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之外
2/24巴菲特致股东信全文重点摘要:价格天高?(以下为快速看过的重点摘要和笔记,原文股东信我放下面,需要的朋友自行取用)
1.长期跑赢大盘才有资格说话
2018年波克夏账面价值的增幅是0.4%,而S&P500指数的增幅为-4.4%,波克夏跑赢4.8个百分点。
从1964年年到2018年:
波克夏收益率1091899%,平均年化收益:18.7%
标准普尔500收益率15,019%,平均年化收益:9.7%
笔记:
找到好的股票并长期持有,是价值投资者的真理。如果你找不到类似的股票,不妨参考价值投资者开的公司。
2.收购其他公司? “想要” 但不 “需要”
老巴觉得目前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还是太贵,作为价值投资者,盲目购买估值过高的股票具有价值破坏性。
2.5坚持现金储备原则
现金储备是投资存活的关键,如市场大牛,除非市场大跌,否则不会在加仓,如继续上行,会考虑停止年终分红。
笔记:
目前投入美股的资金大概占总资产的30%,剩下的钱平均分成了36个月来作定投,除了少量自由控管的现金部位,其他一律照表操课,定期投入。
3.谁是接班人,我再想想
称赞了2018年任命的副总裁Ajit Jain&Greg Abe,表示目前的管离层比他单打独斗时好多了,两位都未公司带来了很好的文化,但没有明确指出接班人人选。
笔记:
赛局理论,两位副总裁好好努力,天天向上。
4.波克夏重仓名单
美国运通:17.9%
富国银行:9.8%
美国银行:9.5%
可口可乐:9.4%
苹果:5.4%
以市值排序为:苹果,美国,富国,可口,美国运通
5. 2019年,将扩大股票持仓
我和查理(查理盟格)不知道接下来市场会怎么走,我们从来不预测股市,我们只计算股票价格是否合适。
名言佳句:
“那种预测从未成为我们活动的一部分。相反,我们的想法是关注计算一部分有吸引力的业务是否比市场价格更高。“
6.我投资美国77年,你呢?
1942年我用114.75美元买了3张Cities Service的股票,从此成了资本家,好开心。
要是我把这114.75美元投入“没有手续费用”的S&P 500指数里,2019年将价值606,811美元,5288倍。
如果是投入100万美元,将价值5.3B(53亿美元)
如果投入了“年管理费1%”的S&P 500指数里,将只剩2.65B(26.5亿美元),
只剩一半。
笔记:
投资的重点在于投入的时间是否够长,在巴菲特自传“滚雪球”里,提到了如何找到一片够湿的雪,并从够长的斜坡滚下,是投资人最该想的问题。
什么叫够湿的雪?
低廉的管理费,分散投资,动态平衡
如何找到够长的斜坡?
优质的标的,良好的投资心态,不愿再回到山顶的决心,
“人生就像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湿的雪,和一道长长的山坡。如果你裹在正确的雪球里面,它一定会滚下去。”
借用Liberty Chen在理财读书会财经分享:
正因为我们谁都不会再回到山顶,而人生就这么一直滚下去了。为了不要白滚,继续听听这位活了近一世纪的人,他是用什么姿势,什么角度滚的?
7.波克夏年会将于5/4日举行
我和盟格在过去54年始终热爱我们的工作,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爱你唷,啾咪。
笔记:
我也爱你(的股票),啾咪。
原文PDF下载
www.berkshirehathaway.com
2/24 巴菲特致股東信全文重點摘要:Prices are sky-high?(以下為快速看過的重點摘要和筆記,原文股東信我放下面,需要的朋友自行取用)
1.長期跑贏大盤才有資格說話
2018年波克夏賬面價值的增幅是0.4%,而S&P500指數的增幅為-4.4%,波克夏跑贏4.8個百分點。
從1964年到2018年:
波克夏收益率1,091,899%,平均年化收益:18.7%
S&P 500收益率15,019%,平均年化收益:9.7%
筆記:
找到好的股票並長期持有,是價值投資者的真理。如果你找不到類似的股票,不妨參考價值投資者開的公司。
2.收購其他公司?"想要"但不"需要"
老巴覺得目前市場上的股票價格還是太貴,作為價值投資者,盲目購買估值過高的股票具有價值破壞性。
2.5 堅持現金儲備原則
現金儲備是投資存活的關鍵,如市場大牛,除非市場大跌,否則不會在加倉,如繼續上行,會考慮停止年終分紅。
筆記:
目前投入美股的資金大概佔總資產的30%,剩下的錢平均分成了36個月來作定投,除了少量自由控管的現金部位,其他一律照表操課、定期投入。
3.誰是接班人,我再想想
稱讚了2018年任命的副總裁Ajit Jain & Greg Abe,表示目前的管離層比他單打獨鬥時好多了,兩位都未公司帶來了很好的文化,但沒有明確指出接班人人選。
筆記:
賽局理論,兩位VP好好努力,天天向上。
4.波克夏重倉名單
美國運通:17.9%
富國銀行:9.8%
美國銀行:9.5%
可口可樂:9.4%
蘋果:5.4%
以市值排序為:蘋果、美國、富國、可口、美國運通
5.2019年,將擴大股票持倉
我和Charlie(查理盟格)不知道接下來市場會怎麼走,我們從來不預測股市,我們只計算股票價格是否合適。
名言佳句:
“Predictions of that sort have never been a part of our activities. Our thinking, rather, is focused on calculating whether a portion of an attractive business is worth more than its market price.”
6.我投資美國77年,你呢?
1942年我用114.75美元買了3張Cities Service的股票,從此成了資本家,好開心。
要是我把這114.75美元投入"沒有手續費用"的S&P 500指數裡,2019年將價值606,811美元,5288倍。
如果是投入100萬美元,將價值5.3B(53億美元)
如果投入了"年管理費1%"的S&P 500指數裡,將只剩2.65B(26.5億美元),
只剩一半。
筆記:
投資的重點在於投入的時間是否夠長,在巴菲特自傳《滾雪球》裡,提到了如何找到一片夠濕的雪、並從夠長的斜坡滾下,是投資人最該想的問題。
什麼叫夠濕的雪?
低廉的管理費、分散投資、動態平衡
如何找到夠長的斜坡?
優質的標的、良好的投資心態、不願再回到山頂的決心、
“人生就像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溼的雪,和一道長長的山坡。如果你裹在正確的雪球裡面,它一定會滾下去。”
借用Liberty Chen在理財讀書會財經分享:
正因為我們誰都不會再回到山頂,而人生就這麼一直滾下去了。為了不要白滾,繼續聽聽這位活了近一世紀的人,他是用什麼姿勢、什麼角度滾的?
