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 (美元)
(CL原油)創高後回踩,止跌回穩了嗎?各位投資夥伴大家好,今天簡短和大家聊聊輕原油的未來走勢。
☆★☆從周K分析☆★☆
將時間周期拉長可發現,
目前位置觸碰到綠色上升趨勢下緣,
由圖可觀察2018的壓力線為75.28,
第一次(七月初)突破未成功,
第二次(九月底)突破成功後創高,
目前屬於創高後的回踩且接近壓力線位置,
綜觀上述壓力轉支撐形成有利的支撐型態。
☆★☆從小時框分析☆★☆
就技術型態而言,KD及MACD都屬於低檔位置,
從Fabonacci pivot 接觸到S3屬於強力支撐位置,
此外Fabonacci回撤觀察,
創高後目前回測深度約為0.382,屬於多方正常回測深度。
短線跌幅滿足。
綜觀長短時框分析,回測深度合理且踩上升趨勢線,搭配週K支撐線。
短線跌幅滿足,多方蓄勢待發。
(Nasdaq)向上空間有限,短線轉趨保守!?各位投資夥伴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聊Nasdaq的走勢。
首先先恭喜各位投資人,若有抓住這波10/13起漲的一波漲勢,
也有約莫1600點,11.3%左右的利潤。
身為趨勢交易者也必須了解趨勢的強弱變化,
▲△日K時框分析△▲
就趨勢而言5/10/20/60/120EMA屬於強勢多頭排列
現階段不會去預測趨勢是否反轉
但就KD及MACD指標都處於高位,雖不排除有鈍化可能,但短線不宜再進場。
▲△小時時框分析△▲
因為創高後無reference,目前算上檔無壓的狀態,
但就上升通道而言,上緣壓力區約在16500~16600。
綜觀上述所說,目前仍屬強勢上漲態勢,但短線上漲空間有限,
甚至於會開始震盪取得價格共識。短線不宜再進場追高。
上檔壓力16500~16600
如果對於先前分析有興趣也可以參考附檔的幾篇分析文。
(Nasdaq)碰壓震盪,蓄勢待發即將再度創高?各位投資夥伴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Nasdaq的走勢。
上週提到壓力點位,行情碰到壓力價位15417(可參照附檔想法),隨即開始出現震盪走勢。
這樣的行情讓大家擔心是否行情已經結束????
今天就目前線型跟大家分享未來的看法。
★☆就日k時框分析☆★
從KDJ可發現這波漲勢過於迅速,導致KDJ發生乖離,且MACD也是屬於乖離狀態,
目前震盪修正屬於漲勢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也為創高前的醞釀。
★☆就小時框分析☆★
行情屬於箱形震盪區間(黃色區間),震盪區間約為15461~15361
且從Fabonacci回撤發現,0.236點位約為15287(為強勢上漲的回徹滿足點)
另外雖然未來120MA預估會水平延伸,但240MA會持續上升,形成上升趨勢 (藍色虛線)
且最快會於10/27形成交會(約15300)
因此上述無論是震盪區間底部(15361),Fabonacci 0.236回撤(15287)乃至於MA交會點位(15300),都相去不遠
皆屬於支撐點位,且約莫落在15300(可推斷附近為此次震盪區間的支撐底部),
總結:
保守看待,未來觀察行情是否跌破120MA,若跌破則漲勢短期會被破壞,
若沒有則底部觀察15300左右,漲勢最晚10/27會發動。
目標價位:15662(前高)→創高
(Nasdaq)第一目標價已經到,後市如何看待?各位投資夥伴大家好,今天簡短跟大家分享Nasdaq近期的走勢。
自從上周(10/12)漲勢發動至今,Nasdaq已經有約400點漲幅(累計漲幅約2.5%),詳情可參考附檔想法。
