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如何利用利率政策抑制外資炒匯兼顧國民儲蓄(第二版)中央銀行可以利用利率政策抑制外資炒匯兼顧國民儲蓄。
* 對國民在郵局的儲蓄實施優待利率
* 對本國企業實施零利率
* 對外資持股收取管理費用
* 對外資收取較高的匯兌佣金
一、對國民在郵局的儲蓄實施優待利率
很多人都在關心,有什麼政策可以解決高工時、工資增長遜於物價增幅等困境。
那就從物價最根本的問題說起。買一件商品,有幾個人要賺一手?
如果原本有五個人要賺一手,變成有十個人要賺一手,那物價當然是變貴了。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生意人,每周要銷售多少商品或服務,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這個數字越少越好。如果要減少這個數字,除了提高售價,有足夠的替代收入便成為關鍵。
這就是我現在要說的。解決低薪、高工時,必須提高儲蓄利率。
而且這筆利息最好不計入銀行的支出,因為這筆利息來自於日後難以預測的天災人禍。
如果利息收入達到工資的五分之一,每周就可以少上一天班,可以帶來三項好處。
第一項是中小企業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降低國家失業率以及相應的治安風險。
第二項是國民有更多休閒時間,也就有更多非必要消費的機會,提振國內經濟。
第三項是老闆面臨缺工,就更不敢壓榨勞工。
二、根據資金用途決定利率
想要維持良好的就業數據,又不希望投資活動大幅減少,這看起來像是兩難。
我覺得問題出在 利率雖然有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和擔保品決定,但利率和資金用途之間的關聯仍不夠敏感。
銀行一般想到的是如果借錢要從事的事業越不容易成功,銀行就傾向於不放款或是要求稍微高一點的利率。
但我要說的是,我們現在的目標是讓就業維持高水準,而物價膨脹不能失控。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借錢是為了發薪水、穩定就業甚至是改善就業,就提供非常低的利率。
而那些為了炒高物價、提高工作與生活成本而進行的融資活動,就要限制他們只能借高利貸,高額的利息費用使炒高物價的交易無利可圖。
三、對外資持股收取管理費用
許多國民認為股市有相當比重受到外資掌控,使得國民在股市的盈利空間有限。
因此,中央銀行可以考慮針對外資持股收取一定比率的管理費用,降低外資持股意願,釋出更多投資機會給國民。
這筆管理費用可以用來補貼健康保險、勞工保險和國家基礎建設。
管理費用的費率,可以根據市場脈絡決定,牛市就要積極向外資收費,而需要外資接刀抬轎的時候,就不必太過火。
四、對外資收取較高的匯兌佣金
例如對外資收取0.15的單邊佣金,
而對國民只收取0.001的單邊佣金。
結論
中央銀行可以利用利率政策抑制外資炒匯兼顧國民儲蓄。
但是我的想法可能只是理想,而且容易受到少數既得利益者的阻撓。
Unemploymentrate
中央銀行如何利用利率政策抑制外資炒匯兼顧國民儲蓄中央銀行可以利用利率政策抑制外資炒匯兼顧國民儲蓄。
對國民在郵局的儲蓄實施優待利率
對本國企業實施零利率
對外資持股收取管理費用
對外資收取較高的匯兌佣金
一、對國民在郵局的儲蓄實施優待利率
利息由中央銀行印鈔票給國民,最好有立法保障這筆利息不計入中央銀行的負債,也就是中央銀行不需要想辦法創造收入來支付這筆利息。
利息上限預設最低工資的五分之二,也就是說國民存到一桶金之後,每周最多可以少上兩天班,可以帶來三項好處。
第一項是中小企業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降低國家失業率以及相應的治安風險。
第二項是國民有更多休閒時間,也就有更多非必要消費的機會,提振國內經濟。
第三項是老闆面臨缺工,就更不敢壓榨勞工。
二、對本國企業實施零利率
對外宣稱貼現率是零利率。
這也可以解釋成中央銀行暫不干涉市場決定房屋貸款和企業貸款的利率。
如果商業銀行放款需要資金,就需要薪水較高的人員幫忙。
這些人薪水較高是因為他們任職的企業有國際競爭壓力,需要投入較多時間進行研發。
三、對外資持股收取管理費用
許多國民認為股市有相當比重受到外資掌控,使得國民在股市的盈利空間有限。
因此,中央銀行可以考慮針對外資持股收取一定比率的管理費用,降低外資持股意願,釋出更多投資機會給國民。
這筆管理費用可以用來補貼健康保險、勞工保險和國家基礎建設。
至於管理費用的費率,我的建議是根據5日、10日、20日、50日、100日、20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來決定,判斷的標準可以是價格在均線上方,也可以是均線向上移動。
在上漲行情就要積極收取管理費用,而在下跌行情需要外資協助救市的時候免收管理費用。
四、對外資收取較高的匯兌佣金
例如對外資收取0.15的單邊佣金,
而對國民只收取0.001的單邊佣金。
結論
中央銀行可以利用利率政策抑制外資炒匯兼顧國民儲蓄。
但是我的想法可能只是理想,而且容易受到少數既得利益者的阻撓。
【美國 】ISM 製造、服務均強勁、非農就業快速回溫重點整理
美國 3 月非農就業月增 91.6 萬人,失業率進一步下降至 6%(前 6.3%),除服務業為主要增加項目,短期放緩的營建、製造業也於本月回溫。
3 月 ISM 製造業 PMI 64.7(前 60.8)下 歷史新高 ;ISM 非製造業 NMI 63.7(前 55.3),創下 16 年新高 ,如 4 月投資月報 所述,美國經濟 Q2 將受惠製造業補庫存、服務業活動復甦雙動能挹注。
MM 研究員
美國 3 月非農就業月增 91.6 萬人,失業率進一步下降至 6%(前 6.3%),除服務業教育醫療 +10.1 萬人、專業技術 +6.6 萬人,如預期疫苗施打加速,推動中小企業持續重啟外,短暫放緩的營建業、製造業同步回溫,分別新增 +11 萬人、+5.3 萬人,整體美國就業好轉趨勢未變。
3 月 ISM 製造業 PMI 64.7(前 60.8),創下歷史新高。新訂單 68(前 64.8)、生產 68.1(前 63.2)均處在強勁擴張區間,而未完成訂單 67.5 (前 64)持續積壓、客戶端 29.9(前 32.5)再創新低,配合 1 月美國-企業存貨銷售比-零售、製造業均持續創低,製造業補庫存循環在財政挹注下仍有延續動能。
3 月 ISM 非製造業 NMI 63.7(前 55.3)回升至強勁擴張區間,數值也創下 16 年新高。觀察細項 M 平方最關注的雇員 57.2(前 52.7),配合多數受訪企業反映需求前景樂觀,顯示企業高機率持續增加雇員,給予就業市場回溫動能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強化受財政挹注的消費者信心以及 Q2 美國經濟增長。
整體來看,如 4 月投資月報 所述,美國經濟 Q2 將受惠製造業補庫存、服務業活動復甦雙動能挹注,並且關鍵的就業市場也將因此快速回溫,而這雖讓 Fed 態度不再如同過去寬鬆,推動美債殖利率、美元於近期快速回升,但上半年失業率未回落至 Fed 今年目標 4.5%前,每月 1200 億的購債仍將支持 Fed 資產負債表擴張以及市場資金流動性,支撐行情走勢,而 1.9 兆的財政與逐漸好轉的疫情,亦將帶動美國經濟於 Q2 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