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是反转熊,还是回调牛?这周二的贵金属市场,又让我有一丝"活久见"的感叹! 有点乐极生悲,然后又有点蒙圈,各位老铁心里想必也是百转千回,然后问出了和我一样的问题:
黄金现在到底是反转熊,还是回调牛?
回顾一下8/11日-8/12日的行情,12月黄金期价跌幅4.58%,是2013年4月1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白银12月合约暴跌13.8%,是2008年10月以来单日跌幅。第二天一度跌至1862美元,但随后迅速反弹最高到1949美元。
无风不起浪
这番恐慌性抛售,显然市场听到了一些风吹草动。俄罗斯首先发布第一款疫苗,同时美国感染人数增速出现放缓;其次PPI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美国和欧洲的债券收益率均出现大幅上涨,市场避险情绪快速消退,为黄金暴跌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剂。特别是当黄金跌破2000美元整数关口,触发了大量的止损单,加速了黄金的下跌和恐慌情绪的蔓延。
物极必反。此前周图双双出现9连阳,黄金、白银上涨速度过快、幅度过大,市场的情绪变得极端热情,也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稍有风吹草动,投资者及其容易出现恐慌性抛售。有数据可证,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 Gold Shares 提前于8月7日上周五流出3.82亿美元资金,创3月以来最大撤资规模。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美联储趁风起浪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天上涨4.86%,是6月以来最高的涨幅。一般而言,美债收益率的回升意味着避险情绪的消退,利空黄金。但是,这次会不会暗示市场利率预期发生变化?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出现改变吗?
最新讲话表明,美联储将会允许通胀率高于2%的目标。意味着,未来在通胀没有出现起色之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不会出现大幅变化的,至少在9月之前。反过来说,只要未来宽松的基础没有变化,那么金银长期上涨的基础就没有改变。
技术面的多空分界线
黄金最低跌到1862美元左右,也是EMA(50)均线附近, 然后收到明显支撑。如果黄金能够守住1900美元的正数关口,黄金整体上涨的趋势就没有被打破,未来依托50均线,仍然有可能向上突破。反之,短期再次出现大幅下跌,有效跌破1900整数关口,那么黄金上涨的趋势就被完全打破,这一轮黄金牛市将就see you later la。
社群想法
老董失聯的6452風暴再起,這次會幾根招待?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漲跌停板機制的思考
就是用這個6452當例子的 (詳見下方關聯觀點)
在2018年底一波來了連續14根跌停板
當時我沒記錯的話就是董事長申報賣股
從堂堂台股生技股王股后的地位瞬間蒸發超過80%市值
結果今年風暴再起
董事長失聯、財報可能趕不出來、打入全額交割等等等
已經連續四天都是一字版跌停鎖死了
這次到底會跌停幾根
就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了
截至今天收盤還封了18000多張
不過已經比前兩天的成交量高了不少了
歡迎大家在底下回復
猜猜看要幾根才會打開
如何翻轉圖表按 ALT + I 可以翻轉圖表。如果您使用的是Mac,請按選項 ⌥ + I。此快捷鍵將立即倒置您要查看的圖表。翻轉圖表可以為您提供關於價格和趨勢的獨特不同的觀點。
在這個想法中,我們並排顯示了兩個每日的Amazon圖表。左側的圖表是倒置的Amazon,而右側的圖表是未經任何修改的Amazon。比較這兩個圖表(一個倒置和另一個正常)是一種透視練習。問問自己,您仍然看到同樣的趨勢嗎?還是現在您已經改變了觀點,從而可以輕鬆地看到與以前不同的東西?
這是另一種思考方式:如果您在左側翻轉圖表觀察到像投降式拋售或吸引力下降而想“買入”,則與在右側觀察正常的Amazon圖表想要"賣出"的結論相同。透過翻轉圖表,您可以對趨勢和價格走勢進行測試,這在不確定時特別有用。將圖表上下顛倒,然後再問自己一個問題,以查看是否確認。
我們希望您喜歡這個技巧,並希望能收到反饋、想法、或評論。感謝您成為TradingView的一員!
