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交易市場中領到一次次的"三倍券"!?
(圖表排版有點亂掉哈哈 大家自行調整成閱讀舒服的大小)
最近在台灣這個三倍券的話題可以說是炒得沸沸揚揚
看到有人說這根本是跟動森的種錢樹學的也是相當有才哈哈
而其實這個邏輯對於做交易的人來說其實根本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根本就是 2:1盈虧比 的概念呀!!
我知道 我真的知道 其實這是嚴重的偷換概念
自己投入的1000塊錢在三倍券裡還是買得到東西的
但是在交易裡損掉就沒了的
而且交易是大數法則下機率+盈虧比期望值的邏輯
三倍券則是一次性的 肯定可以獲得的振興方案
我知道 我真的知道
本篇其實也就是借題發揮下
搭這個"三倍券"的順風車帶大家瞭解一下一個入門級的交易員的努力目標
其實就是想辦法用可以承受的風險
在市場中創造一次次的三倍券呀!!
只要長期下來可以做到大於33%勝率 這個邏輯就是完全足以盈利的
例如40%勝率絕對不是甚麼好高騖遠天方夜譚的目標 甚至很多人還會覺得很低!
但卻完全足以建立一個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 (如圖上所示!!
當然 這當中真正的核心還是來自於一個具有一致性 可以在入場前找好停損點
且足以至少在一天找到一個交易計畫的交易邏輯
這篇也可以理解為所有技術分析門派的一個產出標準
看官們也不妨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目前的交易方法和交易狀態
是不是足以做到這個40%勝率 + 2:1盈虧比的解決方案的!!!
Tradingsystem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11)--模棱兩可皆不可,似是而非是為非
其實交易中的這些話題,一個不小心就會變成很多人都聊過的老生常談,
這系列優化診斷室的每一集,也算是我絞盡腦汁,從平時交易中或是交流中獲得的靈感,
也希望是有帶領每一位讀者從中有開啟一些思考,而不只是覺得又是另一篇老生常談,
如果覺得這系列文章有説明到你的朋友也歡迎多多幫我分享囉!
當然看到很多網路上直接聲稱是原創的直接盜用,我也是有點啼笑皆非,
一方面當然不爽,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對方對我的原創內容有一定程度的肯定吧!
這系列文章的最終目的,都是在於協助各位朋友打造一套完整的交易規則、一套可以讓你非常清楚,
在每一個時間節點應該有什麼思路、應該做什麼操作的指南、平心而論,
這些文章並非非常核心的內容,更像是衛星的概念,
一篇篇就是用來針對規則設計中的某些欄目和狀況去逐一擊破,
可以解決的狀況越多,那麼無法解決的狀況就越少。
而關於規則的制定,我的建議就是如同標題的思路: 模棱兩可皆不可,似是而非是為非
絕大多數的規則都需要定義非常嚴謹的語言,
這個嚴謹就是盡可能不允許任何的灰色地帶,模棱兩可的語言就直接理解為不可以;
似是而非的概念也直接當做無資訊。以下我就來羅列幾個在交易規則中,
應該被完全“屏蔽”的字眼或是概念,以求再協助大家瓦解一些灰色地帶的狀況。
1. 概率詞
“大概或許可能是 不過恐怕不見得
雖然大家這麼說 可是我想不一定”
這些概率副詞,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容易造成溝通上的不效率了,更何況是在交易上!
當中最被濫用的就是“可能”, 因為只要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全部都在“可能”的服務範圍,但市場走勢本來就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
這會讓所有以“可能”支撐的語言都變成沒有實質信息量的文字,
把“可能” 替換成 “可能不會” 基本都是成立的。
“行情在這裡可能有所反彈” = “行情在這裡可能不會有所反彈”
“這筆交易有被止損的可能” = “這筆交易有不被止損的可能”
“有可能一根大陽線拉上去” = “有可能不會一根大陽線拉上去”
這種語句是很多只分析、不交易的人的最愛,
因為 它是大絕、是萬用解、是有退路、不會被打臉的 。 (被打臉就說一句 “我只是說有可能而已” 就好了 = =)
但這些語句如果在我們的分析邏輯或是規則裡,就是非常典型的模棱兩可、沒有資訊。
我們當然知道市場上存在這些可能性,但是更重要的是
,面對不同可能性時的應對方案,而不是主觀去判定走哪一種可能性的概率最大!
2. 他人思路
這個市場特別喜歡造神,某種程度還變成了一種恐怖的供需平衡。
迷惘的散戶期待遇到大神、許多期待被追捧或是從而牟利的人們,就自己當起了大神。
可是現實是,迷惘的散戶一直重複著尋找大神的過程,一個不行找下一個、
而多數並非真的是大神的個人,也反復的被發現根本不存在什麼大神的神跡。
如果做交易真的有一個最高指導原則,那絕對會是自己消化、總結之後定義的規則。
而別人的思路、觀點、別人的指指點點,往往都會影響人們執行自己定好的規則。
除非對方使用你自己規則、或是交易系統內有定義的語言在提醒你
否則一個好的交易員,根本就不會、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任何說法去影響自己的交易執行。
這也是為什麼我通常在被問到任何一個品種怎麼看的時候,
我的反射動作絕對會是先問對方 “是有持倉還是只是單純想問我的觀點” ,
因為如果有持倉的話,決定你出場與否的絕對不該是我這麼一個“別人”,而是你的規則呀!
還有一種典型的他人思路是將 “散戶觀點作為反向指標” ,
比如看到一片看多就認為空、看到一片看空就認為多。
這也是在交易規則的世界裡瑕疵過大的邏輯,
你不知道你調查的樣本到底有多散戶,你也很容易遇到A散戶看空 讓你覺得看多以後,
馬上又遇到另一個看多的B散戶,導致你又得把多單平倉,這個過程也是令人比較難以理解的。
我對散戶觀點的核心思路是“完全影響不了市場”,使用這種“認為散戶是反指標”的邏輯,
一定要建立在特定的已經被證明具有反指標能力的樣本上,
而不是隨便問個人就和他反著來。
3. 情緒/感覺
是人就有情感,而在交易中常常是扣分項,在定義交易規則的時候,
大家都知道情緒很難定義,但是真的有嘗試把這件事考慮進規則的人卻是少數。
(於是就變成一種老是容易允許自己的情緒去違反規則的窘境)
處理情緒的最佳解不見得會是要把自己當成沒有感情的殺手或荷官,
因為那不現實、對多數人而言不可能,所以會導致一個個人說著 “道理我都知道,但就是管不住手”。
在這系列的優化診斷室當中,
第八集的“ 最差的情況 ”就是為了解決這件事,畢竟絕大多數的情緒,都是源於沒有預先想好“最差的情況”;
讓情緒影響越低越好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除了總是創造可以接受的最差的情況以外,
還有一種做法就是 給自己的情緒一個透氣的出口, 比如說,10%的倉位。
一筆交易入場了之後,保留最多1/10的倉位可以讓自己隨時因為感覺或情緒去決定他們的出場,
一來可以讓情緒和感覺有一個發洩的出口,二來即使你的感覺非常不OK,
最多也只會影響你10%的倉位,大部隊還是得嚴格照著出場規則來,
也會更加心甘情願和義無反顧;
當然,不排除確實有人的盤感特別准,透過這種方式做一段時間,如果你發現你的情感或是直覺有的思路,
基本上都是正確的的話,那確實也可以嘗試給與超過10%的空間去操作,
在規則的世界裡,只要可以確保執行得了的,都是可以定義的,
交易本身就是一個在和不確定性和風險相處的學問,
交易員在做的事情是,在不確定的市場中,找尋確定知道該如何執行的交易計畫,
而本篇提及 概率副詞、他人觀點以及情緒 ,實際影響的就是一次次的交易思路和交易執行。
定義規則的時候務求嚴謹、明確、可執行,那些至於那些模糊的概念的語言、就切記今天這一集的標題囉:
模棱兩可皆不可,似是而非是為非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10)--哪來這麼多例外!?各位朋友大家好,本系列來到了第十集,也算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和大家講個小小的好消息,這系列已經去申請了版權,也許未來還有機會出版!
