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MC交易想法
小更新 TSM 及前陣子操作方式TSM 更新
這張圖基本上是大半年沒更新過的
今天來更新一下 不過線我就懶的重更新新版畫法 下次有時間再重話
今天主要重點在分享這一段我是怎麼做的
數字是我新標識的 綠色線也是
第一單 左側入場 試單 9/29~10/6
1那條線是我當時規劃的轉折線 不過當時我是空手
第一次下去時我有接 但是2沒過打止損我就全出了
這一段獲利 9%
這個止損我設很近 主要是因為前壓力位太硬也太近 (75.74)
後來兩個跳空後有根大陽K 但是未過 70.32關卡 所以我繼續觀望
第二單 左側入場 重壓 11/05~12/01
再進場時 主要是1.等幅滿足 2.跳空開高
我大約買在箭頭處 止損就前底
後來在此跳空後第二根 我把止損拉再次拉高。這時候止損就變成止盈點(星號)
接下來連續兩個跳空後開始盤整
原則上 止損止盈要看橘色線 2 但是剛好也是下降 橘色線3 交會
形成三角收斂 所以我把止損止盈 設在小W底開口處 (74.61)
盤了一陣子後 我在橘色下箭頭處調整止損止盈到大W開口(79.28)
主要會這樣做是因為
1.盤的有點久 要出方向 我怕會太刺激 腳麻會跟不上
2.原本是沿著上升5 但是無力 可能會沿著下降3跑
3.量能不足
後來下破後短暫拉回但都沒突破 我就空手看待
這一段大約總獲利28%
第三單 突破單 1/03~2/15
這個單純是注意到MACD及RSI收斂
以及關鍵點位看起來有機會洗穩(75.74)
我不是在第一次突破點位後進場
我是再下去後 沒破前低進的
後來有根大紅K 突破又下殺當時還有點擔心 不過後來持續向上
跳空後上調止損變止盈 同樣是參考橘線3 最後抓在77.62附近
在此跳空後上調位置跟前前段一樣
注意 這個位置不是亂抓 這邊剛好是 下降跟上升交會點
接連跳空高開
點位跟著上調 上調止損 抓W底肚臍 過關鍵 (88.60)
這時候我的上調止損維持不變
第一次回探後上攻 我才吧上調止損抓上來到87.9這邊
其實這時候我已經有點想獲利了解。
主要原因是因為幅度收縮 (上升三角 及 曲線)
但是又想凹
所以很明顯 我的上調止損抓很遠
凹了一陣後 我才把上調止損到91.86這邊。這個點位是大W的開口 2/16結單
這段總獲利 25.17%
原則上最後一個是可以更高 但是沒有嚴守紀律 不然98早該出脫
三單總計 9% 28% 25%
到這邊 目前我就沒有再進了
主要原因是 經濟沒有反轉的跡象
而且還是往下的趨勢
雖然這幾天台積電消息利好 但是原則上還在下行趨勢
頂多這陣子會盤一下
接下來的策略會偏重空居多
短線上 預計還會有一波供空軍備戰
之後就可以長抱空單
至於如何操作 之後再聊~
為什麼我不建議任何人在台灣做股票當沖?為什麼我不建議任何人在台灣做當沖股票?
「以台積電為例作交易說明」
使用一個"有效"、"有止損"、"幾乎每天交易" 的短線個股交易策略,拿去當沖或隔日沖股票的結果如下說明:
1. 使用一套正期望值的交易策略,按照紀律操作,停利停損照做
2. 回測看見可以累計可觀的績效圖,46個月,527筆交易,五年+72%
3. 但是當你把 "千分之4" 的交易稅+手續費算進去績效就會發現,你會輸到爛掉,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千分之4非常的可怕,交易100次要輸40%,一個每天當沖的人一年會不會交易200次甚至300次?
