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想法
資金管理(一) Capital Management馬丁格爾策略
馬丁格爾策略是一種輸了就加碼的策略
只要虧一次 下次就翻倍 下注
即使連續虧好幾次
只要赢了一次就能把之前的虧損都凹回來還小賺
馬丁策略最大的問題在於風險放大過快
若遇到較多次的連續虧損
資金曲線會呈斷崖式下跌
實際測試在遇到8筆連續虧損時就會破產
即使遇到多筆連續虧損的機率很低
只要交易得夠久 都有機率會遇到
使用馬丁格爾策略會把整個帳戶暴露在風險下
爆倉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建議使用
反馬丁格爾策略
反馬丁格爾策略採用和馬丁策略完全相反的做法
在獲利時放大下注 虧損時縮小下注
是比較合適的資金管理策略
使用反馬丁格爾策略可以在獲利時呈複利成長
虧損時減綬資金下跌速度
但反馬丁格爾策略仍然存在缺點:
獲利和虧損之間的不對稱槓桿
假設資金回撤20%則需要再獲利25%才能打平虧損
資金回撤50%則需要再獲利100%才能打乎虧損
需要獲利(%)=(1/1-虧損%數)-1
開發機械化策略時,許多人常犯的錯誤想要踏入程式交易領域的朋友,一定要意識到一點 :
電腦是非常死板的,不要妄想靠一般電腦 (量子電腦除外) 開發出多完美的策略。
交易是面對金融市場,有經驗的一定知道市場的不確定性多麼的高。
機械式策略 (程式) 等於用一個固定的框架在交易不確定的未來,
想一想,合理嗎?
電腦可以讓我們很方便的回頭檢視歷史盤勢,也可以讓我們清楚知道策略是否過去會賺錢。
過去賺錢,當然重要,至少代表策略過去是賺錢的;
但是很多人卻用錯誤的方式來開發 - 用過去的盤勢回測找答案。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因為過去的盤勢已經確定,等於是看著答案寫考卷,
但真正的考試來臨時,卻不知所措。
因此千萬不要用回測跟最佳化來回推什麼交易方式有效,這麼做會有非常大的弊病,
策略回檔時,你唯一會做的就是重新改參數。
上圖的圖片是我使用已久的機械化策略,一陣子的績效盤整,直到最近才創高。
過程中都沒有做任何更動,因為我深刻知道這個策略在我投資組合中的意義,
也明白策略的本質元素是什麼。
如果你想進入程式交易的領域,這篇文章可以重複多看幾次,會大幅減少你走彎路的時間。
SMC/ICT 聰明錢交易策略 如何利用失衡區做進場的依據 !!失衡區有什麼用?
失衡區代表可能的資金池,有強烈的賣壓跟買壓,未來價格會有機會回測此價格區間
失衡區是由聰明錢推動市場形成,但是不意味著價格再一次返回失衡區的時候,能獲得支撐;失衡區是由於聰明錢搶籌使整個市場短時間內出現真空,造成某一價格區間很多訂單無法成交,形成急速地拉漲或下跌。
價格走到主力機構心理位置的時候,並不意味著聰明錢會一直把之前資金掛在失衡區,但是可以利用失衡區來建立我們的進場依據。
總結:
失衡區能對價格產生吸引力
市場情緒一致性無法長時間維持,價格走到左側供需區或流動性後會停止;無領頭羊的情況下,羊群則會散亂。
短暫放量停止後,所有技術指標呈現背離,超賣超買。
聰明錢的新手會認為FVG處可以掛單,形成一定作用,由小時區觀察是否出現反轉的買壓或是賣壓
依照關注的優先順序:流動性 > 市場結構突破 > 供需區 > 失衡區.
黃金 透過gt指標的換色進出場操作 10個月 盈利76% 為你揭曉到底用gt指標做交易長期能不能賺錢?