也在此再度嚴正的譴責所有未經同意轉載轉發甚至是聲稱為原創的惡徒!
無論是有持續在追本系列,或是熟知交易系統思路的朋友,大概可以瞭解到所有關於交易的事都是關於“規則”和“定義”的事,
符合規則、符合定義的事情就可以做、不符合的就不能做,
而在交易中正是一個,從打開盤面的第一秒,到最終交易出場交易結束的過程當中,
“每一個動作都可以定義”的生意,
所以說白了,與其說交易員的工作是賺錢,
還不如說交易員是 一群不斷找尋符合定義的交易、不斷優化自己交易系統、將規則定義得愈發嚴謹 的工作者。
想通了這個點,就可以想明白Derrick所說的:
“Your business is not about making money, but about putting the risk in trades which are worth the risk.”
(你們交易員的工作不是要賺錢,而是要把風險投入到值得冒險的交易裡!)
因為是否賺錢是結果論,那從來不是一個尊重市場的人能輕易斷言的結果。
我們能做的只有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可能做對的事,
這也是Jack所說的: “Focus on doing the right thing; the result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只要你專注於做正確的事,“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個東西卻總是想魔鬼一樣誘惑著每一個交易員去做出不正確的事、或是將風險投入不值得冒險的交易,
那就是本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 -例外 。
我們先來看看以下4個例子吧!
==============================================================
1. 你明明設好了要在走到1:1時減倉一半,但到位的時候心裡又覺得“現在走得那麼好,不需要減倉,這次就當例外吧”!
2. 你設置好的入場規則是需要等待特定的信號入場的,但真正到位時卻只是看到一點點上影線,還沒有收出信號就做進去了;
3. 例如你定了規則說數據公佈之前不開倉交易,但某品種在數據前2小時打入你等了大半個月的點位,你還是決定入場;
4. 例如你的規則是日圖上升趨勢就只找機會做多,但是上升趨勢走入了一個看空的諧波形態時你又決定嘗試空單…..
等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的交易當中會讓人動搖的例外,
相信曾經和規則相處過的交易者也不會太陌生。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例外未必是不好的,有許多的例外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才能使你的交易規則更加周延;
可是,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在認為這次是例外而選擇打破規則,
那你的規則根本就就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了對吧?
所以處理例外的最佳思路就是: 把確實重要的例外寫進規則裡,讓它不再是例外。
當一個例外,被寫進了規則之中,它就不再是例外,而是規則。
正如同唐三藏說的:當一個妖,有了仁慈的心,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
而那些完全沒有辦法被寫進規則內的例外,就可以直接視為無效的資訊,不需要因為它影響你一絲一毫的思路。
我們回頭來看前面舉的4個例子,是否容易順利的定義進規則之中,讓它可以華麗轉身成為一個規則,而不再是例外呢?
1. 你明明設好了要在走到1:1時減倉一半,但到位的時候心裡又覺得“現在走得那麼好,不需要減倉,這次就當例外吧”!
這裡困難的地方在於要如何定義“走得好不好”,而絕大多數時候可以讓你拿到第一目標的那些當下,看起來都走得挺好的!
除非你可以明確的定義“那些情況應該減倉”、“那些情況可以不減”,否則在這個例子裡,沒有辦法定義進規則的話,
那根本就不應該被當前的走勢影響你的規則,還是應該照著規則去在到達1:1時減倉一半。
Joe’s Answer: 不值得寫進規則
2. 你設置好的入場規則是需要等待特定的信號入場的,但真正到位時卻只是看到一點點上影線,還沒有收出信號就做進去了;
關於信號是一件完全可以被妥善定義的事,包括時間級別、具體要等待的信號形態、以及更具體的入場方式等等等,完全都可以定義到沒有任何灰色地帶的;
如果你要因為“一點點上影線就入場”,你就得定義要看什麼級別、出現多長的上影線才可以入場,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還不如直接回到既定的有完整定義的信號包括Pin Bar、孕線、吞沒等等,而完全不需要將這種不穩定的主觀判斷視為例外。
Joe’s Answer: 不值得寫進規則
3. 例如你定了規則說數據公佈之前不開倉交易,但某品種在數據前2小時打入你等了大半個月的點位,你還是決定入場;
我一直都很建議要有這條數據之前不開倉交易的規則,
理由是數據公佈當下的上下動能會使得數據前入場的交易處在一個不公平的賽局(做多做空都容易被第一時間掃掉)
更具體可以定義到“數據之前多長時間”不開倉交易,我個人是定義1小時。
所以其實這一題是值得寫進規則的,畢竟數據前不入場也不能無限上綱到一整天都不做交易,那麼你就可以把規則的語言這樣整理:
Joe’s Answer: 值得寫進規則--
“數據前一小時內不開倉操作交易,距離數據公佈超過一小時者則不受此規則影響。”
4. 例如你的規則是日圖上升趨勢就只找機會做多,但是上升趨勢走入了一個看空的諧波形態時你又決定嘗試空單…..
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我的系統所定義的例外。稍微熟知我的交易思路的朋友應該會知道我是一個死忠的日圖順勢交易者,
我的規則確實包含這條日圖上升趨勢就是多頭思路;
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遇到日圖看空諧波形態的入場,我會願意視為這條規則的例外,進而暫緩多頭思路甚至做一些日內的空單
因為純順勢交易解決不了“順勢操作到什麼時候為止”這個問題,
而包括諧波或是供給需求就可以提供這個問題的答案,那麼我就會願意將其視為我規則的例外。
Joe’s Answer: 值得寫進規則--
“日圖上升趨勢只找機會做多,但若是打入看空諧波形態的入場位則暫緩多頭思路”
這四個例子僅僅是滄海一粟,市場上還有無數的誘因和他人觀點會讓你遇到千千萬萬去決定“這次是否視為例外”的判斷,
例外越多,你的交易系統就越不穩定、你的交易系統越不穩定,你所取得的勝率和盈虧比的資料就越沒有意義,也就和優化交易系統的這個核心願望背道而馳!
而我的建議就是,只有你願意在未來每一筆交易都視為例外的例外,才值得寫進規則裡;
否則,就回到標題的那句靈魂拷問了:
“哪來這麼多例外!?”
我在T3的日子(6)--那些Joe反應得比即時快訊還要快的日子
停刊了一段時間的我在T3的日子復更拉~
我可以開始理解富堅的心情了........XD
===============================================
前幾個禮拜,有個前T3的同事帶著他的老婆來上海找我吃飯,他和他老婆介紹我的方式是:
“This is Joe, he’s a legend!” (這位是Joe, 他可是個傳奇人物!)
雖然當然是有場面話,就像早餐店老闆娘叫帥哥一樣的成分,
不過之所以當時交易室會對我有這樣子的評價,很大程度就來自於今天這篇文章要聊到的內容— 那些聽我的Call out比聽機構的即時快訊還要快的日子 。
前面幾集有聊到,我們有很大程度的交易是動能交易,動能交易需要什麼?
自然就是豐沛的動能了!
在市場剛剛開盤的一小時內,也就是9:30-10:30之間,
往往是一整天動能最強烈的時候,有許多的交易也是在這個時間點就入場了, 可是,10:30以後呢?
美股的其中一大特色就是沒有漲跌停板,所以如果盤中出現了一些關於個股重大消息面的消息,
那行情會瞬間用非常瘋狂的速度飆漲或暴跌,在K線圖上會看到蠟燭圖的實體和影線極速的在伸縮和變色;
在Level 2 的報價上則會看到成交資訊不斷快速更新,實實在在的體現了: “現在全部交易員都在關注這支股票”。
這種交易非常刺激、有趣,也可以說是熱愛風險的交易員,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在比手速的狀態,
而且通常都是在看到這類瘋狂波動的幾分鐘之後,公司的新聞廣播、電視上的CNBC、或是各大財經網站才會開始有消息面的消息出籠,
所以我們往往都是先做完了一波交易,才去關注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但問題來了?