7.波克夏年會將於5/4日舉行
我和盟格在過去54年始終熱愛我們的工作,不管未來如何,我們都愛你唷,啾咪。
筆記:
我也愛你(的股票),啾咪。
原文pdf下載
www.berkshirehathaway.com
咖啡與蛋糕的回禮 - 淺談本土外匯市場與外匯資訊平台 [來人! 給開司一塊蛋糕] (⌐▀͡ ̯ʖ▀)
首先,以下主要是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教。 (以下有些論點不適用在技術分析,請見諒)
懶人包 :對於目前還未發行外匯APP的金融平台,不建議額外花時間成本在這上面。
目前台灣外匯環境還屬於民智未開時代,依照目前本土兩家有開放做外匯保證金的期貨商而言,推廣成效似乎不太好,這個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幾項來說:
期貨
商品規格: 固定(口)
基本研究/判斷方向: 標的單一 (ex.道瓊期貨就是關注道瓊指數) p.s. 以最基本的來說,若要深入研究,任何商品都一樣
操作系統: 本土券商迄今為止,股票、期貨、選擇權介面有一致性,差異不大。
商品特性: 以指數外期而言(各國開盤時間),而商品期貨便是以有無新聞消息為主。
投資人心理: 進入市場無非就是要賺錢,至於在哪賺錢不重要,哪方便哪去,沒必要瞎折騰。
外匯保證金
商品規格: 可調整(1手、0.1手、0.01手)。雖有固定規格(1手10萬美),
但會依手數不同而改變規格,再加上槓桿可調整以後,一個帳戶最大可持有手數也會不同。
基本研究/判斷方向: 一個貨幣兌需要同時判斷兩國國經(ex.USDJPY需同時關注美金與日幣)
操作系統: MT4/5對於本土投資人而言,由於介面與以往的本土交易介面不同,若不加以自行摸索,很容易會止步於此。
商品特性: 但外匯波動性綜合了兩種特質,各國開盤時段與各國消息面與基本面數據影響,
波動與不確定性相對於國內會大上許多。
投資人心理: 對外匯有興趣,並願意深入了解。了解後認為外匯操作性較好,市場大、池子深不易攪和,幾乎每個時段都有可交
易的貨幣(各國開盤時間不一)等等…。
APP 重點架構 (以新手為出發點)
初期功能建議:
基本功能不太麻煩的,能設置都設置(例如:基本報價,新聞),最主要的是 ,為的不是別的,是親切感。對於金X數據來說,
功能近乎完整,短時間想跟上不太可能,但它的致命傷是簡體。
未來功能建議:
1、 基本的外匯介紹
2、 雖然市面上已有專門為外匯教學設置的APP,但是沒有真正為了指導”交易”的類型,可以朝這方面發展。
最後私人小願望,可以有本土的外匯回測平台或軟體,並且支持python語法。(本來想舉例國外網站,但怕被說是業配,有興趣可以問我。)
《懵》--一個散戶與分析師的對話 (改編自楊千嬅+梁漢文《滾》)《滾》是一首自帶音樂劇氛圍的精彩歌曲,講的是彼此不信任的情侶之間的互相指控和猜忌
在交易市場中,萬千迷航的散戶以及目標明確的分析師之間,又何嘗不是類似的關係呢~
本篇略帶戲謔口吻的改編,博君莞爾一笑的同時,也還是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點吧
建議搭配此BGM(楊千嬅+梁漢文《滾》)服用
music.163.com
如果反應良好的話我再把整首改完哈哈哈
=============================================================
散:他說看空 你又說看多 該怎麼做 我已有點懵
我跟的總是錯 是否 各大主力 都在針對我
師: 幾天以前 我就有說過 這個點位 必然會突破
你不夠用心 不虧損
合:誰相信
散: 你給喊一單 我跟來看看
師: 先交個訂金 其它慢慢談
散: 給我對帳單 讓我心安
師: 看我的網站 會員都說贊
散: 被騙太多 已經不敢
師: 遇見了我 不算太晚
散: 如果你能賺 哪會帶人賺
師: 無敵太寂寞 想給人釣竿
散:能多嗎?
師:等低多
散:那空嗎?
師:低多不等於做空
散:那現在能做什麼
師:有機會再做
散:還漲嗎 ?
師:再看下
散:錯過啦
師:我們不追漲殺跌 散戶愛追去追呀
散:聽你的 損了吧
師:被止損 如此正常 別害怕
散:你說話 太複雜
師:學會方法 多空雙殺
合:是雙殺或雙巴
散:我去 師:續費
合:讓數字說大實話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5)--出場邏輯的一致性!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5)--出場邏輯的一致性!
在交易市場中有一句話,叫做 “新手會買,老手會賣”,
而在交易系統的世界當中,這句話如果要說的更加周延而落地的話,
可以說成 “新手的出場理由不具備一致性,老手則具備高度的一致性” !
最近各大社群網站相當流行一個10 years challenge,
而我也想在這裡發起一個20 trades challenge!
挑戰些什麼呢,挑戰大家的出場邏輯,
也就是在未來的20筆交易當中,去統計一下自己每一次的出場理由,看看比例究竟如何。
統計是一種讓交易者產生“病識感”的方式,
當你發現自己的出場始終處於高度不一致的狀態的時候,
開始有了危機意識,也許就會願意去正視這個問題!
============================================================================
以下我們來看看幾種常見的出場(平倉)理由:
1. 交易計畫 + 嚴格執行
入場前就已經決定好入場點/止損點/止盈點,或是定義好出場條件了
以我個人舉例,所有的交易的執行都是1:1半倉+追蹤,那麼就是100%都會落在
這個出場邏輯當中。
2. 反向信號
例如手中持有多單,結果出現了自己分析方法中看空的信號,因而決定提前在到達止損點/止盈點前出場。
3. 解套出場
入場之後就浮虧,甚至快要打到止損點,結果得以守住止損點回到成本價,此時決定無成本的退出此筆交易
4. 他人指點 / 他人觀點
交易入場之後,得到身邊的朋友/老師/名人/其他交易者/解盤課堂上的指點或觀點,告訴你這筆交易應該出場,而選擇了出場。
5. 保護出場
在浮盈到一定程度時將止損移動到入場位或是拐點,結果在到達止盈目標之前就被掃掉保護而出場。
6. 交易情緒
因為自己的貪婪,恐懼,擔心,或是盤感認為接下來要漲了/要跌了,而選擇手動將全數交易平倉。
7. 風險事件/隔周/隔夜
不想要持倉過週末/過夜/或是過特定的風險事件,而選擇將持倉全數平倉規避大波動的風險。
8. 操作失誤(胖手指)
由於對於交易軟體的不熟悉,導致不小心把手中的持倉平倉。
9. 扛不住了
不設止損的交易者大幅浮虧時比較常遇到的,每天問自己“是否應該割肉”的煎熬,或是保證金不夠了被強制平倉。
10. 其他
只要有寫進自己的交易出場規則的都屬於1 ,
像是如果有把2-7的狀況事前定義好,確實都有可能算是屬於1的服務範圍;
但如果是隨性的,不穩定的,並非有嚴格定義規則並且能持續重複的,
那麼就屬於不穩定的出場理由,在統計的時候就不能統計為1,
而需要將其統計成為2-10 的任何一項,我暫時只想到這麼多,也歡迎廣大的交易朋友們在下方幫我補充哈~
這篇的目的在於,協助那些“不知道需要定義出場邏輯”的交易者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問題,
最終透過統計自己的出場理由,10筆,20筆,50筆,100筆,去驗證自己的交易是否已經處在一個足夠穩定的狀態,
畢竟只有在足夠穩定的出場邏輯之下,所拿到的勝率和盈虧比才真正具有參考意義,
也才更加能夠對症下藥的改善自己的交易系統!
也歡迎大家把自己的 20 Trades Challenge的結果回復在下方yo,
一起把自己的出場邏輯定義到可以100%落在“1”之中吧!
