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圖表上立即找到K線形態我們建立了這張Apple圖表,以展示我們對K線形態所做的更新。這是一種自動搜索特定K線形態的新方法,簡單、快捷。一鍵即可找到幾乎所有的K線形態,從看跌吞噬形態到射擊之星。
首先,打開 指標&策略 選單。然後點擊K線形態頁籤,選擇所需的形態。如果系統自動檢測到形態,圖表上會出現一個特殊標籤:藍色代表看漲,紅色代表看跌,或者灰色代表看漲和看跌信號(中立)。將鼠標懸停在標籤上,可以了解該K線形態的更多資訊。
我們在此範例中建立的圖表顯示了6月初以來Apple的股價波動。其中顯示了用紅色和灰色標籤標註的看跌吞噬形態和十字星。年初至今,蘋果股價上漲了50%以上,但是最近發生了一次巨大的看跌吞噬燭線。我們用箭頭突出顯示了圖表上的該區域。自那支燭線形成以來,蘋果股價下跌了約15%,這是一個潛在的看跌信號,市場情緒和價格行為迅速轉為下行。但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每一個看跌吞噬燭線都會導致長期拋售。實際上,在另外三個場合,蘋果公司設法擺脫了這些燭線。這次的結果不一樣嗎?時間會證明一切。
我們還可以透過建立快訊來追踪蘋果以及該燭線在一段時間內如何對其產生影響。沒錯 – 我們的K線形態與快訊系統一起工作。因此,如果您希望每次圖表上出現K線形態時都收到通知,則可以為此建立快訊並將其發送到手機、電腦、或電子郵件。
我們也一直在聽取您的反饋。從今天開始,我們在K線形態選單裡增加了17個全新的指標:
• 烏雲蓋頂和刺穿 (Dark Cloud Cover and Piercing);
• 十字晨星和十字暮星 (Morning Doji Star and Evening Doji Star);
• 十字孕線 (Harami Cross (Bearish and Bullish));
• 平頭形態 (Tweezer Bottom and Tweezer Top);
• 上升三法與下降三法 (Rising Three Methods and Falling Three Methods);
• 上升窗口與下降窗口 (Rising Window and Falling Window);
• 好友反攻 (On Neck);
• 上肩帶缺口與下肩帶缺口 (Upside Tasuki Gap and Downside Tasuki Gap);
• 十字星 (Doji Star (Bullish and Bearish))。
所有這些指標均使用我們的官方腳本語言Pine編寫。如果您想更加瞭解我們的演算法,或甚至想自行配置並自訂其演算法以匹配您的特定偏好,請轉到指標的源代碼並在那裡進行修改。
我們希望您喜歡有關K線形態的文字教程。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意見,請在下面給我們留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不吝按讚。
趨勢分析
EURUSD和特斯拉 - 全球最受歡迎的資產今年7月份,EURUSD是最受關注的商品,搜尋次數在全球14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一,是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特斯拉(17)GBPUSD(14)和BTCUSD(13)的八倍。
當然,還有一些針對特定國家/地區的商品:俄羅斯最受歡迎的資產Sberbank,巴西的Ibovespa指數和印度的Nifty 50指數。
正如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特斯拉在美國關注榜上獨占鰲頭(比特幣緊隨其後),但在加拿大、紐西蘭、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沙烏地阿拉伯、甚至在格陵蘭島也廣受歡迎。同時,Apple只有在台灣是最受歡迎的商品。
也許最有趣的是,我們的數據(如您所想,搜尋次數越低代表越不熱門)顯示了,人們最感興趣的資產市場和其所在區域沒有多大關係,例如:
北韓:BTCUSD
梵蒂岡:TRGP
查德:USDJPY
南極洲:TSLA
一如既往,感謝您閱讀並成為TradingView的成員。如有任何疑問,請在下面發表評論。
如何為單一股票建立基本面圖表您可以繪製基本面圖表並執行與其他任何圖表同等的分析水準,包括增加趨勢線、範圍、箭頭、和文字。對於長期投資者或希望深入研究單一公司的人,這可能是增進您處理流程的有效策略。
入門很簡單。您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開您有興趣研究的公司的圖表,在搜尋框中輸入名稱或代碼。接下來,點擊圖表頂部的"財務"按鈕或條形圖示📊。最後,選擇要研究的基本面指標。
現在,您已經為感興趣的公司選擇了一個基本面指標,就可以開始繪圖了。選擇一種繪圖工具,並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與一般價格圖表上相同水平的分析。在此示例中,我們顯示了Microsoft的股價營收比的圖表。該比率表明有多少投資者願意為微軟的收入支付1美元。因此,如果股價營收比為30,則意味著投資者將為每1美元的收入支付30美元。在此圖表上,我們添加了文字並突出顯示了Microsoft估值歷史中的一些有趣時刻。你看到了什麼?
