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巴菲特致股東信全文重點摘要:Prices are sky-high?(以下為快速看過的重點摘要和筆記,原文股東信我放下面,需要的朋友自行取用)
1.長期跑贏大盤才有資格說話
2018年波克夏賬面價值的增幅是0.4%,而S&P500指數的增幅為-4.4%,波克夏跑贏4.8個百分點。
從1964年到2018年:
波克夏收益率1,091,899%,平均年化收益:18.7%
S&P 500收益率15,019%,平均年化收益:9.7%
筆記:
找到好的股票並長期持有,是價值投資者的真理。如果你找不到類似的股票,不妨參考價值投資者開的公司。
2.收購其他公司?"想要"但不"需要"
老巴覺得目前市場上的股票價格還是太貴,作為價值投資者,盲目購買估值過高的股票具有價值破壞性。
2.5 堅持現金儲備原則
現金儲備是投資存活的關鍵,如市場大牛,除非市場大跌,否則不會在加倉,如繼續上行,會考慮停止年終分紅。
筆記:
目前投入美股的資金大概佔總資產的30%,剩下的錢平均分成了36個月來作定投,除了少量自由控管的現金部位,其他一律照表操課、定期投入。
3.誰是接班人,我再想想
稱讚了2018年任命的副總裁Ajit Jain & Greg Abe,表示目前的管離層比他單打獨鬥時好多了,兩位都未公司帶來了很好的文化,但沒有明確指出接班人人選。
筆記:
賽局理論,兩位VP好好努力,天天向上。
4.波克夏重倉名單
美國運通:17.9%
富國銀行:9.8%
美國銀行:9.5%
可口可樂:9.4%
蘋果:5.4%
以市值排序為:蘋果、美國、富國、可口、美國運通
5.2019年,將擴大股票持倉
我和Charlie(查理盟格)不知道接下來市場會怎麼走,我們從來不預測股市,我們只計算股票價格是否合適。
名言佳句:
“Predictions of that sort have never been a part of our activities. Our thinking, rather, is focused on calculating whether a portion of an attractive business is worth more than its market price.”
6.我投資美國77年,你呢?
1942年我用114.75美元買了3張Cities Service的股票,從此成了資本家,好開心。
要是我把這114.75美元投入"沒有手續費用"的S&P 500指數裡,2019年將價值606,811美元,5288倍。
如果是投入100萬美元,將價值5.3B(53億美元)
如果投入了"年管理費1%"的S&P 500指數裡,將只剩2.65B(26.5億美元),
只剩一半。
筆記:
投資的重點在於投入的時間是否夠長,在巴菲特自傳《滾雪球》裡,提到了如何找到一片夠濕的雪、並從夠長的斜坡滾下,是投資人最該想的問題。
什麼叫夠濕的雪?
低廉的管理費、分散投資、動態平衡
如何找到夠長的斜坡?
優質的標的、良好的投資心態、不願再回到山頂的決心、
“人生就像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溼的雪,和一道長長的山坡。如果你裹在正確的雪球裡面,它一定會滾下去。”
借用Liberty Chen在理財讀書會財經分享:
正因為我們誰都不會再回到山頂,而人生就這麼一直滾下去了。為了不要白滾,繼續聽聽這位活了近一世紀的人,他是用什麼姿勢、什麼角度滾的?