2018 是時候好好教訓教訓自己༼ ▀̿̿Ĺ̯̿̿▀̿ ̿༽ (深吸一口氣) 回顧過去2018年在TradingView上面所發表的看法,雖不盡完美,但每一筆都算有負責的追蹤後續行情發展,並更新看法。
以2018年一整年的紀錄來看(撇除實驗性質的BTC與幾篇短線策略外),整體 勝率53.06% ,光看勝率動物園的猩猩阿明(͡o‿O͡),每天擲硬幣可能都跟我差不多,可憐!而ROI最後是以 4.56% 畫下句點(若以單筆交易風險值1%來說), 獲利因子1.23 更是可悲(稍微解釋一下,這等於你冒著損失1元的風險去獲取1.23元), 若以投資來說,可能稍嫌普通,甚至跟檯面上下的各位大神比,簡直零頭。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以為我會從此離開交易,皈依我佛,往後看到K線就噁心,看到bid/ask就頭暈(恩...不用往後,現在就有一點了 ͡ಥ ͜ʖ ͡ಥ)。
雖然檢討主要的功用是吐槽自己與怨天怨地怨別人(?),但還是有發現自己策略的缺陷與弱點,就我自己統計的圖表來看,我的弱項是原物料與貴金屬,若2018年除去這兩類商品,相關數據將會如下: 勝率58.97%、ROI 8.21%、獲利因子1.63、MDD 4% 左右 。
看到這裡,這種結果對我來說,滿意度只能算中下,因為我知道表現還能更好,這策略還沒有完整的在TradingView上呈現,因為...要頻繁的變更部位權重和調整止損止盈,並且更新在TV上,實在是沒有時間,故在這發表的交易想法屬於陽春版。雖是陽春版,但一個策略該有的也都具備。不過時間付出的少,報酬表現相對沒那麼高,似乎也合情合理。整年總筆數49筆(純外匯39筆),平均1個禮拜1單。對於時間沒這麼多的人,這種操作方式相對舒服一點。
這篇也是在工作空檔間完成,若有錯字或錯誤的地方,麻煩! 不要讓我知道...謝謝,跟交易一樣, 不完美才能最接近完美 。ຈل͜ຈ
最後也希望,能在這裡看到各位的年度分享,互相學習交流。ヽ༼ ͡☉ ͜ʖ ͡☉ ༽ノ
(若有想補充的,會在下方補充。)
ETF買下全世界:投資美國股市的三支ETF:VTI、VOO、SPY比較後的結論詳細比較的完整文章
首先先講SPY,他的管理費無法與VTI、VOO相比,導致資金近年大量流出至VOO與VTI。另外,由於成立的較早,他採用的是舊型的ETF結構,簡單說就是有些操作會受到限制,這可能也是造成他報酬率不及其他兩者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們最後會在VTI與VOO之間做比較,兩者都投入於美國股市,前者在科技業上的投資稍微重一點,後者投資的標的相對分散一些,要如何選擇,就依照你的需求而定了。
另外補充一點,也要注意你所使用的平台,購買VTI和VOO的手續費是否有差異。但由於這與他們的本質無關,因此我放在最後提醒。
ETF買下全世界:投資美國股市的三支ETF:VTI、VOO、SPY管理費用、流動性差異搞清楚VOO、VTI、SPY這三者追蹤指數的差異後,接下來我們來看最重要的部分:管理費上的差異,我將這三種的管理費做成表格,
可以發現,以管理費來說,VOO大勝SPY,所以回報率比較高,這兩者追蹤的指數都一樣,對普通人而言,這2者間直接選VOO就可以了。
為什麼說對普通人而言呢?因為SPY是成立已久的ETF,市值比年輕的VOO多了兩倍,相對流動性與買賣差的差距會比較小(事實上,VOO的流動性也相當大,買賣價頂多差個0.01而已),但除非你投入的金額有千萬級別,不然是可以忽略買賣差,直接選擇VOO,享受低廉的管理費。
ETF買下全世界:投資美國股市的三支ETF:VTI、VOO、SPY到底買什麼?這大概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之一了, 在為什麼資產配置如此重要? 這篇文章我提出資產配置的方式與ETF的優勢後,有幾位認真的讀者自行找出了投入美國股市的ETF:VTI與SPY (我在文章中的舉例為VOO),今天我就來幫大家分析VTI、VOO與SPY這三者之間有何不同。
VTI、VOO、SPY追蹤指數的差異
首先,我們先找出這三者追蹤指數的差異,VTI追蹤的則是 CRSP US Total Market 指數,VOO與SPY追蹤的是S&P 500指數。
先來看S&P 500和 CRSP US Total Market這兩個指數的差別,S&P 500指數為統計美國上市的500個大型股,指數採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CRSP US Total Market則包含了美國大型、中型、小型上市公司的股票。
可以說,VTI比VOO、SPY投資的標的更多,所以想要完整追蹤美國股市的投資人,VTI非常適合你們。
但是,為什麼包含我自己在內,有另一部分人願意投資在VOO與SPY上呢?
我們要先弄清楚S&P 500指數到底夠不夠代表"美國股市指數 CRSP US Total Market",用指數重疊分析(紫線與藍線),發現兩者報酬率幾乎一模一樣 (差距僅為0.2%)。事實上,S&P 500指數佔了美國股市市值的80%,因此說他能代表美國股市,也不為過。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4)--同時提高勝率和盈虧比的執行方法-"666"!?上周跑去畫貓了沒有繼續連載廣受歡迎的本系列哈
很快的我也要在幾天後開始一場完成人生大事的長假
我今年年初有給自己定一個2000人追蹤的小目標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已經遠遠超額達標!
為了感謝各位TV粉絲們一年半以來的支持 也希望大家多多的互動交流回饋,一起在交易的路上教學相長yo!
不如就來投個票吧!!
這一年半以來,您最喜歡Trader_Joe_Lee的哪一個觀點單元呢?
(A)沒有其他噱頭的純交易計畫
(B)短篇交易觀點改歌系列 (如多數日常有配改歌的觀點)
(C)全首歌詞改編交易心得系列 (如《交易症候群》、《說砍就砍》系列)
(D)多空演義
(E)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
(F)交易中的類科學
(G)正經交易軟文系列
期待看到大家的投票哈~
====================================================================================
本系列討論的交易系統優化多數有個最核心的思路:
“犧牲有限的勝率換取盈虧比” 或是 “犧牲有限的盈虧比換取勝率”
畢竟多數時候兩者就像是交易當中的魚與熊掌,並不容易兼得
不過,上一集我們鋪墊的第三變數此時就可以發揮它的效果了
這裡的第三變數就是交易頻率, 確實存在勝率和盈虧比都非常良好的交易,可是不會太頻繁
那麼,假設同樣不討論哪一種技術分析,只討論交易執行的策略的話
使用1:1半倉+盈虧比保護,就是典型的犧牲盈虧比換取勝率;
使用Set & forget去鎖定盈虧比,就是典型的犧牲勝率換取固定盈虧比,
而有沒有什麼執行方式,可以同時提高勝率和盈虧比呢?
答案是有的!
這招叫做“Late Entry”,我決定幫它另外取個命名叫做“666”,理由我先賣個關子
邏輯是,在使用特定技術分析,做出了有著入場/停損/停利的交易計畫之後
“故意”地將入場點小幅調成更有優勢的價格 (做空則將入場點價格上調,做多則將入場點價格下調)
例如原本在分析之後,美瑞做了一筆交易計畫是0.9985入場做空 停損設於1.0015 30點風險
使用了Late Entry的概念就是可能把入場點改成0.9990 止損同樣在1.0015 25點風險
如此一來會有什麼效果呢?
首先,相對于原本的交易計畫, 新的計畫的止損空間變小了,在1:1半倉的邏輯之下
原先必須走到0.9955才能拿到1:1,現在只需要走到0.9965就能拿到了
而止損點不變之下,新的交易計畫並不會比原來的交易計畫容易被止損,要損就是兩個一起損
也就是說,盈利概率上升了(如果只跌到0.9956-0.9965 就反轉掃損, 原交易會直接被停損,新交易可以拿到1:1)
而虧損概率不變-----》 勝率提高
同樣的,假設這是一筆成功走出了100點行情的成功交易計畫
使用late entry之後止損空間變小。倉位可以更大,而且盈虧比可以到達4:1!
相對于原本30點風險的交易計畫僅僅3.3:1的盈虧比也更好了 ----》
走出同樣行情時的盈利效果更好---盈虧比提高
聽起來是不是各種美好A_A?