我們希望您喜歡這篇簡文,並希望它可以幫助您開始使用基本面指標和繪圖。另外,對於那些更進階的人,您可以使用基本面數據來建構Pine腳本。
感謝您成為TradingView的一員,我們希望您喜歡這個基本面分析水平。
【黄金】是反转熊,还是回调牛?这周二的贵金属市场,又让我有一丝"活久见"的感叹! 有点乐极生悲,然后又有点蒙圈,各位老铁心里想必也是百转千回,然后问出了和我一样的问题:
黄金现在到底是反转熊,还是回调牛?
回顾一下8/11日-8/12日的行情,12月黄金期价跌幅4.58%,是2013年4月1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白银12月合约暴跌13.8%,是2008年10月以来单日跌幅。第二天一度跌至1862美元,但随后迅速反弹最高到1949美元。
无风不起浪
这番恐慌性抛售,显然市场听到了一些风吹草动。俄罗斯首先发布第一款疫苗,同时美国感染人数增速出现放缓;其次PPI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美国和欧洲的债券收益率均出现大幅上涨,市场避险情绪快速消退,为黄金暴跌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剂。特别是当黄金跌破2000美元整数关口,触发了大量的止损单,加速了黄金的下跌和恐慌情绪的蔓延。
物极必反。此前周图双双出现9连阳,黄金、白银上涨速度过快、幅度过大,市场的情绪变得极端热情,也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稍有风吹草动,投资者及其容易出现恐慌性抛售。有数据可证,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 Gold Shares 提前于8月7日上周五流出3.82亿美元资金,创3月以来最大撤资规模。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美联储趁风起浪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天上涨4.86%,是6月以来最高的涨幅。一般而言,美债收益率的回升意味着避险情绪的消退,利空黄金。但是,这次会不会暗示市场利率预期发生变化?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出现改变吗?
最新讲话表明,美联储将会允许通胀率高于2%的目标。意味着,未来在通胀没有出现起色之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不会出现大幅变化的,至少在9月之前。反过来说,只要未来宽松的基础没有变化,那么金银长期上涨的基础就没有改变。
技术面的多空分界线
黄金最低跌到1862美元左右,也是EMA(50)均线附近, 然后收到明显支撑。如果黄金能够守住1900美元的正数关口,黄金整体上涨的趋势就没有被打破,未来依托50均线,仍然有可能向上突破。反之,短期再次出现大幅下跌,有效跌破1900整数关口,那么黄金上涨的趋势就被完全打破,这一轮黄金牛市将就see you later la。
老董失聯的6452風暴再起,這次會幾根招待?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漲跌停板機制的思考
就是用這個6452當例子的 (詳見下方關聯觀點)
在2018年底一波來了連續14根跌停板
當時我沒記錯的話就是董事長申報賣股
從堂堂台股生技股王股后的地位瞬間蒸發超過80%市值
結果今年風暴再起
董事長失聯、財報可能趕不出來、打入全額交割等等等
已經連續四天都是一字版跌停鎖死了
這次到底會跌停幾根
就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了
截至今天收盤還封了18000多張
不過已經比前兩天的成交量高了不少了
歡迎大家在底下回復
猜猜看要幾根才會打開
如何翻轉圖表按 ALT + I 可以翻轉圖表。如果您使用的是Mac,請按選項 ⌥ + I。此快捷鍵將立即倒置您要查看的圖表。翻轉圖表可以為您提供關於價格和趨勢的獨特不同的觀點。
在這個想法中,我們並排顯示了兩個每日的Amazon圖表。左側的圖表是倒置的Amazon,而右側的圖表是未經任何修改的Amazon。比較這兩個圖表(一個倒置和另一個正常)是一種透視練習。問問自己,您仍然看到同樣的趨勢嗎?還是現在您已經改變了觀點,從而可以輕鬆地看到與以前不同的東西?