一目均衡圖看美元指數的交易機會一目均衡圖有時候你會覺得比較亂,那就對了,第一眼看到很亂那就不要去做,亂的時候就是震蕩,N字結構很多,反而適用於諧波形態。有人問,諧波形態少的時候怎麼辦呢?那只能順勢思路了,但是注意思路切換的難點。
美元指數天圖中,加載一目均衡圖,你看現在就信號比較好了。關注兩條線轉換線和基準線。其實就是9週期和26週期的移動平均線,當處於上升雲時,兩條線金叉做多;下降雲時死叉做空。反之平倉。 所以其實一目均衡圖說的是大趨勢下,小型趨勢該怎麼交易。
圖示中的位置就可以開空單,止損放在下跌雲的上方,目標位設置盈虧比1:1以上位置。如果沒有入場,期待下次回撤機會。也就是同樣兩條線死叉,還處於下跌雲的時候。
AB=CD諧波形態的盛宴,看歐元對美元一小時圖歐元兌美元真的挺多形態的,個人認為原因有兩個:1)EUR/USD佔到全世界外匯交易量的一半以上。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外匯日交易量有5萬億美金以上,那麼這個貨幣對佔到2.5萬億,一天哦。交易量越多,技術走勢就越明顯 2)最近歐元沒有單邊上漲,類似黃金和美股那樣的行情,所以N字結構多。就是上上下下更多,AB=CD和其他諧波形態出現可能性就越高了
圖中左邊第一個是0.886的AB=CD形態,0.886是怎麼來的呢?就是用擴展線衡量的。背後其實是CD段和AB段的點數比例,而且這兩個時間(角度)很接近。用128除以146等於0.876非常接近0.886了。所以構成了諧波形態,請注意,時間週期越短,價格反轉越快,一個下午可能就完成了。
右邊兩個還是連續出現的AB=CD形態,這裡的係數實際上是1.0AB=CD,就是構成平行四邊形。在TradingView按住ctrl+c就可以繪製出來了。 所以後期做空,並且在最右邊盈虧比很好,是個划算的交易
[技術分析歷史] K線型態的發展歷史與當代相關研究TradingView 技術平台最近改版的新功能,包含以下:
【技術分析】K線型態
【函數】line.get_price()
【樣式】label.style_label_lower_right、label.style_label_left
第一個新增功能是『K線型態』,這應該是大家最容易認識到的功能,K線型態--這是具有歷史淵源的技術分析方法,在台灣的某些自動交易回測平台,也有這個系列的電腦編程,我覺得這是讓TradingView基本功能更加完善的一項更新。因為在技術分析的歷史中,K線型態被視為日本傳統陰陽燭分析法,來源於十八世紀日本江戶時代的稻米市場,由商人『本間宗久』所發明的行情記錄方法。最初,它的功能只是記錄稻米每天的價格,當時,江戶的稻米市場發展出亞洲最早的商品期貨合約,由於當時的稻米價格,對經濟及軍事活動造成很重大的影響力,米商往往會根據稻米的生產,以及市場對稻米的未來期望,而決定是否囤積稻米,所以發展出稻米期貨,當時的期貨到達履約日期,是真的要交割稻米。
由於稻米商業的發達,催生出最早的陰陽燭記錄法,現代炒股票、炒幣的人所講的『K線』其實是『 本間宗久 』所發明的,很可惜的是,這套陰陽燭價格記錄方法,被後人扭曲成預測價格的工具。
當時,日本最有規模的稻米市場,是大阪堂島與江戶藏前兩個地方,由於『本間宗久』在那個年代就掌握了行情記錄工具,再搭配他對於稻米季節性、天候變化的知識,讓他在『米市』不斷賺錢成為富翁,本間宗久在老年的時候,將畢生炒米的知識寫成書籍《本間宗久翁密錄》,我們現在聽到的白三兵(三連陽)、三黑鴨(三連陰)、十字星(Doji)、晨星......等等,就是最早源自於本間宗久的經驗法則,後人再整理的。
不過,陰陽燭的概念,曾經很長時間,僅僅止步於日本。由於他希望《本間宗久翁密錄》只流傳於自己的家族內,所以200年間,陰陽燭記錄法並沒有外傳,並且只在商人的小團體內慢慢發展,最終初步形成一種被人稱為酒田戰法的經驗法則。直到1991年,華爾街分析師史蒂夫.尼森(Steve Nison)在他的著作《日本燭台圖技術》(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ing Techniques)中第一次向華爾街金融投資人介紹日本陰陽燭,當時蔚為風潮,在日本蠟燭圖正式傳入華爾街之前,美國人都是用『Bar』,也就是『美國線』來記錄價格的。
隨後,尼森投入大量的時間,研究與整理日本陰陽燭記錄法的知識,並嘗試開發其它的應用模式。由於第一本書獲得好評,在1994年,尼森陸續出版了其研究"Beyond Candlesticks: New Japanese Charting Techniques Revealed"(1994)、"The Candlestick Course
"(2003)、"Strategies for Profiting with 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s"(2011),將這套日本的傳統行情記錄法,逐漸系統化。
依據史蒂夫.尼森原話表示:
"based on my research, it is unlikely that Homma used candle charts. As will be seen later, when I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the candle charts, it was more likely that candle charts wer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Meiji period in Japan (in the late 1800s)." --大概意思是說,蠟燭圖可能是在明治初期才正式形成的概念,所以尼森也表明了蠟燭圖不是一朝形成的結果,而是宗久的後幾代子孫,慢慢改變而來。因為史蒂夫.尼森對於引進蠟燭圖記錄法的貢獻很多,並且也是第一個引進的人士,因此被稱為現代蠟燭圖技術之父。