誰說不可能勝率盈虧比同時提高對吧?
當我這樣反問的時候,可能就要意識到它潛在的風險在哪裡了!
主要的風險有2:
1. 上不了車 2. 不再想上車
這篇點到為止,留給大家思考這兩種風險到底值不值得冒~
=====================================
至於為什麼要叫666呢?
主要是因為這個交易執行的思路很像是, “別人掛單0.618入場,我偏要掛個0.666入場” 的小任性,
如果熟知0.618交易方法的朋友
也可以試著把你所有的0.618交易,改成用0.666入場復盤看看
得到的結果就會非常接近於,在0.618的基礎之上操作了Late Entry的結果~
也歡迎大家和我分享這麼做之後的成效如何
66666666666666
交易中的「類科學」--薛丁格的交易貓(Featuring. LoisYang)
最近受到李永樂老師的啟發,好好回味了許多求學時期的知識
雖然多數都只是一知半解只懂皮毛的狀態
可是我們求學的時候心裡最常有的疑問不就是 “這些東西學了對以後有什麼幫助呀?”
可以找到課本中的知識和目前所處的領域的結合
還是一件十分令人愉悅的事的
所以就想來試著來開啟一個新單元-- “交易中的類科學” ,看看能不能把一些求學時期學到的知識和交易結合
一定會有和原來的概念出入之處,畢竟交易這個領域從來就不是一門科學
不過我試圖找到的是它們之間的“相似性”, 所以就用了“類科學”這個名稱 , 不是科學,也不是偽科學~
而是在一個非科學的領域,找到一點科學的部分
期許可以更好的協助大家理解這個市場!
2018年即將畫上句點,今年年初給自己其中一個小目標是達到2000個訂閱者, 一轉眼已經超額達標
十分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之後也來個年度回顧,讓大家來票選比較喜歡Trader_Joe_Lee的哪一個單元~ 儘量出得更頻繁一些哈哈哈
(本人是個完全沒學過量子力學的學渣,十分歡迎理組的朋友隨時用力打臉哈哈)
關於薛丁格的貓的定義和原理原理 詳見百度百科或是李永樂老師的視頻,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哈
baike.baidu.com
也感謝 LoisYang版友的友情協助, 畫出了圖中最畫龍點睛的那只小貓
=========================正文開始線==========================================
交易在很多程度中會讓我覺得和薛丁格的貓相似的邏輯,這裡我們先簡單描述一下圖中的資訊
金融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極大型的社會實驗室
只要願意把訂單打入這個市場的參與者,就可以獲得一個盈利或是虧損的機會。
不同于薛丁格的貓假設中的毒氣盒,市場漲跌的本身也不儘然是那麼單純的完全隨機
所以更像是上方有一群空頭 下方有一群多頭, 兩者的力量無時無刻的都在拉扯,
每一筆打到市場中的訂單累積起來所構成的力量,牽引著這條錘子的擺蕩,
多頭越強,越有機會打到多頭盒;空頭越強,就越有機會打到空頭盒
打到之後所釋放的氛圍,會使交易貓變成一隻多頭市場貓 或是一隻空頭市場貓
在交易的世界裡,在還沒有錘到任何一個盒子之前,整個市場一直保持高度不確定性的狀態,此時我們可以說是個 “既漲又跌的市場”
薛丁格的貓說 “在觀測之前,貓生死疊加”
而薛丁格的交易貓則可以說 “在觀測之前,市場多空疊加”
當然觀測之後,就可以看出市場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的了。
但問題來自於,如果你選擇了直接觀測, 就註定參與不到這個盈利或是虧損的實驗當中。
永遠都需要事前分析,做出交易計畫,並做出交易決策,
這個觀測的過程才會引導到盈利或是虧損的結果
而問題就來自於,任何時候,任何分析方法做出的多空決策以及交易計畫
這個市場中都有另外一群也做完分析後的交易者
做出和你完全相反的結論
這個“分析”的過程是原來薛丁格的貓裡沒有的,卻是造成交易行為的一個市場參與者們的必經之路
真正追求的並不是百戰百勝的市場聖杯
而是一個交易的分析方法 可以打破 50%勝率 1:1盈虧比的完全隨機平衡,
獲得哪怕一丁點的優勢,佐以大數法則就足以在交易市場中盈利
而這也是萬千交易員和分析師每天努力不懈的目標
但是分析這個市場,就像是嘗試分析量子力學中的放射性物質,
就算可以找一百個理由說服自己和別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可是那就像一個人要去斷言,薛丁格的貓究竟是生是死一樣
雖然金融市場漲跌和放射性物質的性質並不同,但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預測性的。
所以如果出來是錯誤的,也完全不需要感到任何一絲意外
而交易員的定位,就是利用一套套可重複的,有概率優勢潛力的分析方法,
去製作一個又一個的交易計畫,並且投入可以承受失敗虧損的風險參與
而對於觀測後看到的結果永遠坦然以對
畢竟最終還是要非常非常高度的尊重金融市場的測不准原理、尊重市場大哥給的多空答案。
最容易出現大虧損的 就是因為過度相信自己或是他人的某一次分析
進而將“無法承受失敗的虧損” 重倉投入的交易者
我們聽過的無數關於交易大師最終沒有好的交易結果的例子,也有非常多數源於此類誤區。
結論還是一句,對於一個交易員來說
用心參與,用心製作每一筆交易計畫,用心嚴格執行每一筆交易計畫,並且定期優化統計總結
遠比去預測、去斷言,市場應該要怎麼走來得重要太多太多了~
Let's see how it goes yo!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3)-- 別再誤用相關性了之聊聊第三變因
雖然我沒有每天起床的時候問自己 “你今天比昨天更博學了嗎” (也沒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哈哈哈)
不過隨著交易時間長了
求學時期積累的許多知識儲備 經濟學,心理學,統計學,社會學...等等等都還是不時派上用場
第三變因的概念在相關性的分析上尤為重要
避免的是錯誤的認為相關性=因果關係
簡單舉例,小明每次心情不好就會想要吃麥當勞發洩情緒,而小明只要心情不好,考試成績就會不好,考試成績如果不好,心情就更不好了.....
於是他媽媽發現,小明吃麥當勞的次數和考試的成績呈現 “高度負相關” 的狀況!! 認為是這個飲食習慣干擾了它的學習!!
就禁止了小明繼續吃麥當勞....... 想當然爾,對於考試成績並沒有什麼實質幫助...
因為有個第三變因“ 心情不好 ”,會同時導致小明吃麥當勞的次數上升和考試的成績下降
媽媽卻誤將眼前的相關性誤以為是因果關係, 所以提出了完全沒有幫助的解決方案...
--
在交易中也是一樣,一講到相關性,很多人會想到黃金vs.美日;歐元vs.瑞郎;原油vs.加元;澳元vs.紐元
可是最怕的就是把相關性直接理解成因果關係
試想一個情景,如果某天美日早盤一波拉升大漲,但黃金不動如山的話.....
有的人就會說了: "因為美日漲了,所以黃金肯定要跌"
wait wait wait.....what?
如果美日漲了,且美日和黃金有良好的負相關性的話------ 在美日上漲的同時,黃金“已經”跌了,而絕非看到美日上漲才去做空黃金。
而且同一句話完全可以反過來說 “黃金沒有跌,美日卻漲了,那美日大概率是虛漲” !? 或是“黃金的相對強度很強”
有感覺出哪裡怪怪的了嗎?