527次交易,你的交易成本是 527*0.004 = -210.8%
+72% 的績效,扣掉 -210.8% 的交易成本,辛辛苦苦沒犯任何錯誤耕耘 4年,最後得來的成績是 -100%,輸個精光
「如果你在當沖股票,我想告訴你該清醒了,股票當沖的交易成本就是這麼殘酷。」
選對市場、商品、搞清楚遊戲規則非常重要!
例如:
台灣的股票交易税是0.3%,手續費是0.3%
美國的股票交易税是0.00207%,手續費0.1%~0.5%
除非你真的非常厲害能夠打敗交易成本,不然在台灣我並不建議任何交易者去做股票當沖。
歡迎轉發給需要的人參考。
2330 台積電 - 個人預測短期走勢評論 :
1) 在15/8至19/8的那個星期做假突破形成頭部,跌破頸線A,往下再帶量跌破頸線B。
2) 今天(06-Sept-2022) 如反彈無法突破頸線B則反彈向下,或之後再反彈至頸線B位置。
3) TrendX+ - K線在中期下降趨勢線移動,表示仍然在中期下降趨勢中下跌。
4) DDX+ - 整體資金K線在零軸之下,且中期趨勢仍然往下(紅)。
5) MCDX+ - 弱,banker bar在8月22日突破頸線A以后,就一直在平均移動線MA10之下,在同年9月份也帶量向下突破頸線B。
壓力&支持 :
R : 頸線B
S : 453.0 & 415.0
免責聲明 :
以上分析僅用於個案案例研究為目的,而非專業建議。 此分析不提供任何交易建議和買賣。 自負風險。
對交易新手的建議-- 先從理解「交易規則」開始吧!
2022 年至今,無論是股市、幣圈(以及曇花一現的 NFT 圈)、還是美金以外的匯市,投資者幾乎是哀鴻遍野
相對的,如果你追問「那前幾年大漲的時候應該還是賺不少吧」?
這時候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確實,有不少人靠著這幾年的行情發家致富、財富自由;
但更有為數不少的人還總是持續在 「行情好的時候都沒賺到、行情不好的時候深深被套」 的虧損泥沼中循環。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參與市場時,行情的波動明明的確是有起有落
但為什麼多數市場參與者的投資績效,卻常常有相似的 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體驗呢
也就是: 「虧損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搞懂了這些原因,回來檢視一下此刻你的認知和狀態
再踏入這個戰場其實一點也不晚的!
為了聊這個話題,首先要區分的是投資和交易,兩種截然不同的路線
最簡單的區分方式之一,就是面對一個大跌的交易日
你去問投資者,大多數都是愁雲慘霧的;你去問交易者,至少有半數以上非常興奮
金融市場是一個, 「讓有能力的人把認知變現」 的戰場,
投資者的戰場是關於 「找到價值被低估的標的」 的能力;
交易者的戰場則是關於 「執行好足以盈利的交易規則」 的能力
兩者的追求、努力方向和技能樹都有不少落差,
而如果你赫然發現,你既沒有在找尋價值被低估的標的、也沒有在執行足以盈利的規則的話
沒錯,你很有可能就僅僅是在賭博、碰運氣而已,而十賭九輸這句話大家想必並不陌生!
當然,如果非常很嚴謹的定義的話,還是會發現其實兩者之間是有不少交集和模糊地帶的。
例如很多人會在買入的時候想說是短線交易、小賺一點就跑,結果跌下來再說服自己這是長期投資;
但最終希望每一個參與者,最起碼在一開始就要想清楚,自己參與這個市場,是來投資還是來交易的?
這對於搞懂虧損的根本原因,也有很大的幫助。
今天我們還是把重點放在交易者的戰場,如前面提到的,是關於 「執行好足以盈利的交易規則」 ,
而這句話又可以拆解成三段,分別是「執行好」 、「足以盈利」、以及「交易規則」
篇幅有限,今天我們先把重點放在「交易規則」,
如果大家反應不錯的話,後續再把另外兩集陸續補上!