美股幾千家上市公司,要怎麼第一時間知道哪家公司正在有瘋狂的波動呢?
很多人總是煞有其事的認為,機構會有第一手的小道消息,這件事至少在T3是不存在的。
基本在這種波動出現的時候,
T3的交易員其實不會比一般路人要多知道些什麼“小道消息”,靠的僅僅就是交易員的反應能力以及收集資訊的能力。
而這個故事,要從頭說起。
我在T3實盤交易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加州銀行BANC財報舞弊的事件,
當天參與到了一天之內從16塊跌到11塊的非常大的行情,於是我就對那位Call out這個Trade的同事詢問:“是怎麼在第一時間發現它的波動的?”
後來才發現,並不是什麼小道消息,而是非常簡單的 “警報功能”(Ticker Alert) ,
這個警報功能可以設置通知當天盤面上創出新高和新低的個股,
絕大多數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如果,開始有這種新聞事件出現的時候,就會出現被同一只個股“刷屏”的狀態。
從那一天開始,只要在每天的10:30之後,我就會持續的對這個Ticker Alert 保持高度的專注,
別的交易員可能只是偶爾看一下,我則是把它放在我的盤面最顯眼的地方,
一旦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立刻去關注,一整天下來,往往都可以挖到1-2個有新聞事件,巨幅波動的個股。
而每當我發現,就會第一時間最大聲的和所有交易室的同事高喊 “Check XXX”,
而往往都會是在我登高一呼之後,過了大約3-5分鐘,才會聽到公司的即時新聞廣播講到這只個股發生什麼事件,慢慢的也養成了,
只要大家聽到Joe Call out,就會全部人一起緊盯那只新聞個股各顯身手的習慣,
也是一段非常非常有趣的交易日子。
新聞交易哪怕對於華爾街的交易員而言,都是屬於非常高風險高報酬的交易類別,
這個過程當中有過我一做空就瞬間暴跌10美金的風光,
也有遇過因為我的Call out讓老闆Derrick空了進去,結果幾秒之後該股票宣佈暫停交易,
15分鐘後回復交易跳空高開,讓老闆大虧一把的事件。
在T3時,孕線也好,交易執行也好,這些今時今日我會覺得是我主要比較擅長的部分,
基本是每一個交易員最基礎的基本功;而真的讓我在這群交易員當中顯得特別的很大程度就是發現機會的能力這一塊,
這如同賣油翁所說的“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9)--比重倉,隔夜,不停損還要可怕的事情是?各位TV上的朋友大家好,這系列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第九集了。
無論是任何一個階段的交易者,
我相信這系列文章都還是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啟發和思考。
每篇文章未必是巨細靡遺的把一個觀念講到非常透徹而深入,
畢竟要做到那樣可能是要出書了,
但至少至少,可以起到一個“ 抛磚引玉 ”的效果,
在這些磚頭的基礎上,
無論是因為認同而有的更深入的思考,甚至是因為不認同而更強化自己本來的認知,
在交易系統的世界裡,都是好事來的!
而今天的第九集,屬於比較深入的一集,其實 不太建議初學者閱讀 ,因為很容易誤會我要表達的結論;
但如果已經自認非常具備交易系統素養的交易者的話,不妨一起來思考一下!
Let's go!
=====================================================================
基於最近行情非常非常精彩,我想要再來深入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整個六月黃金1000點的行情,如果有人重倉、隔夜、不止損,搭配創新高就追漲的標準散戶操作,這個交易者此時此刻的狀態是…?”
是不是賺翻了? .
但大家過去一個月,自己或是身邊喜歡 追漲、重倉、隔夜、不設停損 的交易者,表現如何呢?
我們姑且不論 這年頭喜歡摸頂猜底的散戶可能都比喜歡追漲殺跌的散戶多 這件事,
實際上,重倉,隔夜,不設停損這個爆倉三寶,如果我們將其稍微優化一點點,它依然會是一個風險非常大的操作沒錯,
可是承擔了那麼大的風險,
相對應的,潛在的盈利能力也非常高,翻倉是分分鐘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它會讓那麼多初入市場的散戶著迷,再深受其害。
不過過去一個月,如果這樣交易黃金,重倉不設停損的一直做多,不應該能賺的盆滿缽滿的嗎!?
所以真正導致重倉隔夜不止損變成了虧損的代名詞的關鍵,也有很大程度來自於下面4個字:
“小賺就跑。(隨意停利)”
“小賺就跑,虧損死扛”這個散戶的典型畫像,大家通常都是強調後者“虧損死扛”的傷害,
可是對於那些虧損死扛的交易者來說,實際上是個勝率絕對不算低的策略,
因為每一筆交易都給了最大可能的空間讓它去跑,
這也是為什麼每當看到一位元在足夠樣本數之後仍然能維持記錄上100%勝率的交易者,我們反射動作就會認為:
“這是一個不設停損的交易者”。
和散戶小白對話的時候,會講到虧損死扛就是每一筆交易都冒著爆倉的風險,是一種提醒風險的勸世;
但如果是跟已經有交易系統素養的交易者對話的時候,真正的意義在於,如果每筆交易以爆倉為停損,那就至少得以翻倉為目標!
確實,如果錯了一筆交易就會爆倉,但只要對了一筆交易,就可以翻倉、把本金取出來只用盈利玩,立於不敗之地!
這樣聽起來並不真的是太瘋狂的操作對吧?
就是回到一個50-50的狀態,而不是那種說“虧損死扛”必定虧損的狀態。
所以, 千萬別忽略前者“小賺就跑”的可怕性和傷害!
有多少小白散戶在過去一個月曾經做多甚至是追漲黃金?
如果他們真的重倉隔夜不設停損的話,
只要沒有因為中間的小回檔扛不住爆倉,實際上拿到今天應該都有非常顯著的盈利,
真正導致他們沒有賺到錢的並不是追漲殺跌,甚至不是不設停損,
而是 沒有策略、沒有計劃的隨意停利 ,例如解套出場,小賺一點點就跑,甚至是拿爆倉風險剝頭皮等等等。
對於新手,我會非常強調停損的重要性,畢竟風險永遠是交易的第一堂課,
這第一堂課沒過,再好的交易員、再好的交易系統,也沒有辦法為你的貂皮大衣買單;
而對於已經有交易系統觀念的交易員,我也會非常強調“不要隨意停利”,也就是“不要失去你的部位”的重要性 ,
它對於一個交易系統的盈利能力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所以一套完整的、可以保留創造長尾可能性、允許自己有機會吃到大行情的止盈邏輯,
往往會是成敗的重大關鍵,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對追蹤(Trailing)這個交易方法時至今日都如此愛不釋手的原因了!
而如同前言中的警語,沒有交易系統概念就閱讀這篇文章,很容易以為我在幫重倉隔夜不設停損平反,
但非也非也,這爆倉三寶的可怕性有嘗試過的交易者應該都不會太陌生;
我真正要強調的還是一個嚴謹,完整的止盈規則的重要性,
也非常適合搭配本系列第五集“ 出場邏輯的一致性 ” 一起服用,
而不要再因為認為隨意停利的惡小而為之了!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8)--永遠讓"最差的狀況"是可以被接受的!各位TV上的朋友大家好,本系列來到第八集,旨在供大家檢視自己交易系統的狀態,
今天我們來聊聊各種交易中會遇到的“最差的情況(Worst case scenario)”,
畢竟這個市場瞬息萬變,人們的情緒也是千變萬化,
找出一套自己能最舒服的和市場相處的方式,還是一個交易員最終要再更加進化的一道關鍵!