今天就為大家來揭曉謎底
在黃金h1的時區 運用gt指標進出場 我們設置止盈2000小點 止損2000小點
風險報酬 1:1 ,在未到達設置的止損止盈前 燈號只要換色一樣出場
這個數值是我覺得黃金h1的波動率適合gt指標的。
從今年的 1/1 到 10/13 一共交易了 164張
本金2000美元 手數設置0.1手 最大風險單張200美元
目前收益是1523美元 投報率10個月 76%
當然這過程中經歷賺錢又吐回去的窘境,趨勢交易只有行情來時可以賺到一段
那麼盤整就是小虧,我們永遠在等待行情到來的時候
gt指標除了可以自己看圖操作以外我們也提供ea機器人下單
當燈號換色進出場時 機器人會幫你自動執行不錯過最佳的時機點
這樣子的操作模組有興趣嗎? 歡迎私訊我了解
我是蔡菲特你交易上的好夥伴
如何科學化觀察 多市場走勢間的相對強弱開始前 先祝福各位中秋節快樂 !
希望你過了一個愉快又溫馨的中秋假期。
適度的休息對於交易者是重要的,是一個歸零充電的機會。
在假期的尾聲,就來解析一下台股周四收盤前進的一筆多單。
進場的理由很簡單,單純就是看台股相對美股強 + 統計顯示中秋變盤(漲)的機率高。
會贏會輸不知道,但風報比ok的前提下就小部位進場試單了。
美國是世界的領頭羊,許多人會以美國老大哥的方向當作操作指標之一,
但是除了用眼睛看外,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把「相對強弱」的依據具象化 ?
上圖就是我做的一個指標,計算出指定區間的報酬率,來比較市場間的強弱。
我把比較的初始日期訂為台股開始盤整的起始日,也就是20230814。
這段時間的報酬率 :
那斯達克指數 -1.49%
台股大盤 -2.16%
SP500指數 -3.68%
道瓊指數 -4.58%
台股有很大一部分為科技股,因此可以明顯看出這段時間,科技股相對傳產強。
有了這個指標,我便不再需要依靠感覺進單,而是數據明確化的依據可以觀察。
TV的便利之處在於可以多市場的報價,可以好好善用這個工具。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跟我索取這個指標。
如何正確衡量績效的方法 ?繼前一篇提到在金融的世界,完整敘述風險的指標是波動,
稍微提及了衡量績效的較佳方式是使用綜合指標,例如Sharp Ratio。
這篇再來深入探討一些相關指標。
稍微複習一下,
「Sharp Ratio = 報酬率 / 波動度,是的,風險等於不確定性,具體化可以用波動度來衡量。
Sharp Ratio反應出交易者在賺錢的途中是否平穩,數值越高代表承擔越少的風險去賺到報酬。
該注意的是,Sharp Ratio的分母所使用的波動度,是連賺錢時的波動也計算進去。」
上篇最後留了一點伏筆,就是Sharp Ratio的計算會把賺錢時的波動也計算進去。
意即,今天賺的多一點或快一點,也會使得Sharp Ratio數值降低,
但人性上,比較不會因為賺的多一點就失控 (還是有可能會有大頭症的現象),
相比賠錢,如果賠錢時速度太快,一下就爆倉了,肯定是大受打擊;
因此就誕生了Sortino Ratio。
Sortino Ratio 跟 Sharp Ratio差不了多少,差異在於分母上的不同。
Sharp Ratio = 報酬 / 波動度
Sortino Ratio = 報酬 / 下跌波動度
Sortino Ratio 只考慮下跌時的波動,分子一樣是報酬率,
意即,每賺一分錢,承擔多少下跌的風險。
Sortino Ratio 適合用來評估高波動性的投資組合,譬如期貨。
通常,使用兩倍的槓桿代表損益會膨脹兩倍,虧損也會膨脹兩倍,
但經過主觀調整後的風險值,應該要比正常水準再更低,
因此我時常注意投組的sortino Ratio,來衡量自己在風險與報酬的拿捏上,上是否控制得宜。
DrawDown為回檔值,意即從最高點賠了幾%。
MDD = Maximum DrawDown,意思是從最高點最多回檔了多少%。
時常聽到交易人是在講最近吃DD,代表投組權益回檔中。
控制回檔的大小也是交易者重要的一環,時常創新高的權益,操作下來也較為舒服。
我每天都會記錄MDD的變化,到達某一特定數值,代表我需要休息,