邏輯是,如果沒有辦法判定誰是領先指標,誰是因,誰是果,或是有什麼第三變因在影響的相關性,
即使是明顯的高度相關,也並不直接具備 提供多空觀點的能力
只能說具備“相關性套利”的操作空間,也就是做所謂的金銀比這類,直接操作相關性的交易。
而時至今日,我們也許會說某些經濟資料是景氣的領先指標
可是並沒有人會輕易的說,任何一個貨幣對或是商品,是另一個貨幣或是商品的領先指標
因為這個關係總是交替更迭的,而且絕大多數時候都有一個兇猛的第三變數--美元 在從中作用。
確實我自己偶爾也會做一些“唇亡齒寒“或是“補漲行情“的交易
但相關性僅僅只會是n個開倉理由當中,一個影響力比較可有可無的部分。
--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再來討論另一種交易常見的神奇的相關性:
追漲殺跌vs.摸頂猜底
這兩者壓根就是互為對手盤,如果要說相關性的話,理論它們的交易結果該是 “完全負相關” 才對
為什麼,在交易中這兩個用詞,看起來都這麼不靠譜,看起來同時勝率都那麼低
如果兩者都很容易會導致交易中的虧損,也就是說 兩者的交易結果是正相關的
和我第一句話說的兩者之間“完全負相關”的狀態怎麼差異那麼大?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也知道答案了: 第三變因
這個第三變因,我會形容是 “散戶式、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偏偏不巧的,這些無系統,主觀交易的散戶們,最喜歡操作的就是這兩種交易
搭配上小賺就跑虧損死扛解套就跑這些執行策略, 本來就很容易做出虧損的結果。
我們來類比回本篇開頭的例子:
小明心情不好愛吃麥當勞 = 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喜歡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
小明心情不好考試成績也不好 = 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時常導致虧損結果
媽媽: 吃麥當勞會考不好!!! = 分析師: 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都會虧損!!
影響吃麥當勞頻率和考試成績的第三變因 -- 心情不好 = 影響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都會虧損的第三變因--散戶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我個人認為,這兩種交易確實都被一定程度的汙名化了。
當然,這篇絕對不是單純的翻案文學,我也沒有要把追漲殺跌和摸頂猜底講得很了不起,
畢竟可憐之人往往也必有其可恨之處
追漲殺跌最大的問題來自停損點不好設,盈虧比不合理, 所以才有了孕線優化止損空間,或是各種低買高賣技術的解決方案
摸頂猜底最大的問題則是逆勢交易,如果趨勢有60%延續,30%轉為震盪,10%反轉的話,那麼註定這種交易的難度極高,至少不會是無系統散戶能輕易駕馭的
所以與其說我在幫這兩種交易正名,
還不如說我在強調擺脫 “散戶式、無系統的主觀交易” 的重要性!
無系統絕不等於一定會虧損, 可是所有無系統仍能盈利的交易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複製和學習的難度極高 --例如盤感,第六感
所以交易系統的思路還是一個進入門檻較低,對於一般交易者不那麼遙遠,不那麼抽象的交易思路
這系列鼓勵所有的交易朋友都自己統計出自己的:
1.勝率 (盈利筆數 / 總交易筆數)
2.盈虧比 (平均盈利 / 平均虧損)
3. 交易頻率 (總交易筆數)
還記得本系列第一集開宗明義說的,所有虧損交易者的三種可能性吧~?
進而確認自己目前在交易中的狀態以對症下藥,歡迎大家持續的在下方回覆告知不同的交易員畫像
一起來往優化交易系統的道路上前進!!
比特幣兌美元(BTCUSD)-幣圈專屬-金融本質-充滿誘惑的噪音在金融市場中看到的 每一波運行都伴隨著籌碼從弱勢持有人轉移到強勢持有人手中 ;或者,從強勢持有人( 堅定籌碼 )到弱勢持有人( 零散籌碼 )手中的過程。這就為下一次運行產生一個“動機”。任何標的在一個明顯趨勢的波段行情,它的K線盤面背後就是這樣的內容,毫 無例外。
而 金融市場本質上就是設計來讓你虧錢的。 事實上,你做大多數決策基於一些隱藏的 情感因素 ,而不是基於聽起來合乎邏輯的判斷。並且,在任何形式的壓力下,你會變得更加情緒化,這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符合特定族群預期般的結果)。這就是市場強勢與弱勢參與者在不同週期循環下的 固定劇本結局 ,而中間觸發情緒的媒介也就是眾所皆知的新聞或任何形式的媒體消息>>>
大多數的新聞是炒作,而且不會是為了你的利益。你越早接受這一點,你就會能夠早一點轉變,使你的交易做得更純粹,只 致力於供需的事實本質 。永遠回到盤面上來, 從最本質的角度來閱讀K線信息... 關掉所有會讓你產生情緒波動的噪音。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專業人士告訴你的話 。
永遠相信自己!然後從中進步調整 持續地成長 。
在我的 生存之道 中,有一條是-如果你錯了,這也在你的計畫中。
犯錯本身沒有問題,這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你不馬上承認,你將為此付出代價!而這才是錯!
反之,如果你接受了自己的錯誤並為此展現出合適的行為態度 你將驚艷更棒的自己。這不是活在自己小世界的自我感覺良好,這是沒用的。而是來自外在真實世界的直接反饋與改變。還有什麼比這更有說服力?還有什麼比這更激勵人心?
今天談到這。
比特幣兌美元(BTCUSD)-幣圈專屬-市場本質-抄底不死,供應不止。確實,11月20日這根K線給我們的信息是-有買盤介入(終於)。但這樣的收線它的隱晦信息是-市場依然有相對較多的供應。換句話說,你在這裡介入做多,就是標準的抄底行為。我們時常告誡身邊的人,”不要抄底“ 你抄對5次,只要錯1次,連同你的家底全部奉獻。就結果而言, 讓我們重新定義抄底-抄自身的家底。
你喜歡逆勢交易或抄底嗎?只有你明確知道你正在做什麼的時候,它才是個好主意。
市場永遠是對的這句話我們可以換個方式理解,儘管市場有時候可能是錯的,為什麼市場有可能是錯的?因為市場價格取決於感知價值,而非真實價值。對吧?
那到底市場是對還是錯 重要嗎?唯一重要的是。你必須知道 不論是誰?和它對著幹的沒一個好下場。
做市商,庄(資本)舉凡這些有能力移動價格的族群,他們不是控制市場 ,而僅僅是充分利用市場的條件改善他們的交易地位。無論如何,如果市場條件合適,他們能夠並且願意拉升或打壓(即使是暫時的)從而吃掉止損盤,並且將很多交易者置於不利的位置。
為什麼“進階價格行為“的書籍中提到,逆勢交易只有在價格”強勢“突破趨勢線回撤不破前低才能輕倉介入?為什麼只是輕倉!?因為趨勢背景才是老大,而你要做什麼,你要尊重老大。還有回撤不破前低這句話再更深入來談都還有內容 這一切都脫離不了 市場價格運作的本質-供需!
今天談到這,晚安!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2)--盈虧比的兩大殺手第一集的反應還不錯
也引起了身邊不少迴響和討論,打鐵趁熱,馬上來連載第二集!
優化交易系統的路上有你有我yo!
第一集最後留下來的問題還有一個更深入的思考
我個人的數學能力實在不足以解決,一樣留給有興趣的朋友來腦力激蕩:
“當天做到n連勝就收工 有沒有可能期望報酬率高過於 做到虧損一次才結束” ?
“若有,求n的值或是n的範圍”
前言結束,馬上來進入第二集的案例吧!!