這是另一種思考方式:如果您在左側翻轉圖表觀察到像投降式拋售或吸引力下降而想“買入”,則與在右側觀察正常的Amazon圖表想要"賣出"的結論相同。透過翻轉圖表,您可以對趨勢和價格走勢進行測試,這在不確定時特別有用。將圖表上下顛倒,然後再問自己一個問題,以查看是否確認。
我們希望您喜歡這個技巧,並希望能收到反饋、想法、或評論。感謝您成為TradingView的一員!
一目均衡圖看美元指數的交易機會一目均衡圖有時候你會覺得比較亂,那就對了,第一眼看到很亂那就不要去做,亂的時候就是震蕩,N字結構很多,反而適用於諧波形態。有人問,諧波形態少的時候怎麼辦呢?那只能順勢思路了,但是注意思路切換的難點。
美元指數天圖中,加載一目均衡圖,你看現在就信號比較好了。關注兩條線轉換線和基準線。其實就是9週期和26週期的移動平均線,當處於上升雲時,兩條線金叉做多;下降雲時死叉做空。反之平倉。 所以其實一目均衡圖說的是大趨勢下,小型趨勢該怎麼交易。
圖示中的位置就可以開空單,止損放在下跌雲的上方,目標位設置盈虧比1:1以上位置。如果沒有入場,期待下次回撤機會。也就是同樣兩條線死叉,還處於下跌雲的時候。
[技術分析歷史] K線型態的發展歷史與當代相關研究TradingView 技術平台最近改版的新功能,包含以下:
【技術分析】K線型態
【函數】line.get_price()
【樣式】label.style_label_lower_right、label.style_label_left
第一個新增功能是『K線型態』,這應該是大家最容易認識到的功能,K線型態--這是具有歷史淵源的技術分析方法,在台灣的某些自動交易回測平台,也有這個系列的電腦編程,我覺得這是讓TradingView基本功能更加完善的一項更新。因為在技術分析的歷史中,K線型態被視為日本傳統陰陽燭分析法,來源於十八世紀日本江戶時代的稻米市場,由商人『本間宗久』所發明的行情記錄方法。最初,它的功能只是記錄稻米每天的價格,當時,江戶的稻米市場發展出亞洲最早的商品期貨合約,由於當時的稻米價格,對經濟及軍事活動造成很重大的影響力,米商往往會根據稻米的生產,以及市場對稻米的未來期望,而決定是否囤積稻米,所以發展出稻米期貨,當時的期貨到達履約日期,是真的要交割稻米。
由於稻米商業的發達,催生出最早的陰陽燭記錄法,現代炒股票、炒幣的人所講的『K線』其實是『 本間宗久 』所發明的,很可惜的是,這套陰陽燭價格記錄方法,被後人扭曲成預測價格的工具。
當時,日本最有規模的稻米市場,是大阪堂島與江戶藏前兩個地方,由於『本間宗久』在那個年代就掌握了行情記錄工具,再搭配他對於稻米季節性、天候變化的知識,讓他在『米市』不斷賺錢成為富翁,本間宗久在老年的時候,將畢生炒米的知識寫成書籍《本間宗久翁密錄》,我們現在聽到的白三兵(三連陽)、三黑鴨(三連陰)、十字星(Doji)、晨星......等等,就是最早源自於本間宗久的經驗法則,後人再整理的。
不過,陰陽燭的概念,曾經很長時間,僅僅止步於日本。由於他希望《本間宗久翁密錄》只流傳於自己的家族內,所以200年間,陰陽燭記錄法並沒有外傳,並且只在商人的小團體內慢慢發展,最終初步形成一種被人稱為酒田戰法的經驗法則。直到1991年,華爾街分析師史蒂夫.尼森(Steve Nison)在他的著作《日本燭台圖技術》(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ing Techniques)中第一次向華爾街金融投資人介紹日本陰陽燭,當時蔚為風潮,在日本蠟燭圖正式傳入華爾街之前,美國人都是用『Bar』,也就是『美國線』來記錄價格的。
