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紀律至上的交易員,踏上一場「違反規則」的奇幻體驗旅程
關注過我的朋友都會知道,
我的交易風格就是交易規則至上、嚴格執行
不預測、不依賴盤感、不扛單
不重倉、嚴格計算倉位入場、絕不手動移動停損等等等
不解套出場、不手動停利、不反手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交易執行機器
當然我的規則是會定期修正的,也會定義例外,
但基本上我總是會知道做的任何動作在規則中都有對應的解釋。
不過,過去的兩週左右
我踏上了一段奇幻的,違反了所有我認知中的規則的交易之旅
過程中的體驗是非常有趣的,我更理解了很多我當年未必理解透徹的交易者心態
請容我娓娓道來,以下是一個小小 600U 合約帳戶起家的故事:
最近的行情非常好,所以有時候盈利來得太快,很容易進入「贏要衝、輸要縮」
的思考模式
我本來的交易規則中就有定義「跳坎 Trade」
意思是當累積盈利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
可以做一筆「停損較大」的交易,如果成功,可以繼續做;
並且小幅提高一般交易的風險額度
如果失敗,則回到原本的風險額度重新累積
過去一段時間我有發生「連續正確的跳坎 Trade」 的狀況
所以盈利自然奔跑得很快
而此時我做了一個決定,是把兩倍本金 1200 U出金,確保這個帳戶至少是翻倉狀態
留下剩下的錢繼續 trade
而此時在這個已經出金、相對小的帳戶,繼續用較大的艙位做 跳坎 trade ,
就會變成一個天然的重倉狀態
然後確實就變成一個很浪的狀態, 轉念一想,我就開始了這場體驗違反規則的旅程
這個小帳戶,
經歷了以下這些我以前完全不會犯的錯誤:
1. 重倉 (動輒是拿半個本金的風險在做交易,遠遠超過 2% )
2. 手動移停損點
3. 取消停損點扛單
4. 解套出場
5. 手動出場
6. 反手 (空單全憑換多單)
7. 入場不設停損
8. 扛單補保證金
9. 無數的 revenge trade (停損出場後立刻接回來或是立刻反手)
這裡面除了體驗了一把【孤注一擲】裡面說的兩顆心:貪心和不甘心 以外
也透徹的了解了交易者之所以會 持續性的有上述這些行為的最核心原因
關鍵就是「曾經嚐到甜頭」
重倉的甜頭, 當然就是對的時候盈利奔跑超快,以獲利率而言
我可能一筆交易就可以做滿原本做法要做幾個禮拜的等級
不設停損、移動停損的甜頭
就是躲過了掃損、最後證明自己是對的,尤其已經是重倉狀態了
對於這個狀態的需求更高!
解套出場、反手這些點 我也都分別有在這個帳戶中償到過甜頭
我交易得很快樂,交易所也很快樂
我猛一看發現我 一週不到的手續費就上千 U 雖然也沒多少,
但別忘了我只是個 600U 小帳戶啊!
BUT!!!!!!!!!
這是一個以身試法的故事
而這樣的故事的結局,你可能也猜得到,自然就是爆倉收場
即使過程中曾經又衝到過再次翻倉又翻倉
但就是某一次遇到了重倉 + 不設停損 狀態時的一根反向大陰線就中獎了
可以無所謂是因為我知道我始終最差是一個已經翻倉的狀態,
但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那絕大多數的交易者,
是很難抵擋那些「曾經嘗過的甜頭」的誘惑的
如果你上一次因為扛單扛回來了,你下一次就有很大的機率依然會扛單
直到你遇到那一筆逮到你的交易
這個體驗我過去從來沒有體驗過
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一些人稱的交易大神,會因為這樣輸掉幾百萬甚至更多 U
明明就是一個停損點就可以輕鬆解決的事呀?
而這一次基本上這些心態我都體驗了一遍
因此,因為理解了, 「所以更加不能這樣做」
確實
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剩下來的供我浪的過程中
有一個想法是連我都難抵抗的 叫做「This is how I got here」
就是這樣交易,才在這麼短時間累積了這些成果,
確實很難在沒有被當頭棒喝之前,主動決定收手
不過一句我總結過去這段時間
這個帳戶的結論送給大家
「不要上頭,還有得救」 (用廣東話唸「唔好上頭,仲有得救」 更有感 )
和交易者們共勉之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Execution
藉由 SHIB 來聊聊,令人又愛又恨的 「1:1 半倉」
昨天進場買了一點 SHIB
今天運氣不錯地就迎來了突破前高的小爆發
這次比較特別的地方是
因為成功的 Greedy 1st kick
所以從我 0.0001464 入場到現在,「 完全還沒有減過倉 」
算是全倉參與了目前為止的行情
1:1 半倉這個執行策略,很多入門者最大的難受之處
就是「有拿到 1:1 的常常最後都不賺不賠出場、拿不到 1:1 的都全倉損」
以及「就算搭上了大行情也剩下一半的倉位」
這個策略令人又愛又恨
愛嘛,他可以在非常有限空間內 (如果不討論剝頭皮、網格那種一兩個點就跑的策略)
就取得免費持倉,把風險提取出來,讓你可以用來加倉,或是參與更多其他交易
所以每次達到 1:1 順利減半的時候,常常標準動作就是立刻再找下個交易
恨嘛,上面已經講了幾個主要理由了,如果你不是一個趨勢交易者,
即你拿到 1:1 之後的交易,沒有配合妥善的追蹤策略追到大行情的話
那 1:1 半倉絕對是盈虧比恐怖的破壞者
遇到震盪行情 更是會讓你在錯的時候損滿、對的時候也賺不到什麼錢
還有一種交易者是會去煩惱「走到 1:1 的勝率很低」
當你已經選擇了最保守的 1:1 減倉,依然為了勝率低煩惱的話
那很有可能是策略、篩選的問題; 如果真的 1:1 率顯著低於 30% 的話
你甚至完全應該用同一個策略、然後改成當自己的對手盤,
(例如如果你總是用看均線黃金交叉做多 + 1:1 半倉 卻只有 30% 勝率的話
那你完全應該用同一個均線設置的指標改成反直覺的“黃金交叉做空”)
搞不好當場變成一個 70% 1:1 勝率的交易者,你 1:1 全倉出場可能都是穩定盈利的策略
(Shout out to 8zz)
Greedy 1st kick 是之於這個愛恨交雜的狀態下
想要保留 1:1 半倉的優點,同時又想要解決他的缺點下的產物
終極目標就是全倉追蹤、 而最差的狀況,也不會像是那些用 2:1 減倉的人會遇到的
「最高走到 1.5:1 ,結果就反轉打掉停損全倉出場」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小級別的交易想要操作 greedy 1st kick 的成功難度真的很大
確實是大多數時候都會拐頭打掉其中一次的 risk-reward stop
我這次是 4 小時級別的交易,才有了這個成功案例
假設一路沒有打掉我的停損點的話,
我很有可能會等到蝙蝠 0.00001888 附近才主動減倉
這就是全倉追蹤給的底氣~
--
也許這篇的術語你不是太熟悉
google 或 chatgpt 應該也不能解釋什麼是 greedy 1st kick
(畢竟那是我發明的)
但他始終最核心的思考邏輯就是
「任何時候,無論市場如何波動,都有可應對的對策、且結果是可接受的」
如果你在做交易的過程中,還沒有辦法滿足這個狀態的話
你很有可能會需要入場前、做交易計劃的階段做更詳細的沙盤推演和決策樹
我個人並不喜歡「做交易不要僵化地墨守成規、要能夠隨機應變才是高手」這個論點
因為如果你考慮的足夠詳細的話 、策略足夠周延的話
所有需要你應變的隨機,都應該在你的成規裡面
共勉之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藉由 寶一(8222) 來聊聊翻倍股票的出場策略 去年底有點半玄學的心態 加上一個簡單的 set-up 買的 成本大約在 28 左右
(因為我家一寶太可愛 看到這個股名覺得有趣 XDD)
奇妙的就搭上了今年這波軍工熱潮
在過去多數時候這裡講的都是交易的邏輯
但我在這個寶一上面 用的是投資的邏輯
所以至今一股未賣
這樣子的標的在操作的時候
「什麼時候下車」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命題
如果太容易下車,那根本不會有機會看到此刻的光景
如果都不下車,最終也只是紙上浮盈,哪天山頂開始冷了也不好說
這裡的出場策略主要會有兩種邏輯,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1. 目標價邏輯
2. 技術分析邏輯 (交易邏輯)
目標價邏輯比較適用的是價值投資的策略
如果你覺得一個股票的價格被低估 (例如本益比過低),
那麼下一個問題是,妳覺得他的合理股價是多少 (合理本益比是多少)
如果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那出場策略呼之欲出,到了目標價、且沒有重大的基本面改變的話
當然應該適當的獲利了結部分的部位,畢竟這就是這筆投資的核心目的
不過我在寶一並不是用目標價邏輯入場的、 我對他也沒有用基本面邏輯計算出的目標價
所以 1 在此並不適用, 對一個還在盈虧之間拉扯的公司而言,本益比的參考價值也非常有限
因此,我還是會用技術分析邏輯來思考我的出場點,接下來的策略如下:
1. 如果明天跌破了這個 inside day after all time high ,我會先出掉一部分
2. 尾倉同樣使用追蹤邏輯,跌破拐點 50 就出場
3. 如果沒有跌破 50 而產生了新的拐點,就把保護推到新的拐點下方
如此一來做到了幾個效果 可以用 MECE 的方式討論它:
如果明天繼續上漲、上破 inside day : 繼續全倉安穩持有
如果明天下跌,下破 inside day: 部分獲利了結、剩餘倉位就算 50 出場也毫無壓力
如果明天橫盤 沒破 inside day: 繼續全倉安穩持有,後天再依照上下破做對應操作
也就回到了一以貫之的核心邏輯: 無論市場怎麼走,都有對應的操作策略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對交易新手的建議(3)--執行好交易規則、貫徹交易紀律到底有多難?剁手、刪 app、立 flag 真的有用嗎?
前兩集傳送門:
對交易新手的建議-- 先從理解「交易規則」開始吧!
對交易新手的建議 (2) -- 如何搭建可盈利的交易規則?就參考「賭場經營的四大法寶」吧!
所謂的「交易紀律」,一直是很多交易者的一生之敵。新手在摸索交易的過程中,持續為了紀律努力和困擾並不奇怪,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老手,我們也不時聽到一些最終慘遭滑鐵盧的交易故事,往往也是因為一個念頭、一時衝動,導致交易紀律這一環出了問題,進而衍生後續的骨牌效應。
我們來回憶一下,第一集聊到的交易的關鍵在於:
「執行好 足以盈利 的 交易規則」
第一集我們介紹了 交易規則 、第二集我們介紹了 足以盈利 ,但無論你前兩件事做得多好,如果做不到 執行好 也是枉然。
相對的,如果你沒有足以盈利的交易規則,那麼不管你的交易紀律再好,也沒有辦法達到盈利的效果;影響交易紀律的因子有非常多,我們今天嘗試將其拆分成 客觀影響和主觀影響 ,旨在打造一個「如果能有效排除這些影響,交易紀律就水到渠成」的工具類文章,話不多說, Let’s Go!!
客觀影響
客觀影響的意思是,這些因素可能會在交易過程中「被動」的導致你沒有辦法執行好你的交易規則,並不是因為你錯誤的決策而導致紀律的破壞,而是一些你無法控制的因素在作用。而解決這些客觀影響的最好方式是,「在設計規則的時候就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些常見的客觀影響 、以及對應的規則設計方式:
1. *交易環境*
這裡的交易環境,指的是你選擇的市場或是交易平台的交易限制,例如台股有漲跌停板的限制,這會讓你處在一個「有可能遇到連續跌停鎖死、有設停損點也沒用」的極端狀況,這種時候即使你知道要停損,也只能被動的掛市價賣出期待成交,回到上一集說的四大原則,無論是對於期望值還是單筆虧損上限,都是滿重大的隱憂。
交易平台是否允許直接設置「觸價能自動觸發的停損點」也是很重要的,這個在外匯的 MT4 或是中心化交易所的合約交易都是很基本的功能、但還是有部分市場或是 App 沒有這樣的功能。
有人可能會想說「等價格跌到停損點的時候,我再手動出場就好了」,這卻往往是一系列崩壞操作的源頭。不要給自己留下犯錯的機會,觸發停損點時系統會自動執行還是最好的。
(延伸:很多人會擔心「那要是把我的停損點掃掉就起飛怎麼辦?」,我們後面可以來細聊,但為了避免這件事而把自己暴露在不停損對應的極大的風險之中,更是完全得不償失的!)
