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Reuters

《路透簡報》--中國重要財經新聞一周回顧

以下為路透中文新聞為您整理的一周(5月20日-24日)中國重要財經新聞:

【政治/外交】

--《綜述》台灣新總統賴清德兩岸論述硬氣中有善意,學者認為中國不會歡迎

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周一宣示就職。針對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政治學者認為,賴清德在蔡英文八年施政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希望能夠尋求穩定的兩岸關係,其諸多論述並不新鮮,但堅持改革與兩岸互不隸屬的立場,恐怕中國不會歡迎。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民主自由,是台灣不可退讓的堅持,和平是唯一的選項。兩岸的未來,對世界的局勢有決定性的影響,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

--美國期待與台灣新總統合作--國務卿布林肯

--中國譴責美國等國派員參加賴清德就職儀式

--台灣新總統發表就職演說,中國國務院台辦:決不容忍任何“台獨”分裂行徑

--王毅: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賴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醜行令人不齒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獨”分裂活動是台海和平的最大破壞性因素;賴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醜行令人不齒。

--王毅:一個中國原則不可違,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任何勢力“無法阻擋的歷史大勢”

--中國外交部:不管打著什麼幌子什麼旗號推行台獨分裂“都注定失敗”

--美國國務卿祝賀賴清德就職,中國外交部:強烈不滿、並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中國駐韓使館:堅決反對韓國國會議員“竄訪”台灣,不得為“台獨”勢力撐腰打氣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向台灣新總統表示祝賀,中國駐日使館:已提出嚴正交涉

--英議員赴台出席賴清德就職儀式,中國駐英使館:已向英國提出嚴正交涉

--中國以“聯合利劍”演習強硬回擊賴清德就職演說,台海局勢再掀波濤

在台灣總統賴清德周一就職演說後,中國解放軍周四宣布,在台灣周邊展開為期兩天的“聯合利劍—2024A”演習,對台獨與外部勢力提出嚴重警告。台灣國防部亦派出海、空及地面兵力應對,台海局勢再掀波濤。

--《專題新聞》中國以“聯合利劍”演習強硬回擊賴清德就職演說

--中國外交部:解放軍軍演“正當必要”,敦促美國停止縱容支持“台獨”勢力

--中國國台辦: 如果“台獨”分裂勢力鋌而走險,將斷然出手堅決粉碎

--美軍將領稱中國軍隊曾在2023年演習攻台

--日本稱將直接向中國表達台灣海峽和平的重要性

--韓國外交部稱,應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澳洲對台海局勢可能升級表示關切

--《焦點》美國宣布將自8月1日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和芯片加徵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美國對電動汽車及其電池、電腦芯片和醫療產品等一系列中國進口商品大幅加徵關稅的部分措施將於8月1日生效。

--馬斯克稱反對拜登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

--中國外交部:對12家美國軍工企業及10名高管採取反制措施,凍結境內財產

中國外交部宣布,對洛克希德·馬丁導彈與火控公司等美國軍工企業及高級管理人員採取反制措施,自5月22日起施行。

--白宮稱反對中國針對美國防企業和前議員實施新制裁

--中國將三家參與對台軍售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企業高管入境

--中國外交部:對美國國會前議員採取反制措施,凍結其境內各類財產不準入境

--美國立法者推進議案,將使政府更容易限制AI模型出口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周三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支持推進一項將使拜登政府更容易限制人工智能(AI)系統出口的議案,理由是擔心中國可能利用這些系統來增強其軍事能力。

--寶馬進口到美國的8,000輛汽車中,含有被禁的中國零部件--美參議院

--美司法部和TikTok要求法院在12月6日前就針對不賣就禁法律的訴訟做出裁決

--美國逮捕兩名中國公民,指控參與加密貨幣詐騙至少7,300萬美元

--《焦點》葉倫希望G7團結一致,對中國的過剩產能筑起“反對之墻”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她希望以市場為導向的國家對中國以國家為導向的工業政策筑起“反對之墻”,這是她在本周舉行的七國集團(G7)財金領導人會議上推動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

--G7需要團結一致應對中國的產能過剩--法國財長

--德國國防工業協會稱需要政府幫助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英國公司預期在中國做生意將更加困難--中國英國商會

--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中俄要繼續加大相互支持,維護好共同周邊的安全穩定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時表示,中國和俄羅斯要籌備好年內雙邊交往,繼續加大相互支持,穩固合作基本盤,維護好中俄共同周邊的安全穩定。