隨後,尼森投入大量的時間,研究與整理日本陰陽燭記錄法的知識,並嘗試開發其它的應用模式。由於第一本書獲得好評,在1994年,尼森陸續出版了其研究"Beyond Candlesticks: New Japanese Charting Techniques Revealed"(1994)、"The Candlestick Course
"(2003)、"Strategies for Profiting with 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s"(2011),將這套日本的傳統行情記錄法,逐漸系統化。
依據史蒂夫.尼森原話表示:
"based on my research, it is unlikely that Homma used candle charts. As will be seen later, when I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the candle charts, it was more likely that candle charts wer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Meiji period in Japan (in the late 1800s)." --大概意思是說,蠟燭圖可能是在明治初期才正式形成的概念,所以尼森也表明了蠟燭圖不是一朝形成的結果,而是宗久的後幾代子孫,慢慢改變而來。因為史蒂夫.尼森對於引進蠟燭圖記錄法的貢獻很多,並且也是第一個引進的人士,因此被稱為現代蠟燭圖技術之父。
另一名傑出的貢獻者,是葛雷.莫里斯(Gregory L. Morris),根據記錄,莫里斯大約在1992年拜訪日本的期貨交易員竹廣引田,從而認識到陰陽燭的概念,後來,莫里斯出版了他的研究"Candlepower: Advanced Candlestick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Filtering Techniques for Trading Stocks and Futures"(1992),寰宇出版社從美國原文書引進翻譯為中文書,書名翻譯作《強力陰陽線》。截止到現在,"Candlepower"已經更新到第三版,第一版是1992年,第二版是1995年,第三版是2006年。雖然莫里斯引進蠟燭圖的腳步只比史蒂夫.尼森慢了一年,遺憾無法成為現代蠟燭圖技術之父,但他也做了許多貢獻。
依據葛雷.莫里斯原話表示,在1987年的大崩盤讓他經歷到人生的重大挫折,所以莫里斯很懊惱,開始尋找基本分析以外的方法,也就是技術分析,但是1970~1980年代,技術分析在華爾街被視為『玄學』,直到現在,或多或少也有投資者這麼認為。曾經有一位基金經理人說:「如果員工偷偷使用技術分析,就要把他開除」--我們會瞭解到,技術分析在當時多麼沒有地位。
1991年,莫里斯和友人,唐.畢斯利(Don Beasley)合作成立PMEM投資顧問公司,目標是提供合理穩定的投資報酬率,並且避免如同『買進-持有策略』(Buy and Hold)一樣發生劇烈波動的盈虧,當時,技術分析受到鄙視,因為對於投顧來說,Buy and Hold策略更簡單,只要專注於選股就好了,不用考慮進出場時機的問題,但是,從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後,愈來愈多投資人,開始注意技術分析的用處。因此,隔年前往日本訪問當地技術,大約三年後,第二版的書裡才歸納明確的辨識方法,使型態排列的判斷不致於模稜兩可,逐漸成為可以被量化的東西。