所以解決交易環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確保你選擇的市場,可以滿足你所有規則的執行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就比較少交易台股的原因
2. *交易時間*
交易時間主要有兩個維度,一個是*該市場的交易時間*,像是股票有盤中的交易時間、外匯週末不開盤、加密貨幣 7x24 全年無休等等;另一個則是*你能夠專注於交易的時間。*如果你的交易規則是有的需要你在盤前、遇到特定狀況執行對應的操作的話,那麼你就不應該在你無法專注交易的時間開倉。
例如很多上班族喜歡利用午休或是上廁所的時間做交易,除非你的規則是能夠做到 set and forget (也就是設好停損停利就隨便它跑、不需要盯盤),否則 J 編還是會更建議大家,「只在自己能夠專注於交易的時間做交易」;
3. *流動性*
流動性指的是一個品種有沒有足夠大的交易量,以確保「任何時候想要變現時,能夠出得掉」;像是近期 FTX 的整個事件,無論是帳上加密貨幣市值和真實價值的落差、以及用戶擠兌時的恐慌,無一不和流動性息息相關。
絕大多數時候,在交易中避免流動性問題的方式就是,*挑選交易量比較大的標的操作*、而不要去找一些冷門的標的;同時也盡量*避免在重大風險事件的前夕入場*,例如外匯市場的非農數據、利率決議、股票市場的財報等等,可以避免因為第一時間的市場拋售或是追捧,導致的「滑點」問題 (註:滑點 = 實際出場的價格比設置的停損點還糟)
上述都是規避流動性風險的方式,不過相對的,真的遇到始料未及的黑天鵝的時候,市場的恐慌造成的流動性風險依然是無可避免的,而最終規避極端狀況的最佳解,始終還是回到「一開始就只用承受得起風險的金額入場」以及「在有盈利的時候適當獲利了結」。
主觀影響
相比客觀影響,相信更多人深有體會的還是主觀影響的部分,也就是因為主觀原因而做出違反規則的操作,我們同樣可以分以下幾個點來討論:
1. 情緒 / 感覺
有非常多種情緒都可能會影響多數交易者的操作,包括貪婪、恐懼、不服、猶豫、興奮、失落 等等等等。以 J 編此刻的狀態,我也不會說我在交易中完全沒有情緒,但是我可以做到的是「情緒不會影響我的交易執行」,因為我的交易規則中沒有定義情緒,所以任何情緒都沒有辦法構成對應的交易行為;
這的確是很舉重若輕的說法,有無數專業交易員最終都是因為一個情緒、一個念頭沒過去而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為了解決情緒的影響,最核心的關鍵還是在於*「任何時候都確保自己能夠接受最差的狀況」,*在做選擇的時候,選的不是哪個比較好,而是哪個最差的狀況比較能接受。
如果你一時之間做不到避免情緒的影響的話,其實可以反向思考、主動把情緒定義到規則內。 例如在出場規則中,定義 10% 的倉位是可以憑直覺決定出場的,不需要任何盈虧比或是盤面上的依據。 這樣做的意義在於,一來讓你的情緒有個操作的出口、而不是過分的壓抑它;二來是即使這 10% 的操作是很糟糕的,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三來則是在一段時間之後,你也可以回頭檢視你的情緒操作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如果是正面的,那你可以保留這個規則、甚至加大比例。但如果效果明顯不好的話,你也更有理由說服自己,在未來的交易中即時有情緒、也不要讓它影響你的交易操作!
2. 他人意見
交易是一門把自己的認知變現的生意,沒有任何一個其他人會為你自己的交易結果負責。很多人在交易中常常會受到別人的意見、或是市場上的流言蜚語影響。這個別人可以是新聞、分析師、某某機構,也可以是你身邊的朋友、聊交易的群組、論壇等等。
這裡提供大家一個小技巧,別忘了這篇是在我們已經有交易規則的基礎上討論的。 當你在聽別人的言論的時候,對方的「觀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觀點」建立在什麼樣的「*事實*」之上;而你再看看這個「*事實*」,是不是你的規則內有定義需要做操作的,如果不是,那這個言論對你而言就毫無意義。
3. 對例外的判定
有規則就有例外,但是最怕的就是無時無刻都判定成例外,那規則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你的規則定義得足夠嚴謹,其實是可以做到把各種特殊狀況都定義進去、能夠應付所有情況的;如果真的還是遇到了例外,能夠旁觀看戲就旁觀看戲,如果不能,也要從「這個例外可以怎麼被包含進未來的規則裡」去思考,以避免下次再遇到一樣的情況。
強化紀律的方式
在有了規則、也知道主觀和客觀影響會怎麼干擾執行之後,接下來介紹一些協助大家強化紀律的方式:
1. *定懲罰*
這個懲罰不要是那種天馬行空的像是剁手、刪 app 這種不切實際的,而是真的會讓你有感的; 例如如果違反了規則,就兩天不能開倉交易之類的。
2. *做紀錄*
幫每一筆交易做好記錄是一個交易者非常重要的好習慣,記錄日期、品種、盈虧、入場理由、出場理由、以及過程中的每個操作,除了可以在累積足夠樣本之後依照勝率和盈虧比的情況對症下藥以外,當你需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寫入場理由和出場理由的時候,那些違反規則的例外操作記錄在冊就會讓你自己就很難為情;如果配合交易成績來看、能夠驗證違反規則的成績更差的話,那麼也更容易讓你未來有良好的紀律。
如果自己用 Excel 做記錄容易有惰性的話,甚至可以嘗試開一個 Blog 或是拍 Vlog 來記錄 ,讓網友們一起監督!
3. *找同伴*
1 和 2 如果自律性強的人做好其實就很可以改善紀律問題了,但如果自律型不夠強的話,最好可以找一些交易的同好互相監督,例如定期給對方看自己的交易紀錄請對方看看自己有沒有違反規則,甚至是組個 3 人小組、互相給對方觀摩帳戶或是定期發交易紀錄,互相抓對方有沒有違反規則的操作、如果有就罰錢、每個月違反規則最少的人就可以喜提全部累積的罰款之類的。
結論
所有規則、所有紀律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確保任何時候都能接受最差的狀況」,在這個基礎之上,可以維持理性的狀態持續執行你的交易規則,也不用擔心任何黑天鵝會導致你傾家蕩產。對於一個交易者而言,守好自己的交易紀律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還不能做到,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協助你在做到了路上往前邁進一步!也歡迎大家在底下分享各種你因為違反交易紀律而蒙受損失的故事,讓每位讀到這裡的朋友都能再多一次警惕!
對交易新手的建議 (2) -- 如何搭建可盈利的交易規則?就參考「賭場經營的四大法寶」吧!
感謝大家對 第一集 的支持
沒記錯的話好像是我在繁體版 TV 第一次 100+ likes
也是在整理這些年的累積,
更希望真的有在任何程度上,提供大家更多對交易的認知!
============
接續著上一集聊到的「交易規則」。
上一集我們有提到,即使有交易規則,並不代表你的規則能盈利;
但是 沒有規則下做到的盈利「複製的難度極高」 ,只屬於那些天賦異稟的盤感型交易者。
對於一個剛剛踏入市場的交易新手而言,很多人其實都有新手運的經驗,
但是 靠運氣賺來的,往往會憑實力虧回去 ;
如果你並不是盤感神準的天選之人,那麼打磨一套有盈利潛力的規則就至關重要。
如果要比喻的話,這個過程很像是大家打手遊刷首抽的過程,
有的玩家會狂刷首抽,直到抽到特定的 SSR 才開局;
有的玩家則是只要抽到能符合基本標準的卡,就直接開始玩。
的確, SSR 卡的上限更高,
但在絕大多數的新手旅程裡,那個更快開始玩的玩家,如果認真投入時間的話,
很有可能也能組出了強度還不錯的隊伍或牌組;
講回交易,很多人學習交易的旅程是: 一個方法只學了皮毛,發現不是萬靈丹,就放棄改學另一個 ,
最終樣樣通樣樣鬆,說得一嘴好交易,卻沒有一個鑽研得足夠深入的真功夫;
就像是一直刷首抽不開局的玩家,這個遊戲有什麼卡、誰強誰弱怎麼組可能都說得頭頭是道,
但實際上完全還沒有開始多少;
而同樣的時間,另一個已經把前期章節都破關的玩家,
可能早就在一邊獲得遊戲獎勵的過程中,抽到多張 SSR 卡了。
交易的重點從來就不在於 「找到傳說中的市場聖杯」 ,
而是把一個策略鑽研、打磨得足夠深入,以做到穩定盈利的效果。
而穩定盈利的效果需要靠什麼做到呢?
我們可以參考參考 「賭場」的經營 !
上一篇我們有提到「十賭九輸」這個詞,
對賭客而言,長期參與賭博的過程中最終很有可能都是虧錢的;
反過來說,如果可以想清楚賭場都在做些什麼,其實距離打造出盈利的規則不遠了!
交易是一門把認知變現的生意,接下來的四個點,正是這門生意的 Business Model !
接下來我們就以賭場中最經典的「骰子押大小」的賭局,來還原賭場的 4 大盈利關鍵,
以及更重要的,如何設計出與之相符的交易規則吧,
Let’s go!!
=============================================
1. 期望值的優勢
骰子押大小的賭局建立在三顆骰子,3-10 點算小、11-18 點算大;
無論壓中小或是大,壓對了就是買一賠一。但是在這個看似 50% 勝率、 1:1 盈虧比的規則之上,
增加了 「豹子通殺」 的設計,如果三個骰子骰出相同點數,則無論大小都通殺。
也就是說,對於賭場而言,這是一個 勝率略高於 50%、盈虧比 1:1 的賽局 ,
從期望值的角度來說,只要做的樣本數足夠大,賭場是絕對賺錢的!
大家也可以把各種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的學習落回到這個維度上,
任何關於交易策略和分析方法的精進,最終目的都是為了 「打破 50% 勝率 + 1:1 盈虧比 」 的隨機狀態。
所有虧損的交易者,就是這兩者至少其中一環出了問題。
新手最常犯的錯就是「過分追求勝率」;在有停損點的交易方法中,勝率落在 30%-70% 都是正常的,
但過分追求勝率之下,如果該出場不出場,進而衍生的凹單、深套、虧損加倉、補保證金等等,
共同都是讓你的盈虧比跌入萬丈深淵的元兇。
無可避免的,勝率存在一定程度的隨機性,所以我的建議會是,如果落在上面那個區間都不用太擔心;
更合理的施力點還是在於,想辦法放大你的盈虧比,
而放大盈虧比當然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這個目的就會落回到 入場規則 和 出場規則 的維度上。
例如趨勢交易的盈虧比明顯比震盪交易好、我們就會更傾向以趨勢交易為入場規則的設定核心;
而出場規則更是重要,如果你總是 1:1 盈虧比就全跑了 ,
那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做到更高的盈虧比。
我的建議是無論你的出場規則怎麼設定,「保留參與趨勢的尾倉」永遠是最必要的,
我總是會至少保留 25% 的尾倉,做到「不手動平倉」、「不設停利點」、「不反手」的三不原則讓行情自由地奔跑,
因為如果拿掉這一段,就等於拿掉了所有市場大哥賞糖吃的可能性。
2. 具有可重複性、且每一次都是獨立事件
不考慮賭片那種機關的話,骰骰子每次都是獨立事件、可以無限次的重複,而且上一次的結果不會影響到下一次,
這就是一個對於賭場而言,非常可以規模化的 Business Model。
回到交易,無論你是哪個門派的交易者,在設計盈利規則的時候都要問自己,
「這個方法是否具備可重複性?」以及「每次交易各自是不是獨立事件」
這裡我們可以反過來聊,什麼方法不具備可重複性?
就像上面聊到的「盤感」交易,就是典型的例子,
也包括小道消息、衝動交易等等,都是 就算你這次成功了,下一次你也沒有辦法複製這次的入場理由 的例子。
例如圖上的 0.618 黃金分割 這個交易方法,就是典型的具有可重複性的案例。
足夠客觀、如果定義得夠嚴謹的話、所有人來畫都是同一段、 0.618 的位置也會在同一個地方;
具體的入場點和停損點都很明確,所以下一次再畫出符合定義的 0.618,你同樣可以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去交易他;
當然,結果是不一定的,但這就回到了第一點,只要你做 100 次之後可以小小的打破 50% 勝率 / 1:1 盈虧比的平衡的話,
那麼下一次符合定義的 0.618 ,就依然是值得交易的。
而關於「獨立事件」,翻譯成交易中的語言就是 「你上一次做這種交易失敗了,會不會影響你這次的交易執行?」 ,
有人會說,應該從失敗中記取教訓,所以上次掉入的陷阱這次不要再犯了; 這句話對,也不對。
最高指導原則是 「除非你有進行規則的更改,否則都應該依照規則執行」 。
的確,有規則並不等於你的規則能盈利,所以持續的優化規則絕對是有必要的;
但優化並不是每一次做完一筆交易就優化,這樣會嚴重污染你的交易樣本,
變成你這段時間每次的執行邏輯都不一樣、或是總是有例外,
進而導致你的勝率和盈虧比數據,沒有可參考的價值。
3. 單筆虧損上限
回到骰子的例子,雖然猜大小這個賽局裡面,賭場具有期望值上的優勢,
可是如果有個富豪帶著全副身家和賭場說
「我們來比一局大小,如果我贏了賭場歸我、如果我輸了我全副身家歸你」,
你猜賭場會不會接受這個賭局?
答案當然是不會的!
