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交易想法
恆生指數 (週線) 分析(1)在前面的文章 我都是使用 (月) 線圖來分析(主)趨勢(牛熊市)的時間長度 因為較為方便
但是 當需要將(主)趨勢之中的 (次級)趨勢 進行時間跨度分析的時候 月線圖就明顯不適合 因為(次級)趨勢相對沒有這麼長時間
很難從(月)線圖之中 將主趨勢和次級趨勢分割開來處理 所以我們需要使用 (周) 線圖 進行(次級)趨勢時間跨度分析
首先 (次級)趨勢有兩個方向 分別為
順 主趨勢 俗稱驅動浪
逆 主趨勢 俗稱調整浪
今次嘗試對 牛市 驅動浪 進行 時間跨度分析
由1990年至今 最頻繁出現的時間跨度 =20-25 星期
另外如果我們將走勢再分類,只集中計算牛市的第一段驅動浪 時間跨度分佈如下
15 19 24 30 45 55 星期 各一次
今天是2月14號情人節,我的情人恆生指數女士 由2018/10/29至今已經上升15星期
配合去除走勢分類的統計
(保守) 這一段驅動浪已經完結
(正常) 這一段驅動浪最少可以延續至19星期 最多可以延續至24星期
(樂觀) 這一段驅動浪最少可以延續至30星期 最多可以延續至55星期
另外
就如(月線圖策略1進階版) 在每次時間跨度分析之後 我們都(需要)看看陰陽燭的形態 以作 出入市的配合 或者 確定趨勢的變化
同樣今次我們都需要 不過 今次會使用 Heikin Ashi (平均燭) 取代傳統的陰陽燭 關於平均燭的介紹在網上有很多可以自己參考
小弟只會講比較重要的本質問題
例如 為什麼叫平均燭 ?
因為Heikin日文的意思是平均 ashi 日文的意思是節奏 顧名思義就是平均節奏
為什麼會有(平均燭)?
隨著時間嘅過去 大家發現解讀傳統的陰陽燭(並不容易) 所以為咗更容易解讀 價格的資訊 從而判斷到 買賣雙方的力量或節奏 (平均燭)
因此出現
(平均燭)是否比(陰陽燭)好?
100% 絕對 不是
((一般來說)) 平均燭對 (初學者) 來說是比較好的 因為 模式變化較少 自然容易掌握
另外更重要的是 在表達買賣雙方的力量這方面 的而且確比傳統的陰陽燭更加直接和更容易令人理解 自然容易接受
((前題係你係一個初學者 相反如果你是一個price action的專家 咁當然是陰陽燭適合))
總結分析如下
1 現在是牛市 即是所謂的長期趨勢或主要趨勢
2 處於第一段驅動浪 即是所謂的次級趨勢或中期趨勢
3 第一段驅動浪 已經運行15星期 屬於最短的時間跨度 通常驅動浪可以有20至25星期
4 平均燭 綠色 並無下影線 代表短期買方現在完全控制市場 暫時沒有賣方力量出現
所以暫時繼續耐心持有
月線圖分析(8)和方法(2b)今天2019/01/31恆生指數由2018/1月高位下跌已經有13個月,絕大部分恆生指數的熊市都係13個月結束,所以根據(策略1基本版)會在今天投入第二注,但因之前已經根據(策略1的進階版)已經提早入市,所以今天唔會再入市,現階段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上一篇(方法2),嘗試對2019年的(方向)進行預測,但不知何故無法上版,(可能係因為見到我分析的原因以為我癡咗haha),不緊要,今天會繼續嘗試對2019年的(空間)進行分析和預測
建基於上一篇(方法2)的的分析結果,2019是上升的年份機率相對較高,以此為基礎將所有恆生指數所有上升的年份(收市價高於開市價)進行統計
發現上升的年份最小的波幅=15%,第二多波幅=20%-30%,最多波幅分佈=30%或以上,
以此推算,如果今年一月低位就是今年全年最低位=今年上升最少15%=28631
另外,恆生指數每一次熊市進入牛市的第一年,最小的波幅為20%,正常都有30%或以上,
配合上升年的波幅統計第二高水平=20%-30%,(保守推算)會使用統計的(下限),今年可以上升最少20%=29876
所以,(最)悲觀=恆生指數會跌穿今年低位,另外最保守的高位預算28631也不到
(正常)=恆生指數今年高位=29876
(最樂觀)=今年高位=32366=30%
除非有特別情況需要加大注碼,否則下一篇將會喺二月尾再同大家分享
預祝各位2019 (9)年行大(運) ,(期)開得勝
月線圖分析(7)和方法(2)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古代人認為(運)排第二,從現代分析角度去講(運)亦即係所謂嘅週期,小弟不敢妄言週期喺分析因素排第幾,