如果最差的情況是可以被接受的,
那麼,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值得害怕的,進而就可以大幅降低“情緒”對於交易執行的影響。
以下我們依照交易的不同階段來分別思考一下“最差的情況”是什麼,能不能承受,以及有什麼應對方案,
做交易也是一個關於選擇的藝術,下面我也會盡可能把你可以操作的選項都列出來,讓大家進一步思考,
Let’s go!
1. 製作交易計畫
暖身題。
動作:
A. 設止損
B. 不設止損
如果不設止損的交易者,每一筆交易的“最差的情況”就是爆倉,
如果你想要這麼做交易的話,一樣先問自己這個問題 : 能不能接受一筆交易失敗就爆倉?
若是不行的話,那就最好採取有設止損的交易方法。
而對於有設止損思路的交易者而言,一筆交易最差的情況就是被止損,
如何讓被止損變成一個可以接受的狀態呢?
很簡單,就是每一筆交易都用“可以承受的虧損”計算倉位入場,
一般對於新手交易員建議的風險值是帳戶金額的2%,例如10000美金的帳戶,每筆交易就抓200美金止損入場,
如此一來,就算是被止損也無傷大雅,也給與了大數法則發揮的空間,此時你就創造了一個可以被接受的最差情況。
2. 入場後順利到達盈虧比1:1
基礎題。
動作:
A. 不減倉,推保護
B. 減倉,推保護
C. 不減倉,不推保護
D. 減倉,不推保護
E. 全倉止盈出場
一筆交易最差的情況是被止損,只要你可以安然的接受,那就可以開始討論那些“好的情況”了!
其中,第一種會遇到的好的情況就是一筆交易順利走出了1:1的盈虧比,
例如一筆20點止損的交易,你現在浮盈了20點,是否需要做任何動作呢?
能做的動作基本就是上述的A.B.C.D.E
當然更細節還可以討論減倉多少和如何推保護,
在這裡我們先假定討論的是“減倉一半、推平保”的概念,
大家不妨停下來思考一下,如果以200美金止損為例,這五種種做法最差的情況是什麼?
(計時10秒鐘)
公佈答案:
A. 平保被掃掉,不賺不賠出場,而行情最終未掃原止損就起飛。
B. 減倉了一半,另一半平保被掃掉,小賺100出場,而行情最終未掃原止損就起飛。
C. 原止損被掃掉,虧損200出場。
D. 減倉了一半盈利100、另一半掃掉原止損虧損100,整體不賺不賠出場
E. 止盈了200出場,而行情最終未掃原止損就起飛。
先來個靈魂拷問:
而這五種“最差的狀況”當中,哪一個是你比較能接受的?
一筆交易的風險可以從兩個角度衡量,一個是資金的虧損風險,一個是對情緒影響的風險,
在這個例子裡,A和B因為移動了止損點到入場位,所以如果行情最終沒有打掉原止損而起飛的話,就會有比較大的情緒風險。
E同樣會有這個“半途下車”的風險,而如果1:1就止盈,也是自己主動放棄拿到更好盈虧比的可能性。
而當你這樣思考時,最終具體怎麼做就很簡單了:
就是永遠選擇“你最能夠接受的最差的情況。”
對我個人而言,我的答案是D,因為整個交易過程中我最厭惡的風險是“很成功的交易計畫卻不在車上”,
而選擇A、B、E都勢必面臨這個風險,所以不會是我的選項;
至於C,都已經走出了1:1盈虧比了,我也不能接受最終還是全倉被止損,
因此進行了一把“五害相權取其輕者”,也
才演化出了後續一整套我所使用的,建立在1:1半倉的大前提下的五花八門的交易執行規則。
3. 減倉後,尾倉浮盈到達500美金,但沒有給與任何可推保護的拐點,目前止損設于平保。
進階題。
動作:
A. 不做任何動作
B. 減倉,用更小級別的拐點推保護
C. 減倉,不推保護
D. 不減倉,用更小級別的拐點推保護
E. 止盈
這題歡迎比較成熟的交易者嘗試看看回答,
這五種做法的“最差情況”是什麼,以及你的選擇是什麼,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回復互動yo!
交易中的絕大多數狀況,都是可以事先預想好最差的情況的,
某種程度上就是無時無刻都在想,“要是下一秒突然發生最嚴重的黑天鵝,你能不能接受”,
而交易本來就是一門和風險相處的生意,
只要你可以擁抱那些最差情況的風險,就可以有底氣來討論,那些“好的情況”發生時的效果!
實際上不只是交易,人生中的很多選擇,也可以用這個邏輯去做為一個選擇的參考,
比如要不要創業、要不要轉職、要不要跳出舒適圈、要不要成為一個音樂人等等,
本篇僅僅舉出滄海一粟的交易中的案例,
但基本任何一個時間點的任何一個交易決策,
都務必確保自己可以接受你所做選擇的“最差的情況”吧!
我在T3的日子(4)--創造交易中逆轉勝(Come Back)的底氣在哪裡?
大家好,本系列來到了第四集,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那些我在華爾街T3 做交易的交易故事,以及我從中習得的啟發。
作為一個職業交易員,學到的第一課就是風險控管,在開始實盤交易之後,
T3的交易員們被嚴格規定的硬規則就是“每筆交易停損2%”以及“每天虧損上限6%”;
每筆2%停損是靠每個交易員自己手動計算,
而每天的虧損上限6%則是由交易軟體設定好限制的,
一旦觸及的當日的虧損上限,那麼當天的交易功能就會被鎖定起來,俗稱“Locked out”,無法再開倉進行任何交易。
被Locked out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當時我們作為一個10來個交易員的團隊,
每天有3-4個人達到當日虧損上限都很正常,不足為奇,
這個規定其實也是在保護交易員,避免在連續虧損後著急的想要彌補虧損,反而導致更大的虧損
當中有一個交易日我曾經創下非常精彩的Come back, 也就是在幾乎已經要被Locked out,
浮虧一直在5.9%上下徘徊之後,最終當天盈利超過20%! 當天開盤我很快的做了兩筆交易,結果兩筆都被停損,
也就是說,我只剩下一筆交易的機會去操作, 而此時我也沒有遲疑太久,出現了第三筆計畫內的交易就果斷入場,
我都還記得這檔股票是HD(Home Depot),
結果入場之後也並不如意,一入場就持續下跌,一度差3分錢就要打到停損點了,
一旦打到,當天就是另一個被Locked out 的交易日。
結果我當時看著它在我的停損前苟延殘喘,我選擇去上個洗手間,不盯著它,
坦然面對市場給這筆交易的結果,畢竟Locked out也不是世界末日,明天再來過就好!
結果當我回到座位上,發現居然沒被損,反而還浮盈了,不久後拿到了我的1:1,我又有子彈可以開倉下一筆交易了!
而神奇的,我接著連續好幾筆交易都在入場後很快的獲得了1:1,後半倉也都走出了很好的延續行情,
此時我看到我當天的損益從-4%、-2%、回到水上、整個其實扭轉之後,接連趁勝追擊的做了幾筆交易,
市場也都繼續的非常給面子,最終我當天的盈利大約落在22%左右,是我數一數二印象深刻的交易日!
在打籃球的時候,不管落後10分,20分,30分,只要不放棄,就是每個回合一球一球認真打好,
如果對手也鬆懈了或犯錯了,就有機會追上,今年NBA季後賽第一輪,全世界都不看好的快艇,
就曾經在第三節落後給勇士31分的絕對劣勢之下,靠著不放棄的精神最終完成了季後賽史上最大的逆轉勝!
做交易也是一樣,很多人想到逆轉勝想到的就是“逆勢加倉”甚至是“倍倉”,很容易讓風險沒有被控制好,
一不小心就為了逆轉勝而多虧了大把資金! 可是在我那天的交易當中,
我無時無刻最差的情況永遠都是虧損6%、 每一筆開倉的交易也都是用2%停損、並在1:1減倉一半,無一例外!
