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覽:投資組合變化

以絕對值(價值和相對指標(績效)反映投資組合隨時間的動態,並可選擇與基準進行比較。


結構

  • 顯示模式選擇器: 
    • 價值 — 以投資組合的貨幣顯示投資組合價值的變化。 
    • 績效 — 顯示投資組合的相對績效(總報酬百分比)。 

  • 分析週期選擇器: 
    • 可用週期:1 個月、3 個月、6 個月、年初至今、1 年、全部時間。 
    • 預設選擇為 3 個月週期。 
    • 每個按鈕下方會顯示所選期間的報酬(若可用)。 
    • 若投資組合歷史短於所選期間,則報酬不會顯示(以破折號標記),圖表將根據可用資料繪製。 

注意:若投資組合中包含交易日早於基準的資產,圖表所顯示的績效可能與圖表下方的固定期間績效略有出入。也就是說,圖表是依照基準指數有交易的日期進行比較;而下方固定期間的數值則會使用所有資料,包括那些在基準尚未交易時已有價格的資產。 

數值模式 

  • 用折線圖呈現每日的投資組合價值 
  • 圖表上會顯示兩條線: 
    • 投資組合 — 所有資產與現金的實際總價值。
    • 基準 — 僅包含基準資產的虛擬投資組合價值。

  • 當滑鼠停在圖表上時,會出現提示框,顯示日期與以下數值: 
    • 投資組合:該日期的總價值。
    • 基準:同一日期的基準價值。 

某一日期的投資組合價值,是根據當時的可用現金、未平倉部位的當前價值,以及累積的已實現利潤計算得出。更多資訊請參閱:投資組合摘要:投資組合價值與現金

績效模式 

  • 顯示相對回報的折線圖。
  • 坐標為百分比;績效可為正值(高於零)或負值(低於零)。 
  • 滑鼠提示會顯示日期與以下數值: 
    • 投資組合績效百分比。
    • 基準績效百分比。

計算方法:

C採用時間加權報酬率(TWR),根據現金基準變動日期的投資組合價值計算。 

公式: Perf % = [(1 + HP1) × (1 + HP2) × ⋯ × (1 + HPn)] − 1

其中:

  • HP = (期末價值 − 期初價值) / 期初價值 
  • 期初價值 — 該月份起始日或現金基礎變動前的投資組合價值 
  • 期末價值 — 現金基礎變動當日的投資組合價值 

更多資訊請參閱: 分析:投資組合獲利能力投資組合摘要:總收益與已實現收益

與基準比較

為了計算基準報酬率,系統會使用虛擬交易來模擬實際投資組合的交易時點與金額:每當投資組合中有資產買入時,會依據當天的基準價格,以等值金額虛擬買入對應數量的基準資產;當資產被賣出時,則會在相同日期以基準價格虛擬賣出,數量根據資產進場日的資產數量與基準資產數量比例計算。這樣可以在相同現金流條件下,正確比較投資組合與基準的表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