另一名傑出的貢獻者,是葛雷.莫里斯(Gregory L. Morris),根據記錄,莫里斯大約在1992年拜訪日本的期貨交易員竹廣引田,從而認識到陰陽燭的概念,後來,莫里斯出版了他的研究"Candlepower: Advanced Candlestick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Filtering Techniques for Trading Stocks and Futures"(1992),寰宇出版社從美國原文書引進翻譯為中文書,書名翻譯作《強力陰陽線》。截止到現在,"Candlepower"已經更新到第三版,第一版是1992年,第二版是1995年,第三版是2006年。雖然莫里斯引進蠟燭圖的腳步只比史蒂夫.尼森慢了一年,遺憾無法成為現代蠟燭圖技術之父,但他也做了許多貢獻。
依據葛雷.莫里斯原話表示,在1987年的大崩盤讓他經歷到人生的重大挫折,所以莫里斯很懊惱,開始尋找基本分析以外的方法,也就是技術分析,但是1970~1980年代,技術分析在華爾街被視為『玄學』,直到現在,或多或少也有投資者這麼認為。曾經有一位基金經理人說:「如果員工偷偷使用技術分析,就要把他開除」--我們會瞭解到,技術分析在當時多麼沒有地位。
1991年,莫里斯和友人,唐.畢斯利(Don Beasley)合作成立PMEM投資顧問公司,目標是提供合理穩定的投資報酬率,並且避免如同『買進-持有策略』(Buy and Hold)一樣發生劇烈波動的盈虧,當時,技術分析受到鄙視,因為對於投顧來說,Buy and Hold策略更簡單,只要專注於選股就好了,不用考慮進出場時機的問題,但是,從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後,愈來愈多投資人,開始注意技術分析的用處。因此,隔年前往日本訪問當地技術,大約三年後,第二版的書裡才歸納明確的辨識方法,使型態排列的判斷不致於模稜兩可,逐漸成為可以被量化的東西。
1995年莫里斯把西方的技術指標,跟型態排列試圖結合在一起,提出「Candlestick Filtering」(翻譯成「訊號準備區」,或「陰陽線過濾」)。事實上,尼森也曾經提出過跟Candlestick Filtering相近的概念,也就是Difference index,台灣翻譯成『差異指數』,其實他們翻譯不太正確,應該翻譯成『乖離率』,在英語裡,"Difference"會被縮寫為"Diff",直接翻會變成差異、差距、差離,而中文的對應單詞,其實是乖離;而Filtering是過濾的意思,在中文的通俗用詞是『濾網』。
"Candlepower"出版後,談論到的K線型態的實際功能,就引起很多人好奇,後來出現幾篇關於研究K線型態功效的論文,企圖證偽蠟燭圖,於是,蠟燭圖的發展,來到了可以被量化證偽的時代了。
時間來到2006年,莫里斯《強力陰陽線》剛剛更新到第三版的同一年,臺大的經濟學研究所一篇論文〈Empirical Study in Techniacl Analysis:Case of K-Line〉企圖評估陰陽線買賣訊號的信賴度,由於目前沒有公認評估標準,因此,那一份研究的評估方法,主要由研究者紀麗文自己建立的標準來評估,名稱是『SORT』(Strength,Oddsatio,AverageReturn,Timing),四個單詞分別指的是趨勢的強度、賠率、平均報酬率與經過時間。
雖然文獻沒有完整討論到關於使用莫里斯結合「Candlestick Filtering」濾網的效果,但是紀麗文統計了「假設投資人在單純使用K線型態下」的結果,文獻研究的市場單純針對台灣股票市場,文獻的結論有三個:
台股走勢遵循隨機漫步,無法預測,實證結果支持「隨機漫步理論」。
無法長期或穩定的擊敗大盤,買賣訊號誤警機率偏高。
推翻陰陽線技術分析之中,關於「期間不能超過10天以上」的說法。
根據台經所文獻的結論,單純的K線型態並不能擊敗市場。那麼,如果陰陽線沒有效用,為什麼兩百年以來要發展它呢?並且投資者依然源源不斷的學習傳統K線排列呢?事實上,這是必然要經過的發展過程,就像是以前我也有說過,交易存在許多方法論,而每一個方法論都是基於一種假設出發的,與科學類似的是,它們都必須可以被證偽,可以被證偽的假設,如果經過實驗陸陸續續呈現支持的結論,那麼才會成為學說。
目前,關於結合西方傳統擺盪系統的K線型態的實際效果,還沒有找到類似的研究結論,或是可能已經存在了,但是我現在還不知道。如果有人知道的話,希望請您可以分享那份文獻的網址。
如何捕捉諧波形態的三驅動形態?用劃線來演示三驅動形態和XABCD五個點構成的諧波形態不同 ,由於沒有X點,不能用兩個黃金分割進行疊加構成潛在反轉區域了。有的交易者就會比較為難,總感覺潛在反轉區域把握不准。這就和大家分享怎麼火眼晶晶找出來。
第一個要點是三驅動形態往往發生在很多 N字結構的普通形態 當中,例如示意圖的里面就有一個楔形形態,楔形裡面價格往上走再往下走,構成了許多基本的結構,增加發現形態的概率。所以看到通道,三角形,楔形記得笑一笑
第二個要點是要量的準確, 衡量要用反趨勢線段 。圖中紅色的就是,簡單來說要斜著拉黃金分割線,記得只用勾選1.272和1.618兩個倍數比例就好了。用一個終點當做兩一個起點
第三個點是善於利用 輔助線 。輔助線可以是三角形的上下邊,圖中是楔形體的下沿,本來在下沿就會預期上漲,所以增加做多的概率。更可以用下沿和1.272比率作為潛在反轉區域的勾勒。還可以利用前期大趨勢的黃金分割線,看看會不會落在38.2% 50%這樣的點位
最後你還可以利用K線形態作為判斷,圖中在第二個1.272當中出現了雙底結構,棒棒噠
欢迎评论
[編輯小技巧] 如何在發布文章中撰寫代碼範例普通的文字編輯方法在上方工具列,已經提供了基本功能。
例如,你將文字段落改為斜體字,只需要在段落前後添加 i 與 /i ,加中括號就能達成。
如果你是想要在文章中添加程式碼,就不能直接按了,需要自己打上去。
假如要添加MACD的程式碼給人家讀,就在程式碼前後,加 pine 與 /pine 加中括號 " "
就像是這樣子喔...
