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還有大災,再跌30%非難事...雙線資本CEO、有「新債王」之稱的 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 3月19日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佈:「我現在沒有做空任何一支美國股票,是很多年來第一次」,原因是「盈利太多,不可能不去收割」。然而,一個多月後的本週一,岡拉克宣佈自己再度做空美股,並警告投資者不要過於樂觀。那麼,吸引他再度出手做空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岡拉克表示,股市可能再度遭遇拋售並重新測試3月低點,他認為投資者對於疫情後的經濟復甦過於樂觀。他表示,任何認為美國將在2020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迅速復甦的經濟學家都可能與美國目前的實際情況脱節。岡拉克昨晚在CNBC的節目中稱:我肯定是屬於那種認為我們尚未走出困境的陣營。我認為(股市)重新測試低點是非常可能的事情。人們不明白超過2600萬人失業帶來的社會不安到底有多嚴重。我們失去了2009年以來創造的每一個崗位。提及就業市場令人不安之後,岡拉克透露自己抓住市場反彈的機會,又開始重新做空股市。岡拉克説:
實際上,我在標普500指數觸及2863點時做空了......我不認為它能達到3000點。我認為股市很容易跌至3月低點或更低,但我現在不像2月時那樣大規模做空。岡拉克向來喜歡批評美聯儲,他週一還表示,由於美聯儲的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受歡迎的企業債券ETF LQD看起來是最被高估的債券資產。
隨着疫情蔓延速度減緩加之在美聯儲史無前例的刺激措施之下,標普500指數已較3月23日的低點2191.86回升30%。對於岡拉克提到的就業市場可能引發的市場影響,這裏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過去五週內美國申請失業救濟的總人數為2645萬,超過了自2009年11月以來新增的2244.2萬個非農就業崗位。也就是説,美國11年來的新增就業在5周內就被「歸零」。這也為5月8日(下週五)即將公佈的非農新增就業數據發出預警訊號。分析師Heidi Chung上週在初請數據公佈後指出:我們繼續預計4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將減少2000萬以上。白宮經濟顧問哈西特(Kevin Hassett)則表示,美國4月失業率可能達到16%甚至更高,他説:「我認為未來幾個月將非常可怕。」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上週五預計,第二季經濟年率將萎縮近40%,預計即使到了明年,平均失業率也將在10%以上。
- Futu
ES1!交易想法
近期反彈或是假象,暴跌將接踵而至...?最近,美股自低點開始反彈,但美國知名基金經理約翰·胡斯曼(John Hussman)警告投資者稱,美股並未見底,未來可能還會有一輪暴跌。基於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的吉恩-保羅·羅德里格(Jean-Paul Rodrigue)博士關於泡沫的理論,胡斯曼在最新一份報告中寫道:「在3月份出現過幾次超賣的情況之後,現在又出現了超買、估值調整走極端及內部因素仍不樂觀三大狀況齊聚的情況。」
1998年至2000年,胡斯曼成立了對衝基金——胡斯曼戰略顧問(Hussman Strategic Advisors),成功預見了互聯網泡沫。之後,他也成功地預見了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包括花旗、美銀、摩根士丹利在內的華爾街大行近日亦紛紛發出警告,美股前兩週的反彈或是不可持續的。此前,一直有人對他的看空觀點感到震驚,並且非常失望他竟然有這樣的認知。對此,他説,「現在的市場狀況讓人想起羅德里格的‘迴歸正常’階段(圖中的右上角)。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懼、認輸、絕望階段還會接踵而至。」胡斯曼指出,2001年5月、2007年12月和2008年5月也出現了類似的泡沫。「事後看來,這三個時點都造成了不幸的後果。」他補充道。
歷史總有相似之處
羅德里格表示,雖然有很多人不願意相信,但是也很難否認,疫情正在戳破泡沫,而且這次將會非常嚴重。正如羅德里格所指出的那樣,「儘管狂熱和泡沫在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但中央銀行提供了太多的信貸,卻還無法或不願停止這一失控的過程,這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羅德里格解釋説,根據對500年經濟史的觀察,泡沫是分階段發展的。「儘管每一種狂熱都明顯不同,但它們總有相似之處。」
