A股鋰電池大跌影響,港股鋰電股業走低。鋰電股中,贛鋒鋰業、天齊鋰業跌超8%,中創新航跌超7%,比亞迪股份、天能動力跟跌。
市場怎麼看?抄底機會來了?
展望後市,對於A股市場,財通證券表示,上週五“外部擾動+交易過熱”引發市場調整,此前累計升幅較大、成交過熱是市場自發調整的內在機理,4月決斷之後業績兑現將是核心。儘管年初至今主要指數升幅較大,但僅是收復“去年失地”、點位和估值仍不及5年前水平,不必悲觀;未來1-2個月國內温和復甦、內外流動性中性偏松的格局沒有變化,後續當科創50為代表的成長板塊成交額降至當前一半時,整固期可能臨近結束,若有政策、產業、業績的催化,將開啟下一輪行情。
中金近日研報也表達出樂觀的態度,其表示A股當前市場機會大於風險,二季度開始將進入盈利上行週期。雖然市場有所回調,但對A股後市表現依然保持樂觀,基於三方面邏輯:1)經濟和金融數繼續支持復甦前景,有望逐步改善投資者信心。二季度開始A股將進入盈利上行週期;2)增長尚未持續企穩前政策環境仍有望保持相對積極;3)海外美元和美債利率走弱期間對A股相對有利。綜上環境結合當前市場整體估值不高,滬深300股權風險溢價在歷史均值上方0.5倍標準差以上,當前A股市場機會仍大於風險。
對於港股市場,國泰君安證券戴清團隊表示,近期海外銀行業危機仍有餘波,港股受美歐股拖累震盪盤整。我們認為美聯儲當前擁有足夠的調控工具以應對短期流動性風險,此次海外銀行事件是“危中有機”,提供逢低佈局機會。從中期來看,基於我們構建的港股風格輪動框架,國內經濟仍處於向上修復中,同時海外流動性緊縮交易有望緩和,建議逢低佈局港股成長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