Let's Go!!
================================================
交易規則
所謂的交易規則,就是一套可以幫助你在交易過程中的每一個時間節點,
都清楚知道此刻應該做些什麼事的操作說明書,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和四種規則:
入場前 - 風控規則
風控規則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任何時候都要確保自己能夠接受最差的狀況」;
這件事甚至是從入金前就開始了的;
也是為什麼總是會建議大家,只用輸光也不影響生活的閒錢來做交易;主要可以逐步拆解和設定以下幾個問題
1. 可以拿來交易的閒錢有多少?
2. 每一筆交易願意虧多少? (一般建議是帳戶金額的 2% 以下)
3. 一個交易日的虧損上限是多少? (例如是 6% ,則不能同時開超過三單)
4. 一週的虧損上限是多少?
5. 當日盈利到多少時,不允許再轉盈為虧?
6. 其他風控問題
風控規則是一個交易員最基礎的素養,設定的足夠嚴謹的話,哪怕是遇到最誇張的黑天鵝,
也會是你完全可以承受的風險,而只有在輸得起的狀況下,才更有機會在交易市場中成功,
如果你從來沒有想過關於風控規則的事,那建議可以至少先試著回答上面幾個問題!
入場前 - 入場規則
入場規則的關鍵在於,每次交易都可以找到明確、邏輯類似的入場點和停損點;
如果我們用拆解問題常用的 4W1H 來理解的話,大概需要做到下列這些事:
1. What
-- 要做什麼品種、出現什麼信號的時候要入場?
2.Why
-- 是否清楚這個信號背後的邏輯,為什麼出現時你要操作,有沒有反覆驗證過策略的有效性?
3. Where
-- 入場點在哪裡?停損點在哪裡? 如果回答不了這兩個問題,就沒有辦法依照風控規則設定的單筆風險來計算開倉的倉位大小
4. When
--每天能夠操作的交易時段是幾點到幾點
5.How
--具體的入場方式是什麼? 市價單?突破單?限價單?
強烈建議大家如果是已經有一點交易經驗、或是學過一些技術分析的話,
可以用上面這 4w1h 來檢視一下現在你的交易方法,是否具備提供完整入場規則的邏輯!
如果任何一個點有點疑慮的話,也就找到了接下來可以努力精進的目標了!
入場後 - 出場規則
正所謂「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絕大多數坊間的技術分析門派,都在嘗試著定義對於入場點的判定和優化,
著墨在出場規則的卻明顯較少、但這卻是真正影響交易成敗的關鍵!
因為「小賺就跑、虧損死扛」的壞習慣,所導致的悲慘盈虧比,其實才是多數交易者虧損的主因;
股票作手回憶錄中提到的交易關鍵是「不要失去你的部位」,也是在講同一件事。
交易有對有錯很正常,關鍵在於如何在對的時候賺更多、錯的時候虧更少。
出場規則的世界其實很單純,就只是在回答一個問題而已:「入場的 100% 持倉,要如何分配出場理由」?
為了做到這件事,大家可以試著靜下心來思考,從自己開始交易以來,「有哪些理由會讓你把手中的持倉出掉」?
如果是觸發停損點,那當然是 100% 全數離場,真的要思考的是那些沒有打掉停損點的交易的分配,
下面我也會列一些常見的出場理由,而大家的任務就是要思考,手中的 100% 子彈要如何分配?
打掉停損點 - 100% 停損出場
沒有打掉停損點 - 100% 的比例如何分配?