資產泡沫是歷史上反覆出現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歷史上具備代表性的泡沫事件有:荷蘭鬱金香泡沫、英國南海泡沫、英國鐵路狂熱、美國咆哮二十年代股市泡沫、日本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美國互聯網泡沫和美國次貸房產泡沫等。這些泡沫都在當時形成了巨大的財富效應,並在泡沫後造成了比較嚴重的衰退,對經濟影響巨大。
- Futu
美股飆漲9%! 報復式反彈終於出現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南草坪舉行記者會。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應對新冠肺炎緊急狀態,聯邦政府將啟動500億美元的緊急資金儲備,用於各州醫療機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同時要求各州儘快建立應對新冠肺炎的應急指揮中心。截至收盤,美國股市三大股指13日大漲逾9%,均創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此外,歐洲三大股指當天全線上漲。 歐洲股市大幅高開後漲幅逐漸收窄,富時100指數、法國CAC40指數和德國DAX指數盤中最高漲幅均超過8%,收盤分別小幅上漲2.46%、1.83%和0.77%。此外,巴西聖保羅IBOVESPA指數大漲13.9%,加拿大標普指數上漲10.84%。
僅15天!美股創史上最快跌入熊市記錄
本週美股三大指數一瀉千里,齊邁入熊市。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自年內最高點的最高跌幅分別達到28.1%、26.9%和26.8%。統計,從大蕭條時期算起,近百年來標普500指數共有16次跌入「技術性熊市」,即指數從高點最大回撤幅度超過20%。本輪熊市中,標普500指數跌入熊市僅用了15個交易日,將過往熊市的崩盤最快速度紀錄提升了一倍。在此之前,標普500指數最快跌入熊市用了30天,這還要追溯到1929年的大蕭條時期和1988年美股受亞洲金融風暴短暫拖累時期。距離當前最近的2000年股災和2008年金融危機中,標普500指數自高點跌入熊市分別用了230個和181個交易日。相比之下,本次股災跳水速度之快頗有「摧枯拉朽」之勢。
創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本週四,美股三大指數單日跌幅均超過9%,創下了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並觸發了本週內的第二次熔斷,也是美股歷史上第三次熔斷。週四標普500指數的單日跌幅排在有記錄以來的第五名,前四名除「黑色星期一」外,均發生在1929年大蕭條時期。道瓊斯工業指數單日跌幅排歷史第六名,前五名分別發生在一戰時期、大蕭條時期和「黑色星期一」。納斯達克指數單日跌幅排在有記錄以來的第三名,前兩名分別發生在「黑色星期一」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工業指數與標普500指數分別狂瀉22.61%和20.47%,當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一」。在此之前,美股在「里根經濟學」的刺激下已走過了5年多的牛市,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超220%。關於當次股災的成因,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論,主要包括:程式交易、股價過高、市場上流動資金不足和羊羣心理。
首次因政治和經濟之外的因素跌入熊市
回顧近百年來標普500指數經歷的16次「技術性熊市」,誘因多為經濟和政治因素。雖然20世紀以來全球曾多次爆發大規模的傳染病,但因公共衞生事件直接導致的股災卻是首次出現。16次美股熊市中,股市跌幅最深的發生在大蕭條時期。1929年9月至1932年6月,標普500指數在長達三年的熊市中累計下跌了86%,財富「灰飛煙滅」。在經過了大蕭條後短暫的幾年經濟復甦後,1937年珍珠港事件致使美股再次陷入熊市,這次熊市持續超5年,歷經1284個交易日,熊市持續時間為美股之最。200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共有4次進入「技術性熊市」。2018年末因國際貿易局勢緊張導致標普500指數最大下跌了20.21%,但股市隨後繼續上揚,快速抹平了跌幅,多數人將其看作是長期牛市中的一個「小插曲」。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7年末次貸危機引發的股災均導致了標普500指數腰斬,股民損失慘重。