1995年莫里斯把西方的技術指標,跟型態排列試圖結合在一起,提出「Candlestick Filtering」(翻譯成「訊號準備區」,或「陰陽線過濾」)。事實上,尼森也曾經提出過跟Candlestick Filtering相近的概念,也就是Difference index,台灣翻譯成『差異指數』,其實他們翻譯不太正確,應該翻譯成『乖離率』,在英語裡,"Difference"會被縮寫為"Diff",直接翻會變成差異、差距、差離,而中文的對應單詞,其實是乖離;而Filtering是過濾的意思,在中文的通俗用詞是『濾網』。
"Candlepower"出版後,談論到的K線型態的實際功能,就引起很多人好奇,後來出現幾篇關於研究K線型態功效的論文,企圖證偽蠟燭圖,於是,蠟燭圖的發展,來到了可以被量化證偽的時代了。
時間來到2006年,莫里斯《強力陰陽線》剛剛更新到第三版的同一年,臺大的經濟學研究所一篇論文〈Empirical Study in Techniacl Analysis:Case of K-Line〉企圖評估陰陽線買賣訊號的信賴度,由於目前沒有公認評估標準,因此,那一份研究的評估方法,主要由研究者紀麗文自己建立的標準來評估,名稱是『SORT』(Strength,Oddsatio,AverageReturn,Timing),四個單詞分別指的是趨勢的強度、賠率、平均報酬率與經過時間。
雖然文獻沒有完整討論到關於使用莫里斯結合「Candlestick Filtering」濾網的效果,但是紀麗文統計了「假設投資人在單純使用K線型態下」的結果,文獻研究的市場單純針對台灣股票市場,文獻的結論有三個:
台股走勢遵循隨機漫步,無法預測,實證結果支持「隨機漫步理論」。
無法長期或穩定的擊敗大盤,買賣訊號誤警機率偏高。
推翻陰陽線技術分析之中,關於「期間不能超過10天以上」的說法。
根據台經所文獻的結論,單純的K線型態並不能擊敗市場。那麼,如果陰陽線沒有效用,為什麼兩百年以來要發展它呢?並且投資者依然源源不斷的學習傳統K線排列呢?事實上,這是必然要經過的發展過程,就像是以前我也有說過,交易存在許多方法論,而每一個方法論都是基於一種假設出發的,與科學類似的是,它們都必須可以被證偽,可以被證偽的假設,如果經過實驗陸陸續續呈現支持的結論,那麼才會成為學說。
目前,關於結合西方傳統擺盪系統的K線型態的實際效果,還沒有找到類似的研究結論,或是可能已經存在了,但是我現在還不知道。如果有人知道的話,希望請您可以分享那份文獻的網址。
0517/0518晚間交易回顧,交易思路分享與檢討5/17日晚間八點突破三角區間,並順利突破前高9596點,此時我選擇於9600點上車並將止損設定於起漲點9525點。
在這邊可以看到價格也順利突破9730點,因此我將止盈點位設定在前高9850~9887下車一半倉位,並於季度相同點位(9945點)開剩餘倉位的套保單,並將止損設定為前高10028點。
很幸運的BTC開始進入回測,時間為0518 1:00時我掛了 Fib0.618~Fib0.786 9640 9620 9600三張單,並將止損設定於9525點,止盈設於前高9975點。同時於Fib0.5位置掛單保護盈利,預計將第一張單剩餘倉位平倉,同時將季度空單止盈部分(剩餘部分與新掛的單相同顆樹)並將止損移至開倉位(9945)。
這樣開倉的好處為如果BTC向上衝擊10000點第一張單可以賺得更多,如果BTC進行回測將可以獲得部分空單獲利以及再次上車後因有空單保護,就算向下跌破9525點,季度空單也可打平永續多單的虧損