較好的出場理由 : 可重複的、有客觀方法判定和事前設定的
1. 特定盈虧比 / 目標價
走到了預先設定的盈虧比目標或是特定的價格時,就操作減倉
我個人的交易習慣是 1:1 半倉,在出場規則的邏輯裡,其實就是定義了 1:1 盈虧比出場 50%
2. 反轉信號
行情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和你做的方向相反的信號,例如 pin bar / inside bar / 吞沒等等,這裡的關鍵是酌情減倉是 OK 的,但也沒必要因為這點風吹草動就全跑
3. 左側支撐 / 阻力
跟反轉信號邏輯類似,差異是在入場前你就可以找到左側的參考目標位了,
有的人喜歡到目標全跑、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酌情減倉留著尾倉參與後續行情
4. 推保護 (修改停損點位置)
我的尾倉永遠都是因為保護被打掉而出場的,這提供了我「如果遇到大行情時,手中還有倉位參與」的可能性;
較差的出場理由
1. 感覺
感覺要漲了、感覺要跌了、感覺好可怕、感覺抱不住等等
感覺總有個理由,理由來自反轉信號或左側支撐阻力還可以被前述邏輯包含,如果只是單純的第六感,
那下一個問題應該是「你的第六感準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別參考它了吧。
2. 他人建議
很多人喜歡對別人的交易品頭論足,更多人會因為別人的評論而影響自己的執行
交易是一件關於把自己認知變現的生意,其實任何人,哪怕是什麼頗負盛名的交易界大佬的任何觀點,
都不應該是影響你的交易執行的理由。
3. 其他理由
仔細想想還有什麼前面沒提到的理由,也會讓你把手中的倉位出掉呢?
歡迎大家在留言中補充,可以一起來討論,它屬於較好的還是較差的出場理由
出場後 - 優化規則
有規則並不等於你的規則就能盈利,所以一定會需要事前的測試、驗證,通常會在模擬盤和覆盤上練功、累積樣本,
確定可以在足夠樣本下仍然能盈利才考慮上實盤;
而正式開始實盤交易之後,也還是要定期檢視目前的每個規則的表現,是否有需要的調整和優化的;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是,有的人會用「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來作為違反規則或是例外的藉口,
但更應該做的事其實是,規則是活的,因為每次優化的時候都會調整;
但是平時交易的時候,都是以當前的規則為準,而絕不是每次都動不動說這次是例外。
優化規則的設定關鍵在於,「對於表現不好的交易數據對症下藥」,
而決定一個交易策略成敗的交易數據不外乎勝率和盈虧比,
表現不好的交易者基本上也只有三種可能性,
優化規則的目的就是在遇到以下這三種可能性的時候,
能夠適當的調整你的風控、入場、出場規則,以讓你的交易處在一個持續有在進步的狀態,大概可以關注以下幾件事:
1. 累積多少筆數檢視一次交易成績? 通常是 30 筆
2. 遇到三種虧損狀態的解決方案,虧損基本上只有這三種可能性:
勝率太低-- 調整方向往提高入場規則的篩選標準,降低沒必要入場的交易對勝率的污染
盈虧比太低-- 調整方向往出場規則的比例分配為準,目標是讓「成功的交易有機會賺到更多」
勝率盈虧比都低 -- 可以考慮先回模擬盤調整狀態、並適當的調整核心入場策略
====================
講到這裡,可能已經篩選掉了為數不少的市場參與者了,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 「沒有規則的情況下做交易」
如果交易是一個戰場的話,規則就像是你的武器和裝備;
而在沒有規則的情況下的交易,基本上就和在戰場上裸奔一樣危險
很多人會說自己做交易虧損是因為沒有交易紀律,
我常常都會反問對方說,那你的規則是什麼? 而對方卻一臉茫然;
所謂的紀律是把一套規則執行到位的能力,後續也會聊到;
但如果你連規則都沒有,那根本就沒有紀律的用武之地
試著先從上述的四個規則的維度,嘗試總結或設計一下自己的交易規則吧!
如此一來、在有規則的基礎之上,就剩下兩個主線任務了,分別是「讓規則更好」以及「把規則執行好」,
那今天這集就到這裡告一段落,感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