7.波克夏年會將於5/4日舉行
我和盟格在過去54年始終熱愛我們的工作,不管未來如何,我們都愛你唷,啾咪。
筆記:
我也愛你(的股票),啾咪。
原文pdf下載
www.berkshirehathaway.com
趨勢分析
技術其實不用多,策略比較重要一、技術其實不用多,策略比較重要
二、學多沒關係,不要被制約就好了
有關注粉絲頁或是週評的夥伴就知道,美加的計畫已經劃定很久
1.破日線趨勢線
2.上升中繼的旗型
這邊有兩個明確的進單位置,這個部分是計劃的前段,然後設定目標
3.通道上緣
4.藍框水平結構
這邊就有明確的盈利點
以上你就會發現,其實你需要的技術一點也不多,策略部分也很簡單,有提供止損位置的再進場
反過來也一樣
1.通道上緣
2.藍框水平結構
四小時有一個明確的回踩提供了進場點
3.通道下緣
4.紅框水平結構
這邊也有一個明確的盈利點
策略的部分則是留意兩個橘框,這個水平位置有可能會迎來震盪,減倉可以增加整體的資金利用率
額外的學習會體現在,細節的處理跟降低心態影響面
要記得
1.當兵覺得壓力大的,通常是體能不好的
2.業務覺得壓力大的,通常是業績不好的
3.下單會飄會盪會亂想的,肯定是練習不夠的
更多即時訊息:https://www.facebook.com/CheckForex
本週週評:https://youtu.be/rdHpAqEOu8E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3)-- 別再誤用相關性了之聊聊第三變因
雖然我沒有每天起床的時候問自己 “你今天比昨天更博學了嗎” (也沒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哈哈哈)
不過隨著交易時間長了
求學時期積累的許多知識儲備 經濟學,心理學,統計學,社會學...等等等都還是不時派上用場
第三變因的概念在相關性的分析上尤為重要
避免的是錯誤的認為相關性=因果關係
簡單舉例,小明每次心情不好就會想要吃麥當勞發洩情緒,而小明只要心情不好,考試成績就會不好,考試成績如果不好,心情就更不好了.....
於是他媽媽發現,小明吃麥當勞的次數和考試的成績呈現 “高度負相關” 的狀況!! 認為是這個飲食習慣干擾了它的學習!!
就禁止了小明繼續吃麥當勞....... 想當然爾,對於考試成績並沒有什麼實質幫助...
因為有個第三變因“ 心情不好 ”,會同時導致小明吃麥當勞的次數上升和考試的成績下降
媽媽卻誤將眼前的相關性誤以為是因果關係, 所以提出了完全沒有幫助的解決方案...
--
在交易中也是一樣,一講到相關性,很多人會想到黃金vs.美日;歐元vs.瑞郎;原油vs.加元;澳元vs.紐元
可是最怕的就是把相關性直接理解成因果關係
試想一個情景,如果某天美日早盤一波拉升大漲,但黃金不動如山的話.....
有的人就會說了: "因為美日漲了,所以黃金肯定要跌"
wait wait wait.....what?
如果美日漲了,且美日和黃金有良好的負相關性的話------ 在美日上漲的同時,黃金“已經”跌了,而絕非看到美日上漲才去做空黃金。
而且同一句話完全可以反過來說 “黃金沒有跌,美日卻漲了,那美日大概率是虛漲” !? 或是“黃金的相對強度很強”
有感覺出哪裡怪怪的了嗎?
邏輯是,如果沒有辦法判定誰是領先指標,誰是因,誰是果,或是有什麼第三變因在影響的相關性,
即使是明顯的高度相關,也並不直接具備 提供多空觀點的能力
只能說具備“相關性套利”的操作空間,也就是做所謂的金銀比這類,直接操作相關性的交易。
而時至今日,我們也許會說某些經濟資料是景氣的領先指標
可是並沒有人會輕易的說,任何一個貨幣對或是商品,是另一個貨幣或是商品的領先指標
因為這個關係總是交替更迭的,而且絕大多數時候都有一個兇猛的第三變數--美元 在從中作用。
確實我自己偶爾也會做一些“唇亡齒寒“或是“補漲行情“的交易
但相關性僅僅只會是n個開倉理由當中,一個影響力比較可有可無的部分。
--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再來討論另一種交易常見的神奇的相關性:
追漲殺跌vs.摸頂猜底
這兩者壓根就是互為對手盤,如果要說相關性的話,理論它們的交易結果該是 “完全負相關” 才對
為什麼,在交易中這兩個用詞,看起來都這麼不靠譜,看起來同時勝率都那麼低
如果兩者都很容易會導致交易中的虧損,也就是說 兩者的交易結果是正相關的
和我第一句話說的兩者之間“完全負相關”的狀態怎麼差異那麼大?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也知道答案了: 第三變因
這個第三變因,我會形容是 “散戶式、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偏偏不巧的,這些無系統,主觀交易的散戶們,最喜歡操作的就是這兩種交易
搭配上小賺就跑虧損死扛解套就跑這些執行策略, 本來就很容易做出虧損的結果。
我們來類比回本篇開頭的例子:
小明心情不好愛吃麥當勞 = 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喜歡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
小明心情不好考試成績也不好 = 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時常導致虧損結果
媽媽: 吃麥當勞會考不好!!! = 分析師: 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都會虧損!!