所謂創造逆轉勝的底氣,就是建立在良好的風控以及對於自己交易系統的嚴格執行之上的,
每一筆交易都是符合定義的交易,每一次風險也都是我可以承受的風險,
我就是一筆一筆交易認真做好,並把交易結果交給市場!
多數散戶交易者如果想要做到逆轉勝,往往就是將其訴諸於運氣或是情緒,
遇到虧損就想著要加大倉位,或是做什麼平常不做的交易去把虧損扳平,
這是最容易導致更多不可彌補的虧損的做法!
創造逆轉勝的底氣就來自於前面提到的,對於自己系統的嚴格執行以及對於風控的妥善掌握!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7)--交易中沒有定義的事會比有定義的重要嗎!?大家好,這系列進入到第七集,旨在協助大家檢視一下自己現有的交易系統的狀態,
可以擇其有用者考慮加入到自己的交易系統的定義;
而如果覺得沒那麼有用的,當然就還是以自己系統內有定義的為最高指導原則!
我常把這整個市場的交易者分成三種人,分別是
1. 無交易系統的人
2. 努力建立交易系統中的人
3. 有交易系統的人
這三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入場的交易是否存在著一個嚴謹的定義?
留意,無交易系統絕不代表不能盈利,例如厲害的盤感交易者,我絕對尊重這群人的盈利能力!
但這類交易的特色是可複製的難度很大,入場的理由存在較為高度的隨機性,
也就是不能夠很嚴謹的講清楚自己的入場理由和交易計畫、同一個理由、同樣的圖表搬到另一個品種可能又不適用了;
取而代之的是 “看漲”、“認為會跌” 、甚至是 “聽別人建議的” 這些理由。
這系列的文章主要對話的物件其實是2和3,在交易系統的邏輯之下,
交易員真正在努力的是兩件事: A. 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 B.找到符合自己系統定義的交易並嚴格執行
2和3的主要差異就在於: 是否已經完成了A的工作 ?
2類的人聽到任何一種新奇的技術依然會願意保持較為空杯的心態去瞭解,
遇到好用的技術或是執行方式會隨時想要加進自己的系統中,
也就是說他們對於一筆交易是否入場的定義,依然是處在一個較為浮動,較為不穩定的狀態。
隨時遇到一個本來不在自己定義內的交易,但看起來特別吸引人的時候,
2類人會比較容易好奇、動搖,時常想要再去學習更多的新技術、新系統。
而3類的人則是很單純而穩定,原則上就是只做自己系統內的交易,
當然不是墨守成規,還是會存在定義檢視和優化的過程,
例如以50筆交易為單位,定期看看自己的勝率和盈虧比的狀態,如果一切正常,就以原本的定義繼續操作下一個50筆;
如果有比較明顯的瑕疵是,也會開始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去修改定義去應付下一個50筆,
但基本對於市場中別人怎麼看怎麼做不感興趣 (除非有定義特定的 看別人怎麼看的邏輯) ,
基本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處在一個 “找到符合自己系統定義的交易並嚴格執行” 的狀態。
而只要是交易系統的邏輯,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服務:
“符合定義且成功的交易,我要在車上”!!
而承擔的風險是
“符合定義但失敗的交易,我會被止損”!
如果出現了
“不符合定義而失敗的交易,不會有任何損失”
而如果出現了
“不符合定義而成功的交易,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也不關我的事”
同時可以滿足上述幾個願望的解決方案就是:
“只要符合定義的交易計畫,都願意操作”
符合定義是一個非常周延的詞,
它包含了入場理由,交易計畫,風控,時間級別,品種等等等考慮因數的綜合篩選,
全部過關才能稱得上是符合定義,也才值得入場。
================================話鋒一轉分隔線====================================================
鋪陳到這裡,大家可以先停下來想想,你目前的交易屬於這三者的哪一個狀態?
如果你是1,想一下自己這些高度隨機開倉的交易們的結果如何,
如果良好,其實也沒有什麼需要改變的理由,搞不好你還真的擁有天賦異稟的盤感!?
而如果比較掙扎的話,交易系統的思路則永遠是一個在和你招手的解決方案。
而如果你是2和3,就一起回頭過來思考一下我標題這個靈魂拷問吧:
“沒有定義的事會比有定義的事重要嗎!?”
前述的那種“不符合定義而成功的交易”以及 “符合定義卻止損的交易”
時時刻刻動搖著尤其是還處在2的狀態的交易者。
舉例來說,假設你的交易系統定下來的規則是
“ 只要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就掛單操作”
假設現在黃金出現了確實出現了一個4小時級別、起點和回撤比例符合要求的看多諧波,應該就是會直接得到掛單操作的結論如此簡單。
可是實際上呢? 市場上以及你身邊的以下語言,都會干擾你執行你系統內的交易。
甲: 黃金跌得那麼好,怎麼能做多呢?
乙: 這個諧波那麼醜,反正我是不想做的!
丙: 我做諧波基本不掛單的,都是要等打入之後出現信號才做。
丁: 諧波那種摸頂猜底的技術我根本就不用,你還在用呀!?
戊: 黃金前低肯定要破的,家裡有礦才考慮做多。
己: 現在這裡無論是RSI, MACD ,趨勢線全部都是看跌的,這個諧波懸了。
庚: 黃金還要跌,我剛剛下了10手空單,歡迎對手盤。
辛:你做這個諧波很尷尬呀,要是損了你才上去怎麼辦?
壬:歐美鎊美都已經破新低了,而且美日剛創新高,黃金多單應該不妙
癸:這種逆勢諧波成功率很低呀,我建議你最好別做
。。。。。。。。。。。。。。。。。。。。。。。。。。。。。。。。。。。。。。。。。。。。。。。。。。
打完上面這些話都打得我一肚子火哈哈,而這卻實實在在是市場中每分每秒都在發生的事!
也干擾這每個嘗試使用交易系統思路做交易的交易員,
正所謂交易員禮貌運動,核心邏輯就是 “我未必認可你做的交易,但我100%捍衛你嚴格執行自己交易系統的必要!”。
關於這些市場中流竄的語言和觀點,核心的思路是如果真的認為它有道理,未來確實可以嘗試將它加到自己的定義當中,
但是在你做這個動作以前,這些路人甲-路人癸其實說的就是一句句 “你的交易系統中沒有定義的觀點” ,
回到本篇文章標題的大哉問,我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沒有定義的事絕對不會比有定義的事情還重要!!!!”
而作為一個交易員根本就不應該被那些定義以外的觀點,影響自己定義以內的交易,
努力的是把自己的定義設置的更加周延而完整,而不是每筆個別的交易都去因為受到市場什麼什麼的影響而視為例外。
=======================================================
最後來個小小的惡趣味:
如果嘗試把甲到癸的觀點加入到原本定義的
“只要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就掛單操作”
你的交易會變成什麼畫面呢?
EX1: 把乙加入定義
“如果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看一下它醜不醜,如果不醜,就掛單操作”
問題:如何定義美醜?
EX2:把甲、壬、癸 加入定義:
“如果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非逆勢諧波形態,
需要先關注跌得好不好,如果跌得不算好、同時和歐美鎊美不能創新低、美日不能創新高之下,就掛單入場。”
問題: 怎麼定義什麼叫跌得好? 怎麼定義順勢和逆勢諧波?
EX3: 把庚加入定義:
“如果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先問問庚有沒有在做空,如果沒有,就掛單操作”
問題:庚是你的誰?
EX4: 把丁、戊加入定義:
“如果出現了起點和回撤比例都符合要求的4小時級別的諧波形態,因為丁說那是摸頂猜底的技術,所以當做沒看到;如果家裡有礦,就掛單操作”
(???黑人問號???)
敬嚴格執行自己交易系統的交易員們,共勉之!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5)--出場邏輯的一致性!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5)--出場邏輯的一致性!
在交易市場中有一句話,叫做 “新手會買,老手會賣”,
而在交易系統的世界當中,這句話如果要說的更加周延而落地的話,
可以說成 “新手的出場理由不具備一致性,老手則具備高度的一致性” !