這個邏輯建立在的從來就不是我知道我這一筆或是下一筆一定能盈利,
而是 「當我做的筆數足夠多的時候,結果會無限趨近於機率上算出來的期望值」 ;
為了做到這個目的,賭場需要有能力進行越多場越好的賭局,
面對這種壓身家的當然是敬謝不敏。
體現在賭場設計上也很直觀,就是每一張賭桌都有 押注的上限 ,
而這個上限絕對是賭場可以承受的範圍,所以他從來也不用擔心賭客贏錢。
回來交易,雖然很多人喜歡把 All-in 掛在嘴邊,
但實際上你交易的是你方法的期望值優勢,而不是一筆定輸贏的運氣;
為了這個目的,你應該確保自己有足夠多次的交易機會,也就是設置 「單筆虧損上限」 ,
通常我的建議都是帳戶金額的 1-2%,
最少最少最少,你也可以有 50 筆交易的機會去驗證你的系統,而不是把輸贏單壓在任何一筆交易之上。
4. 大數法則
當前面三件事都成立的時候,賭場只剩下一件事要做,就是 「確保有越多場賭局進行越好」 。
所以賭場飯店的住宿通常不貴、賭場裡面還可以吃好喝好、務求讓賭客舒舒服服的繼續賭下去。
進行了足夠多的賭局之後,除了結果基本上會還原所設計好的期望值優勢以外,筆數越多、盈利的金額也會越大,
這個點和第三點是相互呼應的,在此就不贅述。
但是需要留意的是,當你的交易策略具備期望值優勢的時候,大數法則會是你的朋友,
交易筆數越多,大數法則還你正義的機率越大;
反之,如果你的策略是在期望值上不 OK 的話,
大數法則就會是你的敵人,很有可能會是做越多、賠越多的狀態。
例如你每次冒 100 美金風險、但是都固定賺 5 塊錢就跑;而且這個做法你 10 次可以對 9 次; 這樣能不能賺錢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簡單的數學 9*5 -100 = -55 ,而這是什麼人?
正是那些老是手動剝頭皮、來回當沖、每天小賺沾沾自喜,但虧的時候時常一次就把前面賺的都賠光的交易者
如果你在事前就可以明顯算出來這個操作的期望值不合理,那麼大數法則一定會是你的敵人
短期小樣本小賺確實有可能,但是更應該立刻停止這樣子的交易。
=================================================================
結論
接續著第一集的「交易規則」,今天我們透過賭場的盈利邏輯,來介紹「可盈利」的規則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試想一個場景:
「一個交易者開了個 $5,000 的帳戶,每天用 2% 風險入場一筆交易,勝率很普通,只有 40% 、不過可以做到 2:1 盈虧比,請問他在 30 個交易日後的交易成績為何?」
5,000 的 2% 就是 100 、30 天 30 筆交易,勝率只有 40% ,代表有 12 筆交易盈利、 18 筆交易虧損、虧損的每筆虧 100、賺錢的平均每筆賺 200
他的交易成績就是 12 x 200 - 18 x 100 = *$600*
換算投入的本金和一個月的報酬率,其實也已經非常非常可觀了對吧!
套用回今天聊到的四大盈利的法則:
1. 期望值優勢 — 40% 勝率配上 2:1 盈虧比 的期望值為正
2. 可重複性 & 獨立事件 — 每次都用同樣的邏輯操作進出場
3. 單筆虧損上限 — $100
4. 大數法則 — 30 筆
整件事聽起來好像交易其實很簡單一樣。 但當然,實際有為了這個目標努力過的交易者們,
有非常高的比例並不能達到這個例子的水準 (其實月報酬率 10% 以上,已經是極高的標準了);
當中當然有很多原因,規則的問題、執行的問題、頻率的問題、也可能是勝率或盈虧比的問題。
透過這系列文章,也許還未必能直接幫助大家解決正在面對到的問題,
但是可以讓大家開始意識到:* 問題可能出在哪裡、並嘗試找到根因並嘗試對症下藥。 *
而下一集,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執行好你的規則」,也就是很多人最困擾的「*交易紀律*」的問題!
感謝大家的收看,希望對你的交易之路有所幫助,DOOR to trade 我們下次見!
對交易新手的建議-- 先從理解「交易規則」開始吧!
2022 年至今,無論是股市、幣圈(以及曇花一現的 NFT 圈)、還是美金以外的匯市,投資者幾乎是哀鴻遍野
相對的,如果你追問「那前幾年大漲的時候應該還是賺不少吧」?
這時候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確實,有不少人靠著這幾年的行情發家致富、財富自由;
但更有為數不少的人還總是持續在 「行情好的時候都沒賺到、行情不好的時候深深被套」 的虧損泥沼中循環。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參與市場時,行情的波動明明的確是有起有落
但為什麼多數市場參與者的投資績效,卻常常有相似的 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體驗呢
也就是: 「虧損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搞懂了這些原因,回來檢視一下此刻你的認知和狀態
再踏入這個戰場其實一點也不晚的!
為了聊這個話題,首先要區分的是投資和交易,兩種截然不同的路線
最簡單的區分方式之一,就是面對一個大跌的交易日
你去問投資者,大多數都是愁雲慘霧的;你去問交易者,至少有半數以上非常興奮
金融市場是一個, 「讓有能力的人把認知變現」 的戰場,
投資者的戰場是關於 「找到價值被低估的標的」 的能力;
交易者的戰場則是關於 「執行好足以盈利的交易規則」 的能力
兩者的追求、努力方向和技能樹都有不少落差,
而如果你赫然發現,你既沒有在找尋價值被低估的標的、也沒有在執行足以盈利的規則的話
沒錯,你很有可能就僅僅是在賭博、碰運氣而已,而十賭九輸這句話大家想必並不陌生!
當然,如果非常很嚴謹的定義的話,還是會發現其實兩者之間是有不少交集和模糊地帶的。
例如很多人會在買入的時候想說是短線交易、小賺一點就跑,結果跌下來再說服自己這是長期投資;
但最終希望每一個參與者,最起碼在一開始就要想清楚,自己參與這個市場,是來投資還是來交易的?
這對於搞懂虧損的根本原因,也有很大的幫助。
今天我們還是把重點放在交易者的戰場,如前面提到的,是關於 「執行好足以盈利的交易規則」 ,
而這句話又可以拆解成三段,分別是「執行好」 、「足以盈利」、以及「交易規則」
篇幅有限,今天我們先把重點放在「交易規則」,
如果大家反應不錯的話,後續再把另外兩集陸續補上!
Let's Go!!
================================================
交易規則
所謂的交易規則,就是一套可以幫助你在交易過程中的每一個時間節點,
都清楚知道此刻應該做些什麼事的操作說明書,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和四種規則:
入場前 - 風控規則
風控規則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任何時候都要確保自己能夠接受最差的狀況」;
這件事甚至是從入金前就開始了的;
也是為什麼總是會建議大家,只用輸光也不影響生活的閒錢來做交易;主要可以逐步拆解和設定以下幾個問題
1. 可以拿來交易的閒錢有多少?
2. 每一筆交易願意虧多少? (一般建議是帳戶金額的 2% 以下)
3. 一個交易日的虧損上限是多少? (例如是 6% ,則不能同時開超過三單)
4. 一週的虧損上限是多少?
5. 當日盈利到多少時,不允許再轉盈為虧?
6. 其他風控問題
風控規則是一個交易員最基礎的素養,設定的足夠嚴謹的話,哪怕是遇到最誇張的黑天鵝,
也會是你完全可以承受的風險,而只有在輸得起的狀況下,才更有機會在交易市場中成功,
如果你從來沒有想過關於風控規則的事,那建議可以至少先試著回答上面幾個問題!
入場前 - 入場規則
入場規則的關鍵在於,每次交易都可以找到明確、邏輯類似的入場點和停損點;
如果我們用拆解問題常用的 4W1H 來理解的話,大概需要做到下列這些事:
1. What
-- 要做什麼品種、出現什麼信號的時候要入場?
2.Why
-- 是否清楚這個信號背後的邏輯,為什麼出現時你要操作,有沒有反覆驗證過策略的有效性?
3. Where
-- 入場點在哪裡?停損點在哪裡? 如果回答不了這兩個問題,就沒有辦法依照風控規則設定的單筆風險來計算開倉的倉位大小
4. When
--每天能夠操作的交易時段是幾點到幾點
5.How
--具體的入場方式是什麼? 市價單?突破單?限價單?
強烈建議大家如果是已經有一點交易經驗、或是學過一些技術分析的話,
可以用上面這 4w1h 來檢視一下現在你的交易方法,是否具備提供完整入場規則的邏輯!
如果任何一個點有點疑慮的話,也就找到了接下來可以努力精進的目標了!
入場後 - 出場規則
正所謂「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絕大多數坊間的技術分析門派,都在嘗試著定義對於入場點的判定和優化,
著墨在出場規則的卻明顯較少、但這卻是真正影響交易成敗的關鍵!
因為「小賺就跑、虧損死扛」的壞習慣,所導致的悲慘盈虧比,其實才是多數交易者虧損的主因;
股票作手回憶錄中提到的交易關鍵是「不要失去你的部位」,也是在講同一件事。
交易有對有錯很正常,關鍵在於如何在對的時候賺更多、錯的時候虧更少。
出場規則的世界其實很單純,就只是在回答一個問題而已:「入場的 100% 持倉,要如何分配出場理由」?
為了做到這件事,大家可以試著靜下心來思考,從自己開始交易以來,「有哪些理由會讓你把手中的持倉出掉」?
如果是觸發停損點,那當然是 100% 全數離場,真的要思考的是那些沒有打掉停損點的交易的分配,
下面我也會列一些常見的出場理由,而大家的任務就是要思考,手中的 100% 子彈要如何分配?
打掉停損點 - 100% 停損出場
沒有打掉停損點 - 100% 的比例如何分配?
較好的出場理由 : 可重複的、有客觀方法判定和事前設定的
1. 特定盈虧比 / 目標價
走到了預先設定的盈虧比目標或是特定的價格時,就操作減倉
我個人的交易習慣是 1:1 半倉,在出場規則的邏輯裡,其實就是定義了 1:1 盈虧比出場 50%
2. 反轉信號
行情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和你做的方向相反的信號,例如 pin bar / inside bar / 吞沒等等,這裡的關鍵是酌情減倉是 OK 的,但也沒必要因為這點風吹草動就全跑
3. 左側支撐 / 阻力
跟反轉信號邏輯類似,差異是在入場前你就可以找到左側的參考目標位了,
有的人喜歡到目標全跑、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酌情減倉留著尾倉參與後續行情
4. 推保護 (修改停損點位置)
我的尾倉永遠都是因為保護被打掉而出場的,這提供了我「如果遇到大行情時,手中還有倉位參與」的可能性;
較差的出場理由
1. 感覺
感覺要漲了、感覺要跌了、感覺好可怕、感覺抱不住等等
感覺總有個理由,理由來自反轉信號或左側支撐阻力還可以被前述邏輯包含,如果只是單純的第六感,
那下一個問題應該是「你的第六感準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別參考它了吧。
2. 他人建議
很多人喜歡對別人的交易品頭論足,更多人會因為別人的評論而影響自己的執行
交易是一件關於把自己認知變現的生意,其實任何人,哪怕是什麼頗負盛名的交易界大佬的任何觀點,
都不應該是影響你的交易執行的理由。
3. 其他理由
仔細想想還有什麼前面沒提到的理由,也會讓你把手中的倉位出掉呢?
歡迎大家在留言中補充,可以一起來討論,它屬於較好的還是較差的出場理由
出場後 - 優化規則
有規則並不等於你的規則就能盈利,所以一定會需要事前的測試、驗證,通常會在模擬盤和覆盤上練功、累積樣本,
確定可以在足夠樣本下仍然能盈利才考慮上實盤;
而正式開始實盤交易之後,也還是要定期檢視目前的每個規則的表現,是否有需要的調整和優化的;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是,有的人會用「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來作為違反規則或是例外的藉口,
但更應該做的事其實是,規則是活的,因為每次優化的時候都會調整;
但是平時交易的時候,都是以當前的規則為準,而絕不是每次都動不動說這次是例外。
優化規則的設定關鍵在於,「對於表現不好的交易數據對症下藥」,
而決定一個交易策略成敗的交易數據不外乎勝率和盈虧比,
表現不好的交易者基本上也只有三種可能性,
優化規則的目的就是在遇到以下這三種可能性的時候,
能夠適當的調整你的風控、入場、出場規則,以讓你的交易處在一個持續有在進步的狀態,大概可以關注以下幾件事:
1. 累積多少筆數檢視一次交易成績? 通常是 30 筆
2. 遇到三種虧損狀態的解決方案,虧損基本上只有這三種可能性:
勝率太低-- 調整方向往提高入場規則的篩選標準,降低沒必要入場的交易對勝率的污染
盈虧比太低-- 調整方向往出場規則的比例分配為準,目標是讓「成功的交易有機會賺到更多」
勝率盈虧比都低 -- 可以考慮先回模擬盤調整狀態、並適當的調整核心入場策略
====================
講到這裡,可能已經篩選掉了為數不少的市場參與者了,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 「沒有規則的情況下做交易」
如果交易是一個戰場的話,規則就像是你的武器和裝備;
而在沒有規則的情況下的交易,基本上就和在戰場上裸奔一樣危險
很多人會說自己做交易虧損是因為沒有交易紀律,
我常常都會反問對方說,那你的規則是什麼? 而對方卻一臉茫然;
所謂的紀律是把一套規則執行到位的能力,後續也會聊到;
但如果你連規則都沒有,那根本就沒有紀律的用武之地
試著先從上述的四個規則的維度,嘗試總結或設計一下自己的交易規則吧!
如此一來、在有規則的基礎之上,就剩下兩個主線任務了,分別是「讓規則更好」以及「把規則執行好」,
那今天這集就到這裡告一段落,感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集待續!
