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Reuters

專欄節選:AI股泡沫化了?老人與狗的故事不停上演--今周刊「老謝開講」

德國投資家科斯托蘭尼大作《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最膾炙人口的是「老人與狗」的故事,他說老人帶著小狗出去遛狗,小狗跑了四圈,最後仍會跑回主人身邊,故事一直不斷地在股市循環上演。

今年台股出現最狂野的走勢,從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到超微執行長蘇姿豐先後來台演講、訪問,人工智慧(AI)傳奇不停地在台灣上演,以製造為強項的AI伺服器供應鏈,從伺服器、伺服器機殼、到散熱的氣冷和水冷,今年股價全都翻了好幾番,市值的翻騰更是驚人。

「台灣先生」谷月涵最近又跳出來示警,他說台灣的AI硬體製造相關個股已經泡沫了。市場上對「泡沫」的界定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從技術面來看,最簡單的方法是股價與均線的乖離,科斯托蘭尼的小狗指的是股價,那位牽著小狗的主人是年線,每一次股價與年線出現過大的乖離,通常我們形容「割韭菜」的事件,就會在股市上演。

大家餘悸猶存二○二一年七月上旬上演的貨櫃三雄的狂熱,市場上大家都喊著「航海王」,長榮漲到二三三元那一天,成交五十二.六萬張,單單是長榮一檔成交就逾千億元,那個時候長榮的年線在四十六.二元,這個乖離十分可怕;陽明那時也漲到二三四.五元,那天成交六十.八萬張,接近九○○億元天量,陽明年線在三十九.一三元;萬海漲到三五三元,年線在六十三.四元。當時台股一天成交逾六千億到八千億元,三檔貨櫃航運股成交量可以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市場熱到最高點,當沖猖獗,最後「車毀人亡」,留下一大堆套牢散戶。

這次AI的狂熱從黃仁勳來台開始,到蘇姿豐來台又推升一波,七月二十四日廣達又拉升到二四八.五元漲停板,技嘉也強勢漲停,股價衝到三五四.五元,緯創股價則狂漲到一五八元,緯穎到二一一五元,台灣的資通訊(ICT)股正應驗了黃仁勳來台效應、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是最早向大家透露台灣ICT產業過度被低估,從黃仁勳把他穿在身上的黑色皮外套套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身上的那一刻,台灣的AI產業從此走上奔騰的道路。

到七月二十五日為止,廣達市值已經來到九五九八億元,超越台達電的九四五五億元,成為全台第四大市值企業,廣達是從六十六.二元起漲,一下子就漲到二六六.五元,技嘉從七十八.三漲到三五四.五元,緯創是從二十五元起漲,最高到一六一.五元,緯穎從六一○元漲到二一四五元,過去股價平穩的光寶科也從六十一.三元拉升到一五四元。還有散熱的高力漲到四四七元,雙鴻到三三八元,廣運也漲到一○六元。機殼股的勤誠到二四九元,營邦漲到三六二.五元,所有和AI伺服器沾到邊的個股全部都噴出大漲。

股價大漲也撐開台灣ICT產業更大格局,廣達市值一飛沖天逼近兆元,緯創也上升驚人,市值來到四五九六億元,已經打敗中國的聯想集團,如果把緯穎的市值三六九八億元加上緯創市值,達到八二九四億元,市值可以排在第六大。之後是光寶科的三四四六億元,接下來依序是華碩的二七七四億元、英業達的二六○一億元、技嘉的二三二○億元,仁寶、佳世達、宏碁市值也都登上千億元。台股上漲的漲勢股,完全集中在AI相關個股身上。

AI實質效益每一家都不同,像廣達公布六月每股稅後純益(EPS)逾一元,看起來有正面效益,但整個產業都翻漲的時候,AI大餅不見得大家都吃得到,於是那些魚目混珠跟著大漲的AI股,不久就會現出原形,而最實際的是技術面的乖離很大。

像營邦漲到三六二.五元,年線在一二九元;勤誠到二四九元,年線在九一元;廣達到二六六.五元,年線也在九十一元;技嘉到三五四.五元,年線在一三二.七二元;緯創在一六一.五元,年線還在四十二.八元;緯穎年線在九八五元,股價來到二一四五元;高力到四四七元,年線在一九二元……。

這個現象意味了小狗已經跑離開主人身邊很遠了,AI帶來很大的天邊雲彩,但是股價跑得太急太猛,例如市場當沖猖獗,成交量暴增,很多幾十年沒有賣股的大股東,這次都頻頻出手,很多公司千張大戶的持股水位急降,法人也趁機逢高賣股,像今年以來,外資賣超光寶科達十九.六五萬張,這些法人的減碼湧向瘋狂追高的散戶手上,最後股價恐怕要面對基本面的考驗。

檢視股價除了技術面的乖離,最重要的核心是基本面的變化,最明顯的是本業的成長、淨利的提升,這當中毛利率、營業利益到稅後淨利、EPS都是檢視的焦點。當股價大漲後,如果股價要在高檔屹立不墜,必須有強大基本面撐起股價,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可實現的本業獲利。

股市投資人常跟著熱門題材起鬨,很多生技股都因為一個題材點火大拉一波,如新藥通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準,或是如《再生醫療法》通過。像當年基亞漲到四八六元,浩鼎漲到七五五元,我就說基亞要撐住四○○元股價,至少要有創造EPS二十元的實力;浩鼎要在七○○元以上,至少EPS要三十元;這次藥華藥漲到六二二元, EPS至少要在二十至三十元之間。但何年何月,這些飆升的生技新藥股EPS可以達標?如果達不到,股價大漲只是海市蜃樓而已。

這次股價到了四○○元的高力、營邦,未來能不能交出EPS二十元的好成績?廣達到二五○元以後,今後EPS要達十元以上;緯創到一六○元,本業EPS至少也要有七、八元,這是合理推估。也就是說,當題材來的時候,大家一哄而上,但是股價站在高檔,必須有強大基本面才能撐住股價。

然而股價愈高檔,反映的變數也愈大,像當年貨櫃三雄大漲,長榮每一季都賺千億元,基本面好到不行,員工年終獎金至少四十個月起跳,這個極好背後都是像懸崖一樣險峻,大家千萬要當心。AI這次帶給台廠空前機會,但是股價大漲後的瘋狂追高,通常都是危險行為,不管是技術面或是基本面,這是檢視股價的兩把刀。(完)

註: 1.專欄作者老謝--謝金河,為《今周刊》發行人兼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2.以上評論不代表路透立場。

登入或建立一個永久免費帳戶來閱讀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