最近各大社群網站相當流行一個10 years challenge,
而我也想在這裡發起一個20 trades challenge!
挑戰些什麼呢,挑戰大家的出場邏輯,
也就是在未來的20筆交易當中,去統計一下自己每一次的出場理由,看看比例究竟如何。
統計是一種讓交易者產生“病識感”的方式,
當你發現自己的出場始終處於高度不一致的狀態的時候,
開始有了危機意識,也許就會願意去正視這個問題!
============================================================================
以下我們來看看幾種常見的出場(平倉)理由:
1. 交易計畫 + 嚴格執行
入場前就已經決定好入場點/止損點/止盈點,或是定義好出場條件了
以我個人舉例,所有的交易的執行都是1:1半倉+追蹤,那麼就是100%都會落在
這個出場邏輯當中。
2. 反向信號
例如手中持有多單,結果出現了自己分析方法中看空的信號,因而決定提前在到達止損點/止盈點前出場。
3. 解套出場
入場之後就浮虧,甚至快要打到止損點,結果得以守住止損點回到成本價,此時決定無成本的退出此筆交易
4. 他人指點 / 他人觀點
交易入場之後,得到身邊的朋友/老師/名人/其他交易者/解盤課堂上的指點或觀點,告訴你這筆交易應該出場,而選擇了出場。
5. 保護出場
在浮盈到一定程度時將止損移動到入場位或是拐點,結果在到達止盈目標之前就被掃掉保護而出場。
6. 交易情緒
因為自己的貪婪,恐懼,擔心,或是盤感認為接下來要漲了/要跌了,而選擇手動將全數交易平倉。
7. 風險事件/隔周/隔夜
不想要持倉過週末/過夜/或是過特定的風險事件,而選擇將持倉全數平倉規避大波動的風險。
8. 操作失誤(胖手指)
由於對於交易軟體的不熟悉,導致不小心把手中的持倉平倉。
9. 扛不住了
不設止損的交易者大幅浮虧時比較常遇到的,每天問自己“是否應該割肉”的煎熬,或是保證金不夠了被強制平倉。
10. 其他
只要有寫進自己的交易出場規則的都屬於1 ,
像是如果有把2-7的狀況事前定義好,確實都有可能算是屬於1的服務範圍;
但如果是隨性的,不穩定的,並非有嚴格定義規則並且能持續重複的,
那麼就屬於不穩定的出場理由,在統計的時候就不能統計為1,
而需要將其統計成為2-10 的任何一項,我暫時只想到這麼多,也歡迎廣大的交易朋友們在下方幫我補充哈~
這篇的目的在於,協助那些“不知道需要定義出場邏輯”的交易者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問題,
最終透過統計自己的出場理由,10筆,20筆,50筆,100筆,去驗證自己的交易是否已經處在一個足夠穩定的狀態,
畢竟只有在足夠穩定的出場邏輯之下,所拿到的勝率和盈虧比才真正具有參考意義,
也才更加能夠對症下藥的改善自己的交易系統!
也歡迎大家把自己的 20 Trades Challenge的結果回復在下方yo,
一起把自己的出場邏輯定義到可以100%落在“1”之中吧!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4)--同時提高勝率和盈虧比的執行方法-"666"!?上周跑去畫貓了沒有繼續連載廣受歡迎的本系列哈
很快的我也要在幾天後開始一場完成人生大事的長假
我今年年初有給自己定一個2000人追蹤的小目標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已經遠遠超額達標!
為了感謝各位TV粉絲們一年半以來的支持 也希望大家多多的互動交流回饋,一起在交易的路上教學相長yo!
不如就來投個票吧!!
這一年半以來,您最喜歡Trader_Joe_Lee的哪一個觀點單元呢?
(A)沒有其他噱頭的純交易計畫
(B)短篇交易觀點改歌系列 (如多數日常有配改歌的觀點)
(C)全首歌詞改編交易心得系列 (如《交易症候群》、《說砍就砍》系列)
(D)多空演義
(E)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
(F)交易中的類科學
(G)正經交易軟文系列
期待看到大家的投票哈~
====================================================================================
本系列討論的交易系統優化多數有個最核心的思路:
“犧牲有限的勝率換取盈虧比” 或是 “犧牲有限的盈虧比換取勝率”
畢竟多數時候兩者就像是交易當中的魚與熊掌,並不容易兼得
不過,上一集我們鋪墊的第三變數此時就可以發揮它的效果了
這裡的第三變數就是交易頻率, 確實存在勝率和盈虧比都非常良好的交易,可是不會太頻繁
那麼,假設同樣不討論哪一種技術分析,只討論交易執行的策略的話
使用1:1半倉+盈虧比保護,就是典型的犧牲盈虧比換取勝率;
使用Set & forget去鎖定盈虧比,就是典型的犧牲勝率換取固定盈虧比,
而有沒有什麼執行方式,可以同時提高勝率和盈虧比呢?
答案是有的!
這招叫做“Late Entry”,我決定幫它另外取個命名叫做“666”,理由我先賣個關子
邏輯是,在使用特定技術分析,做出了有著入場/停損/停利的交易計畫之後
“故意”地將入場點小幅調成更有優勢的價格 (做空則將入場點價格上調,做多則將入場點價格下調)
例如原本在分析之後,美瑞做了一筆交易計畫是0.9985入場做空 停損設於1.0015 30點風險
使用了Late Entry的概念就是可能把入場點改成0.9990 止損同樣在1.0015 25點風險
如此一來會有什麼效果呢?
首先,相對于原本的交易計畫, 新的計畫的止損空間變小了,在1:1半倉的邏輯之下
原先必須走到0.9955才能拿到1:1,現在只需要走到0.9965就能拿到了
而止損點不變之下,新的交易計畫並不會比原來的交易計畫容易被止損,要損就是兩個一起損
也就是說,盈利概率上升了(如果只跌到0.9956-0.9965 就反轉掃損, 原交易會直接被停損,新交易可以拿到1:1)
而虧損概率不變-----》 勝率提高
同樣的,假設這是一筆成功走出了100點行情的成功交易計畫
使用late entry之後止損空間變小。倉位可以更大,而且盈虧比可以到達4:1!
相對于原本30點風險的交易計畫僅僅3.3:1的盈虧比也更好了 ----》
走出同樣行情時的盈利效果更好---盈虧比提高
聽起來是不是各種美好A_A?
誰說不可能勝率盈虧比同時提高對吧?
當我這樣反問的時候,可能就要意識到它潛在的風險在哪裡了!
主要的風險有2:
1. 上不了車 2. 不再想上車
這篇點到為止,留給大家思考這兩種風險到底值不值得冒~
=====================================
至於為什麼要叫666呢?
主要是因為這個交易執行的思路很像是, “別人掛單0.618入場,我偏要掛個0.666入場” 的小任性,
如果熟知0.618交易方法的朋友
也可以試著把你所有的0.618交易,改成用0.666入場復盤看看
得到的結果就會非常接近於,在0.618的基礎之上操作了Late Entry的結果~
也歡迎大家和我分享這麼做之後的成效如何
66666666666666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3)-- 別再誤用相關性了之聊聊第三變因
雖然我沒有每天起床的時候問自己 “你今天比昨天更博學了嗎” (也沒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哈哈哈)
不過隨著交易時間長了
求學時期積累的許多知識儲備 經濟學,心理學,統計學,社會學...等等等都還是不時派上用場
第三變因的概念在相關性的分析上尤為重要
避免的是錯誤的認為相關性=因果關係
簡單舉例,小明每次心情不好就會想要吃麥當勞發洩情緒,而小明只要心情不好,考試成績就會不好,考試成績如果不好,心情就更不好了.....
於是他媽媽發現,小明吃麥當勞的次數和考試的成績呈現 “高度負相關” 的狀況!! 認為是這個飲食習慣干擾了它的學習!!
就禁止了小明繼續吃麥當勞....... 想當然爾,對於考試成績並沒有什麼實質幫助...