因為虧損無法被我有效控制。
記住,當賠掉50%時,是需要賺100%才能回到原點的。
這些相對績效數據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完整去除了槓桿的影響。
很多時候的高報酬,源自於交易者自己使用了高槓桿而不自知。
人性只會看到自己賺了300%,而不會發現自己正承受著很高的波動。
槓桿會撐大報酬,同時也會撐大虧損,當虧損來臨而不自覺,被市場吞噬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紀錄這些相對績效指標的變化,來時時提醒自己目前的狀態,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自2020開始,航運股、AI造就許多少年股神,即使2022殞落了8成,
但自始自終,許多股民仍然很容易被超高金額對帳單吸引,不探究其%數、是否是高槓桿造成、
相對承擔多少風險...等,就對背後操作者產生極高權威感。
當一個人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便會隨即陷入危險的境地。
若柬埔寨綁票、詐騙...等等發生在此人身上,我是一點都不會意外。
希望我的文章可以為有意願在金融領域深耕的同好們,增加一點點獨立思考的能力。
總結聯準會發表公開市場委員會聲明依據最近的指標反映以下情況:
1. 經濟活動一直以堅實的速度成長。
2. 就業成長在最近幾個月有所放緩,但仍保持強勁,失業率保持在低位。
3. 通貨膨脹仍居高不下。
聯準會已作出以下決定,以實施聯準會開放市場委員會在2023年9月20日聲明中宣布的貨幣政策立場:
1. 維持通貨膨脹率為2%的目標。 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5.25%到5.5%之間。 聯準會理事會一致投票決定維持自2023年9月21日起生效的準備金餘額支付利率為5.4%。
2. 作為其政策決定的一部分,聯準會開放市場委員會投票決定指示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開放市場交易部門:
以5.5%的最低競標利率進行隔夜正回購操作,限額為5,000億美元。
以5.3%的報價利率進行隔夜逆回購操作,每日限額為1,600億美元。
3. 與此相關,聯準會理事會一致投票批准將主要信貸利率設定為現行水準的5.5%。
本篇只針對利率部分進行總結,有興趣了解全部內容可以參考下面文檔
Federal Reserve issues FOMC statement:
www.federalreserve.gov
FOMC 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
www.federalreserve.gov
風險的正確定義"怎麼具體形容風險?"
可以停一下,想想這個問題...
大部分的人,包含以前的我,首先想到的是賠錢,風險就是可能會賠錢。
當然,賠錢的可能性當然是很大的風險之一,但除此之外呢?
風險只有賠錢這麼簡單而已嗎? 其中還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
假設現在有兩條賺錢的路徑,第10天的時後,都會是賺10元的結果。
A : 1 -> 1 -> 1 -> 1 -> 1 -> ...
B : 5 -> -4 -> 2 -> 1 -> -3 -> ...
請問哪一條風險比較大?
答案是B
如果有一個策略每天固定都賺1元,反應快一點的人第一個想法就是All - in,
因為結果是確定性很高的賺一塊錢。
是的,考量風險時,必須考量到"不確定性"這個因素。
對於"不確定性"的議題,可以看看塔雷伯的"黑天鵝"五部曲。
許多教當沖交易的老師都會打著"風險低"的廣告招生,但為什麼他們敢說當沖風險低?
因為當沖交易屬於日內沖銷,收盤前一定要把部位結束離場。
相比波段交易,待在場內的時間短,少了跳空的風險,所以風險確實低不少。
另一個會聊到風險的部分,是"績效的衡量"上。
當我們看到琳瑯滿目的外界對帳單時,如何客觀的一較高下?