騰訊(0700.HK)股價與RSI呈頂背馳【每日牧勤market review】
恆指今天市場關注收市後騰訊(0700.HK)公佈業績,所以未見方向,全日微跌65點,收報24180點。小牧維持短期上望25200點的看法,重要支持留意4月22日的低點。騰訊(0700.HK)公佈的業績,首季純利升6%,當中增值服務業務收入按年升27%,網絡遊戲收入增長31%,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升22%,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升32%,均勝預期。圖示騰訊(0700.HK)的日線畫圖及牧勤投資課程所用到的技術指標,從圖中可見股價與RSI呈頂背馳,所以就算看好騰訊(0700.HK),不況等待調整才考慮進場會較安全。為小牧打氣,請記得讚好及追蹤牧勤教育的Facebook專頁,歡迎私訊小牧查詢課程資料。
賺錢的基本要素,除了技術還有良好的心態——送給頻繁爆倉者減半大戲終於落幕了,對於期望落地的人,應該反思一下。減半前的狂熱,一方面是大家對於4年一次大戲的心理預期,但另一方面是否也受到了媒體狂轟濫炸的影響。一個沒有監管的市場,一個唯利是圖的市場,如果你要生存下去,要賺到錢,就要保持獨立思考,要有嚴格的紀律。巴菲特可以做的90多歲,還可以執掌世界最大的投資公司,除了獨到的眼光,還有良好的心態和嚴格的執行力。
我們進入這個市場,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雖然這個邏輯大家都知道,但就是有人在操作的時候,好像忘記了初衷,一味地猛衝猛打,追求刺激。就像這一次行情走勢,雖然我也一再提示,這裏風險加劇,做合約的人應該規避風險,但我們看到還是有很多人爆倉,why?
我想很多人目的是賺錢,但並不知道賺錢的方法。所以請反思,自己是否屬於這種人,如果是,應該放平心態,好好學習,不要以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交易技巧,就認為自己可以賺到錢,那只是賺錢的條件之一。不否認,短線交易,技術很關鍵,但只有技術,沒有好心態,沒有大局觀,一樣會失敗。就像很多足球明星,雖然技術也非常出色,但最終無法帶領球隊奪取冠軍。
關於貪婪和恐懼,我說過很多,這是人性的問題,我們無法戰勝,因為你戰勝了,就是神,而神是無欲無求的。
克服不了貪婪和恐懼,但我們可以儘量地轉化和克制。交易的時候,儘量保持獨立思考,可以讓你不受群體效應的影響。關於群體效應,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這個故事大家也可以上網搜索。網路時代,人們的躁動很大程度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所以保持獨立思考非常困難。但你要想成為那一賺七賠裏面的“一賺”,就必須保持獨立思考。
同時,制定交易紀律,嚴格執行,也是必不可少的,巴菲特可以錯過apple,可以止損航空股,但是在漫長的交易過程中,這些都不算什麼,因為他是最終的贏家。做自己看得懂的行情,賺自己明白的錢,遠比賭對了一次半次更有意義。
這一波行情,我基本面沒有給做多建議,因為從暴跌後的走勢看,並不符合我的交易標準。所以只在途中找到兩三次短線的多頭機會。但我並不會因此而氣餒。首先從大週期看,這裏不過是一次階段行情而已,並不是我們交易生涯的全部。錢有,機會就有。巴菲特可以讓1000多億美元在帳戶睡覺,我們為什麼不能克制自己的交易欲望呢?