因為有個第三變因“ 心情不好 ”,會同時導致小明吃麥當勞的次數上升和考試的成績下降
媽媽卻誤將眼前的相關性誤以為是因果關係, 所以提出了完全沒有幫助的解決方案...
--
在交易中也是一樣,一講到相關性,很多人會想到黃金vs.美日;歐元vs.瑞郎;原油vs.加元;澳元vs.紐元
可是最怕的就是把相關性直接理解成因果關係
試想一個情景,如果某天美日早盤一波拉升大漲,但黃金不動如山的話.....
有的人就會說了: "因為美日漲了,所以黃金肯定要跌"
wait wait wait.....what?
如果美日漲了,且美日和黃金有良好的負相關性的話------ 在美日上漲的同時,黃金“已經”跌了,而絕非看到美日上漲才去做空黃金。
而且同一句話完全可以反過來說 “黃金沒有跌,美日卻漲了,那美日大概率是虛漲” !? 或是“黃金的相對強度很強”
有感覺出哪裡怪怪的了嗎?
邏輯是,如果沒有辦法判定誰是領先指標,誰是因,誰是果,或是有什麼第三變因在影響的相關性,
即使是明顯的高度相關,也並不直接具備 提供多空觀點的能力
只能說具備“相關性套利”的操作空間,也就是做所謂的金銀比這類,直接操作相關性的交易。
而時至今日,我們也許會說某些經濟資料是景氣的領先指標
可是並沒有人會輕易的說,任何一個貨幣對或是商品,是另一個貨幣或是商品的領先指標
因為這個關係總是交替更迭的,而且絕大多數時候都有一個兇猛的第三變數--美元 在從中作用。
確實我自己偶爾也會做一些“唇亡齒寒“或是“補漲行情“的交易
但相關性僅僅只會是n個開倉理由當中,一個影響力比較可有可無的部分。
--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再來討論另一種交易常見的神奇的相關性:
追漲殺跌vs.摸頂猜底
這兩者壓根就是互為對手盤,如果要說相關性的話,理論它們的交易結果該是 “完全負相關” 才對
為什麼,在交易中這兩個用詞,看起來都這麼不靠譜,看起來同時勝率都那麼低
如果兩者都很容易會導致交易中的虧損,也就是說 兩者的交易結果是正相關的
和我第一句話說的兩者之間“完全負相關”的狀態怎麼差異那麼大?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也知道答案了: 第三變因
這個第三變因,我會形容是 “散戶式、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偏偏不巧的,這些無系統,主觀交易的散戶們,最喜歡操作的就是這兩種交易
搭配上小賺就跑虧損死扛解套就跑這些執行策略, 本來就很容易做出虧損的結果。
我們來類比回本篇開頭的例子:
小明心情不好愛吃麥當勞 = 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喜歡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
小明心情不好考試成績也不好 = 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時常導致虧損結果
媽媽: 吃麥當勞會考不好!!! = 分析師: 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都會虧損!!
影響吃麥當勞頻率和考試成績的第三變因 -- 心情不好 = 影響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都會虧損的第三變因--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我個人認為,這兩種交易確實都被一定程度的汙名化了。
當然,這篇絕對不是單純的翻案文學,我也沒有要把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講得很了不起,
畢竟可憐之人往往也必有其可恨之處
追漲殺跌最大的問題來自停損點不好設,盈虧比不合理, 所以才有了孕線優化止損空間,或是各種低買高賣技術的解決方案
摸頂猜底最大的問題則是逆勢交易,如果趨勢有60%延續,30%轉為震盪,10%反轉的話,那麼註定這種交易的難度極高,至少不會是無系統散戶能輕易駕馭的
所以與其說我在幫這兩種交易正名,
還不如說我在強調擺脫 “散戶式、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的重要性!
無系統絕不等於一定會虧損, 可是所有無系統仍能盈利的交易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複製和學習的難度極高 --例如盤感,第六感
所以交易系統的思路還是一個進入門檻較低,對於一般交易者不那麼遙遠,不那麼抽象的交易思路
這系列鼓勵所有的交易朋友都自己統計出自己的:
1.勝率 (盈利筆數 / 總交易筆數)
2.盈虧比 (平均盈利 / 平均虧損)
3. 交易頻率 (總交易筆數)
還記得本系列第一集開宗明義說的,所有虧損交易者的三種可能性吧~?
進而確認自己目前在交易中的狀態以對症下藥,歡迎大家持續的在下方回覆告知不同的交易員畫像
一起來往優化交易系統的道路上前進!!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2)--盈虧比的兩大殺手第一集的反應還不錯
也引起了身邊不少迴響和討論,打鐵趁熱,馬上來連載第二集!
優化交易系統的路上有你有我yo!
第一集最後留下來的問題還有一個更深入的思考
我個人的數學能力實在不足以解決,一樣留給有興趣的朋友來腦力激蕩:
“當天做到n連勝就收工 有沒有可能期望報酬率高過於 做到虧損一次才結束” ?
“若有,求n的值或是n的範圍”
前言結束,馬上來進入第二集的案例吧!!
===================================================================================
案例:
小美是個典型的散戶,基本大家對於一個散戶的想像的特質都可以在她身上略見一二
原本喜歡追漲殺跌,享受著賺快錢的快感,卻時不時發現天花板地板是她的住所
後來聽了別人說這樣很傻 低買高賣才是王道,於是又自作聰明地老是摸頂猜底,被套得不要不要的
入場之後只要小有盈利,小美就會喜滋滋的覺得今天“賺了飯錢”,“賺了衣服錢”,而著急地想要獲利出場
可是如果是虧損的,小美從來不設停損,心裡總想著“只要撐到讓我解套我就出場”
幾年下來累積的虧損數字相當驚人,小美心裡苦,但小美不說。
貪心,恐懼,重倉,隔夜,不停損,鎖倉,鴕鳥心態,追漲殺跌,摸頂猜底,解套就跑,最後怨天尤人
沮喪的小美覺得交易根本就是騙人的,怎麼可能有人能在這個市場賺到錢呢?
在她看到了Trader_Joe_Lee的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她鼓起勇氣面對自己幾年來的交易記錄,一筆一筆地把交易結果輸入到Excel中
想要算出自己的勝率,盈虧比,以及交易頻率。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小美發現自己居然是個勝率80%的交易員,她還覺得有點欣慰,自己沒有想像中做得差嘛!
這幾年來做了好幾百筆交易,交易頻率這一塊也是小美比較有信心的
可是一看盈虧比,是慘不忍睹的0.05:1 賺都小賺,賠就大賠就是在說她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所謂的大數法則從來就不是她的朋友,而是讓她虧損加劇的幫兇....
問題:典型的虧損散戶的畫像當中,基本都是盈虧比這一塊出了問題,什麼行為會最傷害交易的盈虧比,又有什麼對策呢?
---------------------------------------------------------------------
Trader Joe的參考答案:
盈虧比者,平均盈利除以平均虧損 也。 (盈虧比=平均盈利/平均虧損)
所謂的盈虧比兩大殺手,就是 1.不設停損 2. 解套(小賺)就跑
我們一樣用科學一點的方式來對話, 不設停損就是讓你的分母“平均虧損”如無底深淵一樣龐大,等於每一筆交易都是冒著爆倉風險在操作;
總是解套就跑則是讓你的分子“平均盈利”不斷向0靠攏
兩者都可以達到一個共同的效果:就是讓盈虧比的數字變得很小很小很小
偏偏,這就是散戶在交易中最喜歡做的兩件事。
當我們說勝率和盈虧比時常是互相拉扯的時候,小美願意犧牲那麼那麼大的盈虧比,自然可以換到一定程度的勝率
可是這種勝率在交易中可以說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尤其是在杠杆交易的世界裡。
冷靜思考一下:不設停損+解套就跑 這個執行實際在交易的是什麼?