===================================================================================
案例:
小美是個典型的散戶,基本大家對於一個散戶的想像的特質都可以在她身上略見一二
原本喜歡追漲殺跌,享受著賺快錢的快感,卻時不時發現天花板地板是她的住所
後來聽了別人說這樣很傻 低買高賣才是王道,於是又自作聰明地老是摸頂猜底,被套得不要不要的
入場之後只要小有盈利,小美就會喜滋滋的覺得今天“賺了飯錢”,“賺了衣服錢”,而著急地想要獲利出場
可是如果是虧損的,小美從來不設停損,心裡總想著“只要撐到讓我解套我就出場”
幾年下來累積的虧損數字相當驚人,小美心裡苦,但小美不說。
貪心,恐懼,重倉,隔夜,不停損,鎖倉,鴕鳥心態,追漲殺跌,摸頂猜底,解套就跑,最後怨天尤人
沮喪的小美覺得交易根本就是騙人的,怎麼可能有人能在這個市場賺到錢呢?
在她看到了Trader_Joe_Lee的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她鼓起勇氣面對自己幾年來的交易記錄,一筆一筆地把交易結果輸入到Excel中
想要算出自己的勝率,盈虧比,以及交易頻率。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小美發現自己居然是個勝率80%的交易員,她還覺得有點欣慰,自己沒有想像中做得差嘛!
這幾年來做了好幾百筆交易,交易頻率這一塊也是小美比較有信心的
可是一看盈虧比,是慘不忍睹的0.05:1 賺都小賺,賠就大賠就是在說她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所謂的大數法則從來就不是她的朋友,而是讓她虧損加劇的幫兇....
問題:典型的虧損散戶的畫像當中,基本都是盈虧比這一塊出了問題,什麼行為會最傷害交易的盈虧比,又有什麼對策呢?
---------------------------------------------------------------------
Trader Joe的參考答案:
盈虧比者,平均盈利除以平均虧損 也。 (盈虧比=平均盈利/平均虧損)
所謂的盈虧比兩大殺手,就是 1.不設停損 2. 解套(小賺)就跑
我們一樣用科學一點的方式來對話, 不設停損就是讓你的分母“平均虧損”如無底深淵一樣龐大,等於每一筆交易都是冒著爆倉風險在操作;
總是解套就跑則是讓你的分子“平均盈利”不斷向0靠攏
兩者都可以達到一個共同的效果:就是讓盈虧比的數字變得很小很小很小
偏偏,這就是散戶在交易中最喜歡做的兩件事。
當我們說勝率和盈虧比時常是互相拉扯的時候,小美願意犧牲那麼那麼大的盈虧比,自然可以換到一定程度的勝率
可是這種勝率在交易中可以說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尤其是在杠杆交易的世界裡。
冷靜思考一下:不設停損+解套就跑 這個執行實際在交易的是什麼?
就是“只要不要多在從入場起算的歷史最高點,不要空在歷史最低點,就能盈利。”
大家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幾十億分之一的存在,確實,還真沒那麼容易多在歷史最高點,空在歷史最低點。
這也就成了萬千扛單散戶們的重要救贖和信仰
可是過程中無論是心裡壓力,持倉成本,還有最寶貴的時間成本,以及即便一次一次都被你扛回來了,
依然距離穩定盈利非常遙遠。 還不如上一集的阿明, 40%勝率 2:1盈虧比 一天一筆都可以做到8%的月報酬率。
設停損這種做杠杆交易最基本的思路這篇就不贅述了 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參考這篇: 停損點的幾種設定方法
依照本篇思路,透過設置停損,讓我們的分母平均虧損是個定值(而非潛在的無限大),就可以全心全力的來處理分子了。
解套就跑 或是 沒走出多少空間就著急地推平保
反應在交易記錄上都是一筆一筆+0.50,+2.00,+0.80 這種極低的盈利
透過這種極低的盈利換來的勝率,可以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關鍵點就在“為什麼會想要解套就跑”? 這是人性,是一種壓力的紓解。
可是如果每一筆交易都是算好了可以承受的虧損風險才入場的,一筆交易最差的結果是被停損,而我們處之泰然
那根本就沒有任何必要,透過提前出場去解救一筆“根本還沒打到停損點”的交易。
失敗的交易計畫被停損天經地義,不值得我們拯救
如此一來 如果是成功的交易計畫時,我們也才能保證自己不會半途下車。
=============================================================
我提出的是兩個優化的解決方案:
1. 入場後,如果沒有打到停損點,也還沒走出至少1:1的盈利時--- 不做任何動作
這是是個顯著改善盈虧比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既然開始願意設停損點了,就要設的有價值
可以完全避免掉那些不到1:1的盈利去降低你的平均盈利
(*注:此規則有一例外是“盈虧比保護”)
2. 把“手動全數平倉” 四個字從交易中移除。
一旦手動平倉是一個選項, 它就會像一個惡魔一樣,隨時誘惑著你兌現盈利或是解套就跑
在我一開始學習交易的時候,建立的執行系統裡,從來就沒有手動全數平倉這個選項
當它不是一個選擇的時候,就不會來干擾你的交易執行。
平時有足夠盈利手動減減倉,推推保護 都是好習慣沒有問題,可是永遠讓“尾倉”是因為打了止盈點或是打了保護而出場
有時候還真的就是透過這個尾倉,參與到一些非常完整的大行情!
--
一樣歡迎大家持續提供 以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為基礎的交易員畫像給這個單元哈~
交易系統優化診斷室(1)--如何在可控的風險下的增加交易頻率?
在交易中,最終虧損的交易者,基本只有三種可能性
1. 勝率不好 2. 盈虧比不好 3. 勝率盈虧比都不好
三者各自有不同的藥方得以對症下藥
偏偏勝率和盈虧比之間往往就是在天平的兩端,因此 “犧牲有限的勝率來換取較好的盈虧比” 以及 “犧牲有限的盈虧比來換取較好的勝率”
還有一個第三變因--交易頻率 確實存在勝率和盈虧比都良好的交易,但出現的並不頻繁,如果非常追求只做兩者都好的交易,那麼犧牲的可能就是交易頻率。
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 這個鐵三角,基本就是驗證一個個交易員盈利能力的關鍵三要素!
這系列來試著開啟一個新的單元,就交易系統的角度,舉幾個典型交易員的案例研討來進行腦力激蕩
嘗試為不同狀態的交易員開出解決的藥方,也歡迎大家可以在回復中提供虧損交易員的畫像,反應良好再考慮後續多出幾集
(其實也覺得這類型的思考,很適合作為面試交易員的考題哈哈)
==========================================================
案例:
阿明是個業餘交易者,在交易市場中載浮載沉好些時日了,他在一次演講中聽到了
“只要堅持每天做1筆交易,每筆用帳戶的2%停損,勝率對一半錯一半50%,但盈虧比要做到2:1,每個月有約20個交易日,如此整個月下來,會有20%的報酬率!” 的邏輯
於是他興奮地開始嘗試執行!
他的交易紀律很好,入場後不到止盈停損從不手動干預,所以確實靠著每一筆設2:1止盈點---做到了2:1的盈虧比
每天他會做很多個交易計畫,但只要有任何一個入場了,就會取消其他交易的掛單---做到了每天一筆的交易頻率 (以下假設每個月有20個交易日)
可是他發現勝率要做到50% 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做了幾個月下來勝率只有40%, 雖然還是小有盈利,但報酬率並沒有達到預期。
但他也很清楚,雖然走到1:1就減倉可以提高勝率,卻會打壞它目前完美維持的2:1盈虧比,所以他不想使用“減倉推保護”的方式去提高勝率。
問題:一個勝率40%,2:1盈虧比,一天1筆交易的交易員,如何在不增加過多風險,不影響交易品質,不影響盈虧比的前提下提高交易頻率,以提高報酬率呢?