關於追漲殺跌的一些技巧 - 「如何排除心理因素的影響?」
身為一個動能交易者
我非常高比例的交易都是廣義的追漲殺跌,時至今日我也樂此不疲
出現了下一個 下下一個符合我的規則的追漲殺跌交易
我依然會義無反顧的開倉入場
這當中自然有許多可以深入討論的細節,
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聊一下很多人放錯重點的大題目: 「心態」
==
首先,追漲殺跌作為一種交易方法,很多時候會被普通交易者給污名化、妖魔化
鼓吹著「交易千萬不要追漲殺跌」的門派更是大有人在
但其實一個非常簡單的思考點是
如果追漲殺跌真的是這麼糟糕的虧損淵藪、所有交易者都應該避免追漲殺跌的話
「那麼追漲殺跌的對手盤,應該是穩定盈利的不二法門吧?」
而誰是追漲殺跌的對手盤呢? -- 摸頂猜底
聽起來是不是不太對,怎麼好像是另一種虧損的淵藪?
真實邏輯是, 「沒有交易紀律的交易者」非常容易虧損 ,
原因是盈利時候往往小賺一點點就跑、虧損的時候卻非常能扛、甚至屢屢操作加倉補倉
長期小賺大虧之下,無論操作的是哪一種類別的交易,虧損都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而這類交易者又時常喜歡操作「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兩種交易
因此導致了這兩種交易策略本身很大程度的污名化了。
==
而如果想要打造一個追漲殺跌交易系統,關鍵有兩個:
1. 有一套可以在屢創新高的趨勢行情中、持續找到交易計劃的策略
2. 每筆交易用可承擔的風險入場、並且在交易執行上保留讓盈利奔跑、參與趨勢的可能性
留意,這裡就會扣回標題聊到的「心態」這個因素了
你會發現在這兩個關鍵之中,並沒有「心態」的角色
「心態」對於這整件事幾乎只有負面的影響,能夠將這個因子完全排除,對於操作追漲殺跌交易是至關重要的
例如很多人會因為操作追漲殺跌時的心理活動,而草率開倉和平倉,
而理由僅僅是因為「怕它又跌下來、所以賺一點就想趕快跑」,這對我而言是完全不能夠接受的。
以配圖的 UNH 行情為例
其實在過去數十年的多數時間點
如果你願意追漲他、也能順利抱住單子的話
基本上就是個讓人非常愉快的持倉
因此也可以反過來思考
「如果你在他突破 100 元創出歷史新高時追漲買入,有哪些會阻止你抱到現在的理由? 」
1. 不知道他還能不能接著漲、有盈利了就想要落袋為安
=> 對於交易員來說,任何時候我都不需要知道未來會漲還是會跌,因為預測沒有任何意義
重點是創造一個「無論漲跌,都能夠有對應操作方式」的策略
有盈利想要落袋為安是可以的,但「不要全跑」,永遠保留一點尾倉參與趨勢
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忙進忙出半天,還不如一個好好抱著的尾倉
2. 追漲的單子抱不住
=> 這同樣是非常奇怪的邏輯,如果你的出場規則是固定的,那麼任何入場理由對照的都是類似的執行策略
不存在「因為是追漲的交易才比較抱不住」的狀態
例如我任何入場理由的交易,執行策略都是 1:1 半倉 + 追蹤
追漲殺跌也是、低買高賣也是、摸頂猜底也是,抱不抱得住、走不走得出來和我入場的是哪個理由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如果你會有這個毛病,我的建議是你好好地梳理一下你的出場規則
然後「不要讓你的心理活動成為你沒有交易紀律的藉口」
3. 害怕
害怕的根源在於「不願意承擔虧損時的結果」,也就是「輸不起」
而解決輸不起最好的方法
就是一開始就用輸得起的風險入場就好
損了無傷大雅、再找下一筆交易就好;盈利了也不需要驕傲,就是符合規則且成功的交易屬於你的利潤
如果你說,你根本沒有輸得起的風險,你每一把都想要贏!!
那麼朋友,交易很有可能並不適合你。
時至今日在我的交易中
我不會說我毫無情緒波動或主觀的想法
但是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說
「所有心態、情緒的波動絲毫不會影響我的交易決策」
因為就像前面提到的,早在入場前我就已經想好最差的狀況、以及每一種可能性之下對照的解決方案了
那麼入場之後其實也就是無情的執行而已
哪怕有一點點心情上的波動,也不會影響我的任何交易決策
也只有這樣,才更有機會操作好包括追漲殺跌在內的每一種交易策略!
共勉之~
也歡迎大家嘗試發想更多追漲殺跌時的心裡活動,讓我用這篇的邏輯來跟你對話~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不同週期的趨勢不一致如何處理? 首先要搞懂「觀點」和「交易計劃」的區別!無論是順勢交易者還是逆勢交易者
在交易中只要會關注趨勢,就勢必會遇到不同週期的趨勢不一致所產生的衝突
例如最近的 GBPUSD
日圖毋庸置疑是個創新低的下跌趨勢
但在小級別 15 分鐘圖,反彈逾 400 點也明顯是個上升趨勢
這裡有第一層關鍵的邏輯是「趨勢判定」,當然上述兩個週期都是最簡單的可以用肉眼輕鬆識別的趨勢
趨勢判定的定義每個人愛用的不盡相同,有人用指標、有人用均線、有人憑感覺,
我個人還是喜歡用傳統的高低點
但這完全可以另外開一篇完整的來講,會有點離題,我們就還是先用這個英鎊的例子來聊聊今天的主題
「不同週期的趨勢不一致如何處理」
而這就會扣回我標題講的關鍵,你需要去區分交易中的各種訊息,
是對你的「觀點」有幫助,還是對你的「交易計劃」有幫助。
觀點指的是你看多還是看空,我通常會稱之為 「多頭思路」和「空頭思路」
在多頭思路底下,就會傾向找做多的交易計劃,遇到做空的交易就會傾向跳過
同樣的,在空頭思路底下,就會傾向找做空的交易計劃,遇到做多的交易就會傾向跳過
而如果你沒有觀點、那就是震盪思路,震盪思路一樣可以找低多高空的交易計劃
但是對於趨勢交易者而言,就會更願意去在有觀點的時候,操作符合觀點的交易
這裡又可以扣回一個大家或多或少可能聽過的
「大級別找方向、小級別找入場」;
這句話的“方向” 其實就是觀點、“入場” 其實就是交易計劃。
以我個人而言,我是一個順勢交易者、喜歡從日圖去取得觀點,
所以當我看到英鎊的日圖時,我會因為看到是 「日圖下跌趨勢」 而取得 「空頭思路」。
此時我切換到小級別找入場的目的就是
「找到配合我空頭思路的做空交易」
而當我切換到 15 分鐘圖,發現是上升趨勢的時候,應該如何思考呢?
簡單來說.常見的做空入場方式不外乎「高空」和「追空」
如果你是喜歡操作低多高空的交易者,你會發現「一定是小級別有反彈,才會有入場機會」
也就是說,不同週期的趨勢不一致根本是偽命題
想要做順勢交易的高空的人,本質就是在大級別下跌趨勢、小級別上升趨勢的情況下嘗試做空
兩者毫不衝突
所以當我切換到英鎊的 15 分鐘圖時,我就會 密切留意有沒有左側的阻力結構、或是新形成的反轉信號
以作為空單的交易計劃,而不會因為 15 分鐘圖是上升趨勢就想要貿然嘗試多單
因為我的觀點一開始就定好了是從日圖得來的,15 分鐘圖發生的任何事,如果沒有改變日圖觀點
那我一樣是只想要做空的
而如果大級別是下跌趨勢、小級別也是下跌趨勢呢?
那就是「追空」邏輯、也就是我最喜歡的 動能交易 的守備範圍了,當然也可以做交易~
================
整套邏輯是很完整的
但篇幅有限不小心就打 1000 多字了
如果你想嘗試用這個邏輯解決困擾你的「不同週期的趨勢不一致如何處理?」
第一步也很簡單
就是嘗試列出你自己手邊有的武器庫
有哪些分析方法會影響你的觀點?
又有哪些交易策略,可以給你具體的入場止損止盈的交易計劃?
只要這兩層邏輯定好,那就永遠不需要再為這個問題困擾啦!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關於交易你可能會意外的 Points 】EP05
停更了幾週再度回來
今天還上傳了第一集的 “小嬰兒也會做交易” 在文章下方可以連過去的 Twitter 上 xDD
填上之前本系列埋的坑
也當作是個 TV 10,000 Followers 達標的小小彩蛋~~
==========正文開始分隔線=============
1. 所謂的交易紀律,指的是 「把自己的交易規則執行到位的能力」
但絕大多數會說自己的交易紀律不好的人
其實是連交易規則都還沒有
有一點搞錯重點
2. 所有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甚至是盤感
都可以用 “事實 - 觀點 - 交易計畫” 的邏輯框架去拆解
3. 基本面從事實到觀點很順、成千上萬的分析師都可以用這件事養活自己
能靠基本分析混飯吃的往往也都有比較嚴謹的邏輯體系
但從觀點到交易計畫常常很卡
所以基本面分析師常常被挑戰的就是 「沒辦法落地到在哪裡買入哪裡出場」
4. 消息面從事實到觀點嚴重分歧,往往會有一個直覺的觀點、和對立的反直覺觀點
兩派其實都很能夠論述的
例如消息面是某某某大戶入場某某某標的
多頭會說 「哇 大戶入場了 跟著抱大腿」
空頭會說 「當你看到的時候已經是給別人抬轎的了」
最有趣的是兩方往往互有輸贏
而觀點到交易計畫更粗暴
除了 這個消息看多 然後 market buy ;
這個消息看空 然後 market sell 以外
幾乎沒有什麼合理的解決方案
5. 籌碼面的定義很廣,從籌碼分布、大戶進出到訂單流、包括幣圈的鏈上分析
都是廣義的籌碼面
挑戰和 4 舉的例子有點類似
但相對起來有更多 從觀點到交易計畫的選項
6. 盤感流有兩種,第一種真的是純玄學的盤感,講不出為什麼的
那就是沒有客觀事實,只有觀點然後跳交易計畫
這類交易也是最難以被複製和學習的
第二種是其實還是有他產生盤感的依據了邏輯
如果他真的有心整理而也真能成就一家之言
其實很多技術分析方法和指標,都是在嘗試客觀量化某個人的盤感由來
7. 放在最後的技術分析,當然也有一大堆派別是走不通這完整的三段的
但相對起來,一些邏輯比較完整的交易系統
都是可以順利的從客觀事實拿觀點、再從觀點拿交易計畫、落地成非常具體的入場、停損、停利方法
當然,邏輯客觀而完整的最大意義並不是就等於能盈利
而是更容易 被複製和學習
也能夠在相同基礎之上討論各種優化的方案
其實也是我可以一路發這 1,500 多篇、累積這麼多朋友追蹤的根基
包括我的交易執行邏輯,其實還是建立在盤面上的訊息
一樣算在廣義的技術分析內
也藉這篇的整理來感謝大家一路以來的支持囉~
GBPJPY 交易追蹤,“單子就是這樣拿住的”在這裡先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依然是週一的 #gbpjpy 交易
100 美金風險的交易,目前剩餘半倉已經有逾 300 美金浮盈
持續更新追蹤,已經把保護推到 161.78 繼續持有~
很多人做交易最大的問題就是 "拿不住單子"
甚至在看到人家拿住單子的時候,會問一種標準的誤區式的問題 :
1.「你怎麼知道他會繼續漲??」
2. 「漲那麼多了你就不怕一根大陰線下來嗎」
而這兩題的答案就是
1. 我完全不知道他會不會繼續漲
2. 我完全不怕
1. 是建立在不預測市場的基礎之上,任何時候市場大哥愛怎麼走都是對的
我們要做的只是做出“無論他怎麼走,都可以接受” 的執行方案
那麼我現在後半倉最差也能賺 150 美金,那我當然有底氣繼續持倉看他能飛到哪
而這也直接回答了 2.
“如果可以接受最差的狀況,那就沒有什麼是值得害怕的了”
不要再小賺就跑虧損死扛了
交易最最重要的一句話
就是 “不要輕易失去你的頭寸”
這並不代表我們要當不設停損死扛的 diamond hand
但是當我們是對的的時候,也要有能力盡情地讓盈利去奔跑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關於交易你可能會意外的 points】 EP02感謝大家上一集的熱烈點讚評論分享 XD
打鐵趁熱,繼續來推出第二集
也歡迎大家來做個小小練習
下列 Points 有的是冷冰冰的客觀事實 (Facts)
有的是我交易多年自己的觀點 (Opinions)
有能力分辨這兩者也是交易員非常重要的素養之一
在接收資訊並產生自己的思路的時候
也才不會輕易的被別人帶風向,而能夠堅守自己的交易邏輯。
===========================
1. 二八法則在交易中同樣適用, 80% 的盈利來自 20% 的交易
剩下 80% 的交易只求可以損益兩平、或是小虧也沒關係
2. 專業交易員在接受入職培訓時,也會被要求先從模擬盤做起,只有做好了才有上實盤的可能
但大量的散戶交易者卻認為做模擬盤毫無意義,直接做實盤才有意思。
3. 任何一個專業領域只要能做到極致,盈利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如果只是興趣愛好就往往是要花錢的
周杰倫唱歌能賺錢、一般人花錢唱歌
劉耕宏健身直播能賺錢、一般人花錢上健身房
職業球員打球賺錢、一般人需要自費訂場地打球
遊戲直播主打遊戲賺錢、一般人打遊戲花錢
交易也是一樣,做到極致能賺錢、一般人卻多數在虧損
差異是職業球員的對手是職業球員,往往不會在一個賽道上競爭
但是交易卻不管你小白業餘還是專業,大家都在同樣的市場、同樣的波動下彼此博弈
那對業餘參與者當然是個極為不公平的賽局
4. 華爾街交易員會有單日虧損上限的設定,一旦“浮虧”觸及虧損上限,交易功能就會被系統自動關閉
但如果在打掉停損點實現你的浮虧之前,又反彈到虧損上限之下的話,交易功能又會恢復
我就曾經靠這個實現數次單日的逆轉勝 XD (詳見 這篇 )
5. 很多交易室裡面的術語,如果拿到 urban dictionary 去查的話,往往都有一些奇怪的含義
例如當時我在學孕線的時候被教說
三孕線的術語叫做 "squirt" 四孕線叫做 "mother squirt" 、五孕線叫做“grandmother squirt”
我本來還真的不知道它的另一層含義,平視就會正常的 call out
直到有一次我 call out 的時候說 “it's very rare to see a grandmother squirt!” 然後全體美國同事大笑
我才趕快去查證我剛剛到底說了什麼 = =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 TradingView 上基本上都會用 三孕線 或是 Triple inside bar 來代替這個用詞..