就是“只要不要多在從入場起算的歷史最高點,不要空在歷史最低點,就能盈利。”
大家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幾十億分之一的存在,確實,還真沒那麼容易多在歷史最高點,空在歷史最低點。
這也就成了萬千扛單散戶們的重要救贖和信仰
可是過程中無論是心裡壓力,持倉成本,還有最寶貴的時間成本,以及即便一次一次都被你扛回來了,
依然距離穩定盈利非常遙遠。 還不如上一集的阿明, 40%勝率 2:1盈虧比 一天一筆都可以做到8%的月報酬率。
設停損這種做杠杆交易最基本的思路這篇就不贅述了 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參考這篇: 停損點的幾種設定方法
依照本篇思路,透過設置停損,讓我們的分母平均虧損是個定值(而非潛在的無限大),就可以全心全力的來處理分子了。
解套就跑 或是 沒走出多少空間就著急地推平保
反應在交易記錄上都是一筆一筆+0.50,+2.00,+0.80 這種極低的盈利
透過這種極低的盈利換來的勝率,可以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關鍵點就在“為什麼會想要解套就跑”? 這是人性,是一種壓力的紓解。
可是如果每一筆交易都是算好了可以承受的虧損風險才入場的,一筆交易最差的結果是被停損,而我們處之泰然
那根本就沒有任何必要,透過提前出場去解救一筆“根本還沒打到停損點”的交易。
失敗的交易計畫被停損天經地義,不值得我們拯救
如此一來 如果是成功的交易計畫時,我們也才能保證自己不會半途下車。
=============================================================
我提出的是兩個優化的解決方案:
1. 入場後,如果沒有打到停損點,也還沒走出至少1:1的盈利時--- 不做任何動作
這是是個顯著改善盈虧比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既然開始願意設停損點了,就要設的有價值
可以完全避免掉那些不到1:1的盈利去降低你的平均盈利
(*注:此規則有一例外是“盈虧比保護”)
2. 把“手動全數平倉” 四個字從交易中移除。
一旦手動平倉是一個選項, 它就會像一個惡魔一樣,隨時誘惑著你兌現盈利或是解套就跑
在我一開始學習交易的時候,建立的執行系統裡,從來就沒有手動全數平倉這個選項
當它不是一個選擇的時候,就不會來干擾你的交易執行。
平時有足夠盈利手動減減倉,推推保護 都是好習慣沒有問題,可是永遠讓“尾倉”是因為打了止盈點或是打了保護而出場
有時候還真的就是透過這個尾倉,參與到一些非常完整的大行情!
--
一樣歡迎大家持續提供 以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為基礎的交易員畫像給這個單元哈~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1)--如何在可控的風險下的增加交易頻率?
在交易中,最終虧損的交易者,基本只有三種可能性
1. 勝率不好 2. 盈虧比不好 3. 勝率盈虧比都不好
三者各自有不同的藥方得以對症下藥
偏偏勝率和盈虧比之間往往就是在天平的兩端,因此 “犧牲有限的勝率來換取較好的盈虧比” 以及 “犧牲有限的盈虧比來換取較好的勝率”
還有一個第三變因--交易頻率 確實存在勝率和盈虧比都良好的交易,但出現的並不頻繁,如果非常追求只做兩者都好的交易,那麼犧牲的可能就是交易頻率。
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 這個鐵三角,基本就是驗證一個個交易員盈利能力的關鍵三要素!
這系列來試著開啟一個新的單元,就交易系統的角度,舉幾個典型交易員的案例研討來進行腦力激蕩
嘗試為不同狀態的交易員開出解決的藥方,也歡迎大家可以在回復中提供虧損交易員的畫像,反應良好再考慮後續多出幾集
(其實也覺得這類型的思考,很適合作為面試交易員的考題哈哈)
==========================================================
案例:
阿明是個業餘交易者,在交易市場中載浮載沉好些時日了,他在一次演講中聽到了
“只要堅持每天做1筆交易,每筆用帳戶的2%停損,勝率對一半錯一半50%,但盈虧比要做到2:1,每個月有約20個交易日,如此整個月下來,會有20%的報酬率!” 的邏輯
於是他興奮地開始嘗試執行!
他的交易紀律很好,入場後不到止盈停損從不手動干預,所以確實靠著每一筆設2:1止盈點---做到了2:1的盈虧比
每天他會做很多個交易計畫,但只要有任何一個入場了,就會取消其他交易的掛單---做到了每天一筆的交易頻率 (以下假設每個月有20個交易日)
可是他發現勝率要做到50% 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做了幾個月下來勝率只有40%, 雖然還是小有盈利,但報酬率並沒有達到預期。
但他也很清楚,雖然走到1:1就減倉可以提高勝率,卻會打壞它目前完美維持的2:1盈虧比,所以他不想使用“減倉推保護”的方式去提高勝率。
問題:一個勝率40%,2:1盈虧比,一天1筆交易的交易員,如何在不增加過多風險,不影響交易品質,不影響盈虧比的前提下提高交易頻率,以提高報酬率呢?
(注:此系統20筆交易,2%停損之下月報酬率約8%)
Trader Joe的參考答案:
對阿明而言,他已經有了一個“能夠盈利的交易系統”,但盈利效果不夠理想,自然盡可能的在不打破目前盈利狀況的前提下
透過 “提高交易頻率” 的方式去擴大盈利。
如何提高呢? 如果要求他直接變成一天兩筆甚至更高頻率,等於他每天的帳戶回撤風險瞬間翻倍,並不是非常妥當的解法。
在這個權衡之下倒是有一條還不錯的折中方案,可以在“回撤風險不變”的前提之下,有效的提高交易頻率:
“ 如果一筆交易得以順利止盈,當天可以做下一筆交易,直到有一筆交易被停損為止 ”
在這個邏輯之下,其實也就是“同樣一天最多錯一筆”的前提下,在第一筆交易成功的交易日中,再去開第二筆交易
如果第二筆交易也成功,還可以開到第三筆交易.......以此類推, 直到有一筆交易被停損為止。
這裡也有一個實用的小科學--- 創造長尾的可能性 ,
心裡學中所謂的的熱手效應,指的是“射手連續命中之後的下一次投籃,投中的幾率並不會比較高”,也就是獨立事件的概念。
可是卻從來沒有否認“射手有機會可以一直連續命中”,
你只有開綠燈讓射手去投,才有“連續命中的可能性”,如果你規定他進一球就不能再出手了,這個可能性就永遠是0。
而大數法則的世界裡,哪怕是0.0001%,都是遠遠遠遠大於0的!
在阿明原先的系統裡,一天最多就是答對一筆/答錯一筆
在它加入了這個規則之後, 一天最多還是答錯一筆,而第一筆答對的天數中,可能多數也是止步於對一筆或是兩筆
可是沒有人可以否認,在這個邏輯之下 阿明在有限的風險(最多錯一筆)的前提之下 “創造了一天之內N連勝的可能性”
這個可能性在原來的系統是毋庸置疑的0
在這個改進後的新系統,N=2.3.4.5.6...........oo 都是“有可能”的 ,
就算一個月內每天都直接被停損,最多也只是是錯20筆交易 (原來的系統本來就承擔這個風險,沒有因為加規則而增加風險)
但最多答對的就不只20筆交易,如果可以有幾段不錯的連勝,除了肯定提高了的交易頻率之外,甚至有機會提高勝率!
從統計幾率的角度來說,能提高勝率的可能性絕對不高,但確實存在,
只要靠著連勝讓當月的盈利筆數得以到達 “14以上” 該月份的勝率就會高於40%(因為月虧損筆數最多20筆,而14/34 > 40%)
=============================================================================================
最後留個數學題給有興趣的朋友計算:
原系統一個月(40%勝率,2:1盈虧比,每筆2%停損,20筆交易)的期望報酬率為8%,
加入了新規則(每個交易日做到有一筆被停損為止)後的期望報酬率約為?
--
歡迎大家提供, 以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的為基礎的案例,一起來腦力激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