影響吃麥當勞頻率和考試成績的第三變因 -- 心情不好 = 影響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都會虧損的第三變因--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我個人認為,這兩種交易確實都被一定程度的汙名化了。
當然,這篇絕對不是單純的翻案文學,我也沒有要把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講得很了不起,
畢竟可憐之人往往也必有其可恨之處
追漲殺跌最大的問題來自停損點不好設,盈虧比不合理, 所以才有了孕線優化止損空間,或是各種低買高賣技術的解決方案
摸頂猜底最大的問題則是逆勢交易,如果趨勢有60%延續,30%轉為震盪,10%反轉的話,那麼註定這種交易的難度極高,至少不會是無系統散戶能輕易駕馭的
所以與其說我在幫這兩種交易正名,
還不如說我在強調擺脫 “散戶式、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的重要性!
無系統絕不等於一定會虧損, 可是所有無系統仍能盈利的交易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複製和學習的難度極高 --例如盤感,第六感
所以交易系統的思路還是一個進入門檻較低,對於一般交易者不那麼遙遠,不那麼抽象的交易思路
這系列鼓勵所有的交易朋友都自己統計出自己的:
1.勝率 (盈利筆數 / 總交易筆數)
2.盈虧比 (平均盈利 / 平均虧損)
3. 交易頻率 (總交易筆數)
還記得本系列第一集開宗明義說的,所有虧損交易者的三種可能性吧~?
進而確認自己目前在交易中的狀態以對症下藥,歡迎大家持續的在下方回覆告知不同的交易員畫像
一起來往優化交易系統的道路上前進!!
這壹波跌妳抄了幾次底?留了幾次淚?不管再大的下跌,再好的空头趋势,只要行情稍有停滞迹象,很多人就会急不可耐的进场抄底!
我们思考一下, 一段空头趋势只有一个底,但是可能又十个八个的看起来想底的回调 !一段空头
趋势回调后的做空机会止损往往更小,成功率也更高!
我们再想,一段下跌趋势如果不会调了, 所有人都在做空,那空单还成交得了嘛? 所以看起来像要反转得回调行情,就是为了 吸引资金
去做多的陷阱 , 有人做多空头才能成交 。
就算我们抄底成功了,我们会坚定的持有嘛? 绝大多数人还是一个回调就离场了。大家在用 抄底的巨大风险赚着小波段的利润----太不值 !
希望大家正确看待抄底,正确看待趋势的延续。做更小风险,更高成功率,更高盈亏比的交易!
祝大家交易顺利!
Inside bar party for 國巨!在我去年剛開始用TradingView的時候
發了好幾次inside bar party系列的文
因為單邊行情中 撇除不管set-up直接入場的交易方法不說
Inside bar可以說是可見的交易方法中 最有機會上車的交易之一
我很常說的一句話是
追漲殺跌真正的問題從來就不是誰真的是市場明燈,真的會每次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而是「停損點不好設 / 1:1很難到 / 進而盈虧比不合理」 (如果沒有嚴格執行的概念,有的投資人可能還會有"抱不住單"這種問題吧呃)
否則創新高本身就是上升趨勢最好的確認
作為一個順勢交易者 忙著找機會買進都來不及了 根本一點做空思路都沒有
Inside bar就是其中一個 因為進場方式和停損點明確 所以有效解決了追漲殺跌問題的技術之一
這波被動元件的瘋狂飆漲令人嘆為觀止
身為一個台股出身的交易員 居然時至今日才是我第一次用台股舉例 僅僅作為一個案例分享 完全沒有任何買入賣出建議的意涵yo!