並不是單純的絕對金額就能斷定。
題外話,一個用1億賺100w的交易者 與 一個用100w賺10w的交易者,
用%數比較,1% vs 10%,其實後者績效優於前者。
最好的比較基準,是報酬/風險的綜合指標,最著名的就是Sharp Ratio。
這個名詞對於有在關注基金的人肯定不陌生。
Sharp Ratio = 報酬率 / 波動度,是的,風險等於不確定性,具體化可以用波動度來衡量。
Sharp Ratio反應出交易者在賺錢的途中是否平穩,數值越高代表承擔越少的風險去賺到報酬。
該注意的是,Sharp Ratio的分母所使用的波動度,是連賺錢時的波動也計算進去,
代表即使是爆賺,波動度也會飆高,而這其實非常符合人性。
如果賺錢的過程是暴漲暴跌的,像一檔飆股,抱起來絕對是心驚膽跳,
但如果過程是平穩的,像中華電,那會非常心安。
未來在衡量他人或自己的交易績效時,別再被超高金額吸引,
記得去看看風險部分的數據,畢竟曲線暴漲又暴跌,未必是你想要的。
誰說盤整就沒辦法賺錢?"台指根本鬼指 = ="
"台指根本就沒趨勢,亂刷洗..."
"台指難做得要命..."
以上這三句,應該會常常聽到台指的交易者在哀號。
其實台指確實不太好做,常常上下刷洗也是真的,
許多關鍵點,明明盤中看突破出去不少,最後又反殺回來。
在配上台指特有的開高開低AV轉,基本上我覺得在台指能活著已經很不錯。
但假設真下定決心要做好台指,何不換個角度想想?
如果台指平常沒什麼趨勢,是否能逆著幹?
台指既然喜歡上下AV轉、又愛假突破,那我能不能配合著做?
確實,跟著趨勢順勢做,絕對是交易第一要則,跟趨勢對著幹沒什麼好下場,
但你是不是只會做趨勢盤,不會做區間盤?
並不是1000點得才叫趨勢盤,其實區間裡面也會藏著小趨勢,
所以只在於你有沒有那個能力去賺,而不是台指難做。
有一陣子,我也覺得台指太難做,從而轉戰海期。
最後我意識到一件事 : 每個市場都有它難做的地方,賺不到不是市場的問題,是操作者本身的問題 。
懂了這個概念後,我的績效大幅提升。
交易者該做的是去適應市場,而不是市場適應你。
左邊是我這5個月做台指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到我的勝率還有進步空間,
但由於風險報酬比達2.55(贏一次可以輸2.55次)、MAR達15 (總獲利/最大回檔)、
獲利因子達6 (總贏錢/總輸錢)、期望值達11,223 (平均進場一次賺多少錢),
代表確實有做到大贏小輸的賺錢模式。
即使勝率只有7成左右,靠著抱單,仍可以達到79%的報酬率。
要穩定的賺小錢,靠當沖,要賺大錢,靠波段。
當波段的模式又能做到穩定,剩下的就是保持平常心,繼續累積。
近期實單進出 與 一些交易關鍵這幾天 TAIFEX:TXF1! 持續震盪,有看之前分析又看得懂的人,應該會知道我想提示什麼。
在現行狀況不變的情況下,用一樣的方法去做即可。
根據客觀的盤面去修正自己的計劃,才能走得長久。
之前在 的最後
寫到還保有一些空單,看能跑到哪。
那些在9/11停利出場,並在9/12小量試空,今天已達停損值,停損出場。
這兩筆交易可以說是小輸大贏,贏1731點、輸141點,共贏1590點。
(小台79,500 / 大台318,000)
關鍵在押注的大小。
為什麼在第一筆空單壓大、在第二筆空單壓很小 ?
進出場點在這篇文章與上一篇文章已經標示出來,希望對於讀者能夠帶來更深一層的思考,
畢竟要成功,第一步就是試圖摸透贏家的思維,包含當初的我也是這樣學習的。
當操作者對系統十分熟練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到"大贏"。
部位縮放的藝術,決定操作者最後能取得多少果實。
我的風格屬於見好就拿,因此我很少做加碼的動作;
這個"要拿還是要抱"的關卡,也是在建立交易系統時需要去思考的重點。
("拿還是抱"是高拋低收大大提出,在這裡借用)
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些價值,引一條路、丟一個問題,或許你就是下一個絕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