======================
今天就先寫這些吧~
【關於交易你可能會意外的 points】 EP01最近這個 hashtag 很紅,就來仿照這個文體寫一些點吧
1. 追漲殺跌 就是 摸頂猜底的對手盤,
如果其中一個是真的是穩定虧損的淵藪,那另一個就是市場聖杯了
而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2. 對為數不少的專業交易員和交易策略來說,
能超過 35% 勝率已經是非常足夠高的了,只要平均盈虧比在 2:1 以上也是完全足以盈利的。
3. 很多散戶的勝率拉開交易紀錄來看其實是極高的,往往有高於 90%;
理由是因為 不設停損 + 小賺就跑 的執行策略,
每一筆都冒著爆倉風險博蠅頭小利,勝率當然不低;
但會累積很多被深套的持倉,直到任何一筆沒有回到成本位以上的交易,把他搞爆倉為止。
4. 沒有漲跌停板的成熟市場的平均單日波動,顯著的小於有漲跌停板的成熟市場。
沒有漲跌停板的機制下,除了公布重大消息、財報、或是大型系統性/非系統性風險的交易日會有巨幅波動以外,
多數交易日不會有一堆股票 +- 10% 以上
5. 專業交易員不是一群拿著水晶球、知道行情後面要怎麼走、但不跟你分享的小氣鬼;
而是多數交易日也平平淡淡起起伏伏賺賺損損,但長期下來能夠做到穩定的正報酬。
6. 多數市場參與者都經歷過“買了就開始跌”或是“停損了就起飛” 這種自認明燈的事件,
但長期來看沒有人有這個能力,只是人性會放大這些例子加深印象而已;
那些買了之後沒有跌或是停損之後就下去的例子,因為沒什麼特別的就自然而然被遺忘了
7. 技術分析的有效性不來自於預測未來走勢,
而是體現在“能夠搭建邏輯一致、可驗證、可優化的進出場規則“,這個是基本分析做不到的,
也是很多專業交易員/程式交易的基礎。
例如搭建一個長期平均 40% 勝率、2:1 盈虧比的系統
從盈利的角度完全是正報酬率的 代表邏輯內出現的下一個交易當然也值得做,讓大數法則還原期望值但是從預測行情的角度, 40% 勝率代表 10 次會錯 6 次 , 遠遠談不上預測
反應良好再來連載~
蔓延的恐慌情緒,下一戰 USDT !? "永遠確保能接受最差的狀況"前幾天才在說有 519 2.0 的感覺
結果居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LUNA 歸零、 UST 脫鉤的連鎖效應
Coinbase 說如果破產了 用戶的持幣也可能被列為清算的一部份
是對整個 Defi 、整個幣圈的信任危機
中心化交易所如此、去中心化的只會更恐慌
然後到了今天,USDT 的 peg 也開始有一點點鬆動的跡象
雖然它和 UST 這種算法穩定幣的邏輯不可同日而語
但極致的恐慌下 那些喊著塊陶啊出逃的資金可能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NFT 因為流動性差 恐慌起來也沒那麼多人接盤 相對起來還沒那麼重災區 (相對起來..)
Azuki 事件的跌幅現在看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但光是 ETH 自身的下跌
過去半年風生水起的 NFT 交易者累積的利潤 換算回法幣也都是大幅縮水
最近一直在做空
畢竟本金放得不多
遠遠稱不上發家致富 但這波能毫髮無傷基本上已經是萬幸
這種行情非常考驗資產配置和風險控制
我在所有有機會聊到交易市場的場合
天字第一條規則就是
放進來的錢 一定要是輸光了也不影響生活的閒錢
最近就是最血淋淋的印證了
永遠確保自己可以接受最差的狀況 (詳見下方關聯觀點)
越是在這種極端狀況
就越是真的可以發揮到它保護的效果
發文前剛減了一波倉 會觀察一下 USDT 的狀況
如果跌到 0.98 可能會準備把一半的錢出出來
昨天在 Terra 的 Discord 看到一句話
“If you don't enjoy this in some ways, you are not suitable for cryptos”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最極致和最糟糕的風控,都是“不把錢當錢”最近有好幾個品種都有非常誇張的波動
當中熱度和波動度兼具的莫過於 APE 和 GMT 了
光是看價格波動,都可以看到又有一堆人翻倉、更有一堆人爆倉的過程
這讓我想起了標題的這個交易金句..
最極致和最糟糕的風控,都是“不把錢當錢”
(其實就是我自己講的哈哈哈)
關於風控這個很多交易者的一生之敵
真的是寫再多都不嫌多
最糟糕的自然不用我多說了
例如你在 GMT 的單邊暴漲中嘗試做空它
這本身也許並不是瘋狂得太過份的操作 -- 如果有設止損的話
但是如果你不把錢當錢 當它屢創新高的時候你的解決方案卻是一直 狂補保證金+加倉做空
那就會很容易演變成一個個一夜爆掉天文數字的故事
這個層面上的“不把錢當錢” 就很無言
早早止損 還有大把資金可以再做回來不香嗎
幹嘛非要去搏“要在這筆交易凹回來”
這是很多交易員心理過不去的坎
尤其是那些會拿自己的勝率說事的,就容易因為過分自信而導致盲目、不理性的決策
最終積累半生的戰績敗在了一場毫無必要的滑鐵盧
=============
那為什麼說最極致的風控也是不把錢當錢呢?
因為在極致風控的世界觀裡面,被止損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正常
交易做的從來就不是這一筆或下一筆的成敗
而是在足夠的樣本數和時間之後的勝率和盈虧比能不能做到正 EV
如果可以 那下一筆 依然願意交易 (韋禮安 BGM 下)
而如果不行 那就針對做得比較不好的地方調整規則 優化完了再上
所以平常東損西損的
別人可能也會覺得你怎麼不把錢當錢
但包含每一個單筆願意投入多少可承擔的風險
都是可以在規則裡定義好自己舒服的程度的
所以要做到不把錢當錢的極致風控
也絕對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只要始終貫徹
“確保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接受最差的狀況” 的這個最高指導原則就好了
(詳見下方關聯觀點)
有感而發 共勉之yo!
交易者學習交易,和籃球員學習戰術根本就是同一件事!?
不知道各位朋友喜不喜歡玩2K/NBA Live系列的籃球遊戲,我最早在我小學5年級,
就已經開始玩NBA Live 98了,至今已經將近20個年頭,但是幾乎可以說一直到最近幾個月,
我在玩2K20的過程當中,我才真的開始嘗試運用、練習裏面的“ 戰術 ”功能,
畢竟這麼多年在遊戲當中,即使我從來不會去按戰術,靠著直覺的操作也是可以做到勝多敗少,
所以也不會特別想要去把熟練的比賽操作給複雜化。
而不研究則已,一研究,這簡直就完全是另外一個遊戲了!
裡面有許許多多琳琅滿目的各種戰術,
也可以先透過練習跑到非常習慣之後,再在實戰嘗試應用。
不要說籃球遊戲,像我自己在國中也有打過球隊、跑過一些基本的戰術。
有在看籃球的朋友們,肯定也可以如數家珍像是擋拆、跑轟、三角戰術這些舉世聞名的戰術,
如果自己有在球隊打過的朋友,對於各種籃球戰術戰術肯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而無論是玩籃球遊戲、看籃球比賽、還是自己有在打球,
對於戰術的理解和學習這件事情本身,其實和一個交易者在學習交易簡直有太多相似之處了,
今天我就幫大家整理出了4個,協助大家觸類旁通,從籃球的角度切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交易認知!
(1)戰術門派眾多 / 技術分析門派眾多
每一支球隊、每一個教練都有自己熟悉的戰術體系,
就像是每個交易員、每個機構所應用的交易系統不盡相同。
首先,職業的戰術和業餘的戰術確實還是存在優劣之分的,
戰術越複雜、學習的難度越高,相對的對手破解的難度也越高。
而同樣的一個戰術,不同教練、不同球員去跑,可能也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NBA名教頭“禪師”Phil Jackson當年用三角戰術帶領公牛和湖人完成連霸王朝,
但是前幾年他主管尼克隊時也一直嘗試要讓尼克跑三角戰術,戰績就一塌糊塗,
也被很多人討論當年是因為有喬丹和歐布連線而贏得冠軍的,並非三角戰術。
在交易也是一樣的,不同技術分析門派五花八門,
對於一個初學者而言很容易搞得眼花繚亂、囫圇吞棗、甚至是走火入魔,
但是任何一種技術分析,都離不開
“做得好的人能夠盈利、做不好的人依舊虧損” 這個底層邏輯
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在有了一定基礎之後、
盡可能的把自己所學的技術深入的理解、優化到精通熟練的程度,
而不是廣泛的草草學習各門各派的皮毛,那很有可能對於你的交易只有負面的影響而已!
(2)跑對了戰術未必進球 / 符合定義的交易未必成功
有的戰術跑成功了可以創造出十拿九穩的上籃機會,確實是沒有太多懸念;
但是有的戰術是做給射手空擋投三分球的,很多時候你會看到跑位、傳導已經順利做出了一個大空檔了,
但是投籃就是沒有投進。作為球迷肯定會覺得惋惜、甚至口出惡言,
但是作為球員、作為教練往往不會過多苛責這個沒投進的射手,
畢竟戰術跑出來就是要出手的,空擋沒投進遠比空擋不敢出手要好得多。
做交易也是一樣的,比較外行的人只會看到每一筆交易的”結果“,賺錢了好棒棒、虧錢了氣pupu,
但是對於明確知道自己交易系統的交易員而言,停損本來就是交易的一部分,
重點是要有能力持續找到一個個符合定義的交易,
就像是跑戰術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夠製造出一個個可以出手的空擋,
來了我們就勇敢出手,結果則是水到渠成的事,
過分注重一時得失反而容易影響心態,反而更影響後續的狀態。
(3)球星個人能力 / 盤感交易
如同打了多年遊戲都打得得心應手的我,也不會意識到戰術的重要性,
有的個人能力極強、也比較英雄主義的球員,打法不追求團隊戰術,
更多是靠著個人能力取分,如果也能夠帶領球隊贏球,這樣的球員特別容易吸引廣大的球迷!
但是如果你不像是該球員一般天賦異稟的話,
你想要在一個球隊裏有所貢獻,肯定不能老是拿了球就自己上,
往往還是要乖乖配合教練安排的戰術。
做交易也是一樣,這個市場中確實存在者靠著自己的盤感就能夠穩定盈利的交易員,
這類交易員甚至不時會變成各大報章雜誌內容農場所吹捧的對象,
但是對於一個想要學習交易的小白而言,
盤感交易最大的問題在於 ”學習、複製的難度極高“ ,
即使這個盤感交易者真的願意傾囊相授,你要真的學會也是極為困難的;
也因此,講求明確定義、客觀事實的 ”交易系統“ ,
對於廣大的交易者來說,相比於”盤感交易“肯定是一個更加容易入門、學習的門派,
至少你可以非常清楚自己在任何一個時間節點應該做些什麼,
而不是霧煞煞的去訴諸於自己的盤感。
(4)練球練習戰術 / 模擬盤練習交易
如前所述,當我開始嘗試在2K20跑戰術的時候,
我必須要先在練習模式反復練習同一種戰術,
到非常熟練之後,實際比賽我才會去跑這個戰術。
這個邏輯不要說遊戲,所有球隊肯定都是這麼運作的,
不會有人出來張著大旗說 ”練習賽跑戰術沒感覺,別練球了“ 。
但是相對的,這市場上卻總是有一大批交易者認為模擬盤上的交易毫無意義,
比起花時間打磨自己的交易系統,他們更願意直接把自己的真金白銀當作學費交給市場。
確實,模擬盤做的好絕不代表實盤也能做得好,
就像是你在練習賽戰術跑得好,也不代表實戰就真的跑得出來。但是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連模擬盤都做不好,你憑什麼認為自己能夠在實盤盈利!?“
(”如果你連練習賽都跑不好戰術,你憑什麼認為自己在正式比賽就能跑出來!?“)
--
想得越仔細,你就會越感受到這些交易系統之於交易員們,
完全就和這些戰術之於籃球員們有幾乎一模一樣的地位,
不懂的門外漢往往會語帶嘲諷的說各種風涼話,
但只有你自己真的把自己放在了這個位置努力學習,你才能感受到這些交易方法會怎麼樣幫助到你每天的交易!
今天這一集就寫給那些和我一樣,同時熱愛籃球也熱愛交易的朋友們,
通過這些類比,也許你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交易,
進而更加嚴肅的對待自己的交易系統這件事!
也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腦力激盪,想想還有哪些交易系統和籃球戰術的相似之處吧!