但係總括而言對我嚟講就非常重要
例如每個人如果可以的話,可能都想知道自己嘅週期有幾長,從而善用餘下嘅時間去部署自己人生,
分析股市時都是如此,計算股市上升和下跌週期嘅長度和波幅用嚟幫助自己降低交易風險=(方法1)
仲有兩個禮拜就農曆新年,每年堪輿學家都會因應屬於什麼生肖年,用來預測該年不同生肖的人士運程
甚至係香港的某一大行設計咗一個風水指數用來預測當年股市的運程,至於準確度如何,有興趣可以自己尋找
今次這篇文章希望同大家分享一個同堪輿學家非常相似嘅分析方法,本人喺每一年開始的時候都會使用的方法
方法(2)
首先今年係2019年,然後我會翻查番所有(9)的年份
例如2009,1999,1989,1979,1969 然後看看這些年份的走勢模式,
你會見到除咗1989年係呈現先高後低的走勢模式之外,其他都屬於先低後高,(用肉眼睇都睇到係唔需要對data做任何處理)
為什麼1989年會呈先高後低,有興趣可以自己去尋找,同樣答案(用肉眼睇都睇到係唔需要對data做任何處理)
我已經將所有(9)年份用白色線間低,(0)嘅年份用紫色線間低,希望幫你哋清楚睇到,至於八九年之前因為無法在tradingview顯示
有興趣可以自己尋找
月線圖分析(6)和策略(1)advance version策略一(基本版),係將入市時機同一個時間週期直接掛鉤
策略一(進階版),會在達到時間週期條件的同時觀察多一個條件,就係衡量當月市場的情況
例如(1):當達到熊市已下跌11個月這個最短的週期的時候,我們需要觀察當時這個月是一支陽燭還是一支陰燭,
如果是一支(((陽燭))),我們需要再等待一支陰燭的出現,然後只要這支陰燭被升穿,就是入市時機
例如(2):當達到熊市已下跌11個月這個最短的週期的時候,我們需要觀察當時這個月是一支陽燭還是一支陰燭,
如果是一支(((陰燭))),只要這支陰燭被升穿,就是入市時機
所以,當(今次)熊市已下跌11個月的時候,如果你是基本級的交易者,會直接入市
但是,如果你是進階級的交易者,你會觀察當時的市況是否配合,然後再等待較為適當的時機入市
所以,當(今次)熊市已下跌11個月的時候,當時這個月份是一支(((陽燭))),我們需要再等待一支陰燭的出現,然後在12月的時候,
出現了一支陰燭,所以根據策略(一)進階版的做法只要這支陰燭被升穿,就是入市時機
即係話,當下星期一,2019年1月19號,如開市或之後任何時候,高過12月的最高價27260,我就會入市,
止蝕放於今次熊市最低價24540,使用50%的資金,買入自己心儀的股票
會於歷史高位分批(止賺)
請祝我好運
月線圖分析(五)和策略(一)當1月31號,恆指熊市已長達13個月,由1990年至今,八成以上熊市都在這個週期完結,跟方法投入(第二注),運用25%資金
計埋第一注total已使用50%資金
在之前文章並未講出如何止蝕,止蝕會放在每個信號產生前的相對低位,即係當價格跌穿24540就會止蝕
stop loss原因非常簡單,既然認為週期性低位已經出咗,步入牛市,自然不應該跌穿這個低位,
所以當價格跌穿就代表判斷錯誤stop loss,入市位到止蝕位有10%,配合資金管理,(計埋第一注total已使用50%資金)
風險可以接受
另外,恆生指數(從未)試過熊市長達13個月的時候,由高至低下跌不足30%,今次係歷史上第一次
今次熊仔產生咗好多第一次,例如創歷史連續下跌6個月,還有?????
會唔會就係因為未跌夠,所以今次信號將會失敗?????
不重要,最重要係執行,定好適當嘅風險管理,就可以了
1月30號見
月線分析(4)和策略(2)經過多篇文章,相信策略(1)大家已經知道,第一注@11/30,現在等待2019/01/30第二注,所以趁等待期,分享策略(2)
策略(2)會運用策略(1)的(基礎)知識,配合一個恒指(碎形)現象構成
首先介紹這個碎形現象,此形態於由技術分析系統大師Tom Demark公開發表,俗稱(TD需求/供給點)
為方便起見(請自行)google search TD 點定義
策略(2)詳解
a)等待恆指下跌30%,滿足最低波幅條件,(才)使用需求點
b)只用牛市的需求點(綠色箭咀),絕不使用熊市的需求點(紅色箭咀)
c)跌穿牛市的需求點,HIGHER HIGH ENTRY
d)總資金15%
在月線分析(3)和策略一篇中提到,(只)透過統計波幅然後入市,是(低效的)策略,因為波幅是(市場機制)運作的結果,結果由原因引致,
如果原因產生變化,統計結果就變得無意義
為什麼需求點是波幅形成主要原因之一?