--英國國防大臣夏博思稱,中俄強化關係對民主構成威脅

--英國國防大臣稱,情報部門掌握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援助的證據

--英國指責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援助,中國駐英使館:“完全是無中生有”

--巴西和中國呼籲舉行各方平等參與的俄烏和平談判

--俄羅斯:不會建立軍事聯盟或集團,包括與中國

--菲律賓一名海軍中將指責中國大使館偷錄有關南海問題的通話內容

菲律賓海軍一名高階官員周三指責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在未經他同意的情況下錄制通話內容,並否認與北京協商緩解南海緊張局勢的協議。

--中國商務部:誠信守法的外國實體“完全無需擔心”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

近日有報導稱中國考慮上調大排量汽車的進口關稅,中國商務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就此表示,中國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鼓勵和支持各行業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僅針對極少數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外國實體,誠信守法的外國實體“完全無需擔心”。

--中國商務部:5月19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美國等的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獨家新聞》澤連斯基敦促盟友加快軍援,敦促中國參加和平峰會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接受路透獨家採訪時表示,西方盟友在軍事支持烏克蘭方面花費了太長時間作出關鍵決定。

--中日韓將於5月26-27日在首爾舉行四年來首次三邊峰會

韓國總統府表示,韓國、中國和日本領導人將於5月26-27日在首爾舉行四年多來的首次三邊峰會。

--李強將於5月26日至27日赴首爾出席中日韓三邊峰會--中國外交部

--東京:中日韓峰會期間日韓將舉行雙邊會談,但與中國的會談尚未確定

--日本稱中國駐日大使的涉台言論“極為不妥”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中國駐日本大使對台灣問題的評論 “極為不妥”。據當地媒體報導,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周一表示,日本民眾若干涉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將被帶入火坑。

--中日將討論恢復中斷六年之久的兩國執政黨高級官員會晤事宜--NHK

--日本與東盟將制定汽車生產和銷售共同戰略,應對中國競爭壓力--日經

--梵蒂岡希望提升與中國的關係--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主教

梵蒂岡樞機主教銜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表示,梵蒂岡希望在中國設立常設辦事處。這將是梵蒂岡與中國關係的重大升級。

--梵蒂岡希望在中國設立常設辦事處,中國外交部:愿同梵蒂岡共同努力增進聯繫

--沙特代表團將訪問中國,王儲因國王生病將缺席--消息人士

四位知情人士稱,沙特阿拉伯本周將派遣一個包括投資大臣在內的代表團訪問中國,該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正在為其雄心勃勃的經濟轉型尋求外國資金。

--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罕見任上遭中紀委調查,三天前方出席公開活動

中國中紀委通報,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經濟】

--習近平: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加快建設旅遊強國,讓旅遊業更好促進經濟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表示,要著力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加快建設旅遊強國,讓旅遊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

--習近平:經濟體制改革要從最緊迫事情抓起,改革要防止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現象

--中國總理:支持糧食生產政策只會加強不會減弱,創新經營方式帶動農民增收

--中國今年財政收入同比連續四個月下滑,4月政府“賣地”收入降超兩成

中國經濟復甦仍不穩固,財政收入同比出現連續第四個月下降,財政支出進度則有所加快,4月單月增速實現“由負轉正”。而地產下滑態勢仍未扭轉,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單月同比降幅超兩成。

--中國副總理:統籌做好地產和地方債等風險嚴防嚴控,找準金融支持實體切入點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全國地方黨委金融辦主任會議上講話指出,當前要統籌做好房地產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等相互交織風險的嚴防嚴控;找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切入點著力點,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

--中國住建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存量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應于下年初調整

--重慶實施多子女、“換新購”及人才購房補貼,取消“現房滿兩年交易”政策

--路透調查:中國房價今年料跌5%較年初更悲觀,限購限價全國放開有爭議

中國樓市預期不穩定,目前仍處在“以價換量”階段,房價繼續下行;隨著政府“收儲”政策的推進,樓市銷售和價格未來將逐漸企穩。

--穆迪:中國最新房地產措施可能緩解一些短期壓力

--中國發改委:去年增發萬億國債投資項目已開工約1.1萬個,開工率超70%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稱,去年增發萬億元國債的相關資金已於今年2月前全部下達到各地方,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萬個項目中,已開工建設的約1.1萬個,開工率超過70%。

--中國4月剔除在校生的16-24歲青年失業率降至14.7%--國家統計局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4.7%、25-29歲失業率為7.1%。上月分別為15.3%、7.2%。