順利到達上周提到的第一目標價(15041)。接著分享未來的個人看法
▲△就日K時框分析△▲
碰到第一次大量黑K起跌點位(09/28)後隨即開始震盪,
在此稍作休息屬於上漲段中健康的現象,也是價格取得共識的時間,
由圖表上雙藍線夾擠的區域為健康的震盪區間,
只要不跌破15015(W底頸線位置)都算是多方控盤
▲△就小時框分析△▲
若以Fabonacci pivot觀察,目前也屬於震盪格局,
震盪區間為R1~S1,且S1(15070)似乎有強力支撐,
綜觀上述:
目前密切觀察關鍵點位是否被跌破(15015),否則都屬於多方漲多價格整理時期,
另外從日K觀察,若要突破區間,根據等幅原則,最慢需要再4天的時間才會表態,也可能提早表態。
上檔壓力15417→創高
(Nasdaq)利多型態再現,大暴漲即將出現?各位投資夥伴大家好,許久未跟大家分享投資想法,不過今天想跟大家聊聊Nasdaq最近的走勢
▲△就日K時框分析△▲
★型態學★
第一次落底發生在10/4且出大量,第二次落底則發生在10/12,但下殺明顯低於前次,為空方力竭訊號。
且兩次落底都有守綠色上升趨勢線,即將形成完美的W底,屬於利多訊號。
★技術分析★
就MACD而言目前短線bias已逐漸縮小,且無背離現象。
且目前有守120MA,若持續上漲則會帶領120MA及60MA拐頭向上,扭轉多天的頹勢,屬於利多訊號
▲△就小時框分析△▲
短線已做出三重底型態,且前一小時K棒上漲帶量,屬於強勢突破訊號。
綜觀日K及小時框分析,未來長線看多,上方壓力15041→15417。
DailyFX財經網:美元指數處在長期看跌和短期看漲的矛盾中從月圖看,美元指數在去年11月下破了2011年5月份開始的上行支持線,今年4月份初次確認該支持線已經轉為阻力,而8月份美元指數再次在此受阻回落,對該阻力線的再次確認表明月線級別的看跌前景仍然有效。與此同時,目前100月均線和月圖布林帶中軌也構成上行的阻力。除非未來美元指數錄得上破94的月線,否者無法改變美元指數的長期看跌前景。
不過從日圖看,美元指數要徹底扭轉今年5月份低點開始的這波反彈上漲走勢,可能還需要一個過渡階段,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去年9月份開始的下行壓力線(92.30)和6月28日開始的上行支持線(92.00)目前充當重要支持,短期可能會有反彈修正的空間。如果出現反彈上漲,上方關注93以及93.20等阻力位。
如果後續美元指數日圖跌破92.00-92.30區域支持,那麼月圖展現的看跌前景將得到進一步確認。當然,如果未來美元指數日圖上破94,將意味着月圖指示的看跌前景將面臨破產。
【全球】4/11 - 4/17 行情回顧重點整理
在美國零售銷售表現亮眼之下,上週美股、台股、德股均創下歷史新高,類股呈現全面上漲,區域間先前落後的新興市場(除陸股外)也在原物料價格的支撐下出現較大幅的反彈。
美債殖利率、美元同步走低,顯示通膨擔憂逐步消退,美債平衡通膨率未破 3 月高點,尤其 20 年期長期通膨預期明顯走低。
製造業循環位在高點仍有利於支撐原物料價格及相關板塊在高檔,而長線仍以生產力優勢的股市板塊上方空間較大。
MM 研究員
上週主要發生大事有:4/16 美國零售銷售創新高、4/16 台積電 Q1 法說上調營收與資本支出、10y 美債殖利率一度下破 1.6%、台股德股美股週五收盤創歷史新高。
1. 股市:
全球股市在美國零售銷售表現亮眼之下持續上攻,類股幾乎呈現全面上漲,然板塊表現分歧,防禦性類股如公用事業及醫療保健分別上漲了 3.66% 及 2.88%,而在循環性類股中,原物料受到油價的提振呈現領漲,區域間先前落後的新興市場也出現較大幅的反彈,其中俄羅斯 RTS 上漲接近 6%,陸股則在經濟數據相對暗淡之下,表現依舊落後。
