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9 [2分鐘投資心理學小教室特輯#1]技術重要、籌碼重要、投資心理學更重要!如何透過和女朋友的互動學習投資心理學?2021/8/9 技術重要、籌碼重要、投資心理學更重要!如何透過和女朋友的互動學習投資心理學?
COINBASE:ETHUSD
Summary,
交易時除了基本面、技術面、和籌碼面分析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 投資心理學 的部分,務必知道我們在交易時會出現哪些心理偏誤,認清它並練習去克服它,這樣才有辦法更有效率的執行交易。
本次2分鐘投資心理學小教室特輯共3集,每集將會簡單介紹我們在交易時可能會出現的偏誤或心理效應,並提供一些練習克服的方法。
本集將先談到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沉沒成本效應 (Sunk Costs Effect)、以及趨避效應 (Loss Aversion)。
1. 稟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
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短暫持有或擁有某樣商品時,我們就會下意識的把該商品的價值放大,並喜歡上這個商品;而忽視了該商品原本的真實價值和需求與否。
-->有沒有過類似經驗,當你帶女朋友出去逛街時,一到衣服店時店員都歡迎你們試穿衣服,結果發現女朋友沒試穿沒事,一試穿後每件都好喜歡,然後就都買回家了。
重點是回到家後一打開衣櫥才發現衣服已經多到滿出來了,而且還有好幾件衣服的顏色和款式幾乎都一樣,實際上根本沒有需要買到這麼多類似的衣服......
這就是生活中使用稟賦效應來做行銷的一種手法,透過讓消費者試穿或者模擬試用的模式,讓消費者擁有某樣商品後,稟賦效應便會使消費者喜歡上這個商品,並購買它。
那如果在投資方面呢?稟賦效應將會使我們高估自己所購買的股票價值,即便基本面不好、技術面空頭、籌碼面也已經顯示主力持續出貨,投資人仍可能會選擇忽視客觀的判斷,即使帳面呈現虧損、股價持續下跌也不願意放棄持股。又或者是股票上漲,帳面呈現盈利的階段,投資人也可能因為稟賦效應而捨不得賣股票,而錯過高點最佳的賣出獲利時機。
當我們認清在交易時會有稟賦效應時,又該如何去練習克服它呢?
首先要知道,我們買股票目的是為了要賺錢,並不是要跟股票談戀愛,當原本買入股票的理由消失時或到達預設的出場條件時,時機到了就該出場。
克服稟賦效應的方式就是交易前務必要擬定嚴謹的交易計畫,其中要包含進出場的條件和時機,以及停損點。當買進的條件成立就分批進場,一但到達出場條件時,請把自己當成機器人一樣,強迫自己獲利出場。
我知道第一次總是比較難,一開始總會抗拒它,我是指交易買賣股票這件事XD 。但是當有了正確的第一次後,你就會發現下次再進行一次練習時就不會那麼痛苦了,只有不斷強迫自己去嘗試正確的交易方法,你的交易之路才能夠有所突破。
2. 沉沒成本效應 (Sunk Costs Effect):
是指當人們投入了一定的時間或金錢在一項選擇之後,他們便會持續努力做這件事,持續消費、或追求這個選項。
如果這個選項已經逼得你去做一些令自己感到不快樂或不值得的事情時,那這樣的效應就成了一種謬誤。
-->我們再來繼續談談女朋友滿到快爆掉的衣櫥,當你發現快爆掉的衣櫥中有好幾件衣服是因為稟賦效應作用下而買回來的,且平常根本不會有什麼機會穿到、還放到泛黃快發霉了。但是女朋友就是捨不得丟掉這些不會穿到、還開始泛黃的衣服,只是因為當初買入衣服的價格不便宜,這便是沉沒成本效應的作用。
那如果在投資方面呢?當你股票在600元買進,卻一路下跌至500元時,在技術面來說也到達該停損的位置;但此時沉沒成本效應便會使我們認為在此時停損,這100元 (沉沒成本)的虧損實在太虧了,並且產生只要再繼續抱著或許就有機會再上漲解套的想法。
這樣的結果通常是股價持續下跌,可能跌到400元時,投資人再也受不了,痛苦的賣在股價最低點 (我們常說的砍在阿呆谷、賣在起漲點)。
當我們認清在交易時會有沉沒成本效應時,又該如何去練習克服它呢?