需求點這名字已直接解釋,這是一個需求>供給的一個點,當價格下跌碰到需求點,可能會出現反彈甚至反轉,這自然會影響
下跌空間,繼而影響波幅統計結果
另外,在月線分析(3)和策略一篇中也提到,時間週期=天時 ,波幅空間=地利,地=地點,利=有利
所以需求點就是買方較適合(有利)出擊的地點,這地方對於買方(有優勢)
為什麼只用牛市的需求點(綠色箭咀),絕不使用熊市的需求點(紅色箭咀)?
因為熊市賣方佔主導,今時今日40%成交來自衍生工具,沽出後需要獲利就需要平倉,同時所有衍生工具都有時間限制,所以在熊市階段,
應該觀察時間因素,而非熊市的需求點,所以只用牛市的需求點,絕不使用熊市的需求點
為什麼要等待下跌30%?
之前文章曾經提及,恆指已非常成熟,主導者如(機構投資者管)(對沖基金)管理過百億資金,(絕對)不會不應用統計控制風險,所以當由高位下跌30%,主導者透過波幅統計分佈知道下行壓力開始減少,(如無其他特別條件支持),會開始平部分倉位,與此同時,會以牛市的需求點作為其中之目標,鎖定盈利
為什麼要等跌穿牛市的需求點後,HIGHER HIGH ENTRY?
因為(有可能)一瀉如注,所以為降低風險,反映已經有需求,我們等待HIGHER HIGH 入市
為何降低投放資金量?
因為策略(1)是針對初學者而寫的文章,兩次入市訊號,每次(max) 25%,total 50%
現在多了策略(2),如果初學者跟足三個訊號,total 75 %,風險太大,所以,我將(每個)訊號的投放資金量降至max15%,total 45%,確保安全
有(經驗者)可自行調節%,也可以不需要平均分配%,甚至自行決定使用哪個信號
預祝各位聖誕及新年快樂,希望大家喜歡我這個策略(聖誕禮物)
下一篇文章,將會@2019/01/30 =策略(1)第二個訊號日再見
小型總結此方法針對(初學者)設計,著重(降低)風險,(入市條件)簡單,方法(兼容性高容易彈性處理)
如何降低風險?
1)將恆指熊市的時間和波幅進行統計,評估熊市持續的可能性
2)分批入市策略,(避免)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入市條件簡單?
1)將入市和特定的時間條件掛鉤
例子:等待第一個可能見長期低位的時間@11/30,投入最多25%資金,然後再耐心等待第二個時間@2019/01/30,再投入最多25%資金
以上例子對初學者易掌握,因無須掌握技術分析較易上手
因為技術分析(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掌握的,即使用100%精準和系統化的交易方法,也需要一定時間,要視乎該交易員的(經驗)和(天份)和(性格)和(資金)
兼容性高和容易彈性處理?
1)資金分配,重點在於分批投入,可以(彈性)選擇25-15%(不建議 10% ,不能分得太少,否則手續費很多,而且會過度拖低迴報)
2)方法本質,整個方法本質上屬於統計分析所衍生的入市策略,可以同不同本質的方法融合(兼容性高)
例子1:如果喜歡波浪理論,分析後認為恆指11/30當時嘅價位,同波浪分析唔吻合,那自然可以選擇第二個吻合嘅時間週期,
2019/01/30,才投入25%資金入市
例子2:如果喜歡技術分析,分析後認為恆指11/30當時嘅價位,同技術分析不吻合,不應該買入,反而應該放空,可以將波幅分佈分析結合起來,從而計算出風險回報比率和止賺價位,時間週期分析可以幫助選擇較較適合的遠期期貨合約月份,利用時間換空間,順勢而為食盡大浪
總結來說,這是一個對初學者和有經驗的交易員都有幫助的一個分析方法
資金管理和策略補充(2)今天想講下資金分配問題,之前講過用((最多25%))資金@11月30((現價))買入心儀嘅股票,((為方便起見))我以恆生指數((取代))股票
首先講點解最多25%,假設我有十萬,即係我用二萬五買入,((如果))買入後((大跌80%)),損失咗二萬,等於損失總資金20%
參考返對恆指熊市波幅分佈嘅分析,恆指((1990年之後))最多會跌65%,假設今次創紀錄,跌80%,即係恆指要跌到6696點,咁我買入後就會出現頭先講嘅情況,損失總資金20%
今次熊市會唔會跌80%?