單單討論從3月以來 400-1200的這波上漲
一共出現了5次inside day breakout
5次全部都是可以獲得1st kick並進入trailing 然後就安心地搭上這台瘋狂列車的交易
是令人意外的結果,畢竟inside bar從來不是高勝率的技術~
在純inside bar這種動能交易的世界裡
breakout發生在400,600,800,1000,1200甚至是1500還是2000以上並不是這個系統最關心的
關心的只有利用動能獲得1st kick然後trail the others
還是一個參與單邊行情很有趣的技術的哈
關於inside bar的美麗與哀愁
去年八月的非農數據,是我第一次正式以一個講師的身份亮相,當時是我第一次試圖把在T3所使用的Inside bar交易方法,
在比較公開的場合講述出來,當時時間有限,我大約只有不到10分鐘的時間,要馬上讓聽眾進入一個,
等待非農之後,可以用inside bar的思考邏輯理解行情的狀態。
於是我也只能快快的把資料之後等待突破方向的思路講完,
然後數據一出,當時是5分鐘給了一個不是特別有力的inside bar上破,不到1:1就回頭下破停損;
而後來的15分鐘inside bar,則走了一段非常完整的下跌;
當天事後我其實情緒是比較低落的,因為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沒有太多的強調它的風險,
直到後來線上下沙龍第一次完整的講inside bar的PTT,
也算是正式為近一年來,inside bar交易方法逐漸越來越多人認識的道路,正式揭開了序幕。
傳統K線形態早就有inside bar的存在,不過具體把它變成一套交易系統,
T3用的這一套加上我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嘗試各種優化,基本才是大家常聽到的我們講的版本。
從一開始每次要講的時候都還需要再解釋一次,到越來越多朋友可以理解這個運作邏輯
到開始有完全不認識的粉絲或同學也在談論著inside bar交易,慢慢的好像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了。
可是最終回到這個交易技術,它是一個華爾街的短線交易員所使用的,
非常激進的交易技術,機構交易員享有的優勢例如低交易成本,極少的滑點等等優點並不存在於一般的散戶投資者中,
它享有高盈虧比,交易機會頻繁這些優點的同時,勝率始終是屬於比較偏低的,被頻繁停損,以及產生龐大的交易成本等缺點。
在交易系統的世界裡,inside bar是非常容易識別的,哪怕一個剛學K線的小白都可以立刻看懂甚至復盤,
可是要把inside bar做到能夠穩定盈利,除了需要非常多的練習,優化,嚴格執行能力之外,
心態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因為被頻繁停損完全就是家常便飯。
它並不是一個,知道了inside bar上破做多inside bar下破做空以後,
就立刻拿到實盤交易去用會能馬上投身穩定盈利行列的交易技術,
更多是屬於高風險高報酬,在交易技術的光譜當中,屬於最激進的類型的。
如果害怕被頻繁停損,不適合做inside bar;
如果不懂動能交易的本質,不適合做inside bar;
如果沒有嚴格執行的系統,技術和觀念,不適合做inside bar;
如果只習慣低買高賣的交易思維的話,不適合做inside bar,
如果以為inside bar就只是哪邊破做哪邊那麼簡單,更是不適合做inside bar。
成功的inside bar交易需要很多系統化的交易規則和篩選方式,
包括透過趨勢,諧波形態,黃金分割,機構訂單原理甚至均線的配合等等疊加,
都是可以篩選出更值得操作的inside bar的方法。越是看似簡單的交易方法,要能夠實用,往往就需要越嚴格的定義和規則。
不需要因為學習了inside bar就想一招吃遍天下當成交易的萬靈丹,
而是可以在充分理解之後,嘗試把它加入自己的交易系統當中,
專門處理單邊行情,動能非常強勁的趨勢行情,以及需要等待信號入場的輔助入場工具等等,
在搭配“1:1半倉”以及“盈虧比保護”去改善低勝率缺點的前提之下,再去討論享受它給予的優渥盈虧比。
在充分理解它的邏輯和遊戲規則之後,inside bar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交易方法的,
但比無知更可怕的事情是一知半解,所以如果不能確保自己有很充分的理解,
或是已經具備能夠利用inside bar盈利的能力之前,完全不建議輕易的使用它去操作你的實盤交易,還是非常值得各位投資人以及交易員留意的!
小小心得分享,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