- FutuBull
美股受疫情影响淪陷,調整幅度有可能達15%-20%...??全球多國出現新冠肺炎爆發,美國疫情亦恐淪陷,市場恐慌情緒升溫,美股再遭狂沽,道指周四狂瀉逾千點,失守26000關;資金爭相避險,除美債、日圓及比特幣造好外,黃金先升後回軟,其他主要金融資產皆潰不成軍。道指繼本星期連跌3日蒸發2035點,周四低開431點後,最多曾下插1204點,盤中低見25752點;收市仍挫1190點或4.42%,報25766點,單日點數跌幅為歷來最大;中段一度收窄跌幅至只有182點,即市高見26775點。微軟急挫逾7%,蘋果和英特爾都跳水超過6%。標指下滑4.42%,收報2978點,挫穿200天移動平均線,並且與道指同樣只用6個交易日時間,便較高位累計回落超過10%,技術上齊墜調整區。納指都跌4.61%,收報8566點,同樣進入調整區,晶片股超微(AMD)和輝達(Nvidia)分別跌逾7%和5%。
道指創史上最大單日點數跌幅
歐股全面向下,英法德股市跌幅皆逾3%,旅遊休閒股瀉半成,德國正研究推出財政刺激措施。亞股普遍疲弱,日本和南韓股市分別低收2.1%及1.1%。
高盛把今年美企盈利增長預期,由5.2%調低至零增長,並估計美股將較周三收市再跌7%。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羅奇認為,即使疫情結束,以及在6至12個月內開發出疫苗,隔離區及旅遊限制依然存在,相信中國今年起碼有兩季經濟增長缺口,籲投資者勿隨便撈底。
10年期美債息創新低
減息預期令美元受壓,美滙指數尾段跌0.54%,報98.46,創兩周以來最低。歐羅升1.08%,報1.0999美元。市場避險情緒高漲,美國10年期債息下滑,周四首次失守1.25厘,創1.2392厘紀錄低位;金價一度受捧,紐約期金曾漲1.18%,高見1662.5美元,但收市倒跌0.04%,至每盎斯1642.5美元;日圓升0.64%,兌美元報109.71日圓。面對需求前景惡化,紐約期油一度瀉近6%,每桶低見45.88美元,收市仍跌3.4%,報47.09美元;布蘭特期油跌2.3%,收報52.18美元。比特幣再受寵,盤中曾升2.16%,報8977美元。美國商務部公布,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經第二次修訂後按年增長2.1%,與第三季增幅持平。2019年全年GDP增2.3%,是3年來最小。此外,去年12月增長2.9%的耐用品訂單,今年1月跌0.2%,但表現仍勝預期。
- 信報 Feb 28
業績好壞參半 道指漲百點後倒跌收市美股周四先衝高後回軟,開市初段因微軟季度業績勝預期,加上Tesla意外扭虧為盈,道指一度漲97點,即市高見26931點;但其後受累Twitter業績前瞻欠佳,道指即掉頭下滑最多119點,盤中低位觸及26714點;不過,反映科技股表現的納指表現仍然堅挺。
道指收市跌28點或0.11%,報26805點。標指微升0.19%,收報3010點。納指漲0.81%,收報8185點。微軟上季純利按年多21%,至106.8億美元;季內營業額升14%至330.6億美元,純利和營業額均勝預期,股價升約2%。Tesla第三季賺1.43億美元,市場原本預期有虧損,刺激股價飆高逾17%。陶氏上季盈利勝預期,股價飆升4.74%,為升幅最大的道指成分股;3M下滑4.07%,為表現最差的道指成分股。
社交網站Twitter上季營業額按年增8.6%,至8.237億美元,但差過預期的8.76億美元,預測第四季營業額僅達9.4億至10.1億美元,亦低於分析師預期,股價插水20.8%。
美滙指數一度跌0.21%,到美市尾段倒升0.21%,報97.69。日圓反覆回升0.04%,至每美元兌108.65日圓。市場觀望歐盟是否批准英國再押後脫歐,英鎊挫0.5%,報1.2849美元。歐羅受歐羅區採購經理指數遜預期影響,下滑0.23%,至1.1105美元,瑞典12月加息的預期,則局限歐羅跌幅。
金價重上1500關
市場預測聯儲局下周再減息機會大,支持紐約期金收復1500關,收市漲0.6%,報每盎斯1504.7美元。油價好淡爭持,紐約期油先跌後倒升0.5%,收報每桶56.23美元;布蘭特期油升0.8%,收報61.67美元。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9月耐用品訂單整體按月跌1.1%,較預期的0.7%跌幅遜色,且是5月以來最弱。勞工部出爐的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按周減少6000人,至21.2萬人,反映市場人手仍緊絀。- HK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