雖然按照我的策略交易的讀者,沒有賺到多少錢,但我也沒有讓大家在10000美元豪賭減半,反而是在分時出現頂背離的時候提示了風險。所以在不賠錢的方面,我們做得非常好。當然,人性的弱點決定了,還是有些人關鍵時刻沒有能夠堅持住,最後爆倉了。
我能理解,因為他可以十次中有9次都聽了我的建議,但這9次我可能都沒有說對,所以他就失去了耐心和信任。但我也請這樣的讀者反思,這9次錯誤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你想做多,我沒有給建議,可能你失去了機會,但是否在良好的多頭趨勢中,我提示了做空?如果是下跌趨勢你想做空,我沒有給建議,那我是否讓你做多?所以分析的對錯,好壞,不是說他是否每次都壓對了行情走勢。而是分析的邏輯是否正確,是否可以幫你規避風險。
如果你總是被市場帶著走,總是用3分鐘圖表看行情,總是希望抓住每一個漲跌機會,最終你可能被市場淘汰。
如果你願意放平心態,只做自己看得懂,把握得住的機會,也許你可以笑到最後。
操作建議:短線看,日線macd空頭趨勢,調整開始,目標可能是7600美元附近的cme缺口。
分享自己理解的MACD我看過很多關於macd的書本,不過發現他們都不會把EMA平均線放在一起解說,可能他們覺得太簡單不用説吧!
我對macd的理解是不能只靠所謂的金叉或死叉去評估趨勢,必須配合EMA平均線去一起看,上圖就是比特幣的圖,你會發現有些地方macd死叉但趨勢又是向上。尤其是macd不在0位時,為什麼會有這情況呢!我嘗試解釋一下。
首先趨勢我是有分先後次序的,第一去看的必然是k線,它的反應是最快的,其次是平均線,如果大家打開圖,可以是小時或日線圖,你都會覺得平均線跟著k線走,其理由大家應該明白吧!
而macd是什麼呢,它是用2條EMA的資料去做出來的,算法可上網找到,所以把相同的EMA一起去分析趨勢。
之後再補充一些
[交易計畫] 關於技術分析的方法論:主觀與客觀【前言】
延續上一篇的方法論,技術分析是一個很大的框架,擁有許多不同的類型,舉例有:移動平均線、型態學、趨勢線、技術指標,還有型態學的衍生學派諧波型態等分類,根據金融工程研究學者大衛.艾隆森的解釋,他認為可以根據「主觀」與「客觀」來區分,讓我們看看有什麼差異好了。
【正文】
艾隆森認為,辨別主觀的方式,好比找到兩位分析師,使用同一個方法,去解釋同一張圖的走勢,如果一個分析技術沒有明確定義或嚴格標準,就會導致兩個分析師,最終推導出不同的結果,並且事後還能隨人家解釋,這就屬於主觀;相反的,就是客觀。
在上一個世紀的美國交易圈,還流行過《股市占星學》好長一段時間,您也可以在圖書館查詢到《周易與股市預測》這類的詭異書籍。這些都是典型的玄學代表,過於主觀臆測價格,但因為話題性很高,以前有很多投資人,都相信這些不能證實的方法。
對於實時交易而言,客觀的方法會是比較好的。客觀方法運用市場資料,只要取得收盤價,訊號或預估值就不會模稜兩可。我們可以基於歷史資料做做模擬,或者使用電腦隨機繪製一個市場曲線,來測試我們的系統能不能在隨機生成的市場存活,做為評論客觀方法,或者在多市場測試歷史績效,當然的,歷史不能夠代表未來,不過測試時間拉的愈長遠,對於大多數系統存活率愈低,並且結論愈可靠了,最後可以留下來的那個客觀方法,就是比較值得期待的好方法,這些歷史測試的步驟,叫作「回測」(Backtest)。
在電腦技術發展前,技術分析方法論,很多都是基於「經驗法則」的,從視覺上的觀察開始發展,比如大多的預測,都算是經驗法則,如果一個經驗可以通過嚴格定義,可能會成為科學,很可惜大部分經驗法則,都是有時效性的,只適用於之前的社會環境,一旦環境改變,有些經驗將不再成立,這個道理應用在商業,或許有相似的地方。有的人使用方法a成功,後面的人跟著使用方法a照做,卻不成功,這是因為時效性過了,環境已經變化導致的。