我在T3的日子(5)-- 做了N多筆的整數關口突破交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那些我在T3 Trading Group的交易日,以及我從中學習到的交易啟發!
但今天我打算從我“進T3前”,接受專業交易員培訓之前的交易思路聊起,也就是這一集很有一種“前傳”的概念!
大約在2014年左右,台股開放了所謂的“現股當沖”,即使你沒有開所謂的信用融資功能,同一支股票也可以在同一天買入後賣出,
也就是任何一個普通人,哪怕沒有龐大的資本,都可以開始做股票的短線日內交易的意思。
當時我也躬逢其盛的就這樣,從一個研究基本面的財金系畢業生,
將投資思路轉為短線交易思路,開始了我的交易生涯。
當時我最喜歡看市場深度(最佳五檔)和分時成交明細操作交易,
尤其是看到股票在特定的整數關口有非常大量的賣單,
而分時成交開始出現連續的大單買入,
即將將賣單消耗殆盡並突破整數關口之際選擇市價買入,
從而參與這些買盤的 “動能”。
是的, 動能! 當時我連動能是什麼都不知道,
僅僅靠著這麼個思路,連K線圖都不看就在做交易,還莫名的和未來幾年後我在T3學到的交易思路不謀而合!
可是,當時的這個操作並不盡如人意,有時成功有時失敗,
加上我並沒有在入場前設置停損的概念,出場的邏輯是看到 “同樣有大單在連續賣出時出場” ,
最終在龐大的交易成本,
以及小賺就跑虧損鴕鳥(做成隔夜沖/凹單等)的糟糕執行影響之下,這個操作的結果自然並不理想。
但這段時間對於這種短線交易的大幅操作
(在現股當沖的激勵之下,我當時每個月成交額都超過1000萬台幣,對一個大學畢業生而言還是滿驚人的),
讓我對於交易的熱情扶搖直上,也間接促使我最終離開了銀行的工作前往美國,開啟了T3交易員的生涯。
而當我學完了T3的各種交易邏輯之後,喜出望外的發現,原來我當年無師自通的交易思路,對於機構交易員也是一種常做的交易!、
在股票作手回憶錄裡提到的整數關口突破交易,
書中提到的是當一檔股票漲破像是100.00這種重要的整數關口時,往往會有一波延續的“慣性”,
而整數關口的那些賣單只要一天還在,都是一個天然的阻力,
也會吸引到很多人想著和大單為伍去操作空單,將停損放在整數關口之上。
但如果這些整數關口的掛單全部被吃光呢?
那上方自然就是一片萬里無雲,還會觸發一大群人的停損,
而在T3,我們就是那群把掛在整數關口的海量賣單吃光光的第一批勇士!
而這裡就進入到今天文章的重要思考了,大家可以想一下這個問題:
“一檔股票現在99塊,你打算在它突破100.00整數關口時買入,此時你需要用到的是Buy stop的訂單,但這個Buy stop 應該掛在100.00還是100.01呢? ”
這是一個關於”fig stop” (100.00) 還是“01 stop” (100.01)的問題,兩者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以下我們來討論一下,兩者的思路之間的優劣之分:
Fig stop(100.00) :
直接將buy stop掛在整數關口上,思路是,一旦價格觸及整數關口,則同時會觸發非常多人的buy stop,
你基本可以保證自己拿得到100.00的貨,如果最終有效突破的話,很容易一突破第一時間就走出一段可觀的延續行情,
如果使用日內的5分鐘/15分鐘圖停損的話,甚至很容易達到瞬間1:1的效果。
可是如果最終第一時間觸及整數關口買盤不夠強大的話,就會變成多單已經入場,
但整數關口並未突破的窘境,如果最終買盤無法有效在第一時間就將整數關口賣盤給吃光,
那這筆交易失敗的概率就會非常非常高了。
01 stop(100.01) :
直接在100.01掛buy stop,就是保證只有在賣盤被吃光的時候才會入場,
可以有效避免fig stop最終整數並未突破的窘境,看起來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可是也會遇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滑點。
因為海量的停損買盤都設置在那些整數關口的大單上方,
所以雖然設置是設置了100.01的buy stop,但stop單本身執行時就是一個市價單的邏輯,
實際拿到的價格很有可能已經是100.10以上了。
假設你做的只是10個點停損的日內交易,那這個滑點就很有可能打亂你整個交易計畫。
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話,你會傾向選擇Fig stop還是01 stop,並把你的答案回復在下方的評論區中!
===============================
整數關口突破是我在T3的時候最常操作的交易之一,是典型的動能交易,
尤其在2016-2017年這種多頭市場,是非常暴力,每天都有數不盡的交易機會的交易方法!
可是在外匯市場當中,這個交易的效果並不如股票市場那麼明顯,
也沒有相對應的市場深度資料,這也是為什麼它沒有像孕線一樣成為一種我時常拿來發布觀點的交易。
本篇的思路提供給熱愛動能交易的朋友們參考,
正所謂,捕捉動能一時爽,一直捕捉一直爽,在動能交易的路上有你有我yo!
我在T3的日子(4)--創造交易中逆轉勝(Come Back)的底氣在哪裡?
大家好,本系列來到了第四集,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那些我在華爾街T3 做交易的交易故事,以及我從中習得的啟發。
作為一個職業交易員,學到的第一課就是風險控管,在開始實盤交易之後,
T3的交易員們被嚴格規定的硬規則就是“每筆交易停損2%”以及“每天虧損上限6%”;
每筆2%停損是靠每個交易員自己手動計算,
而每天的虧損上限6%則是由交易軟體設定好限制的,
一旦觸及的當日的虧損上限,那麼當天的交易功能就會被鎖定起來,俗稱“Locked out”,無法再開倉進行任何交易。
被Locked out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當時我們作為一個10來個交易員的團隊,
每天有3-4個人達到當日虧損上限都很正常,不足為奇,
這個規定其實也是在保護交易員,避免在連續虧損後著急的想要彌補虧損,反而導致更大的虧損
當中有一個交易日我曾經創下非常精彩的Come back, 也就是在幾乎已經要被Locked out,
浮虧一直在5.9%上下徘徊之後,最終當天盈利超過20%! 當天開盤我很快的做了兩筆交易,結果兩筆都被停損,
也就是說,我只剩下一筆交易的機會去操作, 而此時我也沒有遲疑太久,出現了第三筆計畫內的交易就果斷入場,
我都還記得這檔股票是HD(Home Depot),
結果入場之後也並不如意,一入場就持續下跌,一度差3分錢就要打到停損點了,
一旦打到,當天就是另一個被Locked out 的交易日。
結果我當時看著它在我的停損前苟延殘喘,我選擇去上個洗手間,不盯著它,
坦然面對市場給這筆交易的結果,畢竟Locked out也不是世界末日,明天再來過就好!
結果當我回到座位上,發現居然沒被損,反而還浮盈了,不久後拿到了我的1:1,我又有子彈可以開倉下一筆交易了!
而神奇的,我接著連續好幾筆交易都在入場後很快的獲得了1:1,後半倉也都走出了很好的延續行情,
此時我看到我當天的損益從-4%、-2%、回到水上、整個其實扭轉之後,接連趁勝追擊的做了幾筆交易,
市場也都繼續的非常給面子,最終我當天的盈利大約落在22%左右,是我數一數二印象深刻的交易日!
在打籃球的時候,不管落後10分,20分,30分,只要不放棄,就是每個回合一球一球認真打好,
如果對手也鬆懈了或犯錯了,就有機會追上,今年NBA季後賽第一輪,全世界都不看好的快艇,
就曾經在第三節落後給勇士31分的絕對劣勢之下,靠著不放棄的精神最終完成了季後賽史上最大的逆轉勝!
做交易也是一樣,很多人想到逆轉勝想到的就是“逆勢加倉”甚至是“倍倉”,很容易讓風險沒有被控制好,
一不小心就為了逆轉勝而多虧了大把資金! 可是在我那天的交易當中,
我無時無刻最差的情況永遠都是虧損6%、 每一筆開倉的交易也都是用2%停損、並在1:1減倉一半,無一例外!
所謂創造逆轉勝的底氣,就是建立在良好的風控以及對於自己交易系統的嚴格執行之上的,
每一筆交易都是符合定義的交易,每一次風險也都是我可以承受的風險,
我就是一筆一筆交易認真做好,並把交易結果交給市場!
多數散戶交易者如果想要做到逆轉勝,往往就是將其訴諸於運氣或是情緒,
遇到虧損就想著要加大倉位,或是做什麼平常不做的交易去把虧損扳平,
這是最容易導致更多不可彌補的虧損的做法!
創造逆轉勝的底氣就來自於前面提到的,對於自己系統的嚴格執行以及對於風控的妥善掌握!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7)--交易中沒有定義的事會比有定義的重要嗎!?大家好,這系列進入到第七集,旨在協助大家檢視一下自己現有的交易系統的狀態,
可以擇其有用者考慮加入到自己的交易系統的定義;
而如果覺得沒那麼有用的,當然就還是以自己系統內有定義的為最高指導原則!
我常把這整個市場的交易者分成三種人,分別是
1. 無交易系統的人
2. 努力建立交易系統中的人
3. 有交易系統的人
這三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入場的交易是否存在著一個嚴謹的定義?
留意,無交易系統絕不代表不能盈利,例如厲害的盤感交易者,我絕對尊重這群人的盈利能力!
但這類交易的特色是可複製的難度很大,入場的理由存在較為高度的隨機性,
也就是不能夠很嚴謹的講清楚自己的入場理由和交易計畫、同一個理由、同樣的圖表搬到另一個品種可能又不適用了;
取而代之的是 “看漲”、“認為會跌” 、甚至是 “聽別人建議的” 這些理由。
這系列的文章主要對話的物件其實是2和3,在交易系統的邏輯之下,
交易員真正在努力的是兩件事: A. 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 B.找到符合自己系統定義的交易並嚴格執行
2和3的主要差異就在於: 是否已經完成了A的工作 ?
2類的人聽到任何一種新奇的技術依然會願意保持較為空杯的心態去瞭解,
遇到好用的技術或是執行方式會隨時想要加進自己的系統中,
也就是說他們對於一筆交易是否入場的定義,依然是處在一個較為浮動,較為不穩定的狀態。
隨時遇到一個本來不在自己定義內的交易,但看起來特別吸引人的時候,
2類人會比較容易好奇、動搖,時常想要再去學習更多的新技術、新系統。
而3類的人則是很單純而穩定,原則上就是只做自己系統內的交易,
當然不是墨守成規,還是會存在定義檢視和優化的過程,
例如以50筆交易為單位,定期看看自己的勝率和盈虧比的狀態,如果一切正常,就以原本的定義繼續操作下一個50筆;
如果有比較明顯的瑕疵是,也會開始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去修改定義去應付下一個50筆,
但基本對於市場中別人怎麼看怎麼做不感興趣 (除非有定義特定的 看別人怎麼看的邏輯) ,
基本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處在一個 “找到符合自己系統定義的交易並嚴格執行” 的狀態。
而只要是交易系統的邏輯,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服務:
“符合定義且成功的交易,我要在車上”!!
而承擔的風險是
“符合定義但失敗的交易,我會被止損”!
如果出現了
“不符合定義而失敗的交易,不會有任何損失”
而如果出現了
“不符合定義而成功的交易,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也不關我的事”
同時可以滿足上述幾個願望的解決方案就是:
“只要符合定義的交易計畫,都願意操作”
符合定義是一個非常周延的詞,
它包含了入場理由,交易計畫,風控,時間級別,品種等等等考慮因數的綜合篩選,
全部過關才能稱得上是符合定義,也才值得入場。
================================話鋒一轉分隔線====================================================
鋪陳到這裡,大家可以先停下來想想,你目前的交易屬於這三者的哪一個狀態?
如果你是1,想一下自己這些高度隨機開倉的交易們的結果如何,
如果良好,其實也沒有什麼需要改變的理由,搞不好你還真的擁有天賦異稟的盤感!?
而如果比較掙扎的話,交易系統的思路則永遠是一個在和你招手的解決方案。
而如果你是2和3,就一起回頭過來思考一下我標題這個靈魂拷問吧:
“沒有定義的事會比有定義的事重要嗎!?”
前述的那種“不符合定義而成功的交易”以及 “符合定義卻止損的交易”
時時刻刻動搖著尤其是還處在2的狀態的交易者。
舉例來說,假設你的交易系統定下來的規則是
“ 只要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就掛單操作”
假設現在黃金出現了確實出現了一個4小時級別、起點和回撤比例符合要求的看多諧波,應該就是會直接得到掛單操作的結論如此簡單。
可是實際上呢? 市場上以及你身邊的以下語言,都會干擾你執行你系統內的交易。
甲: 黃金跌得那麼好,怎麼能做多呢?
乙: 這個諧波那麼醜,反正我是不想做的!
丙: 我做諧波基本不掛單的,都是要等打入之後出現信號才做。
丁: 諧波那種摸頂猜底的技術我根本就不用,你還在用呀!?
戊: 黃金前低肯定要破的,家裡有礦才考慮做多。
己: 現在這裡無論是RSI, MACD ,趨勢線全部都是看跌的,這個諧波懸了。
庚: 黃金還要跌,我剛剛下了10手空單,歡迎對手盤。
辛:你做這個諧波很尷尬呀,要是損了你才上去怎麼辦?