97年索羅斯打香港,加樓市爆破,恆指跌六成,今次DONALD TRUMP打中國,加樓市見頂下跌週期開始,((好像))一模一樣,所以跌60%有可能,但創紀錄就較難,08年金融海嘯屬於((系統性風險)),跌65%
都係嗰句,恆指身經百戰,要創紀錄,就要有香港未經歷過嘅事發生才可以,例如美國中國打真仗,飛彈射中香港,咁跌90%都可以,否則總資金不會損失多於20%
另外好多人或者書本都係教你每一個交易唔可以損失多過2%,但你要知道人哋使用槓桿,例如如果係恆生指數期貨合約,15倍槓桿,
咁當然每個交易唔可以多過2%, 但如果我得十萬,冇槓桿用2%入市買到乜呢??((希望明白))
現在還餘下兩個問題
1) 如果你覺得損失((總資金))20%還是很多,那你可以自己調較,最重要係你知點解我咁做,明白個邏輯,調教番適合你自己嘅風險參數
2)根本唔夠錢做分批買入,咁點做呢?? 留返下星期再講
月線圖分析(3)和策略補充(1)((因為))上一篇11月30號((要))講執行,((引致))對((波幅))嘅探討太過倉卒,((連幅似樣啲嘅圖都冇)),((所以))特別抽時間寫一篇補充
大家可以喺圖見到,恆指((熊市))嘅波幅分佈((最少))30%((最多))60%
從((理論))講,波幅係變數,時間係常數,((唔明就google)),用變數作為一個系統的入市條件,效果會唔穩定
從((現實))講,時間因素對比波幅因素,((明顯))係用時間因素較好,((你可以自行測試下跌三成就買入同等夠12個月先買入邊個結果會好啲))
尤其因為我使用咗月線圖,((專登唔用日或週線))引致((恆指))下跌週期計出嚟70%係12-13個月,充分顯示穩定性,
你可以計下其他有相當歷史嘅指數或商品,自然會得出這個事實
但波幅就較難透過((單一))手段歸納,((恕小弟愚昧)),表面上因波幅嘅差距太大,((仲未計如果創新紀錄,例如下跌七成或少於三成))
((真相係波幅只係結果並非原因)),所以解釋咗點解我一直只係等時間週期,波幅只係輔助,並唔係必要條件,有當然好冇亦無問題,
即係話時間週期如果未確認,話知你跌咗三成定八成,系統都唔會分配一定嘅資金入市,至於點解時間因素可以,((原諒))我賣個關子
建基於呢兩個因素太多嘢講,都仲未講市場行為因素和相關資金分配,
但((基本))嘅補充已經做到,所以暫時係咁多先
月線圖分析( 3) 和策略今日11月30號,恆指下跌咗11個月,已達到熊市轉牛市時間因素((最低))要求,講點做之前先講((第三個))分析因素,((波幅))
總結一下一直以嚟講嘅不同因素
第一個係時間,第二個係市場行為((之前講過少少,下次講多啲)),
時間即係所謂天時,波幅亦即是空間亦即是所謂嘅地利,市場行為亦即是所謂市場形態即係人和
總結完畢入正題
恆生指數由1990年至今每一個熊市都會下跌30%,即係話今次有高位計下跌到23439才滿足最低嘅波幅要求,而家未到
總結分析
((因為)),暫時只有時間因素滿足到,((最低))要求
策略如下
((所以)),暫時只會使用25%資金,((現價))買入自己心儀嘅股份,等待其他條件滿足,再((分批))運用埋餘下資金
這是一個為((初學者))設計,一個((相對))簡單的((系統式))操作,((希望))大家喜歡
感謝每一位支持 這篇並無策略,只為答謝支持小弟的每一位,所以決定分享
小弟嘗試從(((市場本質)))角度去探討今次嘅熊市
首先要知道恆生指數由1964年至今已有54年歷史,係一個(((成熟)))和(((高效率)))嘅嘅市場,所以(((99%)))嘅事,市場內嘅institution,MARKET MAKER ,FUND ,這些(((市場嘅主導者))),一早已經預備好,亦同時會隨著形勢變化而變化,這些主導者其中一種使用嘅分析方法(((趨勢死亡表))),亦即是小弟今次嘅分析方法,由 (((TRADER VIC))) 於1990年代公開從而普及,
有興趣嘅可以自行參考
現在探討返今次熊市同過往嘅分別
94年美國連環加息,恆指跌咗13個月
97年索羅斯打到嚟,恆指都係跌13個月
2000年科網股爆破同埋美國加息然後香港再遇上沙士引致通縮,屋漏兼逢連夜雨,恆生指數跌咗兩年半
08年嘅次貸危機引致(((系統性風險))),恆指下跌13個月
11年嘅歐洲債務危機,恆指下跌12個月
15年中國股災及人民幣貶值,恆指下跌11個月
如前面所言恆指身經百戰,((誇張咗)),咁今次恆指,有乜嘢因素影響呢?
1 加息
2 樓市週期開始下跌
3 Donald trump打到嚟
從香港歷史事件對比番今次,可以預期恆指下跌13個月係正常不過
而今次會唔會有例外,下篇文章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