(注:此系統20筆交易,2%停損之下月報酬率約8%)
Trader Joe的參考答案:
對阿明而言,他已經有了一個“能夠盈利的交易系統”,但盈利效果不夠理想,自然盡可能的在不打破目前盈利狀況的前提下
透過 “提高交易頻率” 的方式去擴大盈利。
如何提高呢? 如果要求他直接變成一天兩筆甚至更高頻率,等於他每天的帳戶回撤風險瞬間翻倍,並不是非常妥當的解法。
在這個權衡之下倒是有一條還不錯的折中方案,可以在“回撤風險不變”的前提之下,有效的提高交易頻率:
“ 如果一筆交易得以順利止盈,當天可以做下一筆交易,直到有一筆交易被停損為止 ”
在這個邏輯之下,其實也就是“同樣一天最多錯一筆”的前提下,在第一筆交易成功的交易日中,再去開第二筆交易
如果第二筆交易也成功,還可以開到第三筆交易.......以此類推, 直到有一筆交易被停損為止。
這裡也有一個實用的小科學--- 創造長尾的可能性 ,
心裡學中所謂的的熱手效應,指的是“射手連續命中之後的下一次投籃,投中的幾率並不會比較高”,也就是獨立事件的概念。
可是卻從來沒有否認“射手有機會可以一直連續命中”,
你只有開綠燈讓射手去投,才有“連續命中的可能性”,如果你規定他進一球就不能再出手了,這個可能性就永遠是0。
而大數法則的世界裡,哪怕是0.0001%,都是遠遠遠遠大於0的!
在阿明原先的系統裡,一天最多就是答對一筆/答錯一筆
在它加入了這個規則之後, 一天最多還是答錯一筆,而第一筆答對的天數中,可能多數也是止步於對一筆或是兩筆
可是沒有人可以否認,在這個邏輯之下 阿明在有限的風險(最多錯一筆)的前提之下 “創造了一天之內N連勝的可能性”
這個可能性在原來的系統是毋庸置疑的0
在這個改進後的新系統,N=2.3.4.5.6...........oo 都是“有可能”的 ,
就算一個月內每天都直接被停損,最多也只是是錯20筆交易 (原來的系統本來就承擔這個風險,沒有因為加規則而增加風險)
但最多答對的就不只20筆交易,如果可以有幾段不錯的連勝,除了肯定提高了的交易頻率之外,甚至有機會提高勝率!
從統計幾率的角度來說,能提高勝率的可能性絕對不高,但確實存在,
只要靠著連勝讓當月的盈利筆數得以到達 “14以上” 該月份的勝率就會高於40%(因為月虧損筆數最多20筆,而14/34 > 40%)
=============================================================================================
最後留個數學題給有興趣的朋友計算:
原系統一個月(40%勝率,2:1盈虧比,每筆2%停損,20筆交易)的期望報酬率為8%,
加入了新規則(每個交易日做到有一筆被停損為止)後的期望報酬率約為?
--
歡迎大家提供, 以勝率/盈虧比/交易頻率的為基礎的案例,一起來腦力激蕩哈哈
TV新說唱(1)-交易之路其實坦白說今年的新說唱我都還沒開始怎麼追
偶然翻到去年順應潮流寫的一首舊作
完全還沒有公開發表過的
也是在改了那麼多歌詞,或是那麼多憑空Freestyle觀點之後
第一篇發表出來,真的是自己完整作詞作曲的創作哈
結合交易和音樂還是一直以來我很想做的一個Project的
除了這首以外其實口袋裡其他幾首哈哈哈
(但還沒有編曲,如果有擅長編曲的TV朋友有興趣合作的話歡迎私信聯絡!)
講的是一個小散戶做交易以來的心路歷程 字字血淚(?)
如果反應還可以的話 再考慮推出這系列第二集yo,
或是像是《說砍就砍》和《交易症候群》一樣更新一個有音檔的版本lol!!
===============================================
《交易之路》 詞曲:Trader_Joe_Lee
弄爆了多少個倉 你怎麼還在加倉
禁止扛單 是交易員的基礎信仰
你曾經叱吒沙場 積累了光榮勳章
可這一仗 你是否打得格外慌張
在這一條 只屬於贏家的不歸路
你操作哪種技術 聽信了誰的套路
你看著線圖 畫了一隻只的蝴蝶蝙蝠
可這個市場 遠遠比人想像還殘酷!
Chorus:
今天做多的盈利不多 (今天做多的盈利不多)
明天做空又撲了個空 (明天做空又撲了個空 )
後天決定空手 主力終於出手
追漲殺跌 天花板地板是我的住所
X2
聽過一個又一個交易贏家的故事
經歷一次又一次渴望能早知如此
身邊一句又一句冷嘲熱諷貪嗔癡
敗給一隻又一隻會射飛鏢的猴子
我想要美酒跑車相機金錶
我想要一步登天衝上雲霄
我想要財務自由自在逍遙
我想要照顧一家父母妻小
Chorus:
今天做多的盈利不多 (今天做多的盈利不多)
明天做空又撲了個空 (明天做空又撲了個空 )
後天決定空手 主力終於出手
追漲殺跌 天花板地板是我的住所
今天做多的盈利很多(今天做多的盈利很多)
明天做空市場就閃崩 (明天做空市場就閃崩)
天天決定出手 享受豐厚戰果
低買高賣 明星交易員那就是我。
大多數人看的方向是錯的?自己的交易系統怎麼看最重要!!—以近期黃金走勢舉例
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一起經歷了黃金1200整數關口的破位,破位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一路跌到1160,近400點的延續行情!!
歐元跌破1.15之後,我對黃金的思路一直是 “能夠在1200之前就拿到1:1減倉的做空交易”。
不過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要講方向看對。
而是主要在討論 在8/10號時Investing.com上黃金的指標測試器,當時價格還在1205橫盤,
那個指標測試器上,19個有給予觀點的技術指標一致都是看空的(其餘還有3個指標保持中立)
可是等等,大家看到這樣的技術分析時,會有什麼樣的思路呢?
1. 全部指標都看空,全力做空!
2. 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看同一個方向時,要保持謹慎,那個方向往往不會發生--大多數人是錯的
在這個例子裡,如果你是當中任何一個指標的交易員,你很有可能都會選擇參與空單;
如果你是常關注我的TradingView的朋友,可能也有留意到我的思路在歐元破位之後一直都是 「唇亡齒寒 空死黃金!!!」
可是如果你在這一題選擇了2,很有可能就是眼睜睜的錯過了這一段堪稱送分題的行情。
而如大家所見的結果,在這段行情中,哪怕是那些純看一個單指標而選擇做空的投資人都能大獲全勝
這絕對不代表那些指標真的那麼神準,只是代表在這次的例子中,大家都看同一個方向,而且大家都答對了而已~
過度解讀“別人貪婪時恐懼”這句話的最大問題就是: “容易把自己想得太聰明,太特別” , (你各位阿!! 就你最特別!!)
過分解讀“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看同一個方向,但大多數人是錯的”這句話時,
有時候反而會反過來影響自己本來的交易系統,進而在交易當中進退失據。
交易系統的概念中,只要在同一個邏輯的交易的筆數足夠多之下,有時候成功,有時候被停損都再正常不過,
50%勝率,2:1盈虧比完全可以成為一個穩定盈利的交易員;
而只要持續的用同樣的邏輯進行交易,偶爾市場就會給一些大禮,或是送分題,像是上次的 土耳其里拉 ,或是這次的黃金
這樣的送分題對於一個交易系統的成績而言其實至關重要,因為它往往可以有效地在樣本中提供良好的勝率及盈虧比!
就像是當年在考試的時候,自己最熟悉的題目一定要能穩穩拿住
如果總是去想「怎麼可能考這麼簡單的題目,一定有陷阱!!!」 ,反而會在這種送分題出現答錯的可能性。
而什麼樣的交易員最能夠穩穩的拿到這些大禮或是答對這些送分題呢?