壬:歐美鎊美都已經破新低了,而且美日剛創新高,黃金多單應該不妙
癸:這種逆勢諧波成功率很低呀,我建議你最好別做
。。。。。。。。。。。。。。。。。。。。。。。。。。。。。。。。。。。。。。。。。。。。。。。。。。
打完上面這些話都打得我一肚子火哈哈,而這卻實實在在是市場中每分每秒都在發生的事!
也干擾這每個嘗試使用交易系統思路做交易的交易員,
正所謂交易員禮貌運動,核心邏輯就是 “我未必認可你做的交易,但我100%捍衛你嚴格執行自己交易系統的必要!”。
關於這些市場中流竄的語言和觀點,核心的思路是如果真的認為它有道理,未來確實可以嘗試將它加到自己的定義當中,
但是在你做這個動作以前,這些路人甲-路人癸其實說的就是一句句 “你的交易系統中沒有定義的觀點” ,
回到本篇文章標題的大哉問,我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沒有定義的事絕對不會比有定義的事情還重要!!!!”
而作為一個交易員根本就不應該被那些定義以外的觀點,影響自己定義以內的交易,
努力的是把自己的定義設置的更加周延而完整,而不是每筆個別的交易都去因為受到市場什麼什麼的影響而視為例外。
=======================================================
最後來個小小的惡趣味:
如果嘗試把甲到癸的觀點加入到原本定義的
“只要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就掛單操作”
你的交易會變成什麼畫面呢?
EX1: 把乙加入定義
“如果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看一下它醜不醜,如果不醜,就掛單操作”
問題:如何定義美醜?
EX2:把甲、壬、癸 加入定義:
“如果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非逆勢諧波形態,
需要先關注跌得好不好,如果跌得不算好、同時和歐美鎊美不能創新低、美日不能創新高之下,就掛單入場。”
問題: 怎麼定義什麼叫跌得好? 怎麼定義順勢和逆勢諧波?
EX3: 把庚加入定義:
“如果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先問問庚有沒有在做空,如果沒有,就掛單操作”
問題:庚是你的誰?
EX4: 把丁、戊加入定義:
“如果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因為丁說那是摸頂猜底的技術,所以當做沒看到;如果家裡有礦,就掛單操作”
(???黑人問號???)
敬嚴格執行自己交易系統的交易員們,共勉之!
我在T3的日子(1)-Call out Trades 和喊單跟單有何不同?
隨著最近Derrick來到了上海,也會在美股開盤之際直接在交易室做交易,
不禁讓我想起了不少我在T3做交易的日子!那段時間基本建構了我絕大多數對於交易的認知,
所以有幸聽到Derrick在現場分享的朋友,
也不難發現很多Derrick分享的內容,和我一直以來的課程及思路風格非常非常相似!
有很多有趣的畫面也是恍如昨日,我們就來開設一個新的單元,來帶領大家一探T3的交易員的生活!
在我進入交易室的第一天,我就聽到整個交易室的同事此起彼落的喊著“BABA inside 5”! “Delta size at fig!”,
當時我還沒有能夠意會過來大家在喊些什麼,後來在經過了培訓之後才知道這個動作叫做“Call Out”.
因為大家在同一個交易室,而且每一筆交易都是設好止損的。
假設有個交易員正在做多AAPL,此時如果有其他同事不知道,而市價做空了AAPL的話,
一不小心就會觸發了更多的賣盤,甚至導致自己的同事被止損,在流動性較好的股票也許沒有那麼明顯,
但在一些流動性較差的股票上,這個Call out的動作往往就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Team,觸發自己同事停損這件事,是完全不可以被接受的!
所以大家往往會在即將入場一筆交易的時候,大聲的把自己入場的交易喊出來,就像在武俠片和動漫中放招式一樣,
以告知其他同事“我即將入場這筆交易,請不要當我的對手盤”。
當然,如果你非常喜歡其他交易員Call out的交易,因為基本大家都知道有哪些交易可以做以及該如何執行,
所以你也可以考慮和他一起進入同一筆交易,一起執行,交易成功了一起歡呼“Got Done!!!”,交易失敗也一起承受被止損的風險。
Call out Trades 和喊單最大最核心的差異就是,Call out 的時候我最重要的目的是“告知其他交易員我要做這筆交易”,
且我知道我所在的環境,所有人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交易員,
所以就算有人跟我入場了同一筆交易,僅僅只是代表他也認可這個交易的邏輯,但我們依然是為各自的盈虧負責。
但是喊單/跟單就完全不一樣了,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個人是非常反對任何一種形式的跟單的!
雖然喊單在行為上一樣是講出一個交易計畫,
可是喊單者多數時候不會知道那些跟單者的認知,交易能力,風險偏好等等等,
所以就算這筆交易是個非常不錯的交易計畫,可是如果它被錯誤的認知,錯誤的執行,
或是被跟單者重倉搞了一把,那就完完全全和交易的本質偏離了。
市場中存在著太多的”Uneducated Money”,在銀行要購買投資產品且要先做個風險適合度分析;
但在保證金交易的市場卻是任何一個認知尚不足以進入市場的人,都能做交易。
這些認知尚不足以進入市場的交易者,往往在經歷一段時間不理想的交易過程之後,
就會祈求能夠在市場中找到一根可以帶自己交易的浮木緊緊抱牢,
這些浮木越是被神格化,擁躉就越多,但更多的往往就是一個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迴圈過程。
我當初在交易室的時候,往往都是一天call out最多Trades的交易員,
因為我在開盤的6個半小時之內基本都會保持全神貫注去找尋交易計畫,
一天Call out 20筆以上的交易都很稀鬆平常;
但當離開了交易室的環境,我對於喊單和沒有經過思考的跟單卻是完完全全不能接受的,
我更是不認為交易市場當中,有任何一個個人值得被神格化。
交易是一門使用自己心甘情願承受的風險,去將自己的交易系統變現的生意,
但喊單卻往往把許多根本不知道自己願意承受多少風險,
也不知道該筆交易的邏輯所在的人,輕易的推進這個殘酷而現實的交易市場。
交易中的「類科學」--薛丁格的交易貓(Featuring. LoisYang)
最近受到李永樂老師的啟發,好好回味了許多求學時期的知識
雖然多數都只是一知半解只懂皮毛的狀態
可是我們求學的時候心裡最常有的疑問不就是 “這些東西學了對以後有什麼幫助呀?”
可以找到課本中的知識和目前所處的領域的結合
還是一件十分令人愉悅的事的
所以就想來試著來開啟一個新單元-- “交易中的類科學” ,看看能不能把一些求學時期學到的知識和交易結合
一定會有和原來的概念出入之處,畢竟交易這個領域從來就不是一門科學
不過我試圖找到的是它們之間的“相似性”, 所以就用了“類科學”這個名稱 , 不是科學,也不是偽科學~
而是在一個非科學的領域,找到一點科學的部分
期許可以更好的協助大家理解這個市場!
2018年即將畫上句點,今年年初給自己其中一個小目標是達到2000個訂閱者, 一轉眼已經超額達標
十分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之後也來個年度回顧,讓大家來票選比較喜歡Trader_Joe_Lee的哪一個單元~ 儘量出得更頻繁一些哈哈哈
(本人是個完全沒學過量子力學的學渣,十分歡迎理組的朋友隨時用力打臉哈哈)
關於薛丁格的貓的定義和原理原理 詳見百度百科或是李永樂老師的視頻,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哈
baike.baidu.com
也感謝 LoisYang版友的友情協助, 畫出了圖中最畫龍點睛的那只小貓
=========================正文開始線==========================================
交易在很多程度中會讓我覺得和薛丁格的貓相似的邏輯,這裡我們先簡單描述一下圖中的資訊
金融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極大型的社會實驗室
只要願意把訂單打入這個市場的參與者,就可以獲得一個盈利或是虧損的機會。
不同于薛丁格的貓假設中的毒氣盒,市場漲跌的本身也不儘然是那麼單純的完全隨機
所以更像是上方有一群空頭 下方有一群多頭, 兩者的力量無時無刻的都在拉扯,
每一筆打到市場中的訂單累積起來所構成的力量,牽引著這條錘子的擺蕩,
多頭越強,越有機會打到多頭盒;空頭越強,就越有機會打到空頭盒
打到之後所釋放的氛圍,會使交易貓變成一隻多頭市場貓 或是一隻空頭市場貓
在交易的世界裡,在還沒有錘到任何一個盒子之前,整個市場一直保持高度不確定性的狀態,此時我們可以說是個 “既漲又跌的市場”
薛丁格的貓說 “在觀測之前,貓生死疊加”
而薛丁格的交易貓則可以說 “在觀測之前,市場多空疊加”
當然觀測之後,就可以看出市場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的了。
但問題來自於,如果你選擇了直接觀測, 就註定參與不到這個盈利或是虧損的實驗當中。
永遠都需要事前分析,做出交易計畫,並做出交易決策,
這個觀測的過程才會引導到盈利或是虧損的結果
而問題就來自於,任何時候,任何分析方法做出的多空決策以及交易計畫
這個市場中都有另外一群也做完分析後的交易者
做出和你完全相反的結論
這個“分析”的過程是原來薛丁格的貓裡沒有的,卻是造成交易行為的一個市場參與者們的必經之路
真正追求的並不是百戰百勝的市場聖杯
而是一個交易的分析方法 可以打破 50%勝率 1:1盈虧比的完全隨機平衡,
獲得哪怕一丁點的優勢,佐以大數法則就足以在交易市場中盈利
而這也是萬千交易員和分析師每天努力不懈的目標
但是分析這個市場,就像是嘗試分析量子力學中的放射性物質,
就算可以找一百個理由說服自己和別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可是那就像一個人要去斷言,薛丁格的貓究竟是生是死一樣
雖然金融市場漲跌和放射性物質的性質並不同,但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預測性的。
所以如果出來是錯誤的,也完全不需要感到任何一絲意外
而交易員的定位,就是利用一套套可重複的,有概率優勢潛力的分析方法,
去製作一個又一個的交易計畫,並且投入可以承受失敗虧損的風險參與
而對於觀測後看到的結果永遠坦然以對
畢竟最終還是要非常非常高度的尊重金融市場的測不准原理、尊重市場大哥給的多空答案。
最容易出現大虧損的 就是因為過度相信自己或是他人的某一次分析
進而將“無法承受失敗的虧損” 重倉投入的交易者
我們聽過的無數關於交易大師最終沒有好的交易結果的例子,也有非常多數源於此類誤區。
結論還是一句,對於一個交易員來說
用心參與,用心製作每一筆交易計畫,用心嚴格執行每一筆交易計畫,並且定期優化統計總結
遠比去預測、去斷言,市場應該要怎麼走來得重要太多太多了~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3)-- 別再誤用相關性了之聊聊第三變因
雖然我沒有每天起床的時候問自己 “你今天比昨天更博學了嗎” (也沒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哈哈哈)
不過隨著交易時間長了
求學時期積累的許多知識儲備 經濟學,心理學,統計學,社會學...等等等都還是不時派上用場
第三變因的概念在相關性的分析上尤為重要
避免的是錯誤的認為相關性=因果關係
簡單舉例,小明每次心情不好就會想要吃麥當勞發洩情緒,而小明只要心情不好,考試成績就會不好,考試成績如果不好,心情就更不好了.....
於是他媽媽發現,小明吃麥當勞的次數和考試的成績呈現 “高度負相關” 的狀況!! 認為是這個飲食習慣干擾了它的學習!!
就禁止了小明繼續吃麥當勞....... 想當然爾,對於考試成績並沒有什麼實質幫助...
因為有個第三變因“ 心情不好 ”,會同時導致小明吃麥當勞的次數上升和考試的成績下降
媽媽卻誤將眼前的相關性誤以為是因果關係, 所以提出了完全沒有幫助的解決方案...
--
在交易中也是一樣,一講到相關性,很多人會想到黃金vs.美日;歐元vs.瑞郎;原油vs.加元;澳元vs.紐元
可是最怕的就是把相關性直接理解成因果關係
試想一個情景,如果某天美日早盤一波拉升大漲,但黃金不動如山的話.....
有的人就會說了: "因為美日漲了,所以黃金肯定要跌"
wait wait wait.....what?
如果美日漲了,且美日和黃金有良好的負相關性的話------ 在美日上漲的同時,黃金“已經”跌了,而絕非看到美日上漲才去做空黃金。
而且同一句話完全可以反過來說 “黃金沒有跌,美日卻漲了,那美日大概率是虛漲” !? 或是“黃金的相對強度很強”
有感覺出哪裡怪怪的了嗎?
邏輯是,如果沒有辦法判定誰是領先指標,誰是因,誰是果,或是有什麼第三變因在影響的相關性,
即使是明顯的高度相關,也並不直接具備 提供多空觀點的能力
只能說具備“相關性套利”的操作空間,也就是做所謂的金銀比這類,直接操作相關性的交易。
而時至今日,我們也許會說某些經濟資料是景氣的領先指標
可是並沒有人會輕易的說,任何一個貨幣對或是商品,是另一個貨幣或是商品的領先指標
因為這個關係總是交替更迭的,而且絕大多數時候都有一個兇猛的第三變數--美元 在從中作用。
確實我自己偶爾也會做一些“唇亡齒寒“或是“補漲行情“的交易
但相關性僅僅只會是n個開倉理由當中,一個影響力比較可有可無的部分。
--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再來討論另一種交易常見的神奇的相關性:
追漲殺跌vs.摸頂猜底
這兩者壓根就是互為對手盤,如果要說相關性的話,理論它們的交易結果該是 “完全負相關” 才對
為什麼,在交易中這兩個用詞,看起來都這麼不靠譜,看起來同時勝率都那麼低
如果兩者都很容易會導致交易中的虧損,也就是說 兩者的交易結果是正相關的
和我第一句話說的兩者之間“完全負相關”的狀態怎麼差異那麼大?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也知道答案了: 第三變因
這個第三變因,我會形容是 “散戶式、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偏偏不巧的,這些無系統,主觀交易的散戶們,最喜歡操作的就是這兩種交易
搭配上小賺就跑虧損死扛解套就跑這些執行策略, 本來就很容易做出虧損的結果。
我們來類比回本篇開頭的例子:
小明心情不好愛吃麥當勞 = 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喜歡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
小明心情不好考試成績也不好 = 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時常導致虧損結果
媽媽: 吃麥當勞會考不好!!! = 分析師: 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都會虧損!!