--中國數據:1-4月ODI為3,43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商務部

--《獨家新聞》中國國儲局計劃購買15,000噸鈷以補充國內儲備--消息

三位知情消息人士告訴路透,中國計劃未來幾個月從本土生產商手中購買多達15,000噸金屬鈷,以補充國內儲備,並稱這將是單筆購買規模最高紀錄。

--《分析》中國的糧食安全夢面臨土地和水資源的掣肘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中國已經制定了目標,要在未來10年大幅減少對海外採購的依賴,以促進糧食安全,但專家們表示,實現這些目標將極其困難。

【金融】

--《分析》中國樓市刺激再響衝鋒號但LPR仍蟄伏,觀察新政效力“儲備彈藥”

中國上周五吹響新一輪樓市刺激衝鋒號,市場對5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的期待由此升溫,不過周一出爐的5月LPR依舊“蟄伏”維穩。考慮到地產政策“大禮包”剛剛投放,先留出一段時間觀察新政效力也是情理之中。

--《專題新聞》中國地產新政後5月LPR未見降息驚喜

--中國央行指導商業銀行加快貸款投放,辯證看待票據充抵信貸行為--消息

繼中國4月社融增量罕見轉負且M2增速創下歷史新低後,5月銀行放貸情況備受關注。四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央行日前召集部分商業銀行開會,希望加快貸款投放,同時也提到票據支持實體經濟,要辯證看待票據充抵信貸行為。

--中國的持續產業升級料在未來三年為銀行每年帶來2.2萬億不良貸款--摩根士丹利

投行摩根士丹利稱,中國維持持續的產業升級,估計將於2025-27年為銀行每年帶來2.2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但仍處於可控範圍。

【固定收益】

--中國公開市場:安然度稅期逆回購仍盯牢20億地量,跨月前扶助料“按需分配”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本周延續逆回購地量操作,單日20億元人民幣的操作規模5月初至今已保持16日,單周凈回籠亦為20億元。當前資金面處於令人滿意的狀態,稅期影響微弱,央行繼續靜觀其變。

--《圖表新聞》外資連八月增持中國債券,匯率貶壓稍緩投資收益猶可觀

雖然4月人民幣匯率連四個月下跌貶壓未消,但貶值幅度收窄,在對沖匯率風險後,相較美債投資中國債券收益仍相當可觀,外資加倉中國債券力度稍增。路透測算,境外機構4月在銀行間債市總增量為513億元,環比小幅增加。

--《特寫》中國30年特別國債首亮相兩個市場“兩個世界”,國債炒新福兮禍兮?

中國財政部今年首發的30年特別國債周三首日上市。與銀行間市場平靜無波不同,證券交易所市場上該期債暴漲,最大升幅高達25%被臨時停牌;不過從僅數千萬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來看,散戶應是主要參與者,對債市來說,這種“大賺特賺”效應可能未必全是好事。

【外匯】

--《圖表新聞》中國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創近七年半最大,結匯率創逾兩年新低

受累於貨物貿易結售匯時隔一年半再度轉為逆差,同時服貿、經常轉移和直接投資結售匯逆差繼續擴大,4月中國銀行結售匯逆差驟增至381億美元,創2016年12月以來最大逆差規模。若考慮遠期和期權的影響,當月全口徑結售匯逆差規模達到669億美元,創逾八年來最大。

--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4月錄得紀錄第三高,國際支付排名維持全球第四—SWIFT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最新報告稱,今年4月人民幣國際支付價值份額由3月的4.69%小幅回落至4.52%,連續六個月維持在4%上方,錄得紀錄第三高水平;同時國際支付排名繼續維持在全球第四。

【證券/行業】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推動中國企業分紅的政策應吸引到海外投資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政府鼓勵企業支付更多股息的政策,應會提高中國股市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綜述》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國樓市寬鬆加碼之下中港地產股持續爆發

隨著樓市調控組合拳漸次落地、熱點城市成交回升,機構對中國房地產前景的預估有所轉向,在多重利好集中刺激下,中港房地產股周三聯袂飆升,金地集團四日內二度漲停。

--《分析》中港股市重受國內投資者青睞,但外資仍不敢貿然進場

中國近日採取措施並作出承諾,將強化中國經濟中的最薄弱環節。這讓國內投資者大為振奮,紛紛湧入股市撿便宜,而外國投資者大多雖滿懷希望,但行動謹慎。

--中國萬科獲招行牽頭的200億元銀團貸款,分析人士指其危機大概率能緩和

中國標桿房企--萬科表示,已經獲得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200億元人民幣銀團貸款,這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提升流動性。分析人士認為,可見政府救助萬科的決心比較大;萬科在獲得這巨額貸款後,其流動性危機大概率能緩和。