這樣,如果以後有這種需求,你也可以自己嘗試了。下面是具體的呈現樣式。
//-- This source code is subject to the terms of the Mozilla Public License 2.0
//-- This is a example of study, for presentation only
//@version=4
//==建立新研究==//
study(title = "MACD", shorttitle = "MACD")
ResolutionString = input("", title = "商品分辨率", type = input.resolution, confirm = false)
//==設定輸入==//
fast_length = input(12, title = "快速期數", type = input.integer)
slow_length = input(26, title = "慢速期數", type = input.integer)
source = input(close, title = "數據來源", type = input.source)
signal = input( 9, title = "信號期數", type = input.integer, minval = 1, maxval = 50)
sma_source = input(false, title = "需要改成用SMA計算MACD麼?", type = input.bool)
sma_signal = input(false, title = "需要改成用SMA計算信號麼?", type = input.bool)
//==設定顏色==//
col_grow_above = #26A69A, col_fall_above = #B2DFDB, col_macd = #0094FF
col_grow_below = #FFCDD2, col_fall_below = #EF5350, col_signal = #FF6A00
//==算計式==//
fast_ma = sma_source ? sma(source, fast_length) : ema(source, fast_length)
slow_ma = sma_source ? sma(source, slow_length) : ema(source, slow_length)
macd = fast_ma - slow_ma
_signal = sma_signal ? sma(macd, signal) : ema(macd, signal)
columns = macd - signal
divergence = columns < columns ? col_grow_above : col_fall_above
convergence = columns < columns ? col_grow_below : col_fall_below
col_columns = (columns >= 0 ? divergence : convergence)
//==繪製樣式==//
plot(columns, title = "柱狀圖", color = col_columns, transp= 0, style = plot.style_columns)
plot( macd, title = "MACD", color = col_macd, transp = 0)
plot(_signal, title = "信號線", color = col_signal, transp = 0)
藉由這個小技巧,可以幫助作者,創作圖、文與程式碼並茂的文章。
記得喔,一定要使用中括號。結尾的時候加斜線。
假設有創作者,想要描述關於「垂直線如何繪製?」的段落,他就可以這麼寫:
您可以使用plot.style_columns樣式來繪製垂直線:
//@version=4
study("", "", true, scale = scale.none)
cond = close > open
plot(cond ? 10e20 : na, style = plot.style_columns, color = color.silver, transp = 85)
有另一個更好的ver.4函數可以在這個指標中繪製垂直線:PineScript版本4的vline() 函數。
比如這樣。
[投資者類型] 投資策略分類圖.投資策略分類分成兩類型:
1. 被動投資型(消極管理)
認同經濟學上的效率市場理論,相信市場隨機漫步,認為投資人主動投資的績效,不太可能超越市場年報酬率(指數年增率)。被動投資的兩個重點,在於「成本」跟「時間」,對於被動投資人來說,手續費愈低愈有成本優勢,持有的時間愈長愈有時間優勢。他們的核心價值是:分散所帶來的平均報酬。被動投資在台灣的代表是『台灣50』,在歐美則有SPY、IVV、VOO、VT、AGG等家。
代表人物,包含約翰柏格(先鋒基金創辦人)、威廉.伯恩斯坦(智慧型資產配置、投資者宣言、投資金律等書的作者)、墨基爾(漫步華爾街的作者)
2. 主動投資型(積極管理)
除了被動投資型,主動投資人依照不同的細分類型,會有"不同程度"上否定效率市場理論與隨機漫步。其中,不信任程度最低的包含『選股』(建立投資組合)型的投資人,他們認為市場並非完美,而且會出現供需失衡的時候,但總體來說大多數時間都很有效率(愈成熟的市場愈有效率,新興市場則相反);和『選股型』相反的,是TradingView最常見的——重視進出場時機——的類型,他們依照方法論的區別,可以再簡單粗分成突破/擺盪(前位與後位)兩種體系。
投資組合的代表人物根據不同風格,我會細分成價值型與成長型。
價值型投資:葛拉罕(價值投資之父,巴菲特的老師,古典價值投資)、巴菲特(波克夏海瑟威,當代價值投資)、喬爾.格林布萊特(發明神奇公式,混合價值投資)
成長型投資:費雪(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開創者,巴菲特的第二位老師)、威廉.歐尼爾(發明CANSLIM,投資人商業日報)
進出場點的代表人物,就非常非常多了...查爾斯道、李佛摩、巴魯克、拉里威廉斯、馬丁舒華茲...很多很多,這一個類型的特別容易出現詭異的交易大師。另外,在這些以外的類型則是全球市場的『總體經濟型』,代表人物有索羅斯,還有『新興市場型』,代表人物墨比爾斯。
如何在交易市場中領到一次次的"三倍券"!?
(圖表排版有點亂掉哈哈 大家自行調整成閱讀舒服的大小)
最近在台灣這個三倍券的話題可以說是炒得沸沸揚揚
看到有人說這根本是跟動森的種錢樹學的也是相當有才哈哈
而其實這個邏輯對於做交易的人來說其實根本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根本就是 2:1盈虧比 的概念呀!!