影響吃麥當勞頻率和考試成績的第三變因 -- 心情不好 = 影響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都會虧損的第三變因--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我個人認為,這兩種交易確實都被一定程度的汙名化了。
當然,這篇絕對不是單純的翻案文學,我也沒有要把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講得很了不起,
畢竟可憐之人往往也必有其可恨之處
追漲殺跌最大的問題來自停損點不好設,盈虧比不合理, 所以才有了孕線優化止損空間,或是各種低買高賣技術的解決方案
摸頂猜底最大的問題則是逆勢交易,如果趨勢有60%延續,30%轉為震盪,10%反轉的話,那麼註定這種交易的難度極高,至少不會是無系統散戶能輕易駕馭的
所以與其說我在幫這兩種交易正名,
還不如說我在強調擺脫 “散戶式、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的重要性!
無系統絕不等於一定會虧損, 可是所有無系統仍能盈利的交易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複製和學習的難度極高 --例如盤感,第六感
所以交易系統的思路還是一個進入門檻較低,對於一般交易者不那麼遙遠,不那麼抽象的交易思路
這系列鼓勵所有的交易朋友都自己統計出自己的:
1.勝率 (盈利筆數 / 總交易筆數)
2.盈虧比 (平均盈利 / 平均虧損)
3. 交易頻率 (總交易筆數)
還記得本系列第一集開宗明義說的,所有虧損交易者的三種可能性吧~?
進而確認自己目前在交易中的狀態以對症下藥,歡迎大家持續的在下方回覆告知不同的交易員畫像
一起來往優化交易系統的道路上前進!!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2)--盈虧比的兩大殺手第一集的反應還不錯
也引起了身邊不少迴響和討論,打鐵趁熱,馬上來連載第二集!
優化交易系統的路上有你有我yo!
第一集最後留下來的問題還有一個更深入的思考
我個人的數學能力實在不足以解決,一樣留給有興趣的朋友來腦力激蕩:
“當天做到n連勝就收工 有沒有可能期望報酬率高過於 做到虧損一次才結束” ?
“若有,求n的值或是n的範圍”
前言結束,馬上來進入第二集的案例吧!!
===================================================================================
案例:
小美是個典型的散戶,基本大家對於一個散戶的想像的特質都可以在她身上略見一二
原本喜歡追漲殺跌,享受著賺快錢的快感,卻時不時發現天花板地板是她的住所
後來聽了別人說這樣很傻 低買高賣才是王道,於是又自作聰明地老是摸頂猜底,被套得不要不要的
入場之後只要小有盈利,小美就會喜滋滋的覺得今天“賺了飯錢”,“賺了衣服錢”,而著急地想要獲利出場
可是如果是虧損的,小美從來不設停損,心裡總想著“只要撐到讓我解套我就出場”
幾年下來累積的虧損數字相當驚人,小美心裡苦,但小美不說。
貪心,恐懼,重倉,隔夜,不停損,鎖倉,鴕鳥心態,追漲殺跌,摸頂猜底,解套就跑,最後怨天尤人
沮喪的小美覺得交易根本就是騙人的,怎麼可能有人能在這個市場賺到錢呢?
在她看到了Trader_Joe_Lee的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她鼓起勇氣面對自己幾年來的交易記錄,一筆一筆地把交易結果輸入到Excel中
想要算出自己的勝率,盈虧比,以及交易頻率。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小美發現自己居然是個勝率80%的交易員,她還覺得有點欣慰,自己沒有想像中做得差嘛!
這幾年來做了好幾百筆交易,交易頻率這一塊也是小美比較有信心的
可是一看盈虧比,是慘不忍睹的0.05:1 賺都小賺,賠就大賠就是在說她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所謂的大數法則從來就不是她的朋友,而是讓她虧損加劇的幫兇....
問題:典型的虧損散戶的畫像當中,基本都是盈虧比這一塊出了問題,什麼行為會最傷害交易的盈虧比,又有什麼對策呢?
---------------------------------------------------------------------
Trader Joe的參考答案:
盈虧比者,平均盈利除以平均虧損 也。 (盈虧比=平均盈利/平均虧損)
所謂的盈虧比兩大殺手,就是 1.不設停損 2. 解套(小賺)就跑
我們一樣用科學一點的方式來對話, 不設停損就是讓你的分母“平均虧損”如無底深淵一樣龐大,等於每一筆交易都是冒著爆倉風險在操作;
總是解套就跑則是讓你的分子“平均盈利”不斷向0靠攏
兩者都可以達到一個共同的效果:就是讓盈虧比的數字變得很小很小很小
偏偏,這就是散戶在交易中最喜歡做的兩件事。
當我們說勝率和盈虧比時常是互相拉扯的時候,小美願意犧牲那麼那麼大的盈虧比,自然可以換到一定程度的勝率
可是這種勝率在交易中可以說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尤其是在杠杆交易的世界裡。
冷靜思考一下:不設停損+解套就跑 這個執行實際在交易的是什麼?
就是“只要不要多在從入場起算的歷史最高點,不要空在歷史最低點,就能盈利。”
大家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幾十億分之一的存在,確實,還真沒那麼容易多在歷史最高點,空在歷史最低點。
這也就成了萬千扛單散戶們的重要救贖和信仰
可是過程中無論是心裡壓力,持倉成本,還有最寶貴的時間成本,以及即便一次一次都被你扛回來了,
依然距離穩定盈利非常遙遠。 還不如上一集的阿明, 40%勝率 2:1盈虧比 一天一筆都可以做到8%的月報酬率。
設停損這種做杠杆交易最基本的思路這篇就不贅述了 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參考這篇: 停損點的幾種設定方法
依照本篇思路,透過設置停損,讓我們的分母平均虧損是個定值(而非潛在的無限大),就可以全心全力的來處理分子了。
解套就跑 或是 沒走出多少空間就著急地推平保
反應在交易記錄上都是一筆一筆+0.50,+2.00,+0.80 這種極低的盈利
透過這種極低的盈利換來的勝率,可以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關鍵點就在“為什麼會想要解套就跑”? 這是人性,是一種壓力的紓解。
可是如果每一筆交易都是算好了可以承受的虧損風險才入場的,一筆交易最差的結果是被停損,而我們處之泰然
那根本就沒有任何必要,透過提前出場去解救一筆“根本還沒打到停損點”的交易。
失敗的交易計畫被停損天經地義,不值得我們拯救
如此一來 如果是成功的交易計畫時,我們也才能保證自己不會半途下車。
=============================================================
我提出的是兩個優化的解決方案:
1. 入場後,如果沒有打到停損點,也還沒走出至少1:1的盈利時--- 不做任何動作
這是是個顯著改善盈虧比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既然開始願意設停損點了,就要設的有價值
可以完全避免掉那些不到1:1的盈利去降低你的平均盈利
(*注:此規則有一例外是“盈虧比保護”)
2. 把“手動全數平倉” 四個字從交易中移除。
一旦手動平倉是一個選項, 它就會像一個惡魔一樣,隨時誘惑著你兌現盈利或是解套就跑
在我一開始學習交易的時候,建立的執行系統裡,從來就沒有手動全數平倉這個選項
當它不是一個選擇的時候,就不會來干擾你的交易執行。
平時有足夠盈利手動減減倉,推推保護 都是好習慣沒有問題,可是永遠讓“尾倉”是因為打了止盈點或是打了保護而出場
有時候還真的就是透過這個尾倉,參與到一些非常完整的大行情!
--
一樣歡迎大家持續提供 以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為基礎的交易員畫像給這個單元哈~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1)--如何在可控的風險下的增加交易頻率?
在交易中,最終虧損的交易者,基本只有三種可能性
1. 勝率不好 2. 盈虧比不好 3. 勝率盈虧比都不好
三者各自有不同的藥方得以對症下藥
偏偏勝率和盈虧比之間往往就是在天平的兩端,因此 “犧牲有限的勝率來換取較好的盈虧比” 以及 “犧牲有限的盈虧比來換取較好的勝率”
還有一個第三變因--交易頻率 確實存在勝率和盈虧比都良好的交易,但出現的並不頻繁,如果非常追求只做兩者都好的交易,那麼犧牲的可能就是交易頻率。
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 這個鐵三角,基本就是驗證一個個交易員盈利能力的關鍵三要素!
這系列來試著開啟一個新的單元,就交易系統的角度,舉幾個典型交易員的案例研討來進行腦力激蕩
嘗試為不同狀態的交易員開出解決的藥方,也歡迎大家可以在回復中提供虧損交易員的畫像,反應良好再考慮後續多出幾集
(其實也覺得這類型的思考,很適合作為面試交易員的考題哈哈)
==========================================================
案例:
阿明是個業餘交易者,在交易市場中載浮載沉好些時日了,他在一次演講中聽到了
“只要堅持每天做1筆交易,每筆用帳戶的2%停損,勝率對一半錯一半50%,但盈虧比要做到2:1,每個月有約20個交易日,如此整個月下來,會有20%的報酬率!” 的邏輯
於是他興奮地開始嘗試執行!
他的交易紀律很好,入場後不到止盈停損從不手動干預,所以確實靠著每一筆設2:1止盈點---做到了2:1的盈虧比
每天他會做很多個交易計畫,但只要有任何一個入場了,就會取消其他交易的掛單---做到了每天一筆的交易頻率 (以下假設每個月有20個交易日)
可是他發現勝率要做到50% 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做了幾個月下來勝率只有40%, 雖然還是小有盈利,但報酬率並沒有達到預期。
但他也很清楚,雖然走到1:1就減倉可以提高勝率,卻會打壞它目前完美維持的2:1盈虧比,所以他不想使用“減倉推保護”的方式去提高勝率。
問題:一個勝率40%,2:1盈虧比,一天1筆交易的交易員,如何在不增加過多風險,不影響交易品質,不影響盈虧比的前提下提高交易頻率,以提高報酬率呢?
(注:此系統20筆交易,2%停損之下月報酬率約8%)
Trader Joe的參考答案:
對阿明而言,他已經有了一個“能夠盈利的交易系統”,但盈利效果不夠理想,自然盡可能的在不打破目前盈利狀況的前提下
透過 “提高交易頻率” 的方式去擴大盈利。
如何提高呢? 如果要求他直接變成一天兩筆甚至更高頻率,等於他每天的帳戶回撤風險瞬間翻倍,並不是非常妥當的解法。
在這個權衡之下倒是有一條還不錯的折中方案,可以在“回撤風險不變”的前提之下,有效的提高交易頻率:
“ 如果一筆交易得以順利止盈,當天可以做下一筆交易,直到有一筆交易被停損為止 ”
在這個邏輯之下,其實也就是“同樣一天最多錯一筆”的前提下,在第一筆交易成功的交易日中,再去開第二筆交易
如果第二筆交易也成功,還可以開到第三筆交易.......以此類推, 直到有一筆交易被停損為止。
這裡也有一個實用的小科學--- 創造長尾的可能性 ,
心裡學中所謂的的熱手效應,指的是“射手連續命中之後的下一次投籃,投中的幾率並不會比較高”,也就是獨立事件的概念。
可是卻從來沒有否認“射手有機會可以一直連續命中”,
你只有開綠燈讓射手去投,才有“連續命中的可能性”,如果你規定他進一球就不能再出手了,這個可能性就永遠是0。
而大數法則的世界裡,哪怕是0.0001%,都是遠遠遠遠大於0的!
在阿明原先的系統裡,一天最多就是答對一筆/答錯一筆
在它加入了這個規則之後, 一天最多還是答錯一筆,而第一筆答對的天數中,可能多數也是止步於對一筆或是兩筆
可是沒有人可以否認,在這個邏輯之下 阿明在有限的風險(最多錯一筆)的前提之下 “創造了一天之內N連勝的可能性”
這個可能性在原來的系統是毋庸置疑的0
在這個改進後的新系統,N=2.3.4.5.6...........oo 都是“有可能”的 ,
就算一個月內每天都直接被停損,最多也只是是錯20筆交易 (原來的系統本來就承擔這個風險,沒有因為加規則而增加風險)
但最多答對的就不只20筆交易,如果可以有幾段不錯的連勝,除了肯定提高了的交易頻率之外,甚至有機會提高勝率!
從統計幾率的角度來說,能提高勝率的可能性絕對不高,但確實存在,
只要靠著連勝讓當月的盈利筆數得以到達 “14以上” 該月份的勝率就會高於40%(因為月虧損筆數最多20筆,而14/34 > 40%)
=============================================================================================
最後留個數學題給有興趣的朋友計算:
原系統一個月(40%勝率,2:1盈虧比,每筆2%停損,20筆交易)的期望報酬率為8%,
加入了新規則(每個交易日做到有一筆被停損為止)後的期望報酬率約為?
--
歡迎大家提供, 以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的為基礎的案例,一起來腦力激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