不要被沉沒成本所綁架,讓自己進退兩難又痛苦。
以前面的例子來看,當股價持續下跌到500元時,你如果還決定持續抱著不停損,你要去認清是否因為沉沒成本效應所造成。如果你有意識到100元已經虧損的成本,並且透過技術分析發現空方量價背離,短期價格將會有上漲的機會,那你選擇續抱等待是沒問題的!
反之,如果你只是單純因為覺得虧損100元就停損出場很虧、很捨不得,所以選擇繼續抱著,自己也不確定價格未來會不會上漲,那你就是陷於沉沒成本效應之中了。
要克服沉沒成本效應的最好方式就是先認清它,釐清自己續抱的思緒為何,並且嚴守紀律,照著原本就訂好的交易計畫走,一但條件符合就獲利出場或者停損。
3. 趨避效應 (Loss Aversion):
指人們得到一樣東西時會獲得一倍的快樂,但失去時會感受到兩倍的痛苦。
-->咱們繼續來聊聊給女朋友買衣服的故事,當初剛交往第一年時每個月都會給女朋友買1件衣服,她非常開心 ^o^!
交往第二年時操盤交易賺了很多錢,因此每個月給女朋友買20件衣服,她開心極了 啾咪^O^!
但是,到了交往第三年時操盤失誤較多,每個月只能給女朋友買5件衣服,她不開心了 ˋ _ ˊ ......
當初剛交往時只能買1件衣服,女朋友非常開心,那為什麼後來能5件衣服時卻不開心了?
這便是趨避效應的作用,嚐過一個月買20件衣服的快樂後,後來少買15件衣服的痛苦便遠遠大於可以買5件衣服的快樂,即使5件衣服已經比當初每個月僅能買1件還好了。
那如果在投資方面呢?趨避效應會導致人們在投資時傾向保守,尤其當手中股票價值陡降或是被套牢時,往往傾向於不賣(正常情況下應該停損出場),因為不想承受失去的痛苦。
當我們認清在交易時會有趨避效應時,又該如何去練習克服它呢?
其實趨避效應是稟賦效應的其中一個面向,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去認清我們現在的交易情緒。
趨避效應無法消失和避免,只有當我們真正意識、瞭解到停損會造成兩倍痛苦的狀況是正常反應時,就能夠更好的去執行我們設定好的交易計畫。唯有透過不斷練習這個過程,才能夠慢慢淡化趨避效應所帶來的痛苦影響,並且回到理性用邏輯去解決交易現狀。
這次2分鐘投資心理學小教室特輯就先分享到這邊囉~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犯過的效應哦, 下一集投資心理學小教室將帶來什麼是羊群效應等介紹 ~
有問題的夥伴也可以在底下留言給我,再次謝謝大家!祝福各位交易順利~
----------------------------------
As an analyst, I think that I can't predict the direction of market, but I am ready for a strategy of bullish or bearish .
Analyst Yu-Shiuan Chen 東海胖玄
Psychology
[交易心理] 不如願的交易有好多面對?最近的比特幣市場波動罕見,有一晚上拉升了2000美元的情況,還有隨後崩跌破底3000美元的情況,感覺交易者的心臟要受不了。我加入的幾個電報群組,也發覺到恐慌情緒漫延,市場巨幅下跌,總是什麼謠言都有。有位群友說,自己陷入了情緒,即使看再多交易方法或者技術分析,都無法讓自己理性,有一個人開玩笑的說:「唸誦《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誠實的說,這也是一個讓自己心裡安穩的好方法,多餘的情緒是交易員最不需要的東西,行情異動的時候應該決斷,應該場外等待,或是進場。
除完全無概念的人以外,現在還能處在市場的人,應該都已經有自己的交易系統,或是自己的一套方法,因為都是有經歷的人。畢竟去年熊市,加上今年下半年衰退,還留下來的人不容易,十七個月的熊市或許打擊投資信心,可是交易者應該可以做得好。交易未達成當初所設想的目標,會很容易心理不悅,這時應該自覺。下面幾個項目可以看看,是不是你常遭遇的呢?