2. 匯市: 美元指數在上週通膨數據公布後一路走低跌破 92 大關,非美貨幣齊漲,原物料貨幣同樣出現較大幅度的升值,俄羅斯盧布上漲 2% 左右、巴西里爾則上漲接近 1.5%。
3. 債市:
債市則同步開始吸引資金回流,上週 30 年期拍賣投標倍數較上月大幅提高,國際間包括中國及日本也開始出現買盤,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上週向下跌破 1.6%,美國投資等級及高收益債券殖利率同步出現下跌,然新興市場債殖利率小幅走高,但幅度不大。
4. 原物料:
原物料市場在油價的影響下全面上漲,伊朗核協談判仍未有解,中東沙特及葉門胡塞的衝突導致地緣政治風險攀升,WTI 及布蘭特原油上週皆上漲 6% 以上,工業金屬及農產品平均漲幅來到 2%,金價在美國通膨數據公布後一度走低,然上週在美國傳出停用強生疫苗以及重啟對俄制裁下出現拉升,漲幅約 2% 。
5. 結論
上週整體行情來看,2 月以來的殖利率風暴正在消退,而市場也逐漸消化對通膨的預期,美元指數及美債殖利率同步走低,油價的走高主要受到地緣政治的短期影響,金價同樣也受到事件影響的短期避險情緒攀升,而非長期通膨的預期,美債平衡通膨率未破 3 月高點,尤其 20 年期長期通膨預期明顯走低。
中長期來說,製造業循環位在高點仍有利於支撐原物料價格及相關板塊在高檔,然在通膨僅為短期走升的狀況下,具有長期生產力優勢的股市板塊上方空間較大,後續重點關注科技相關公司財報公布是否能延續去年以來優於預期的表現。
【美國】聯準會紀要維持寬鬆態度重點整理
本次 3 月會議紀要與利率決策會議未有明顯變化,但可以從委員討論發現 Fed 貨幣寬鬆政策態度,已經從疫情初期的不斷擴大、去年底的危機融通措施到期,轉向到目前的維持寬鬆力道(購債),並開始逐步收回部分工具的階段。
如 M 平方 4 月投資月報 所述,美國經濟 Q2 將受惠製造業補庫存、服務業活動復甦雙動能挹注,並且關鍵的就業市場也將因此快速回溫,雖然這讓 Fed 態度不再這麼寬鬆,但在上半年仍有每月購債支持的情況下,行情仍將跟隨美國經濟基本面發展。
1. 經濟前景
基於疫苗與財政挹注,相較 1 月對經濟前景持更加樂觀的態度,預期今年實質 GDP 將會可觀地成長,而失業率也會顯著下降,並且觀察疫情住院與死亡人數,以及財政力道支持,整體經濟的下行風險下降,但長期實質經濟成長仍需時間,預計實際 GDP 成長會在 2022、2023 年放緩。
2.通膨看法
委員對通膨態度,維持與 3 月會議相同,由於今年生產供應端短缺,造成物價上升,加上油價去年低基期的因素,今年將會有臨時性的通膨出現,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 也將超過 2%,但預期在短期因素消失後,明年通膨就會明顯回落,並到 2023 年才會達到聯準會的 2%目標水準。
3. ON RRP 措施說明
委員考量隔夜利率出現下行壓力,討論增加 ON RRP 每日交易額度,從 300 億美元提高到 800 億美元,由於存準金仍在每月購債支持下增長,同時財政部短期將持續減少現金餘額,並釋放至市場中,這將使通過貨幣市場進行回購的投放量大幅增長,需要將交易額度增加到 800 億美元 / 日,才能讓資金融通方有正常的議價能力,並支持利率下限。
4.購債
維持與 3 月會議看法相同。目前實質經濟成長與委員會的長期目標仍有一段距離,在實現目標之前,必須保持寬鬆貨幣政策,維持當前每月 1200 億購債速度(400 億購買美債、800 億購買 MBS)。