我知道 我真的知道 其實這是嚴重的偷換概念
自己投入的1000塊錢在三倍券裡還是買得到東西的
但是在交易裡損掉就沒了的
而且交易是大數法則下機率+盈虧比期望值的邏輯
三倍券則是一次性的 肯定可以獲得的振興方案
我知道 我真的知道
本篇其實也就是借題發揮下
搭這個"三倍券"的順風車帶大家瞭解一下一個入門級的交易員的努力目標
其實就是想辦法用可以承受的風險
在市場中創造一次次的三倍券呀!!
只要長期下來可以做到大於33%勝率 這個邏輯就是完全足以盈利的
例如40%勝率絕對不是甚麼好高騖遠天方夜譚的目標 甚至很多人還會覺得很低!
但卻完全足以建立一個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 (如圖上所示!!
當然 這當中真正的核心還是來自於一個具有一致性 可以在入場前找好停損點
且足以至少在一天找到一個交易計畫的交易邏輯
這篇也可以理解為所有技術分析門派的一個產出標準
看官們也不妨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目前的交易方法和交易狀態
是不是足以做到這個40%勝率 + 2:1盈虧比的解決方案的!!!
[風險管理] 資金槓桿的意義日常生活中,槓桿看起來是我們不會接觸到的觀念,其實不盡然的,如果你們閱讀過羅伯特.清崎《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會想起一個詞彙叫「財務槓桿」,這是廣義層面的槓桿,事實上,人的生活離不開財務槓桿,例如房屋貸款與信用卡的分期付款,都屬於槓桿,在金融交易領域,槓桿更是被銀行投資部經常使用,是狹義層面的槓桿,叫金融槓桿。
過去三個月的國際市場動盪不安,新聞不時提到金融槓桿,金融市場有它的波動性,波動性愈小,表示交易不熱絡,波動性愈大,通常代表當下的交易熱絡,而有的投資人會使用槓桿,企圖增加他在順境交易中的獲利,事實上,槓桿是雙面的,增加獲利倍率的同時,也在增加風險倍率,投資行為是為了增加財富,並不是以輸錢和預測價格為樂的,儘管我曾經遇見過有人把連續損失當成開玩笑似的樂此不疲,但大部分的投資人並不願意虧損。因此,對槓桿如果比較正面的認識,應該會改善交易結果。
槓桿倍率的意思是:你支付的保證金可以開幾倍金額的交易?
極大的槓桿,代表交易者可以用很少的錢,進行高出好幾倍的交易規模,但世界上沒有平白無故的好事,大多數人的想法認為自己如果開了槓桿,賺錢速率就會比沒開槓桿還要高,事實上,那可能是死亡加速劑。根據《漢語詞典》解釋,以小博大的相近詞有:以弱勝強、賭徒心理、險中求勝,你會發現它們都有爭強好勝的含意。
就算加了槓桿的限制,交易方式也沒有任何改變,為什麼呢?因為不論槓桿是多少倍,受影響的也只有保證金的金額要準備多少而已。在外匯市場,價格變動造成的匯差是由買賣金額,而不是必要保證金決定的。槓桿高的話賺得不會比較多,相反地,在極端波動的行情,槓桿率愈低的交易人,損失可以得到限制,生存率比較高,等待大趨勢來臨的時候才有實力賺錢。
加密貨幣市場曾經有一個不健康的現象,交易所彼此間宣稱能使用的最大槓桿率,一開始有交易所開放20倍,後繼崛起的交易所開放到100倍,甚至出現101倍,並直到今年某家交易所開放125倍槓桿交易合約。這些平台做的事情,對於加密貨幣市場生態,正在形成不良發展,過度榨取投資人的財產,如果投資人不夠成熟,很容易誤用槓桿。
我覺得,投資人應該要明白槓桿伴隨風險,高槓桿率並不只是代表高獲利率,而是也包含高風險率。長期的獲利,不是來自於高勝率,如果盈虧比或資產配置良好,勝率有時候沒有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實質槓桿---
好久以前,遇過一位交易者把強制平倉當成止損,那個時候我覺得很奇怪,後來明白了對方指的是「實質槓桿」的概念,不過,這邊會出現誤認的情況。
以美元本位解釋,投資人戶內存有10萬美元,有人會以為,槓桿就是將100,000美元╳20倍,等於投資人可以動用200萬美元交易,是可以這麼做,只是實際的執行上並不是這樣,如果有人真的這樣做,大概是因為沒有理解投機的概念是什麼,對交易產生誤解。
交易的槓桿,有「 實質槓桿 」和「 名目槓桿 」兩個概念。
新的散戶一旦開槓桿,很喜歡從20倍開始開,而且是20倍全倉開,這類型的用戶偶爾取得暴利就會炫耀。這裡的20倍槓桿是「名目槓桿」,是名目上的開倉部位動用的槓桿,稍微負責任的專業投資人很少會開這種玩笑,他們會重視實質槓桿。
實質槓桿 = 交易金額名義價值總和 ÷ 帳戶餘額
例如,10%資金開20倍,實質是2倍,2%資金開50倍,實質是1倍。
外匯市場投資人的實質槓桿是五倍,或低於五倍,加密貨幣大多數正常的合約用戶低於三倍,或低於三倍,其實,三倍還是太高了,如果加上資產配置的觀念,配置不是都在那裏,那麼整個財務槓桿率還不到一倍。
投資人有時候會持有好幾個市場的部位,所以是名義價值的總和。適當評估實質槓桿倍率是對自己的基本尊重,調整部位大小,盡量避免比率過高。
根據DailyFX財經的統計,使用26倍槓桿的只有21%盈利;用6倍的只有33%盈利;用5倍的只有37%盈利。BitMEX報告也顯示大部分的人不會高於3倍,因為3倍還是太危險,最好只是當成套期保值的功能,只使用實質1倍。對於新聞上浮誇的高槓桿獲利的說法,或是廣告,不要認真看待,更不要輕易相信。
[ROI] 討論報酬率的計算公式與報酬率理解觀念討論投資報酬率計算方式。這一篇文章很枯燥,但是可以告訴你,如何正確地理解投資報酬率,而不會被坊間傳銷老師的話術拐騙。並且讓投資人認識自己的投資目標是什麼?