在科學的發展過程,學者會先提一個假說,假說就是一種假設的說法,進一步在這個假設上進行實驗,如果得到嚴格的證實,而且得到好幾次相同的證實,我們就可以說,這項假設,依照現在水準取得的結論是真實的;話題轉移到交易的領域,對於客觀方法,因為可以透過歷史檢定重複驗證、測式那個方法,根據統計的結果,看看它能不能用,有沒有效果,因此可以判斷實用性,或許最後證實方法不能用。回測的優點是,您不一定要實際經歷納些事情,就能知道結果是不是正面,如果結論是失敗的,也可以盡早的檢查是什麼環節導致失敗的。
*要怎麼區分客觀或者主觀呢?*
我們要怎麼區分一套方法,可不可以算是客觀?簡單的標準是,只要可以編寫成為程序腳本,可以使它成為程式化準則、那麼就是客觀方法。如果很難做到,或根本做不到,應該要歸類為主觀方法。
電腦化程序一般會將目前的市場,區分成三種:
多頭(Long)
空頭(Short)
中性(Neutral)
客觀技術分析方法對於多、空判斷標準很固定,只會出現兩個或三個結果,輸出是0或1,主觀技術分析對於的多、空趨勢的評估,比較仰賴於經驗法則,標準不一定固定,可是,偏偏多數散戶投資人很少擁有五、六年以上的交易經驗,常常會落成瞎猜的情況。伴隨著經驗的累積,主觀技術分析的可靠性才會隨著提升。
圖片(1) 客觀技術分析方法的結果只有是與不是,或者符合多,符合空,以及都不符合三個。
圖片(2) 對於主觀與客觀的舉例,從圖片中尋找範例。
*對於各項方法論的區分*
現在,在我的有限的經驗範圍...中,
1)做不到,或很困難的方法:
艾略特波浪理論:大家應該聽過數浪老師
早期江恩理論:已經屬於神祕學的範疇
形態學:因為關係到視覺對圖形的判斷、所以做不到...
2)可以做到客觀化,但是現在無法取得實際成果的方法:
斐波納契:我還無法定義它的判斷標準,面臨困難
循環週期:投資機構應該都有,這是我的技能不夠
趨勢線:可以自動生成,但還沒有能夠實際應用的構想
支撐與阻力:可以自動生成,但還沒有能夠實際應用的構想
傳統陰陽燭:可以客觀化,但已經被國外學者證實沒有用
3)可以做到客觀化的方法:
通道:有許多相關的論文可以閱讀
選股:有許多相關的論文可以閱讀
波動率:我很喜歡使用波動率類型
擺盪器:動能性值的都是擺盪器,舉例:MACD、RSI、ROC
突破系統:順勢交易、雖然突破有很多定義...每個人可能不一樣
移動平均:表示期數N內的平均成本價,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怎麼使用
穆瑞數學:可以被數學計算之後的近代江恩理論
【結論】
客觀不一定比主觀優秀,我們只能說,客觀的方法可以回測好幾次,讓自己知道它能不能使用。如果回測的結果。已經被淘汰了,再檢查過其他因素之後,還是無法通過,那麼一定不能使用。但是,換成通過了所有測試的客觀方法,長期發展會穩定很多。事實上,正是因為有著客觀的定義,才可以去證偽許多看起來客觀,卻沒有太大用途的技術分析,舉例有MACD、KD、RSI短時框背離、平均線(沒有趨勢的時候)、箱型法則、早期江恩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B-Band(正常使用的時候)。針對還無法客觀化的方法,也有投資人可以正確利用,不過...十分強調經驗,投資人不一定會。客觀方法須要基礎的統計學知識,以後還可以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