--中國房企萬科再獲一筆12億元銀行擔保貸款,以滿足常州項目開發建設

--惠譽下調中國萬科評級至“BB-”;展望為負面

--中國貝殼首季業績同比驟降但仍超預期,高管對二手房GTV前景相對樂觀

--中國阿里巴巴管理層發布股東信,稱過去出現了“大公司病”、將持續投資AI創新

中國電商巨擎--阿里巴巴發布集團主席蔡崇信和首席執行官(CEO)吳泳銘致股東信,指出在過去的25年里,阿里巴巴出現了一些“大公司病”;未來將繼續投資於加速核心業務增長,和保持基礎技術的領先以及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創新。

--中國互聯網巨頭對AI產品激進降價,大模型價格戰下“BAT”悉數入局

--《獨家新聞》波音對華飛機交付因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查而推遲--消息人士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由於中國監管部門對駕駛艙錄音器相關電池的審查,波音BA.N對華飛機交付最近幾周被推遲。

--中國商飛進軍沙特阿拉伯,放眼全球市場

--小米首季經調淨利創新高,擬6月起雙班生產全年挑戰12萬台SU7交付

因近期發布首款汽車SU7而引發熱議的中國智能手機巨頭--小米集團公布,一季度經調整(Non-IFRS)淨利超預期並創歷史新高,集團整體毛利率達到22.3%,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小米總裁盧偉冰在隨後媒體電話會上表示,二季度有信心維持一季度的毛利率增長水平。

--中國理想汽車一季度經調淨利同比下滑,對未來交付量充滿信心且無降價計劃

--小鵬汽車首季經調凈虧損同比收窄,高管稱將不再僅著眼于銷量增長

--中國恆大汽車:地方行政部門要求附屬公司退回已發放各項獎勵及補貼約19億元

--中國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明星元老”柳青將卸任總裁,聚焦公司長期建設

--中國蔚來汽車再與一汽集團簽署換電合作協議,已合作七家車企

--中國上汽集團和奧迪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多款高端電動車

--中國車企蔚來在阿姆斯特丹展廳開業,創始人李斌稱計劃繼續在歐洲擴張

--中國4月汽油出口降至2015年7月以來最低,因國內需求復甦

海關數據和路透記錄顯示,中國4月汽油出口量降至2015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因經濟復甦推動國內旅遊和燃料使用量增加。

--中國4月燃料油進口創至少2020年以來最高

--中國4月澳洲煤炭進口量升至近四年新高,因貿易關係改善和關稅優勢

--中國5月共96款國產網絡遊戲獲批,阿里旗下靈犀互娛遊戲在列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5月國產網絡遊戲審批信息,共96款遊戲獲批,包括上海靈犀互動娛樂有限公司運營的“神探詭事錄”,其為阿里巴巴旗下遊戲品牌。

--網易首季經調淨利增長勝預期,高管稱未看到遊戲消費下降趨勢

--拼多多首季經調淨利大增逾兩倍,高管稱對國內消費市場未來充滿信心

中國電商平台--拼多多公布,一季度經調整(Non-GAAP)淨利同比大增逾兩倍勝預期,營收亦增長131%。拼多多表示,一季度公司繼續在對高質量發展戰略至關重要的關鍵領域進行投資。

--快手首季經調淨利勝預期、推新回購計劃,高管稱電商業務仍在高速發展

--中國“618”購物節之際蘋果再度開啟電商促銷,部分iPhone降價超兩成

--攜程集團首季經調淨利同比近翻倍,且大幅勝預期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召開座談會,稱加強對低於成本價格銷售惡性競爭打擊力度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文稱,近日組織召開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指出,加強對於低於成本價格銷售惡性競爭的打擊力度;保障國內光伏市場穩定增長,探索通過示範項目支持先進技術應用,轉變低價中標局面等。

--全球奢侈品集團LVMH與阿里巴巴合作延長五年,開始整合阿里雲生成式AI能力

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團LVMH與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宣布,將雙方合作關係再延長五年,LVMH已開始整合阿里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能力,包括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和一站式大模型服務平台“百煉”。

--香奈兒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即使增長重心轉為其他海外市場

--摩根大通CEO迪蒙承認在華投行業務“斷崖式下跌”--FT

--《焦點》銅價飆升打擊中國需求,買家準備迎接更高價格

隨著資金湧入市場,全球銅價飆升,這抑制了最大消費國中國對銅的實物需求,而且買家正準備迎接更高的銅價。(完)

登入或建立一個永久免費帳戶來閱讀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