好不容易作對方向,可是太早結清獲利的倉位,雖然你明知道這個圖形大機率可以賺錢,但就是抱不住。
當理想的信號出現,因為前面幾次交易失敗,反而不敢做單,結果出現了大行情沒抓到。
死守著虧錢的部位,還逢低攤平,希望奇蹟出現,反彈解套。
白天賺錢,晚上虧光。
在某個市場上賠了錢之後,想報仇買更多。
價格忽然上漲或下跌,於是盲目跟進著追高、追空,事後才發現買在天花板,賣在地板。
因為部位過於龐大,一次的失誤就敗掉。沒有做好資金管理原則。
該離開的時候不離開,希望還能再上漲更多,結果遇到反轉直下,浮盈變成浮虧。心情因此很差。
某一次的賺很多,開始勇於冒險,自以為是,信心激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穩定的賺取小利,可是始終無法提升績效。
我自已列出來都覺得好尷尬,每一項仔細看...我都有遇過?前一篇文章《圖表之外:交易不是簡單好走的路》說了~買賣帶來種種傷害。不僅面對金錢的傷害、精神的傷害,可能還有家庭上的傷害。基本上,走入穩定期前會遭遇很多困境,以及為不成熟行為付出代價,要面對,沒有辦法,誰叫你都進來了?克服困難,加油。我想,未來可以說說各種各樣的心理阻礙,例如認知偏誤、後見之明偏誤、時近效應。
快思慢想:那些情緒化的交易者趁最近市場氣氛淡靜,又有機會討論一下交易心理學。有一則小故事:近日跟一位買方基金經理友人聊天,同樣的五隻股票,過去12個月,他上司的交易回報落後了17%。
不論閣下是任何風格的投資者,大部分時候,情緒管理比智商重要得多。筆者最近在檢討和反省自己的過失,發現十居其九並不是因為智力和分析能力不足,而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實在後悔不已。
在投資世界,假設我們都只靠公開資料來判斷交易決定,而市場上總不缺乏高智商的天才,為什麼賺最多錢的投資者,都不是最高智商的?
Tesla(TSLA)作為知名的高科技企業,是美國科技版塊的焦點,也是電動車製造龍頭,由傳媒焦點、是非不斷的天才創業家Elon Musk創辦:
NASDAQ:TSLA
過去一年Tesla因為各種正負面的新聞和營運數據,股價常常大幅波動。幾乎每月都會出現跳空5-10%的情況。同樣地,幾乎每個月都會有至少一次,5-10個交易天內股價大幅波動10-30%的情況。更誇張的是九月曾經兩次跳空下跌超過10%以上,翌日再跳空回升至原位。
很多人說買賣Tesla的難度很高,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如果每次買賣規定要在數天內完成的話。既然市場信息會影響Tesla股價大幅波動,而這些信息是投資者不可預知的話,那麼投資者唯一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緒,以及應對策略。
如果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永遠都買在最低點,然後在更高點賣出的話,那股價下跌時加倍買進,就是所有人必然要學習的交易技能。否則每次股價比買入成本低,就要止蝕離場,那什麼時候才有可能賺錢?
為什麼股價大幅下跌時,交易者沒有加倍買進,減低買入成本,等股價上升時獲利賣出?因為無法預知的市場訊息,挑起了他們害怕損失的情緒,以及自我否定的感覺。自那一刻開始,任何的交易都不是遵守理性的策略。
面對市場無限的未知,唯一理性面對的方法,是進行計算。筆者認為任何訊息都能換算成大概的價值,然後與股價表現進行對比,看看有沒有被過份反映。
波音(BA)在埃航空難後,市值單日下跌近300億美元,是市場預計利潤損失、整改成本和賠償費用共30億美元的十倍。筆者將這種悲觀情況下股價過度下跌,稱為「情緒折讓」:
NYSE:BA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俄鋁(0486.HK)身上。去年4月因美國政府聲稱進行制裁俄鋁大股東Oleg Deripaska,股價兩星期內從4.5港元跌至1.3港元,每年利潤過百億港元的企業,市值曾跌至只有250億港元。一年過去,俄鋁的業務收入和利潤並沒有受到任何嚴重影響,美國的制裁也從來沒有真正實施,已在今年1月宣佈撤銷。俄鋁的股價已從低位回升超過一倍:
HKEX:486
研究和分析的重要性,不止在於判斷企業的營運前景和估值水平。
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增加對投資目標的認知,是制定理性交易策略的基礎。如果投資者對自己買賣目標認知薄弱,在突發情況出現時變得情緒化,而且交易買賣過份短視,只要有虧損就賣出,那賺錢就無從談起。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發表的任何資料或意見,概不構成購買、出售或銷售任何投資,參與任何其他交易或提供任何投資建議或服務的招攬、要約或建議。本專欄所載的資料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建議,擬備時並無考慮可能取得本專欄的任何特定人士的個別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本人並無持有以上論述的投資產品。本專欄並不存有招攬任何證券或期貨買賣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