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執行(1)--加倉與減倉我個人整套交易執行的系統,裡面的重點元素大概會是長這樣的:
(1)停損與計算倉位
(2)分批建倉
(3)1:1半倉(1st kick)
(4)追蹤 (Trailing)
(5)盈虧比保護(Risk reward stop)
(6)加倉與減倉
(7)Greedy 1st kick
上次在PTT分享的文章討論過(1)的內容
今天來用一些簡單的思路來討論(6)的內容
GOGOGO!!
===============================================
在有一定的交易基礎之後,也可以開始具備自主找尋交易計畫並執行的能力之後,
加倉與減倉就變成稍有經驗的交易員很重視的課題,今天就來討論這兩個交易執行當中非常關鍵的技術,
兩者都是帳戶風險管控以及在交易之路走得長久非常重要的技巧,一下就先從大家比較熟悉的減倉開始:
減倉
透過減倉去兌現浮盈,降低整體倉位的回撤風險,進而為下一筆交易籌備子彈一直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的觀念,
(1)固定盈虧比減倉
意即到達一定程度的盈虧比時減倉,我時常提及的1:1減倉一半,意即在走出和風險相對等的盈利之後去兌現一半盈利,進而使剩餘半倉成為免費持倉(即使被掃原止損都不至虧損),以創造一個比較可以長期持有的倉位;
在盈虧比到達2:1,3:1,4:1 時,透過減倉去將已經賺取的利潤放到口袋裡,對於穩定交易情緒也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利用盈虧比減倉的好處是穩定,可重複度高,如果每次交易都鎖定一定的盈虧比去減倉止盈,那麼長期下來的盈虧比會非常穩定,也就是說交易員只需要能維持合理的勝率,就能達到穩定盈利的效果;不過缺點是,如果完全使用盈虧比減倉甚至全倉止盈,那麼當真的有大行情的時候很容易因為過早的止盈而錯過,而這也是我們所建議的“尾倉推一個保護讓它飄,不需要設止盈”可以避免的。
(2)關鍵阻力/信號/目標位 減倉
在入場之後如果順利走出一波行情,這時候持有的倉位可以視為非常重要的資產,“不要失去你的頭寸”也是股票作手回憶錄中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至理名言;
所以除非走到了一開始預計的關鍵阻力目標位元,或是多空觀點改變的位置,否則不輕易減倉; 通常還會搭配反轉信號只用,也就是只有在“關鍵點位元出現反轉信號時”,才有將手上頭寸去兌現盈利的急迫性。
使用這個思路的好處是比較尊重市場的走勢,但如果訓練的不夠嚴謹的交易員,很容易因為市場的一些風吹草動就認為是反轉信號,進而全部平倉失去了自己頭寸,這也是我們所不建議的。
將交易拆成兩個部分,一半使用固定盈虧比減倉,另一半推好保護持有,並且在持倉過程中如果有出現符合關鍵阻力減倉的信號時才適當減倉,即為我們比較建議的思路。
=======================================================================================
加倉
加倉則是完全另一個思路,一樣有兩種主要區別,以下娓娓道來:
(1)盈利加倉
盈利加倉是交易中一個比較進階的執行方式,其最核心的思路是“將每一個交易視為獨立事件”,
意即不要因為你有價格較好的底單就草率開倉,而是將每一個入場理由去思考“如果沒有底單的話,還會不會入場這個交易?”,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持倉過程中出現的符合定義的孕線,結構突破回踩等等,都是參與一個趨勢的絕佳武器,也是操作盈利加倉時很常使用的入場技術。
比較值得留意的是,如果把帳戶回撤以及交易情緒考慮進去,
有一個小技巧是“使用減倉已兌現的盈利計算加倉的倉位”,使用盈利的金額去加倉,即使加倉的倉位被損掉也不至於賺盈為虧。
(2)虧損加倉
虧損加倉則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對於很多經歷過些什麼的投資人而言,
虧損加倉就像妖魔鬼怪一般的存在,創造了無數的深套和爆倉; 但在專業交易員的眼裡,妥善的操作虧損加倉也是用可承受的風險去説明原來的交易,也就是類似分批入場去使均價更好。 操作虧損加倉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原則就是“和原始倉位使用同一個止損點!”