初心者進入投資市場,特徵通常有幾項:
這個項目(股票/幣)好不好呢?(他指的好不好,不是技術/應用展望好不好,而是會不會漲)
這個項目(公司)有沒有前景?(他真正的意思是問:上市後的一個月內,甚至一週內能不能翻一倍,而不是真的詢問前景)
XXXX會漲麼?(XXXX是股票代號,或英文縮寫,其實,他是問你明天是漲還是跌,所以跟他說幾年會漲,他會假裝沒聽見)
我什麼時候才能賺錢?(他會問這個,是問什麼時候才會翻100~300%?建議不要理他)
賺錢了,但是不開心呀,如果投資另一檔(股票/幣)就賺更多了!(這是典型的牛市散戶特徵,如果他手中的漲得比人家慢,他會抱怨)
這個項目技術很有前途,雖然最近跌20~30%,但我是「長期投資者」,投資不是為了什麼,而是看好公司發展。(這是典型的扛單心理,很多從牛市末期進場的,在熊市初期都是這樣,而他這麼說,也不是真的就看好公司發展,而是為了給自己壯壯膽)
上面列舉的固定台詞,大家不知道遇過幾個呢?
只要在市場上待的愈長久,投資人見過的台詞就會愈多,甚至,有些人的說法,還會讓你覺得對方的思路清奇、不可思議。
會觸犯這樣的錯誤,很大原因在於:「對自己的投資目標,定義不明確。」
而這個投資目標,就是指投資報酬率。
所謂的投資成功,不是說今年有沒有暴賺,那只是行銷說詞,而是看投資人自己,有沒有達成年度目標。
例如是40歲投資人,目標是賺到退休金,那麼你的目標應該是每一年5%、7%。
如果是普通做興趣的年輕投資人,然後又不是什麼高手,應該定一個學習投資知識的目標,而不是老是想著暴賺。
如果是專業個人投資者(或交易者),就可以開始追求系統化而且可實現的高報酬率了。
如果是基金、機構的專業經理人,目標自己最清晰,比起報酬率因該更重視風險控制,一般是10~25%。
如果是比特幣本位投資人,目標是BTC不會減少,然後在一定的風險規避下逐步使BTC增加。
每個人目標不一樣,因為目標不一樣,策略激進程度也不一樣,看的時框也是不一樣。
認識到這層觀念以後了,開始討論正確認識報酬率吧。
———話說投資報酬率是?———
投資報酬率,應該是投資人最重視的一環。按照常理呢,只要國家平安,環境穩定,沒有出現戰亂,貨幣制度相對健康,那麼,市場長期(時間長度十年起算的那種)報酬率,就會是正值。因此只要生長在和平國家,長期走勢,幾乎是不需要猜測,也不用猜,平均值向上,對於指數投資人,這樣的回報足夠。
相對於長期,短期幾個禮拜的波動則十分劇烈,投資人參與短期波動,須要比較高的技術和經驗,以2008年指數來說,台灣股市大盤報酬率是-46.03%,2020年一月到三月底的極端值在兩個多月間是-30.10%,另外,比特幣市場極端值則是-63.34%,波動率比股市更高。市場反彈的波棟率也是很劇烈,如圖1所標示的,這一個半月多台股指數反彈22%,環球金融海嘯的隔年(2009年)反彈78.34%,而比特幣市場,為您展示了最最極端的波動率,161%。
圖(1) 台股加權指數:2020年一到五月份指數波動率
到這裡或許可以問一個問題:請問高波動率的市場,是不是代表您的報酬率就愈大呢?
答案是什麼呢?
我聽說過的說法有:市場波動愈大,漲跌之間才會有「底買高賣」的致富機會,
問題放到最後好了。先想想。
上面的段落,提到兩種報酬率的概念,分別是-
單筆交易的報酬率:例如您的某一筆交易的成果
期間結算的報酬率:例如2020年第一季度1~3月份績效評估
另外,投資人如果把好幾個期間結算的報酬率,統計平均報酬率,依照統計算法的不同,還區分兩種。
算數平均報酬率
=(第1年報酬率+第2年報酬率+第3年報酬率+...+第n年報酬率)/n
幾何平均報酬率
=[(1+第1年報酬率)╳(1+第2年報酬率)╳...(1+第n年報酬率)]^(1/n)次方-1
剛剛,提問說~高波動率的市場,是不是代表報酬率就愈大呢?
答案可能「是」的,這是一些坊間傳銷老師,所說的部分事實,為什麼是部分事實呢?
請看下面的範例。
圖(2) 投資者們的好朋友~史蒂夫 >w<)*!!
