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longhuiGelonghui

拜登政府發佈電動車充電最終規定 ,強調美國製造!充電樁概念股迎來大跌

近來A股充電樁板塊火爆,除受了益於國內政策扶持+歐洲市場爆發,美國市場潛力也是重要原因!

然而,昨日一則新規一下攪動全球充電樁市場,充電樁概念股也因此迎來大跌,截至發稿炬華科技、歐陸通、道通科技跌超10%,綠能慧充、京泉華、日豐股份等跟跌。

消息面上,據路透社2月15日報道,拜登政府週三發佈了美國電動汽車充電器網絡的最終規則,要求充電器網絡立即在美國製造,並在2024年前使其55%的成本來自美國製造的零部件,同時特斯拉公司將向其他汽車型號開放充電服務。

對此,歐洲方面或許擔憂,該法規將會歧視美國以外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當地時間2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了《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這意味着歐洲將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轎車和小貨車,將全面進入新能源車時代。

業內人士指出,整體來看,所有的樁企對此政策均有預期和準備,在去年IRA法案對電池產業鏈的比例規定之後,已經推測出對充電樁的本土化比例將有規定。對出口到美國的模塊、元器件的公司短期沒有影響,2024年之後會有壓力。

充電樁市場迎來大變局

當地時間2月15日,拜登政府正式發佈了全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最終規定。其中要求,聯邦政府資助的電動汽車充電器必須在美國生產。電動汽車法規還要求,從2024年7月開始,55%的充電器成本需要來自美國零部件。

(來源:白宮官網)

報道稱,拜登政府尋求讓消費者不受限制地使用不斷增長的全美電動汽車充電站網絡,包括特斯拉公司的超級充電站。

規定要求希望利用75億美元聯邦資金建設充電器網絡的公司必須採用占主導地位的美國充電連接器標準,即“聯合充電系統”(Combined charging System,簡稱CCS),並使用智能手機友好的標準化支付選項。

拜登政府表示,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計劃採用CCS標準,並擴展其專有連接器以外的領域。

另外,白宮官員當天表示,作為計劃的一部分,特斯拉將向競爭對手開放超級充電網絡,已經得到了特斯拉的承諾。

此舉旨在為美國電動車主提供更多的出行自由。目前特斯拉在美國有近1650個超級充電站,特斯拉公司表示,到2024年底,將在美國至少提供7500個可公開使用的充電樁,供任何一種接口可兼容的電動汽車使用,特斯拉也將進一步擴大其超級充電網絡。特斯拉還被要求向第三方應用程序提供數據,這意味着司機無需下載特斯拉應用程序即可訪問充電器。

分析認為,特斯拉開放自家充電網絡旨在獲得美國政府的補貼。美國政府官員此前表示,除非特斯拉對外開放充電網絡,公司將被排除在美國政府提供的75億美元補貼資格之外。除開放充電網絡外,特拉斯還將其在紐約布法羅製造的超級充電站網絡增加三倍。

但特斯拉也吿訴交通部,該計劃是“激進的”,並且“考慮到部署的速度和規模,可能會導致可用的合規充電站數量不足”。

有分析人士警吿,開放充電網絡可能會讓特斯拉獲得新的營收源,但也可能會失去其品牌的排他性,並使特斯拉在管理網絡方面面臨挑戰。多品牌兼容也可能充電設施的穩定性。

影響幾何?

當前海外歐美地區新能源車的車樁比較高,美國約為18:1,歐洲約為12:1,配套建設明顯不足。

美國去年的補貼法案——擴大税收抵免上限,從2023年開始將單個商業充電站的税收抵免限額從3萬美元提升到10萬美元,個人/住宅補貼仍為1000美金,補貼時間延長至2032年。75億美金的補貼,50億美金用於各州充電樁建設,75億美金2022-26年每年補貼10億美金,剩餘25億為可自由支配增款項,旨在農村和服務不足的社區等提供充電基礎設施。

同時,歐盟也快速跟進出台相應政策,預計2025年歐洲新增充電樁需求35.1萬根,市場規模約53億美元。目前充電樁企業的毛利率水平國內市場約20-30%,海外市場約30-40%。

新規中,2024年7月開始,充電器網絡成本的55%以上要在美國生產。有業內人士指出,模塊成本佔比約4-5成,會面臨一定壓力,所以未來的解決方案應該是美國建廠,如道通預計美國工廠2023年10月投產,後面做美國市場的公司大概率會走美國建廠路徑,美國政策目的是為復興製造業。

除充電樁外,拜登政府還在去年8月通過了《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意圖加快動力電池的本土化生產進程。新法案加碼“美國製造”,要求電動汽車必須在北美組裝,電池中的材料和“關鍵礦物”必須來自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否則購買新電動車的消費者將無法獲得7500美元的財政補貼。

上述法規的出台也直接影響到了寧德時代在美建廠的進程。近日,寧德時代為進入美國市場,決定和福特汽車採取全新的合作建廠模式,即由福特汽車出資,寧德時代出技術的方式來規避《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限制。

整體來看,所有的樁企對此政策均有預期和準備,在去年IRA法案對電池產業鏈的比例規定之後,已經推測出對充電樁的本土化比例將有規定。對出口到美國的模塊、元器件的公司短期沒有影響,2024年之後會有壓力。短期看對出口到美國的整樁企業有影響,但因為充電樁組裝相對輕資產,可以通過美國快速建廠解決。

歐美汽車市場基數大於中國,長期充電樁市場空間預計不小於中國,中長期仍看好出海美國的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