例如原先在1300做多一手黃金 止損1290,冒的是1000美金風險;
此時如果入場後就下跌,你在1292再入場做多一手黃金操作虧損加倉的話,只是多承受200美金風險,而可以有效地將均價降低至1296,
最大風險也僅僅是1200美金而已,但如果能夠有效守住止損點反彈,則可以有效的説明到原本的交易。
以上是關於加倉與減倉這兩個重要的交易執行技術的中,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策略和思路分享,供大家參考哈!
Execution
停損點的幾種設定方法
這篇是原文是昨天我發在PTT Stock版回覆有板友提問「停損了之後要如何把股票接回來」的系列文
感覺花了一些時間打好了的文章也別浪費
最終交易這門技術完全可以超然於不同品種之外 股票 外匯 期貨 加密貨幣
只要有良好的流動性以及波動度 並且有足夠多的參與者在進行價差交易的品種 都可以用類似的交易邏輯討論
所以就稍微微調一下那篇原文,也發來TradingView給各位哈
=====================================================================
身為一個已經完全把自己定義為,沒有停損點就不會交易的交易員
被停損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甚至已經是把停損點當好朋友的程度
我當初進交易室時 我老闆教的開宗明義第一句話 就是
Every trade should have a reason and an out.
(所有交易都應該有個入場理由和一個停損點)
停損對我而言的最核心邏輯是「 多空思路轉變 」
以做多舉例,就是一個「一旦跌破,就不再看多」的點位。
另外一大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用來「 計算開倉倉位 」--所謂的資金/風險管理
也就是進場前如果我知道這筆交易的停損點大約是10%左右
而我可以承受的每筆交易虧損是1w 的話,
我就抓10w的金額來計算這次要買多少股
Ex: 一支股票我決定在50.0買進 45.0停損,而且我可以承受的虧損是1W
則我可以操作 10000/(50-45)=2000股
也就是一個 如果被停損 會輸1W的狀態
一個貨幣對我決定1.2000做多 停損設於1.1950 可以承受的虧損是300美金
則我可以操作 300/(1.2000-1.1950) / 10=0.6手
=======================================================================
停損點的設定方式 主要比較常見有以下3種
(1) 固定%數 / 絕對金額 / 固定點數 停損法
應該在股票當中是最多人使用的方法
無論是進場的時候就決定要在下跌7%、10%、15%、20%.....之類的時候停損
或是先決定可承受虧損風險是多少錢 再用操作的股數去配合它
(Ex: 做了5張,可承受風險是10000台幣,就在它下跌2塊錢時停損)
好處是方便,但也只有方便而已
理由是市場根本不在乎你的買入價和停損點
也就是說 無論是用固定%數還是絕對金額,所找到的停損點
雖然可以滿足 計算開倉倉位 的功能
但事實上並沒有辦法滿足 多空思路轉變 的這個核心邏輯
(2) 買進理由停損法
這是基本面投資人比較常使用的
也是執行所謂的Buy and hold strategy少數會停損的方式
例如買進的理由是連年EPS穩定成長 股利穩定 本益比也落在合理區間
那麼在這些理由消失之前,都不應該停損
這個策略會有相對最長的持倉時間週期 如果你的分析最終是正確的
也有最大的機會等到市場還你正義
但最核心的缺點和風險就是
等你發現 或是願意承認你的買進理由消失的時候
很有可能已經套得很深很深 甚至砍不下去了
也就是可以滿足 多空思路轉變 ,卻不能夠滿足 計算開倉倉位
--
(3) 技術分析停損法
就是使用個別的技術分析體系去決定停損點或是停損時機
要細分的還可以再分成
A. 進場前決定類 --
例如諧波型態,Inside Bar,供給需求
這種自帶set-up的交易方式
(註: Set-up = 帶好進場 停利 停損的交易計畫)
B. 進場後出現賣訊類 --
例如入場後出現帶量長黑或帶量長上影線 或是均線死亡交叉時賣出
B和(2)一樣,也是屬於滿足 多空思路轉變 ,卻不能夠滿足 計算開倉倉位
最終在上述例子裡,只有(3)-A會是兩個願望都能夠滿足的
也是在交易中,具備最好的可重複性的選項
(3)-A的世界裡的交易 就是一個一個可以被量化的 獨立事件似的交易機會
一旦停損點觸及,代表這個交易失敗了。(但絕不代表不會打了停損點就起飛。)
就繼續去找下一個交易機會就好 讓大數法則去發揮這些交易系統的效果
小小淺見 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