分別使用「算數平均報酬率」和「幾何平均報酬率」兩個公式計算平均值。
史蒂夫的算數平均
=(100%-50%+100%-50%)/4年=25%
史蒂夫的幾何平均
=[(1+100%)╳(1-50%)╳(1+100%)╳(1-50%)]^1/4次方-1=0%
我們會發現史蒂夫,會有兩個報酬率,分別是25%與0%,這兩個都是答案。可是呢,差距卻超級大。「算數平均」的答案會比較高。
史蒂夫想要增加收入,跑去當股市老師和投資顧問,對戴夫說:「我最近四年的報酬率是25%」,讓戴夫聽了很心動,於是報名史蒂夫的投資課程。顯然史蒂夫並沒有對戴夫說謊,他只是沒有說清楚,他的是年度算數平均,不是年度幾何平均,而且呢,只能怪戴夫也沒有問。
圖(3) 史蒂夫準備開辦投資理財課程,讓戴夫迫不及待報名(簡稱"財商課") >w<)*!!
史蒂夫為了展示自己的交易技巧高超,決定拿出總資金400萬之中的40萬,當作一筆資金單位,史蒂夫知道開班授課,也須要細水長流的道理,並且史蒂夫真的有一定的水準,他在三月二十三日進場,到五月中旬的時候已經獲利22%,於是對戴夫說:「這次3月23日抄底,經過兩個月不到,老師已經取得22%報酬率。」戴夫以為史蒂夫說的是總報酬率,事實上,這又是一次對於報酬率概念的美麗誤會。
因為,史蒂夫說的是「單筆交易的報酬率」,戴夫當成了期間結算的報酬率,如果要釐清頭腦誤區,我們要計算。
史蒂夫的單筆交易報酬
=單位資金 ╳ 單筆交易報酬
=400,000 ╳ 22%=88,000
史蒂夫的期間結算報酬率(3~5月)
假設史蒂夫沒有其它交易,那麼等於這一筆交易報酬累計/總資金
=88,000/4,000,000=2.2%
戴夫腦袋想像的史蒂夫~報酬與期間結算報酬率(3~5月)
=全倉 ╳ 單筆交易報酬率,然後再除去總資金,得到戴夫的誤解
=4,000,000 ╳ 22%=880,000, 880,000/4,000,000 = 22%
圖(4) 史蒂夫向戴夫表示:「這次台股抄底獲利22%」,戴夫覺得老師太棒了 >w<)*!!
回過來看剛剛的提問。
「高波動率的市場,是不是代表報酬率就愈大呢?」
答案也可以「不是」,波動率愈高的市場,獲利潛能雖然大,潛在風險更高,所以比較成熟的投資人,一般不太會帶槓桿全倉。即使成功抓住單一筆高額報酬率,也不代表那個老師,真的賺了100%,200%,甚至是500%,有一些學習稍微有成就的散戶,就很喜歡拿幾百塊錢,開20倍槓桿,天天看五分鐘K線當沖,炫耀自己的報酬率,在群組晒單,讓人家誤以為他賺的是總報酬率,盲目崇拜。這個現象,聽起來似乎很詭異而且容易辨識,可是投資圈多的是這種個人崇拜。釐清了觀念,未來,投資人可以提升識別能力了。
對於高波動率的市場,首先,高波動率代表潛在獲利和風險都很高,單筆交易動用的資金單位,占比愈大,潛在的獲利/風險性愈高,你的獲利來自於你交換的風險起點(進場的優勢程度是多高呢?),在中、短線的交易,您會聽說「風險報酬比」,對於價格投資者類似觀念是「安全邊際」(只是更高的時框)。交易週期拉長,單筆交易資金可以分配更多,因為時間拉長可以分攤很多中間的風險,再配合少數的良好進場機會,投資會變得安全;對於交易者,單筆交易資金太多呢...相對危險。您可以靠良好的風險管理,透過小額、好幾筆優良控制下的風險報酬比,創造優秀的總報酬率,也可以透過大比例的集中投資,長線、長週期的分攤波動風險,創造很好的幾何平均報酬率(真正意義上的複利率)。
最後,不過您是長期投資人,還是散戶、專業交易者,都要面臨法定信用貨幣的「3%通貨膨脹率」,有些國家的法定信用貨幣貶值速度十分快速,所以說,剛剛無論指什麼報酬率,都只能算是「名目報酬率」,扣掉每年通貨膨脹率才是慘不忍睹的事實。回測20年的台灣股市如圖。
圖(5) 台灣市場與標普500:近20年的年化幾何平均報酬率。
圖(6) 台灣市場:近10年的年化幾何平均報酬率。
圖(7) 標普500:近10年的年化幾何平均報酬率。
請正視現實,長期投資成功並沒有想像中簡單,並沒有加入通膨率。如果連續在投資市場上二十年,保持年化幾何平均報酬率20到30%的成績,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喔。代表人物舉例如下,他們都遠遠超過了9.7%的年化報酬率:
華倫.巴菲特,1965年至今,年化幾何是19.8%
彼得.林區,1977至1990年,年化幾何是29%
喬治.索羅斯,1969年到2008年,年化幾何是30%
詹姆斯.西蒙斯,1988年至2005年,年化幾何是34%
0517/0518晚間交易回顧,交易思路分享與檢討5/17日晚間八點突破三角區間,並順利突破前高9596點,此時我選擇於9600點上車並將止損設定於起漲點9525點。
在這邊可以看到價格也順利突破9730點,因此我將止盈點位設定在前高9850~9887下車一半倉位,並於季度相同點位(9945點)開剩餘倉位的套保單,並將止損設定為前高10028點。
很幸運的BTC開始進入回測,時間為0518 1:00時我掛了 Fib0.618~Fib0.786 9640 9620 9600三張單,並將止損設定於9525點,止盈設於前高9975點。同時於Fib0.5位置掛單保護盈利,預計將第一張單剩餘倉位平倉,同時將季度空單止盈部分(剩餘部分與新掛的單相同顆樹)並將止損移至開倉位(9945)。