自然就是那些,擁有自己的分析和交易系統,並且持續重複的在市場中執行自己系統內的交易的交易員。
我的結論是,除非一開始使用的交易系統就有定義特定的散戶持倉數據,特定的指標共振狀況,甚至是用一定方法量化的市場情緒
否則別人怎麼看,其他的指標是看多還是看空,對於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而言應該是是 “零相關” 的,
完全不該因為別人或是其他技術指標看多還是看空,而影響自己交易系統所給予的觀點。
如此一來,才不會在自己的交易系統中出現送分題時反而沒有搭上車。
當然這整篇觀點的論點是建立在自己有一套完整的分析以及交易系統之上的
我也絕對同意市場上有很多利用散戶心理等方式創造穩定盈利的系統的
核心思路是 「如果已經有自己的分析系統,就不要輕易地被他人的分析或是外在的言論影響自己系統給的結論」
小小淺見,供大家參考yo!!
怎麼說你都是對的?-- 交易員所追求的”對“稍微比較熟悉我的風格的朋友
大概多少會知道我的交易思路基本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永遠不預測市場漲跌,只關心交易計畫 (注:交易計畫=入場+停損+停利,所有交易計畫都是入場前就準備好被停損的。)
2. 除了股票市場以外,對於絕大多數交易品種都是 ”不看多 不看空 只看圖“
3. 入場前算好可以承受的風險計算倉位, 入場後不解盤,專注嚴格執行
我總是在任何可能的管道提及尊重市場大哥的重要性,沒有任何一個人拿著預測市場的水晶球
日前也寫過一首歌來表達 《不要預測》
對於教科書上寫”技術分析是試圖用過去的行情走勢預測未來“也感到極度的不以為然
看多諧波D點 , 我不認為要上漲;
符合定義孕線上破,我不認為要上漲;
一波上漲回踩0.618,我不認為要上漲
只是我願意做多,並且帶好停損而已,這些是我看得懂的交易,也是我參與市場的方式。
誰願不願意做多 和 市場要不要上漲, 我的理解上幾乎是完全零相關的兩個獨立事件
我們所學的所有技術分析,追求的僅僅是只要可以正向的打破純隨機市場 ”1:1盈虧比,50%勝率“的不賺不賠狀態的話
就能夠具備盈利能力。
一個交易員做了一個交易計畫,被停損了,不會特別糾結於這次做錯,心裡想的是”下一個交易在哪裡“
可是如果一個人做了一個市場預測 ”XXX就是要上漲!!! 目標價XXXX!!!“
如果沒有真的上漲,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被打臉了 。
交易員不是分析師
在意的是大數法則之下的勝率,盈虧比,以及兩者所得的期望報酬
幾次交易的盈利或是停損並不會真的改變什麼
除了歷史新高新低的狀態,否則絕大多數時候,任何一個品種我都會多空都做好準備
力求的就是”無論市場上漲還是下跌,都有交易計畫可以應對“
進而呼應開宗明義說的 ”不預測市場“
那麼在邏輯自完整的情況之下,交易員定期會做的是”交易系統的優化“
但並不會無聊的糾結於一兩筆的結果成敗。
在絕大多數情況,對於該交易員而言,在執行的是自己交易系統內的規則,當然是對的。
什麼情況會”錯“? 就是做了違反自己交易規則的事情的時候。
如果我今天靠著移動了停損,結果躲開了一筆掃了損就起飛的假突破,
不但一點都不會為自己的操作而感到慶倖,反而會深自警惕反省自己打破了交易規則是犯了很嚴重的”錯“。
可是,市場上確確實實也有一群人們
比起交易他們更關心的是”我是不是早就講過!!?“ ”幾月幾號精准預測!!“ ”老師在講你有沒有在聽“的這些 ”形象“
這時候投資人聽啊聽,如果和實際感受經驗不同,自然而然會提出”怎麼說你都是對的?“ 的挑戰和質疑
-------------------------------------------
而作為一個交易員,被提出同樣的這種廉價的挑戰還是蠻令人感到無力的,
有感而發,供大家參考我的思路yo~!
關於inside bar的美麗與哀愁
去年八月的非農數據,是我第一次正式以一個講師的身份亮相,當時是我第一次試圖把在T3所使用的Inside bar交易方法,
在比較公開的場合講述出來,當時時間有限,我大約只有不到10分鐘的時間,要馬上讓聽眾進入一個,
等待非農之後,可以用inside bar的思考邏輯理解行情的狀態。
於是我也只能快快的把資料之後等待突破方向的思路講完,
然後數據一出,當時是5分鐘給了一個不是特別有力的inside bar上破,不到1:1就回頭下破停損;
而後來的15分鐘inside bar,則走了一段非常完整的下跌;
當天事後我其實情緒是比較低落的,因為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沒有太多的強調它的風險,
直到後來線上下沙龍第一次完整的講inside bar的PTT,
也算是正式為近一年來,inside bar交易方法逐漸越來越多人認識的道路,正式揭開了序幕。
傳統K線形態早就有inside bar的存在,不過具體把它變成一套交易系統,
T3用的這一套加上我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嘗試各種優化,基本才是大家常聽到的我們講的版本。
從一開始每次要講的時候都還需要再解釋一次,到越來越多朋友可以理解這個運作邏輯
到開始有完全不認識的粉絲或同學也在談論著inside bar交易,慢慢的好像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了。
可是最終回到這個交易技術,它是一個華爾街的短線交易員所使用的,
非常激進的交易技術,機構交易員享有的優勢例如低交易成本,極少的滑點等等優點並不存在於一般的散戶投資者中,
它享有高盈虧比,交易機會頻繁這些優點的同時,勝率始終是屬於比較偏低的,被頻繁停損,以及產生龐大的交易成本等缺點。
在交易系統的世界裡,inside bar是非常容易識別的,哪怕一個剛學K線的小白都可以立刻看懂甚至復盤,
可是要把inside bar做到能夠穩定盈利,除了需要非常多的練習,優化,嚴格執行能力之外,
心態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因為被頻繁停損完全就是家常便飯。
它並不是一個,知道了inside bar上破做多inside bar下破做空以後,
就立刻拿到實盤交易去用會能馬上投身穩定盈利行列的交易技術,
更多是屬於高風險高報酬,在交易技術的光譜當中,屬於最激進的類型的。
如果害怕被頻繁停損,不適合做inside bar;
如果不懂動能交易的本質,不適合做inside bar;
如果沒有嚴格執行的系統,技術和觀念,不適合做inside bar;
如果只習慣低買高賣的交易思維的話,不適合做inside bar,
如果以為inside bar就只是哪邊破做哪邊那麼簡單,更是不適合做inside bar。
成功的inside bar交易需要很多系統化的交易規則和篩選方式,
包括透過趨勢,諧波形態,黃金分割,機構訂單原理甚至均線的配合等等疊加,
都是可以篩選出更值得操作的inside bar的方法。越是看似簡單的交易方法,要能夠實用,往往就需要越嚴格的定義和規則。
不需要因為學習了inside bar就想一招吃遍天下當成交易的萬靈丹,
而是可以在充分理解之後,嘗試把它加入自己的交易系統當中,
專門處理單邊行情,動能非常強勁的趨勢行情,以及需要等待信號入場的輔助入場工具等等,
在搭配“1:1半倉”以及“盈虧比保護”去改善低勝率缺點的前提之下,再去討論享受它給予的優渥盈虧比。
在充分理解它的邏輯和遊戲規則之後,inside bar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交易方法的,
但比無知更可怕的事情是一知半解,所以如果不能確保自己有很充分的理解,
或是已經具備能夠利用inside bar盈利的能力之前,完全不建議輕易的使用它去操作你的實盤交易,還是非常值得各位投資人以及交易員留意的!
小小心得分享,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