5. 結論
本次 3 月會議紀要與利率決策會議未有明顯變化,但可以從委員討論發現 Fed 貨幣寬鬆政策態度,已經從疫情初期的不斷擴大、去年底的危機融通措施到期,轉向到目前的維持寬鬆力道(購債),並開始逐步收回部分工具的階段。
而隔夜反向附買回(ON RRP)為目前聯邦資金池的利率下限,也是 2008 年金融危機後,Fed 貨幣政策邁入下一階段的早期訊號,當時於 2013 / 9 推出,主要目的在 QE 大幅推高銀行存準金後,捍衛短端利率進一步下行,因此也被視為是短端利率觸底的早期跡象。而觀察本次 ON RRP 交易額度提高到 800 億美元 / 日,雖然部分工作人員首次提到若出現不適當的利率下行,甚至有可能調高 ON RRP 利率,同時調查也顯示市場強烈預期有機會在 6 月會議或之前,見到超額準備金利率和 ON RRP 利率的調整,但是多數委員(Participants broadly supported…)僅支持在交易額度上的增加,尚未討論到利率的調整。
因此我們維持看法,Fed 在表示長期經濟不確定性依舊存在的情況下,將實施每月購債直到雙重使命有實質進展才會改變,不會根據預測進行調整,並且勢必會在調整資產購買前,進行充分溝通。
整體而言,如 M 平方 4 月投資月報 所述,美國經濟 Q2 將受惠製造業補庫存、服務業活動復甦雙動能挹注,並且關鍵的就業市場也將因此快速回溫,雖然這讓 Fed 態度不再這麼寬鬆,但在上半年仍有每月購債支持的情況下,行情仍將跟隨美國經濟基本面發展。
【美國】鮑威爾明確釋放減緩購債前瞻指引重點整理
台灣時間 3 / 25(四)聯準會主席 Powell 接受 NPR 電話訪問,表示隨著經濟逐漸復甦,並朝著聯準會目標有實質進展時,將逐漸減緩購債。
同日公布 3/20 當週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 68.4 萬人(前 77 萬),優於預期值( 73 萬),連續申請也滑落至 387 萬人,就業市場穩健復甦。
如同 快報 所述,我們認為聯準會最快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討論並逐步縮減購債。在疫苗推進復甦下,美國經濟基本面才是股市長線觀察重點,而美元將隨基本面強勁、寬鬆貨幣政策拐點出現,逐步築底回升。
MM 研究員
台灣時間 3 / 25(四)聯準會主席 Powell 於公開採訪中,首次明確提及 減緩購債 ,基本上說法與聲明稿前瞻指引一致,將待經濟數據有實質進展才開始。我們認為上半年聯準會將維持每月購債計畫,並最快於今年年底開始降低購債規模。
同日,美國公布 申請失業金數據 ,初領與連續皆下滑至疫情後低點,顯示隨著疫苗施打覆蓋率提升,民眾紛紛返回工作崗位,企業的勞動需求也保持樂觀情緒。
而昨日參議院亦通過延長 兩個月薪資保障計劃(PPP) ,繼續給予美國經濟復甦上支持,推動就業市場持續好轉。 另外,昨日拜登舉行上任後首次新聞記者會。其中,上調上任 100 天施打目標,預計 4 月底能達到 2 億劑(現約 1.3 億)。照目前每日新增施打 250 萬劑速度來看,4 月底確實能夠達到;倘若保持當前施打速度,群體免疫時程將提前至 6 月底,有望加快經濟復甦腳步。
整體來看,在疫苗推進之下,美國經濟基本面才是股市長線觀察重點, 而美元將隨基本面強勁、寬鬆貨幣政策拐點出現,築底回升。
衰退後的初期緊縮代表的是經濟目標的達成,雖將使得美股短線震盪,但只要經濟好轉趨勢不變,就仍有支撐。直到強勢美元影響到海外經濟體,或是美國經濟放緩,股市才將面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