這樣開倉的好處為如果BTC向上衝擊10000點第一張單可以賺得更多,如果BTC進行回測將可以獲得部分空單獲利以及再次上車後因有空單保護,就算向下跌破9525點,季度空單也可打平永續多單的虧損
騰訊(0700.HK)股價與RSI呈頂背馳【每日牧勤market review】
恆指今天市場關注收市後騰訊(0700.HK)公佈業績,所以未見方向,全日微跌65點,收報24180點。小牧維持短期上望25200點的看法,重要支持留意4月22日的低點。騰訊(0700.HK)公佈的業績,首季純利升6%,當中增值服務業務收入按年升27%,網絡遊戲收入增長31%,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升22%,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升32%,均勝預期。圖示騰訊(0700.HK)的日線畫圖及牧勤投資課程所用到的技術指標,從圖中可見股價與RSI呈頂背馳,所以就算看好騰訊(0700.HK),不況等待調整才考慮進場會較安全。為小牧打氣,請記得讚好及追蹤牧勤教育的Facebook專頁,歡迎私訊小牧查詢課程資料。
賺錢的基本要素,除了技術還有良好的心態——送給頻繁爆倉者減半大戲終於落幕了,對於期望落地的人,應該反思一下。減半前的狂熱,一方面是大家對於4年一次大戲的心理預期,但另一方面是否也受到了媒體狂轟濫炸的影響。一個沒有監管的市場,一個唯利是圖的市場,如果你要生存下去,要賺到錢,就要保持獨立思考,要有嚴格的紀律。巴菲特可以做的90多歲,還可以執掌世界最大的投資公司,除了獨到的眼光,還有良好的心態和嚴格的執行力。
我們進入這個市場,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雖然這個邏輯大家都知道,但就是有人在操作的時候,好像忘記了初衷,一味地猛衝猛打,追求刺激。就像這一次行情走勢,雖然我也一再提示,這裏風險加劇,做合約的人應該規避風險,但我們看到還是有很多人爆倉,why?
我想很多人目的是賺錢,但並不知道賺錢的方法。所以請反思,自己是否屬於這種人,如果是,應該放平心態,好好學習,不要以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交易技巧,就認為自己可以賺到錢,那只是賺錢的條件之一。不否認,短線交易,技術很關鍵,但只有技術,沒有好心態,沒有大局觀,一樣會失敗。就像很多足球明星,雖然技術也非常出色,但最終無法帶領球隊奪取冠軍。
關於貪婪和恐懼,我說過很多,這是人性的問題,我們無法戰勝,因為你戰勝了,就是神,而神是無欲無求的。
克服不了貪婪和恐懼,但我們可以儘量地轉化和克制。交易的時候,儘量保持獨立思考,可以讓你不受群體效應的影響。關於群體效應,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這個故事大家也可以上網搜索。網路時代,人們的躁動很大程度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所以保持獨立思考非常困難。但你要想成為那一賺七賠裏面的“一賺”,就必須保持獨立思考。
同時,制定交易紀律,嚴格執行,也是必不可少的,巴菲特可以錯過apple,可以止損航空股,但是在漫長的交易過程中,這些都不算什麼,因為他是最終的贏家。做自己看得懂的行情,賺自己明白的錢,遠比賭對了一次半次更有意義。
這一波行情,我基本面沒有給做多建議,因為從暴跌後的走勢看,並不符合我的交易標準。所以只在途中找到兩三次短線的多頭機會。但我並不會因此而氣餒。首先從大週期看,這裏不過是一次階段行情而已,並不是我們交易生涯的全部。錢有,機會就有。巴菲特可以讓1000多億美元在帳戶睡覺,我們為什麼不能克制自己的交易欲望呢?
雖然按照我的策略交易的讀者,沒有賺到多少錢,但我也沒有讓大家在10000美元豪賭減半,反而是在分時出現頂背離的時候提示了風險。所以在不賠錢的方面,我們做得非常好。當然,人性的弱點決定了,還是有些人關鍵時刻沒有能夠堅持住,最後爆倉了。
我能理解,因為他可以十次中有9次都聽了我的建議,但這9次我可能都沒有說對,所以他就失去了耐心和信任。但我也請這樣的讀者反思,這9次錯誤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你想做多,我沒有給建議,可能你失去了機會,但是否在良好的多頭趨勢中,我提示了做空?如果是下跌趨勢你想做空,我沒有給建議,那我是否讓你做多?所以分析的對錯,好壞,不是說他是否每次都壓對了行情走勢。而是分析的邏輯是否正確,是否可以幫你規避風險。
如果你總是被市場帶著走,總是用3分鐘圖表看行情,總是希望抓住每一個漲跌機會,最終你可能被市場淘汰。
如果你願意放平心態,只做自己看得懂,把握得住的機會,也許你可以笑到最後。
操作建議:短線看,日線macd空頭趨勢,調整開始,目標可能是7600美元附近的cme缺口。